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里孤山(丁天缺艺术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丁天缺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丁天缺的作品,以至真至美的内心情感观照世间万物,博大深沉,决不取媚时俗。他的每一件作品,虽在画布上完成,但总有一种雕塑的震撼,具备大刀阔斧、精微深刻的非凡功力。其人物肖像,惜墨如金,入木三分。文字内容以自传和论文两部分为主,加配图。文集是一本以阅读为目的的图书,全面展示了丁天缺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
目录

梦里孤山的撞钟人
我的先生丁天缺
《顾镜遗梦》节选
自序
引言
天上少颗星地上添个丁
顽皮的童年
家殇
望子成龙落了空
走进艺术的殿堂
友人之死
临国难而播迁
国立艺专
迁校昆明
丑的罪过
安江村与学潮
贵阳的奇遇
在重庆
寄寓成都
剑门天下雄
苏东坡的故乡
三台女中的风波
抗战的伟大胜利
第二次回乡
回到艺专的点点滴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学校军管
浙江医学院
韵玉的诞生
招聘团
公审大会
劳教生活
围垦拾遗
留场就业
遣送原籍
国殇
临时工
美术译丛
再度离校
20年后
申请去法签证
来到世界艺术之都——巴黎
60周年校庆
《赵无极自画像》的出版
白内障手术
校庆70周年
《艺舟夜楫》的问世
画展的筹备
朱德群突然来到杭州
展览会花絮
成家立业(附录)
巴黎画展的前前后后
顾镜遗梦
“这里+那里”在北京美术馆展出
噩耗
故乡行
师妹李尘生的来信(附录)
杭州画展
丁天缺绘画作品
论著与译文
绘事琐谈
忆法语教授黄纪兴先生
我们青年时代的朋友——抽象派大画家赵无极
怀念吕霞光先生——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吴大羽教授追悼会悼词——由大会主席沈柔坚先生朗读
《格特鲁德·斯坦因肖像》的艺术价值
毕加索其人其事
艺术专论译丛
二十世纪精神:超越视觉形象
色彩
色彩论
色彩赢得了独立
凡·高的思想
现代绘画的先驱者——塞尚
塞尚的模样
《毕加索评传》遗篇补译
赵无极八幅石版画释义
墨的游戏
后记
编后记
序言
梦里孤山的撞钟人
许江
第一次见到丁天缺先生,是在1985年春天的赵无极讲
习班上。他方脸、浓眉、双目炯炯有神、腰身挺拔、流盼
之间自有一股锐气。声音沙哑,却出言铿锵,决意果断。
当时并不知是谁,只觉得在赵先生身边挺挺地立着,仿佛
一种呵护的意思,在那年代韬晦自保、讷言敏行的环境中
,丁先生身上竟有一种洒然之风。
当初只道是一种寻常感觉。但这种感觉却与我相熟的
另二位宜兴籍的老师叠印在了一起。这两位老师一位是吴
冠中先生,另一位是徐永祥先生。两位都是典型的快人快
语、风姿洒脱的一类。2007年吴先生来校办展,并举办讲
座,我坐在他的近旁,两米之内,都感到他的体热。他不
仅是用心在讲,而且是用被心点亮的身体在倾述。徐先生
不仅是对我关爱最多的业师之一,更是我任上的“诤师”
。往往是我尚未开口,他已把我肚中之言抖出,逐一驳辩
,音频渐高,掷地有声。他们的口音叠在一起,也叠在丁
天缺先生的身上,竟裹成一类洒然跳脱、倔强特行的风神

与丁先生接触并不多,却有幸参加了他88寿庆的喜宴
。其时他已全无往昔的顽盛之气,却洒然依旧,挺拔而坐
,笑脸相迎。我坐在他的侧旁,心中却已斑斓。这位老人
坎坷一生,经历纷至沓来的苦难,错过红帐柔情、讲坛庄
严、得志理想的生命时光,却全无悲凉之意,更无自伤自
怜,而是依着骨子里的倔强与洒然,依然故我,端坐堂上
,于诗和艺术的地方,侃侃而谈,堂堂而言。李义山曾有
诗日:“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曾经的艰
难与创伤,只作人生的历验,过往的一切恰是世事洞察的
地平线。高城望断,灯火黄昏,老人的话语常有诗,有沧
桑的吟唱,有激情的纠葛。陪座的一众学生都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被他的人生、他的译诗、他的洒然所感动和吸引
着的忘年之交。那晚,众生听诗词,观人生,此景此情,
倥偬已成绝唱。
丁先生的倔强特立、洒然浓重,于人生道途上总见苍
凉。他的人生,是学院历史的另类书写,充满抗争、纠葛
、抑郁和愤懑。性格使然,丁先生身上交织着这一切的传
奇映象。青年时期的担当、战乱时期的惘然、大运动时期
的抑郁、劳动时期的悲凉,运命纷乱,传奇叠至,却也让
我们信然如见,宛若目前。丁先生总是在一些时代的结点
上,噩运连连。这不能仅是说他的倔脾气伴随着某种世事
人情的疏忽,而注定使他难渡难关,而是在那个韬晦自保
的文化氛围中,他的洒然和倔强是很难见容于周遭世情的
。那样一个政情严肃的年代必然会对锐气刚烈者锱铢必竞
。但无论处于怎样的逆境,在丁先生的洒然天性中,却始
终凝着对艺术的向往和期待。念去去,千里烟波,丁先生
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生活的苦行。也正因了这种执守与向往
,他对他所尊敬的老师始终保持着忠诚和崇敬。与吴大羽
先生葆有一生的友谊与追随,对林风眠先生也是相知无断
。即便对滕固先生,也竭力维护,在不长的接触中,亦备
受器重。他常常因为想以他的方式来处世待人,诸如像更
有效地让国人认知赵无极先生这般琐事而掠来不少闲言碎
语。往往他的专注与热心给他带去诸多麻烦与误解,而他
偏又执己见,不苟同。他的赤诚之处正是他的固持之所。
生命的光华与利刃,同此构成人生的伤曲,也构成了人生
的刚烈。伤曲令人唏嘘,刚烈一任后世的纷说与景仰。
丁先生的洒然天性中还有一份更为深固的根源:诗。
他的一生起落跌宕,坐牢狱,遭囚禁,被劳放,受迂回,
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能触碰画板画架。但他从未远离过诗。
在这一点上,他与吴大羽先生极像,可视为国立艺专一代
人的代表。在兵荒马乱、颠沛流离中,他读诗;在求艺进
学、学潮问难中,他读诗;在迁徙回乡、漫漫苦候中,他
读诗;在监狱牢房、命运沉浮中,他也读诗。诗是他成长
的阶梯,是他生命流放的舟筏。他写古诗,写新诗,写译
诗。他的晚年,追随他的美院师生几乎都是他的诗的拥趸
。对诗来说,他的洒然是一份难得天赋,是一种生命的质
感。他的诗里又总有一份刚强。人生虽相看泪眼,跬步成
诗,却沧桑如歌,那无语凝噎中,自有一份豪强。
丁先生天性洒然、诗心向往的最深处是孤山。准确地
说:是孤山时期的国立艺专。这孤山是他艺术的起始,也
是他一生流离坎坷的中央。无论怎样地困顿失意,惆怅无
奈,无论怎样地鬓先秋,泪空流,他的心思从未远离孤山
。孤山空寂,他是梦里孤山的撞钟人。他总可以在依稀的
孤山梦境中,看到一份天然的安宁,一份风潇潇、雨潇潇
的苍远意象。这意象是一幅久远的水墨,只要投向那里,
他的疲惫无羁的心便可得到安顿。他曾经目睹过漫天繁星
流落的时刻,并自幸沾染了满怀的光亮。这个心旌摇曳的
人,渴盼讲述那一刻的惊艳。2013年,数位青年学生叩响
他的门,叩问他心中的孤山梦境,他以苍凉的吵声嚷道:
“晚啦”!这一声是断肠之声,又是祈冀之声。这一声撞
响了历史研究中多少人性的苍凉,世道的无奈。他要用这
晚来的呐喊,掀动历史,震撼无尽的世代人心。
梦里孤山,撞钟莫忘,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
2018年7月13日
导语
丁天缺,原名丁善庠,191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西画系主任吴大羽。丁天缺的一生,坎坷蹭蹬,备尝艰辛。坚持绘事之余,他笔耕不辍,翻译大量西方画家作品及艺术理论。
本书围绕丁天缺先生的艺术人生进行讲述,缅怀中国老一辈杭州国立艺专艺术家的坎坷人生,钩沉中国主流艺术史之外的历史。
后记
丁天缺
每当和同学们闲谈之余,他们老提起我有关论及艺术
的片言只语,常有出人意表的惊人之见,希望随时记录下
来,编列成册,以惠后学。但这些谈话,往往都是即景生
情的瞬间感觉,说过便了无踪影,事后想补为笔录,竟如
林逋所说“欲追亡逋”,谈何容易。即使我有心欲报诸生
拳拳之意,奈都随日月而流失。尽管张功悫、杨成寅、连
放诸同学或偶有记录,亦复东鳞西爪,集腋不易成裘。
近年来,录数十百条,略加整理,可三万余字,题日
《绘事琐谈》。苦于篇帙短小,陋不成卷,遂应张所家之
请,将过去曾在艺术杂志上刊行过的译作及部分杂文与油
画习作,汇为一册,冠以《艺舟夜辑》以问世。
至于前译《艺术专论》诸文,其中部分篇章,原与庄
华岳、闵希文两先生合作,惜当年年轻,对艺术的理解过
于肤浅,外文基础又薄,加以汉语修养稚拙,以致错误累
累,读之令人汗颜!为此不惜夜夜灯火,予以重译,愿假
此向读者赎罪!当然,今天的重译。错误依然在所不免,
但恨我技止此耳,乞谅!
精彩页
天上少颗星 地上添个丁
闲来无聊,揽镜自窥,发现自己丑得真是见不得人:塌塌的鼻子,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门牙,撅撅的嘴唇。人间或有丑八怪,我该当之而无愧。既然我父母都长得端正俊美,那么这丑模样又从何而来呢?我猜想:也许我原是天庭一名不甘驯服的小鬼头,得罪了上苍,他才给我一副丑嘴脸,罚我下凡,尝尝那不听话的滋味。说真的,这丑字真让我吃了一辈子的苦头。
有人说,我的家族原有一连串荒诞的传奇,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至少是我高曾祖的祖上。他排行老五,举人出身,家境富裕,尤爱摆阔。有一次,他坐着敞顶的小轿,到田头兜风。那是盛夏的一个傍晚,他斜倚着轿椅,轻摇折扇,四顾田园,自得其乐,一时忘情,手里的折扇落地了,当时随从抢着拾了起来,交还给了他,他就随手赏一吊钱。一吊钱,据说当时便可养家糊口,过上几个月的好日子。
这位祖爷爷当时已很有钱,只是越有钱越想发大财,深感务农收益太薄,决心兼事工商,于是就在村边办了一爿油厂。每年大豆上市的季节,他就雇上18条大船,北上常州。一靠岸,埠头上早就有好多人在迎候他了,只要谁抢先接到他坐船的铁锚,谁就会得到挂在锚头上的一吊赏钱。他还通知全市粮商,三日内大豆只进不出,好让全部大豆由他装足运回。由于上述种种阔绰排场,四乡就给他起了个绰号“五阎王”。这个绰号,是贬是褒,年代久了,已无从考证。只是他身后还有一段荒诞的插曲,可以引作旁证。
他已70多岁了,一清早便习惯性地坐在堂屋中央,等待子孙前来请安用膳。谁也没有料到,他虽端坐在太师椅里,却早已没有了呼吸,于是全家忙着料理丧事。按乡间迷信的旧习,在大门石阶西侧要放上一碗清水,浸上三支灯草,作为长明灯的象征。子孙亲友,都在堂屋守孝。谁知(当然是传说)这盏盛水的长明灯真的炎炎磷火,迤逦三五里,直达里塘渎的一座城隍古庙。庙里也是一片磷火明灭,而且从庙里到家门的沿途,有人还听到飘渺的乐声。于是四乡的村民都说:“五阎王上任城隍爷了。”后来,又不知谁做了个主,索性把庙里的城隍爷换了个姓,改姓丁了(传说,天下城隍都姓杨?)。
这位新上任的城隍爷,似乎威灵显赫,每逢久旱求雨,久雨祈晴,甚至飞蝗过境,求之必有灵验。于是乡民们除了庙里塑了泥像外,还给他刻了个活动的木身。每年4月间,在他老人家生日之际,乡民们便抬出木身神像,举行赛神会,巡行四方,真是热闹非常。最有意思的是神驾经过村头巷尾,会众便高呼:“城隍爷到了!”但来到我们家门前的时候便改口高唱:“丁太爷回来了!”
按惯例,神驾来到门前时,一定驻轿片刻,家人得在门前石场上摆设香案虔祭一番,鸣炮迎送。即使日寇占领时期,也没中断过。而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旧庙也许早改为民居,甚至夷为平地。
1916年,农历十二月初二凌晨,我便降生在这个荒诞不经的楼房里。偏偏那年迎来百年不遇的寒潮,据我祖母等长辈们的记忆,门前的小河湾都兜底冻了,一连封冻了45天,檐前的冰柱,长得直挂到地面。又说我生下来便没了气息,经接生婆在我的屁股上连击三掌,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就此活到今天。
P6-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