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周瘦鹃(1895-1968),名祖福,字国贤,祖籍安徽 歙县,生于上海。作家、翻译家、园艺家。先后主编《申 报》副刊、《礼拜六》、《游戏世界》、《半月》、《上 海画报》、《良友》、《紫罗兰》等。周瘦鹃于文学创作 、翻译、编辑之外,精于园艺。其寄情花草盆景,于苏州 悉心经营紫兰小筑。园艺之外,更写了大量园事花草等小 品文章。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周瘦鹃陆续改写旧作,先后有 六本小品文集问世:《花前琐记》(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 一九五五年版);《花花草草》(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 六年版);《花前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 );《花前新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 行云集》(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花弄影集 》(上海书局一九六四年版)。文集文笔朴实自然、清灵 秀丽,而于其中花木清嘉之处,文人精神必现。 本次将这六本书重新整理出版,在借鉴已有版本的基 础上,为便于读者对比欣赏,遴选恽寿平绘画若干幅,配 于文中。本书刊于民国时期,手民之误较多,本次整理明 显讹误之处径改;代词、助词、标点的使用上,作了规范 化处理;具有时代特色的用词,予以保留;无从校改者, 则一仍其旧。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9年9月 目录 杏花春雨江南 一瓣心香拜鲁迅 长眠西湖的章太炎 易开易谢的樱花 健康第一 梅君歌舞倾天下 一生低首紫罗兰 阖第光临看杂技 珠联璧合走钢丝 姊妹花枝 采薪 看了《黑孩子》 清芬六出水栀子 文人爱猫 静安八景 茉莉开时香满枝 平民的天使 荷花的生日 神话《水晶宫》 殡舍作动物园 一枝珍重见昙花 寄畅园剪影 紫薇长放半年花 轻红擘荔枝 记吝人 明末遗恨《碧血花》 吾家的灵芝 白话的情词 杨贵妃吃荔枝 《红楼》琐话 关于花的恋爱故事 角直之行 日本的花道 田间诗人陆龟蒙 花木的神话r 寒云忆语 杨彭年所制的花盆 无言 出版后记 精彩页 杏花春雨江南 每逢杏花开放时,江南一带,往往春雨绵绵,老是不肯放晴。记不得从前是哪一位词人,曾有“杏花春雨江南”之句,这三个名词拆开来十分平凡,而连在一起,顿觉隽妙可喜,不再厌恶春雨之杀风景了。又宋代诗人陈简斋句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足证雨与杏花,竞结了不解之缘,彼此是分不开的。我的园子里有一株大杏树,高二丈外,结实很大,作火黄色;另一株高一丈余,结实较小,色也较淡,而味儿都很甘美。所可惜的,每逢含苞未放时,就遭到了绵绵春雨,落英缤纷,我自恨护花无术,徒唤奈何而已! 去年初夏,我于西隅凤来仪室上起了一座小楼,名“花延年阁”,凭窗东望,可见那大杏树烂漫着花;今春多雨,我常在楼头听雨;因此记起我们的爱国诗人陆放翁,曾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之句,自有佳致。可是苏州卖花人,只有卖玫瑰花、白兰花、茉莉花的,卖杏花的却绝对没有。 唐明皇游别殿,见柳杏含苞欲吐,叹息道:“对此景物,不可不与判断。”因命高力士取了羯鼓来,临轩敲击,并奏一曲,名《春光好》,回头一看,柳杏都放了;他得意地说道:“只此一事,我能不能唤作天公啊?”开元中叶,扬州太平园中,有杏树数十株,每逢盛开时,太守大张筵席,召娼妓数十人,站在每一株杏树旁,立一馆,名曰“争春”,宴罢夜阑,有人听得杏花有叹息之声。又宋祁咏杏,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一“闹”字下得好,传诵一时,人们便称之为“红杏尚书”。 咏杏的诗颇多佳作,如王禹偁云:“长愁风雨暗离披,醉绕吟看得几时。只有流莺偏称意,夜来偷宿最繁枝。”元好问云:“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是太憨生。”黄蛟起云:“烟波影里画船轻,尺五斜辉拥树明。马上销魂禁不得,杏花山店一声莺。”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都是有关杏花的名句,传诵至今,杏花真是花国中的幸运儿了。 清初李笠翁的《闲情偶寄》中说杏云:“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性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噫!树木何取于人,人何亲于树木,而契爱若此;动乎情也,情能动物,况于人乎?其必宜于处子之裙者,以情贵乎专;已字人者,情有所分而不聚也。予谓此法既验于杏,亦可推而广之;凡树木之不实者,皆当系以美女之裳,即男子之不能诞育者,亦当衣以佳人之裤;盖世间慕女色而爱处子,可以情感而使之动者,岂止一杏而已哉?”这一番怪论,可说是荒谬绝伦,是唯心论的代表作;笠翁自作聪明,才会有这种不科学的论调,真的要笑倒米丘林了。 杭州西湖的西泠桥附近,旧有一家酒食店,名“杏花村”,门前挑出一个蓝色的小布幡,临风飘拂,很有画意,可惜早已歇业了。P1-2 导语 周瘦鹃(1895-1968),名祖福,字国贤,祖籍安徽歙县,生于上海。作家、翻译家、园艺家。先后主编《申报》副刊、《礼拜六》、《游戏世界》、《半月》、《上海画报》、《良友》、《紫罗兰》等。周瘦鹃于文学创作、翻译、编辑之外,精于园艺。其寄情花草盆景,于苏州悉心经营紫兰小筑。园艺之外,更写了大量园事花草等小品文章。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周瘦鹃陆续改写旧作,先后有六本小品文集问世:《花前琐记》(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花花草草》(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花前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花前新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行云集》(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花弄影集》(上海书局一九六四年版)。文集文笔朴实自然、清灵秀丽,而于其中花木清嘉之处,文人精神必现。 内容推荐 《花前续记》为周瘦鹃先生随笔集,包括“杏花春雨江南”“易开易谢的樱花”“一生低音紫罗兰”“清芬六出水栀子”“文人爱猫”“静安八景”等文章。文笔圆熟,有识有趣。文章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文笔清丽,行文晓畅,娓娓道来,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