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彭萍,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英美文学、商务英语、英语教学。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多部,包括《翻译伦理学》《本科翻译教学研究》《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实用旅游英语翻译(英汉双向)》《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英汉双向)》《实用商务翻译(英汉双向)》《实用语篇翻译(英汉双向)》《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教程(第四级)》以及“我的心灵藏书馆英语文学名著导读注释丛书”;出版译著《中国通史》(第五卷和第六卷)(英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敬业》(英译)和《20世纪视觉艺术》等9部;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及教学项目9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的意义 四、本书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翻译研究社会学转向的必然:当代翻译研究“转向”综述 一、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三、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第三章 社会叙述理论综述与评介 一、叙述的定义和分类及其核心特征 二、翻译中的叙述建构和叙述评估 三、社会叙述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第四章 从文化软实力看京剧“走出去”的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概述 二、京剧与京剧的文化意义简介 第五章 抒情与叙事:中西戏剧比较视角下的京剧翻译 一、中西戏剧比较概述 二、抒情与叙事:中西戏剧比较视角下的京剧翻译 第六章 京剧译介和海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 一、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历史 二、当前中国京剧对外演出、传播和译介情况概览 三、外国读者/观众对京剧的接受情况调查与分析 四、京剧海外译介传播现状分析与展望 第七章 社会叙述视角下京剧译介中的行动者 一、社会叙述与翻译的关系概述 二、社会叙述视角下京剧译介中的译者 三、社会叙述视角下京剧译介中的中间人 四、社会叙述视角下京剧译介中的受众 第八章 社会叙述视角下京剧英译的原则与建构策略 一、京剧英译的原则 二、社会叙述视角下京剧剧目名称及术语英译的问题与对策 三、京剧中文化元素英译建构——以《尤三姐为例》 第九章 社会叙述理论视角下京剧译介与传播展望及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一、京剧译介乃至讲好中国故事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二、京剧译介乃至讲好中国故事都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叙述行为,需要各方的参与 三、京剧传播的剧目和翻译的策略是一种动态选择,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和策略也是一种动态的选择 四、京剧译介和传播以及讲好中国故事要尊重译者,并做好译者的培养工作 五、京剧译介和传播乃至讲好中国故事要更多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好多种媒体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京剧《尤三姐》中英对照 附录二 英语京剧接受度调查问卷 后记 导语 本书分析译者以及相关社会要素在京剧英译和传播中的作用,从而为京剧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更好地推动京剧的海外传播。 本书的视角也会为中国文化其他方面的翻译和传播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推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内容推荐 本书以社会叙述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目前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探讨京剧译介与传播中各行动者的作用以及相关策略等,旨在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出对策。具体说来,本书对翻译研究的各种“转向”进行综述,分析翻译中的叙述建构和叙述评估,强调京剧译介与传播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探讨京剧与西方戏剧抒情与叙事的差异及其对京剧英译策略选择的影响。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当前京剧对外演出和译介情况以及外国读者/观众对京剧的接受情况,提出京剧译介中的译者、中间人、受众等社会行动者在京剧翻译和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本书还从社会叙述的视角给出京剧英译的原则与建构策略,对京剧英译和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提出建议和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