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一步(五岭逶迤)(精)/长征纪实小说千回百折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陈伙成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第一步指中央红军长征初期,以博古和李德为代表的共产国际领导下的红军,由于指导失误,不得不向西转移,在突破国民党的四面围剿中,损失惨重,最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力挽狂澜下,到达遵义。这一步是中央战略指导错误浊浪排空,强敌围追堵截恶浪汹涌,物质困难巨浪翻腾,中央红军在这些惊涛骇浪中悲壮地搏击。毛泽东将之描绘为“五岭逶迤腾细浪”,本书在亦悲亦壮的第一步展开。
作者简介
陈伙成,男,1942年出生,2003年退休。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1971年3月调入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军事史,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生导师;正师级、大校军衔、专业技术四级。曾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一卷)、《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等史著的编纂;主编《曾希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第一卷);担任《万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等大型文献纪录片总纂稿;著有《国共合作北伐记》《中国红军》等史著;发表论文百余篇。2001—2010年,作为军史著名专家,被中央军委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审查组成员。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已是残阳如血
第二章 如是临别赠言
第三章 李德给博古打气
第四章 哥俩下馆子
第五章 两个战友一样忧心
第六章 心底的那份情
第七章 悲伤人百感交集
第八章 朱德顶李德
第九章 难以实话实说
第十章 貌似挚友也使诈
第十一章 怎么就走不动
第十二章 抬轿子、叫花子、飞蝗
第十三章 的确不像话
第十四章 玩游击战谁怕谁
第十五章 蒋介石捉摸不定
第十六章 何键暗自庆幸
第十七章 “海归”政委的感悟
第十八章 他们的朴实要求
第十九章 不被采纳的灼见
第二十章 话说斑竹千滴泪
第二十一章 “残疾人”爆发愤恨
第二十二章 桂军收缩防御
第二十三章 悲壮的后卫精神
第二十四章 朱毛依旧值大钱
第二十五章 周恩来的无可奈何
第二十六章 明知湘江是一劫
第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的女人
第二十八章 已是大难临头
第二十九章 魂断永安关
第三十章 挥泪丢车保帅
第三十一章 务必守住渡口
第三十二章 惨烈的红十团
第三十三章 黑暗的湘江夜
第三十四章 有人自白有人自咎
第三十五章 这是最后的斗争
第三十六章 桂军对湘军笔战
第三十七章 肠断头悬长沙城
第三十八章 周恩来奋起
尾声
后记
序言
我把红军万里长征历史编为相对完整的故事,写成四
卷本纪实小说,纯属是被感觉激发,被激情推动。
3年前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若干影视制作者找到我
,我接受采访背书,看剧本当顾问,甚至帮助修改剧本补
戏。秉持成全好事的愿望,我尽可能地满足了。但坦率地
说,就感受而言,我以为编剧对相关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太
肤浅了,于是,我萌生动笔把我了解和认识的长征历史写
出来的冲动。我曾为一部电视剧相关人员说历史、补戏,
备有书面意见,就以此为提纲,写了反映三大主力红军会
师这一段历史的《最后一步——尽开颜》。成书后江苏人
民出版社一口答应出版。这下可好,下不来了,有最后一
步,那第一步呢?走出第一步还有此后各步。这不,又再
接再厉写了反映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初期的《第一步
——五岭逶迤》;反映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这一段的《而今
迈步——从头越》;反映从川西北上到陕北这一段的《昂
首阔步——到长城》。从2015年9月一直到2018年9月,写
作整整历时3年。
红军长征,的确不仅仅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这一路
,还有六军团揭开长征序幕,二十五军、四方面军和二、
六军团长征。但红军长征又的确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
征为主体。这个主体的行动,又有不同时段不同的内容侧
重。所以,我把它划为四段,以四步单独成书。虽说是以
先写的《最后一步——尽开颜》框定的,但也出于中共中
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过程的实际。这样划分,一方面主线突
出又兼及同一时段其他部队长征路的相关情况和相互关联
,使头绪更清晰;另一方面容量大了,能相对详细反映、
深刻揭示历史,而四卷衔接起来,又基本构成反映全史。
长征,是中华民族这个天将降大任于中国共产党和红
军,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考验炼狱;是中国共产党走向
成熟,中国红军走向集中的历史性转变。长征期间,蒋介
石国民党力图乘机解决内部的地方势力割据,以实现中央
集权;中国由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内部斗争转向抗日救
国战争的前夜。这些背景和内容的综合叠加,构成了长征
问题的复杂、艰难和险恶,又包含着实践与原理、认知与
智慧、欲制与反制、内动与互动、意志与体能、环境局限
和主观需求等等矛盾。我的创作动机就是有感于以往对这
些问题的反映,或过于简单,或偏颇,或遗漏,或不够准
确,甚至有误。当然,我的认识也仅仅是一家之言,自然
不会都被人们苟同,但我毕竟提出了问题,算是抛砖引玉

史学界朋友都知道我是红军历史研究者,而不是作家
。我所以跨界把历史写成纪实小说,实在是受电视剧的影
响,出于对历史普及的考虑。我认为历史是当事人的实践
经历,原本是形象的、活生生的。史著必须激活历史形象
,才能更有可读性,而由此才能更加普及。所以,我采取
纪实小说体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我的形象思维看待
和表现历史,力图还原历史形象。所以,我自认为书中的
历史部分是靠谱的,甚至大部分取自历史资料,至于文学
性当说有先天不足。
谨以本书,献给历经长征洗礼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
人民军队!
作者
2018年10月1日
导语
长征人毛泽东,把夺取全国胜利喻为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足见历史上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之艰苦卓绝,也激起我们去追寻个中往事的冲动。
万里长征第一步同万里长征一样,是泛指。但究其具体,大凡历经万里长征的各路红军都有第一步,都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然而相对而言,首先具有代表性的,当数中共中央率领的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所谓第一步,其实是个过程。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也就是史著上所谓的中央红军长征初期。毛泽东以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把这一步描绘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但历史中的这一步,则是中央战略指导错误浊浪排空,强敌围追堵截恶浪汹涌,物质困难巨浪翻腾。中央红军在这些组合的惊涛骇浪中,悲壮惨烈地搏击。
我们的故事,就出在这亦悲亦壮的第一步。
后记
写作是件苦差事。70多岁的老夫长时间写作尤为自讨
苦吃。朋友笑我是贱骨头玩老命,学生说我是“老夫聊发
少年狂”。
可不,我这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尽管我有40
多年的红军史研究基础,长征历史大概了然于胸,用不着
再作熟悉相关历史的准备;长征的许多圣地也到过,能唤
起、触动形象思维的灵感。但这毕竟是百万字之作,百六
十余章回,一字一字地写,很是费时费事;况且历史纷繁
复杂,内斗外斗皆是谋略智慧,全凭主观推测;还有必须
虚构在那个环境下可能发生的故事,以彰显长征的艰难、
人性的无奈,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这就不免要穷尽脑汁
,挖空心思,弄得常常梦里也在编故事。其间最怕的是身
体不给力,突然倒下,造成壮志未酬。还好,总算一切都
过去了,终于玩了一把,狂了一回,写完了,很开心。
开心过后,我也冷静地想到,我虽然编写了迄今没有
过的长征最详细的故事,但由于功力不足,时间不许可,
书中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时也不多。处于生命末程的我,未必有时日能作纠正补充
,敬请读者见谅。
应当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给我机会出版这套书,尤其
应当感谢责任编辑汪意云同志和她的同事,为我这套书的
出版付出的辛劳。感谢我旧时的同事曲爱国、王建强给我
的鼓励并提供资料。感谢我家老太婆给我做饭,叫我吃饭

是军事科学院把我培养成为我军历史研究者,这套书
就算再加一份对它的回报!
作者
2018年10月1日
精彩页
第一章 已是残阳如血
10月初的九江,通常天气不错。这一天,晴空万里。
长江上,永绥舰在粼粼波光拍打下,显得格外耀眼。
码头上欢送的人们,已经依照官次列队站成一排。最前头的是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紧随的是委员长南昌行营办公室主任熊式辉,再跟着的是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长贺国光,再往下是江西的党政地方官。
顾祝同是昨天下午才从位于抚州北路军总指挥部赶到九江的,有些不明底细。他低声问一旁的贺国光:“委座怎么选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下庐山要经汉口,北上巡视北方和西北?”
贺国光一笑:“这不是有你全盘支撑,他放心么!”
“元靖,你老弟也打官腔?!”顾祝同笑笑。
“不敢。”贺国光说,“你问我,我总不好问委座吧!”略停又说:“我也纳闷,眼看就要对中央‘匪区’发起总攻了,委座怎么丢下摊子就走了?”
熊式辉:“委座的高明,就在于他超出常理!”
蒋介石的座车飞驰到了欢送人们的列队前。蒋介石和宋美龄下车,走到欢送的人们跟前。
“墨三,前线‘剿匪’的事就全拜托你啦。”蒋介石说。
顾祝同立正,毕恭毕敬地说:“委座放心,祝同不敢有丝毫懈怠!”
蒋介石:“告诉辞修,别忘了去年4次‘围剿’时,让‘共匪’吃掉2个师的耻辱!”
顾祝同:“陈诚表示过了,他若不能立马打下‘匪首’府瑞金城,再不配做党国的军人!”
“这就好,党国的军人就应当有这种气概!”他转而对熊式辉说,“你要做好协调工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线的总攻,就等着粮食的储备……不能误了总攻大事!”
“委座放心!”熊式辉回应。
蒋介石:“好,好。”他转向贺国光:“告诉薛岳,他的六路军要加快筑堡推进,协同周浑元第八纵队,尽快拿下兴国,保障陈诚的三路军推进瑞金、宁都。”他又转向顾祝同、熊式辉:“你们都要明白,消灭‘共匪’主力,就在此一举,党国军人,都必须用命!”
贺国光:“只怕是广东的陈济棠南路军,还是无所作为。”
顾祝同:“那我们就把当面的这10万‘共匪’军,压入广东,看他陈济棠再坐山观虎斗!”
晏道刚过来:“委座,该登舰了。”
蒋介石向众人挥手:“我还是那个方针: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匪’!你们务必牢记。拜托啦!”
在广昌的北路军前敌总指挥陈诚,正在与在吉安的六路军总指挥薛岳通电话。
薛岳一听是陈诚的声音故作惊讶:“怎么,你没去南昌给委座送行?”
“贺参谋长来电话,说委座有顾长官代表关照就行了,我这里远,就别去了。”陈诚有些尴尬。 薛岳自嘲似的:“那我的路就更远了。”又问:“委座怎么选在这个时机去巡视北方和西北?”
陈诚:“我也弄不明白。”略停又说:“他不坐镇南昌,我们的责任更大……”
“那是,那是。”薛岳说,“往后的粮食补给和弹药补充找谁?!”
陈诚:“自然是找南昌行营的熊主任……”
“他?他调动得了各方?”薛岳说。
陈诚:“那是他的事。兵家有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要是不能组织保障供给,误了总攻是他的事!”
薛岳:“辞修,这话可是你说的,总攻命令也在你们手上。丑话说在前头,我数万大军每天得有近十万斤粮,不储备半个月,我怎么行动!”
“那我呢?我们这个方向的部队,每天得有40万斤粮……”陈诚有意转移话题:“最近身体怎样?”
薛岳:“还成……”
陈诚:“我听说泰和是乌鸡的原产地,最正宗、最地道,你经常吃点补补身子!”
“老兄,没搞错吧?!”薛岳说,“我又不会坐月子,吃它干什么!你要是想要,我管你够!”
“我也不会坐月子!”陈诚大笑。
薛岳:“那就给夫人吃。怎么样,嫂夫人又有喜了吧?!”
陈诚:“去你的!”
永绥舰上,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改装的客厅舱里。
侍从室主任晏道刚把《第五次围剿六路围攻态势图》展示在桌上,退出。
这图是晏道刚按蒋介石旨意,让南昌行营的绘图员专门绘画的。绘图员也用尽心思,设计了6个威猛的箭头,插入红色基线标示的“匪区”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会昌境内,向心对向标有红色镰刀铁锤的瑞金城。
蒋介石凝视着桌上的图,久久不语。
还是一旁的宋美龄先开口:“达令的‘剿匪’大业就要功成名就了。”
这话蒋介石爱听,也引起蒋介石感慨:“7年了,7年‘剿匪’,殚精竭虑,终于要毕其功于一役了!”
宋美龄:“上帝和我们同在。是达令的殚精竭虑,感动了上帝!”
蒋介石倒轻轻一叹:“只是未必感动得了我们同党的各路诸侯!”说罢,落坐在沙发上。
宋美龄也跟着坐在另一只沙发上。
侍从送来宋美龄的香茶和蒋介石的开水,退出。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