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由一个人累积而形成的某些固定行为,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举止。习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反复重复的过程中,会逐渐变成我们本能的一部分。因此,习惯具有一种能左右人命运、决定人生成败的巨大力量。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有一句经典名言:“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说:“习惯决定成败。”诚然,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好习惯让我们减少思考的时间、简化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坏习惯让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在我们身上, 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获得成功的概率就取决于好习惯的多少,所以说,人生仿佛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把良好的习惯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踏上了成功的列车。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身上都有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具有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与生俱来的潜能,使他们成就梦想,踏上辉煌的发展之路。也有无数失败者用惨痛的事例证明,正是那些不良的习惯使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远。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或者成功得很慢、很艰难,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养成一个好习惯。如果你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那么,请先养成好的习惯——做自己习惯的主人。
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和 3M 公司曾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终于得出了一令人吃惊的结论:使一个人比其他人更优秀的□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高,也不是社交技巧,而是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只要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并在实践中运用,发挥出自己巨大的潜能,你就能从平凡走向卓越。可见,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有着多么高的天赋和超常的才能,而是因为他们有着良好的习惯, 并善于用良好的习惯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
自制是一种能力,一种可贵的自我限制行为。快乐源于自制,只有做到自制,才会心安理得,才会快乐。
高尔基说:“任何一点对自己的控制,都呈现着伟大的力量。”自制,能让自我从他人的怒火中取得温暖;自制,会使内心中的潮汐由狂涨趋于平静;自制,能让人产生充满理性的约束力;自制,还能让人生发出不怒自威的震慑力量。
在某国的特种部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有经验的间谍被敌军捉住以后,立刻装聋作哑,任凭对方用怎样的方法诱,他都不为威胁、诱骗的话语所动。等到□后,审问的人故意和气地对他说:“好吧,看起来我从你这里问不出任何东西,你可以走了。”
你以为这个有经验的间谍是怎样做的?
他会立刻带着微笑,转身走开吗?
不会的!
没有经验的间谍才会那样做。要是他真这样做,他的自制力是不够的,这样的人谈不上有经验。有经验的间谍会依旧毫无知觉地呆立着不动,仿佛对于那个审问者的话完全不曾听见,这样他就胜利了。
审问者原想以释放他使他产生麻痹,来观察他的聋哑是否是真实的。一个人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常常会精神放松。但那个间谍听了依然毫无动静,仿佛审问还在进行,审问者不得不相信他确实是个聋哑人了,只好说:“这个人如果不是聋哑人,那一定是个疯子!放他出去吧!”
就这样,间谍的生命以他特有的经验和自制力,保全下来。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一个人的自制力便是力量!有时,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有意识地克制自己。
很早的时候,我国古代圣贤就说过“克己”,也就是自制的意思。
南京大学有一个美国留学生叫唐娜。寒假里,唐娜随她的女同学张菁到其老家河南农村过年。大年初一,张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招待唐娜。席上,张父特意以当地名酒款待嘉宾。张父给唐娜斟了满满一杯酒,可是唐娜只是礼貌地举杯,却滴酒不沾。
张家问其故。唐娜说,她的家乡在美国西雅图州。当地的法律规定,公民年满21岁才能饮酒,她今年才19岁,还未到饮酒的年龄。
张家人劝她,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入乡随俗是可以的。再说,没有一个美国人会知道你在中国饮过酒。唐娜却说,虽然自己身在国外,也应该遵守美国法律。名酒的味道很香,但她会克制自己,不到法定年龄,决不饮酒。
唐娜始终没有饮酒,张家人对这个19岁的美国姑娘十分敬佩。
寒假结束,唐娜要回南京的时候,当地□□有关部门特意设宴款待唐娜,唐娜却婉言谢绝了。问其故,唐娜说,美国的法律规定,凡属官方的宴请,只有□□官员才能出席。她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不是□□官员,因此不能接受官方的宴请。尽管当地□□一再做工作,唐娜还是没有出席。
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美国商人,他经常到中国做生意。有一次,一笔生意成交以后,中方宴请他。中方听说这个美国商人十分喜欢吃虹鳟鱼,席上,主人特意请著名厨师做了一道名菜:清炖虹鳟鱼。
这道菜上来以后,美国商人眼睛一亮,看得出,商人真的很喜爱这道菜。奇怪的是,商人夹了一块鱼肉以后,还没有送到嘴里就又送了回去,放下筷子不吃了。
主人忙问其故,美国商人说,这是一条有籽的虹鳟鱼,美国法律规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吃有籽的母鱼。主人连忙说,这是在中国,不是美国。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法律,美国商人说,我是美国人,走到哪儿,都要遵守美国的法律。
主人很尴尬,再次劝美国商人说,即使是这样,这条虹鳟鱼已经烧熟了,不吃浪费了岂不可惜!美国商人却说,即使浪费了,他也不能吃。美国商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碰这条虹鳟鱼。
美酒的味道很香,唐娜却不为之心动;虹鳟鱼的味道很美,美国商人却不为之下箸。他们的行为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下的一种自我控制行为,是在自觉地履行法律上的某种约束。有较强自制能力的人,一定能够战胜自我,远离祸害,做到快快乐乐。如果不幸遇到祸害,他一定能够泰然处之,化祸为福,让自己快乐。可见,自制对快乐的人生是极其重要的。
□□抱怨
如果一个人从年轻时就懂得□□抱怨的价值,那实在是一个良好而明智的开端。倘若你还没修炼到此种境界,就□好记住下面的话:如果说不出别人的好话,就宁可什么话也不说。
“烦死了,烦死了!”一大早就听王宁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皱皱眉头,不高兴地嘀咕着:“本来心情好好的,被你一吵也烦了。”
王宁现在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务繁杂,是有些烦,可谁叫她是公司的管家呢,事无巨细,不找她找谁?
其实,王宁性格开朗,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虽说牢骚满腹,该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曾拖延。设备维护,办公用品购买,交通信费,买机票,订客房??王宁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长出八只手来。再加上为人热情,中午懒得下楼吃饭的同事还请她帮忙叫外卖。
刚交完电话费,财务部的小李来领胶水,王宁不高兴地说:“昨天不是来过吗?怎么就你事情多,今儿这个、明儿那个的!”抽屉开得噼里啪啦,翻出一个胶棒,往桌子上一扔,说:“以后东西一起领!”小李有些尴尬,又不好说什么,忙赔笑脸:“你看你,每次找人家报销都叫亲爱的,一有点事求你,脸马上就长了。”
大家正笑着呢,销售部的王娜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原来复印机卡纸了。王宁脸上立刻晴转多云,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烦死了!和你说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单。”单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王宁边往外走边嘟囔:“综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对桌的小张气坏了:“这叫什么话啊?我招你惹你了?”
态度虽然不好,可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真是离不开王宁。虽然有时候被她抢白得下不来台,也没有人说什么。怎么说呢?她不是应该做的都尽心尽力做好了吗?可是,那些“讨厌”“烦死了”“不是说过了吗”??实在是让人不舒服。特别是同办公室的人,王宁一叫,他们头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么叫情绪污染吗?”这是大家的一致反应。
年末的时候公司民主选举先进工作者,虽然大家觉得这种活动老套可笑,暗地里却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奖金倒是小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领导们认为先进非王宁莫属,可一看投票结果,50多张选票,王宁只得12张。
有人私下说:“王宁是不错,就是嘴巴太厉害了。”
王宁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却没有人体谅??”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抱怨就像用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泄气。谁都不愿靠近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也受到传染。抱怨除了让你丧失勇气和朋友之处,于事无补。
……
习惯是由一个人行为的累积而形成的某些固定行为,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举止。习惯在我们不知不觉的反复重复的过程中,会逐渐变成我们本能的一部分。因此,习惯具有一种能左右人命运、决定人生成败的巨大力量。
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_ _好习惯让我们减少思考的时间、简化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坏习惯让我们故步自封、自以为是、墨守成规。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获得成功与否就取决于好习惯的多少,所以说,人生仿佛就是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 _把良好的习惯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踏上了成功的列车。
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和3M公司曾经过近10年的研究,得出了一条令人吃惊的结论:使一个人比其他人更优秀的重要因素, 不是智商高,也不是优秀的社交技巧,而是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只要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并在实践中运用,发挥出自己巨大的潜能,你就有可能从平凡走向卓越。
可见,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有着多么高的天赋和超常的才能,而是因为他们有着良好的习惯,并善于用良好的习惯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他们发现,好习惯能改变命运,能使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好习惯能使身心健康,邻里和睦,家庭幸福美满。这一切都来源于好习惯的力量。很多人并不从自身的惰性因素中寻找原因,总是终日喋喋不休于外事外物对自身的影响,其实这对改善自身的素质百分之百无济于事。请你加快行动的步伐吧,一切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做起……
本书全面阐述了人一生要养成的成功习惯、工作习惯、思考习惯、说话习惯、生活习惯等, 提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窍门, 内容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 主题选择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性, 对实际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