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春的梦在青春做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苑子文//苑子豪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仿佛一转眼我们就已长大,这本书记录了兄弟俩的日常生活,从中学的刻苦学习到和家人的温暖相处,从考入北大到初次接触社会成为大人。青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言败,我们每一点的付出,大多数的尝试和所有的等待都有意义。每一个无比努力的日子都值得被记住,要有最大的勇气过想要的一生。你可以看到别人的光芒,也要信仰自己的力量。趁着骨子里有骄傲和热血,一直拼下去。
目录
序:陪他们一直走下去
Part 1 25岁,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哥哥篇】
我们都到了这个略显尴尬的年纪
“不服输”,但“输得起”
【弟弟篇】
巴黎若不动人,人间再无浪漫
遇见总有意义,哪怕只是告别
世界太大,听听自己的心
Part 2 还记得那些关于青春的梦吗
【哥哥篇】
有些选择,只能自己做
身边有你,但我曾独行
用行动告诉全世界“我可以”
比高考更重要的是兄弟
【弟弟篇】
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的想和别人不一样
再见了,北大
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日子吗
没有改变不了的未来,只有不想改变的过去
你是我的最佳损友
Part 3 匆匆那年,幸而有你
【哥哥篇】
一辆自行车,两个小朋友
妈妈的爱:没有偏心
爸爸的爱:超级英雄
父母给你最好的爱是肯定与支持
拥抱永远不会离开的自己
【弟弟篇】
我们“一不小心”就瘦了
曾经以为,爱你就是欺负你
你吃过的苦,他们也吃过
Part 4 每个人都在用力活着,用自己的方式
【哥哥篇】
第一次有了新室友
谢谢你曾惊艳了我的时光
第一次离开那个傻小子
【弟弟篇】
第一次被哥哥比下去
第一次理解了哥哥
一定要幸福,兔子姑娘
第一次害怕失去你
Part 5 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
【哥哥篇】
你是另一个我,我是另一个你
【弟弟篇】
写给你的世纪遥远长信
后记:看到这里的亲爱的你
序言
陪他们一直走下去
一直想要写点东西,把子文、子豪成长的过程记录下
来,可是这个想法从他们考上大学至今,始终没有去实现
。今年他俩研究生也毕业了,我和他爸爸一同去参加了他
们的毕业活动,看到了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照集体毕业照
;看到他们在礼堂里参加毕业庆典;看到他们与老师亲切
攀谈、合影留念;看到他们同学之间相互留影、执手话别
。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让我心头有种情感在涌动,是感
动?是留恋?是不舍?一种说不出的情愫萦绕在心头让我
久久不能平静,突然感觉是种失落,一种他们毕业了、离
开北大了、要真真正正进入社会了的失落,他们不再需要
我的保护,我也不再需要为他们多操心什么了。
时间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6年,
我是真该写点什么了,再不写就太晚了,晚到一些记忆都
要模糊了。
前天,子文问我,要不要给他的新书写个序,我连连
许诺,要写要写,可是笔在面前只写了一个“序”字,时
间就溜走了半天,那些关于他俩的事情就像过马灯似的在
脑海中闪现游走,以至于太多的思绪让我不知从哪里写起

重新又翻看了一遍《愿你的世界总有我二分之一》,
虽然感觉那时的文笔有些稚嫩,但是,字里行间种种真实
的过往,犹如发生在眼前,那两个肉嘟嘟的小身体,聪慧
的大脑袋,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那一颦一笑一
吵一闹,都唤醒了我对他们儿时的记忆。坐在床上,看我
跟他们藏猫猫,逗得他俩咯咯直笑;坐在澡盆里,因拆不
开玩具而急得哇哇直哭,拍得水花飞溅;两个人躺在我的
身边,听我给他们讲“胡编乱造”的故事,然后提醒我,
妈妈昨天不是这样讲的。那些当时认为很烦很累的日子,
怎么一下子变得那么温柔那么美好了呢?
那就从哥哥子文说起吧,我记忆里最深刻的子文,是
那个刚毅的、头也不回的弱小背影,那时候,子文也就是
刚刚6岁,因为他身体的原因,需要做一个小手术,我和他
爸爸办好了一切手续,带他来到手术室门口,里面的大夫
“全副武装”,虽然戴着大口罩,仍让人感觉到一脸的肃
穆。他们递过来一双拖鞋,很冷漠地说:“换上”,我弯
下腰将拖鞋放到子文的脚边,看他把小脚丫放进那宽大的
拖鞋里,当我蹲下身,刚要叮咛鼓励他几句的时候,他已
然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说了句:“妈妈放心”,就跟在医
生的身后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手术室——就是前面说的那个
画面,永远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一直到现在历历在目
。当时我的眼泪刷地就落了下来,他只是个6岁的孩子啊。
现在想来,子文坚强执拗的个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跟
他相比,子豪就要活泼洒脱许多,但是从小是个乐天派的
他,看到哥哥躺在病床上时,也变得小心翼翼,俯在床沿
边歪着小脑袋关切地问:“哥哥,疼吗?”子文坚强地摇
摇头,子豪就轻轻伸出小手拉着哥哥的手,就那么安静地
看着这个与他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最亲的人。
我经常跟他们的爸爸说,我们俩是这世上比较幸运的
一对父母,他们俩从小到大,除了这次手术,很少生病,
这让我们省了很大的心。他们俩虽然是男孩子,有着天生
的“翻江倒海”的本领,也曾在屋里上蹿下跳,也曾在院
子里和小朋友摸爬滚打,甚至也曾去邻居家敲门捣蛋,但
那都是孩子的天性。总结一下,就是每天他们都要翻天覆
地闹腾半小时,其它时间就会安静下来,写作业、做手工
、画画。
……
记得有一次,兄弟俩遇到了不顺利的事,两个人喝了
点酒,深夜走在北大的校园里,心里仍有解不开的结,就
分别给妈妈和爸爸打电话。在电话里,他们俩像小孩子似
的哭诉着他们的艰辛和烦恼,我和孩子爸爸静静地听着,
充当最好的听众。是的,这就是真实的子文子豪,跌倒过
,迷茫过,但还是在困难面前勇敢地挺起脊梁,不断前进
,不断地自我修复和提升,才有了今天你们眼前的子文子
豪。我相信他们俩会一直这么坚强地走下去,成就他们俩
美好的人生,你们也一定相信吧?
走笔至此,夜已深了,放下手中的笔,拭去眼角的泪
,我走到窗前,听窗外的蝉鸣,感受初秋的寒意,心里有
了一丝静谧,耳边响起龙应台写给儿子的信:“孩子,我
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与别人比成绩,而是因
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
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
,你就有成就感。”我非常认同她的观点,但是仔细分析
我的内心,好像我对子文子豪的希望更简单,曾经在他们
俩读小学时,老师问过我对孩子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我当
时清晰地回答,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笑着说“您这个家
长的希望值真低啊”。今天的我,仍然是这样想的,希望
我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足矣。
距《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首次出版,已经过
去近六个春秋了,子文子豪也在大家的关心、支持和爱护
下渐渐成长,他们选择了他们认为正确的人生道路,不管
今后在这条道路上遇到什么,妈妈和爸爸都会永远永远陪
他们走下去。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也可以在他们俩的陪伴下,快
乐幸福,一起成长。
子文、子豪的妈妈
2018年秋
导语
带你回望千军万马奔赴过的高考,回望孤注一掷独自闯荡的青春。
趁着骨子里有骄傲和热血,一直拼下去。
跌跌撞撞,仍对世界微笑;彷徨失措,依然勇敢前行!
销量20万册《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青春升级版,5年后诚意再版!
妈妈倾情作序,卢思浩、李尚龙、王义博心动推荐随书附赠梦想打卡手册!
后记
看到这里的亲爱的你
见字如面,一切都好。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巴黎16区一个街角的咖啡店里,
点了一杯咖啡,安安静静写下这些文字。晌午过后,阳光
正好,有来来往往的少女经过,还有踏着滑板的男孩,他
们出现在我的视线里,随即又从我的世界里消失。
迎来送往,时间斑驳。
一晃眼,距离当初写下这本书的第一个字,已经六年
过去了。我在想六年是个什么概念——是读完整个小学的
时间,是要等一届半奥运会的时间,是2200天坚持在一起
的时间。
这样一想,六年确实是一个好长又好难的概念。
于是万分庆幸,真的有这样的你存在,竟无声无息陪
我走过了这漫长的两千天。
我承认我是一个容易患得患失的小孩,总在计较着身
边人的离开,怨自己没能力留住他们。可我常常忘记,大
多数时候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本就是好聚好散,不该多奢求
什么,相遇一场,相忘于江湖,已是足够美好的了。所以
只是极少数的我们,可以选择陪着彼此,一点点成长,一
点点蜕变,共同完成一段不离不弃的感情。
或许你会沮丧于这极少数,可转念一想,很多人也正
因为是极少数,才显得更加珍贵,不是吗?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是人际关系会遇到这个“极
少数”的“沮丧”,生命的大多数时刻,也都如此。
我们常常感慨寒窗苦读,日日夜夜没有停歇,只能在
一场大考后才能有片刻的放松或是收获满足,这是“极少
数”。
进入大学,你会发现日子细碎无比,反反复复,常常
难寻到兴奋的亮点,只能在一场足球赛的胜利或一次奖学
金的成功申请后,才能点亮一点生活的激情,这是“极少
数”。
工作后朝九晚五,固定地坐在办公室里上班和加班,
早上起来常有读书时不想起床的厌倦感,到了晚上,又常
是累得没有力气再多打点些什么生活情调,只能在一个周
末的朋友酒局中,或一次年假的旅行中,才能重新拥抱快
乐,这是“极少数”。
生活里还有很多的“极少数”,极少数的好朋友,极
少数甚至唯一爱过的恋人,极少数的幸运,极少数的常回
家看看。
我经常觉得生活是一场很长的电影,中间大部分的情
节都是在平铺直叙,只有少数时刻,会让人觉得遇到高潮
。因此有段时间,我发自真心地为此沮丧难过,总觉得生
活的意义在于“熬”,好像不花费一些功夫,是得不到答
案的。
可是谁说事实不是这样呢?
熬过很多个平凡的时刻,才能获得一个不平凡的结果
,熬过很多不相干的人,才能遇见一个真正相爱的人。
所以在质疑一件事之前,要先想清楚,这件事本身是
否毋庸置疑。
说到熬,又想到了当初写这本书的初衷。早在初中,
我们就喜欢写作,那时候加入初中的文学社,在周末别人
都睡懒觉的时候,跑来学校上文学社的课程,参加文学社
的活动。那时候就喜欢遣词造句和写小文章,有的散文写
得漂亮了,会兴奋好几天。拿去投稿和参赛,也陆陆续续
收获了很多荣誉,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点与众
不同,而这份与众不同,不在于我更出色,而在于我更热
爱。
……
然而我并不喜欢。
我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不喜欢别人干涉我的
人生,是一个胆小却很潇洒的人,喜欢过自己的生活,成
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所以毫无疑问,我们又吵架了,只是
这次更久,直到凌晨4点。
后来我们都没力气了,就挂断了电话,不久后中和了
一下想法,推翻了整本书的构架,却也在重建的过程中加
入了很多我的想法。
于是就有了这本你们看到的书。
事实证明我的编辑是对的,我们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
朋友。
这本书记录了我和哥哥的日常生活,从中学的刻苦学
习到家人的温暖相处,从初次接触社会的新鲜到遇见你们
的感动,从青涩懵懂的爱情萌芽到平凡人生的英雄梦想。
它记录着我最初的幼稚、固执和酸涩,却也记录着我一直
没变的简单、善良和无聊。
文字足够真实,真实到你可以看到我们的真实相处,
有幸福也有磕绊,有团结也有扬言决裂;文字也足够简单
,简单到你可以一眼窥探我的小心思和那时候我全部的生
活,一个20岁不到的男孩在那个时刻拥有的小希望和大梦
想。
我相信这本书给了很多人以爱的温暖、坚持的动力、
努力的决心和永不言弃的梦想。也相信很多的你,因为这
本书有了想要变得更好的冲动。
这次的修订版本,基本保留了原来版本的文字,依然
带你回顾那些年千军万马奔赴过的高考,带你热泪盈眶地
在平凡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英雄梦想。希望它可以成为你疲
惫时的一杯咖啡,痛苦时的一场美梦,沮丧时的一句加油
,绝望时的一根稻草。
愿你承认自己的渺小,也有活得伟大的嚣张;愿你有
知足常乐的淡然,也有追逐丰盛的决然;愿你有量力而行
的明智,也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愿你永不放弃,坚持到底。
亲爱的朋友,这本书的旅程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而
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希望这本书里原汁原味的青葱文字
,可以带给你感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能带你回到那些年千军万马奔赴的高考,
回到曾经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的校园。
兄弟俩的文字给了很多人以爱的温暖、坚持的动力、
努力的决心,也让人因为这本书有了想要变得更好的
冲动。
——卢思浩
子文子豪的文字真实简单,真实到你会想起为了
一件幼稚的争吵的年少,简单到你愿意相信这世界就
是如此明亮。
——李尚龙
这本书记录了兄弟俩的日常生活,从中学的刻苦
学习到和家人的温暖相处,从考入北大到初次接触社
会成为大人。那丝我们都有过的宝贵的傻气和锐气,
我用图片记录,他们用文字记录,都是为了,不忘却

——王义博
精彩页
我们都到了这个略显尴尬的年纪
仿佛一转眼我们就已长大,至于未来怎样,要用力地走下去才知道,感谢这善变的世界,难得有你,陪着我长大。
1岁那年,我先学会了叫爸爸妈妈,却没有意识到,身边这个跟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家伙,才是与我朝夕相处的人。
6岁那年,我跟他在家里打闹着玩,摔破了东西,妈妈问是谁打坏的,弟弟第一反应是指向了我,于是我替他挨了打。自那以后,不管大事小事,我都喜欢替他扛着,因为转过头使个眼色和他说“没事儿”的时候,特别自豪。
10岁那年,我念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倒数、险些留级的我,发现他突然考到了成绩单的左半边。他在马路上气我说,哥哥如果不如弟弟优秀,很丢脸。当时真的很想打他,现在也真的感谢他,还不懂事的我就在这种“激励”下真的开始变努力了一点。
13岁那年,我幸运地考上了本地的一所中学。和当年选入少先队一样,我比弟弟晚一批成为共青团员,就连参加任何一项兴趣班,我都比他差一大截。他说,你不能总在我后面跟着,于是我又在他的激励下,去竞选了班长。我记得站在讲台上,紧张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弟弟是班长,我不想比他差。
16岁那年,我们到外地读书。第一次要靠自己学习和生活,我们都很不习惯。但那时的我已经慢慢习得进取心,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小小年纪的我好像已经长大了,想保护他、照顾他,想和他一起考最好的大学,想告诉他没什么苦是你和哥吃不了的,如果有,那我多帮你分一口。
那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三年。大雪天我提着两个从家里拿来的大袋子,里面装满了生活用品,弟弟一路小跑到门口,回过头撑着门说“哥哥快进”。他的耳朵冻得通红,我用我的手给他焐热,他胖胖的小脸上突然就露出笑容,说哥我们要快点学习了,别忘了要考北大。
就这样我们俩开始了最辛苦的读书时光。我退步时他批评我,给我出卷子,帮我讲错题;他偷懒时我督促他,给他买饭,叫他4点爬起来背书。夏天的风很吝啬地吹着,天蓝得像被雨水刚刚冲洗过,我看着被烤得发白的校园,却觉得格外安静舒服,我轻轻对他说,真不想高考,如果时间可以一直这样就好了。
19岁那年,我们一起考上了北京大学。他抱着妈妈欣喜若狂,我却冷静得一如往常。那会儿廊坊刚开了一家连锁火锅店,我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接到一名记者的电话,两个人都不以为意,轮流吃饭接电话,弟弟假装哥哥、哥哥扮演弟弟,记者果真没有听出来。回家路上随意发过去了两张生活照,然后“最帅双胞胎”的新闻就被传开了。
20岁那年,我们幸运地出版了第一本书,接着有了第二本、第三本……以及你看到的节目、漫画,我们开始一边念书一边工作,带着学生天真的心,去面对偌大的、比想象中复杂的社会。我们总是要一起出差,从哈尔滨到广州,从上海到甘肃,从北京到纽约,但从来都不觉辛苦,因为他总有本事在我耳边说个不停,好像每天比我多过12小时一样,有说不完的好玩的事情。我们开始感受追捧,两个人谁也不敢表现出来开心,而是比着劲儿憋着,然后装作大人一样告诉对方不能骄傲;我们也开始接受批评,面对网上那些不好的声音,互相开导,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回到房间立刻收起嘻嘻哈哈的笑脸,整夜都想不明白是为什么。
21岁那年,我刚刚当选学生会主席,然后去帮他加油。当时给他助威的只有我一个外院系的学生,我悄悄帮他拍了照片,楼下的花草、静谧的夜,以及台上的他。等到他竞选成功,和同学老师们围在一起的时候,我悄悄地走了。我说,哥只是来帮你记录人生每一个成长的时刻,往后不是所有事我们都能帮助彼此,但所有事都可以陪彼此经历。
22岁那年,我们一起被保送了研究生。站在本科毕业的分水岭,我们既兴奋,也迷茫。我们一起去世界各地,一年内飞了57次,讨论着冰川海洋、宇宙流星,我们也一起宅在家,想说话的时候把妈妈吵得头大,专注于自己的世界时也可以一天不说话。
23岁那年,我们读研究生一年级。不再修同一门课,不再一起上下学,也开始有自己新的朋友和爱好,我们渐渐有了不同的工作观念,并学着替自己表达。我们有激烈的矛盾,有想分开的冲动,有各自自由的念头,但你知道,我们一起生活了23年,他一抬头,我就知道他要薯片还是可乐,我吃饭的时候,他也会抢在我前面替我说不要香菜,所以我们只是在找寻一个于我于他都更好的答案。
在美国的那段时间,是我们最剑拔弩张的日子。回国的飞机上,弟弟正巧犯肠胃炎,吐了一路。我一点一点帮他收拾干净,然后坐在他的座椅边,给他揉太阳穴,按摩头部,给他捏胳膊、手和腿,最后按摩脚,然后再从头到脚地按摩一遍。
P22-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