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从揭露历史的事实(facts)到形成一种历史的叙事(historical narrative)之间有一个十分微妙的转换过程,而史学家对历史的研究往往不是一个简单地寻找历史资料和发现历史事实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地对它进行重塑的过程。他们采用哪一种叙事形式来表述和重现,通常与史家们所处的时代的现实关心有关,体现出历史研究与当下现实社会文化的联系,以及它对于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沈卫荣,1962年4月20日生于江苏无锡;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德国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系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曾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台湾佛光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客座教授、哈佛大学南亚系合作研究员、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12-2013)、柏林高等研究院年度研究员(2014-2015)等职。主要学术兼职: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藏学出版社英文总编、西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蒙元史研究与蒙元历史叙事的建构 第二章 中世纪西藏史家笔下的蒙元王朝及其与西藏的关系——以阅读藏文史著《汉藏史集》(rGya bod yig tshang)为中心 第三章 论蒙元王朝于明代中国的政治和宗教遗产——藏传佛教于西夏、元、明三代政治和宗教体制形成中的角色研究 第四章 从“大喜乐”和“演揲儿”中拯救历史 第五章 我看“新清史”的热闹和门道——略议“新清史”语境中的中国、内亚、菩萨皇帝和满文文献 附录 虞集和他的蒙古君主——作为辩护者的学者
导语 本书稿为作者近年来对于蒙元史和清史理论研究的一组文章合编,为一本史学理论的学者散论。 在这本书稿中,作者梳理了以往和近年来对于蒙元史、清史研究方向和历史性质的不同呼声,认为历史研究不管大小、新旧,其最基本的学术实践还是应该回归到对多语种历史文献的发掘、解读和研究,并借此来重建历史的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