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文化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王冀生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学说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和大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从十个方面集中地反映了作者近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召开以来从历史的轨迹、文化的视角和哲学的高度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进行的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所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化品位和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 王冀生,安徽省庐江县东汤池镇人,1930年11月25日(农历庚午马年十月初六)出生于天津。1936年就读于安徽省安庆市天柱阁小学一年级,1940年就读于广西省桂林市中山学校,1945年就读于中央大学重庆市璧山县青木关分校高中一年级,1946年就读于北平市立男子第四中学高中二年级直至毕业,1948年9月就读于北洋大学采矿系一年级,1949年9月转学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二年级学习直至毕业。1952年8月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国家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1955年8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师资研究生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任教,并被任命为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教研室副主任,1956年被任命为专业主任,同年被评为讲师。1978年6月调到原第八机械工业总局(部)教育局,历任副处长、处长,1980年评为副教授。1981年11月转到教育部(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二司,历任处长、副司长,正司级巡视员。1991年12月调任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正司级),1992年评为研究员,1994年3月退休。 目录 第一章 人的发展和教育本质 一、教育的本质和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二、“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 三、“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和灵魂 四、“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崇高理想 第二章 我国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传统 一、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 二、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我国先秦时期“大学之道”的核心和精髓 四、中国科举制度和书院教育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西方教育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 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倡导的“自由教育”思想 二、德国威廉·冯·洪堡“由科学而达致修养”的新教育观 三、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 四、美国约翰·S.布鲁贝克“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 第四章 一个中西两种文化矛盾冲突的世纪 一、开创我国大学从传统到近代的新纪元 二、孙中山革命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大学理念 三、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在中国的传播 四、“西南联大”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 五、延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理念的初步探索 七、我国大学从传统到社会主义转换的文化脉络 八、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建设理论 一、高等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学科建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四、全面理解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科学内涵 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六、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转折 七、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问题 八、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九、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加速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建设理论要点 第六章 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一、“以人为本”是一种教育哲学观 二、世纪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时代呼唤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四、坚持“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 六、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崇高使命 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模式 八、从“技能本位”到“文化育人”高职教育转型升级 九、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 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再认识 第七章 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 一、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 二、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文脉和大学人的精神家园 三、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一种生命信念和价值追求 四、“人文关怀”和“独立精神”是大学的“永恒之魂” 五、大学精神衰微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话题 六、我国大学精神衰微的主要表现和根源分析 七、“文化为魂”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 八、我国大学精神衰微的本质是“道德信仰缺失” 九、《大学文化哲学》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 十、从“高深学问”到“大学文化”是个质的飞跃 第八章 具有根本意义的划时代教育变革 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三、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方向 四、坚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五、青年要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使我国高职教育向中高端进军 八、扎根中国大地,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和大学建设 九、建设一支“师者仁心,学为人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第九章 构建当代中国大学人的精神家园 一、人文:生命信念和精神境界 二、理性:知识理性和价值理性 三、求实:服务社会和坚守品位 四、创新:自强不息和时代呼唤 第十章 坚持以人为本和逐步走向和谐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在文化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全面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和谐评估新局面 四、为实现“以人为本,走向和谐”崇高信仰而奋斗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作者主要论著 附录二 知名学者评论 舍大于得坚守自我(米寿人生感悟) 导语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文化研究》从历史的轨迹和文化的视角,探讨教育的本质和高等教育的科学内涵、中国高等教育从古典到社会主义的转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划时代教育变革、构建当代大学人的精神驾驭,以及坚持以人为本,逐渐走向共和十个方面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化品位和理论价值。可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国家机关教育管理干部、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以及高等学校在读教育学科的学生阅读参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