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都意味着强大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阿尔贝·加缪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1957年,加缪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加缪的创作以人道主义和人的尊严问题为核心,作品中呈现出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他的代表作品有《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的神话》。 书评(媒体评论) 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 ——法国文化部长 马尔罗 加缪独自继承着源远流长的醒世文学,他怀着顽强 、严格、纯洁、肃穆、热情的人道主义,向当今时代的 种种粗俗丑陋发起了胜负难卜的宣战。 ——法国著名哲学家 萨特 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 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 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 的最基本的问题。 ——瑞典文学院授予加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辞 加缪的作品是从战后混乱中冒出来的少有的文学之 声,充满既和谐又有分寸的人道主义声音。 ——《纽约时报》 目录 CHAPTER 1 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 嘲讽蜷缩于事物深处,我侧耳倾听 夜晚是绝望而温柔的孤独 生活就是立体的世界,有正有反 无论繁华与清远,我都深爱这个世界 只要愿意,终可以潜踪遁迹 没有生存的痛苦,就不会热爱生活 即使是为了逃避,也不要假装热爱生活 撕裂你的内心,才能看到潜藏起来的真正生活 面对阳光,你就永远看不到阴影 CHAPTER 2 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我向往自由,即使被困枷锁之中 若真的一切都无所谓,那何处方是归途 光荣,源于无限爱恋的权利 行程,从黯然无色的荒漠中开始 赠予你一座城市的阳光与历史 “迷宫”不再意味着迷失,而是回归 以伟大的建筑,行永久的纪念 伟大,皆源于微不足道的开始 CHAPTER 3 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活出信念才能拥抱生命 有阳光的地方总会充满勇气 在海中,我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 这世上,有一道界限不可逾越 因为孱弱,才梦想着美德 在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长夜漫漫,幸得希望之火 CHAPTER 4 没有充满希望的理由并不意味着绝望 在荒诞的世界里,我孤独前行 世间荣光不过一场过眼云烟 活着,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 若不在阳光下微笑,黑暗就会吞没我的脸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人生无意义的勇气 CHAPTER 5 面对一切谎言与奴役,不要邂逅屈从 一场超脱现实的邂逅:安德烈·纪德 让·格勒尼埃:为快乐而生 奥斯卡·王尔德:自由于高墙之内 居住在闪电中的诗人——勒内·夏尔 世人皆相似,艺术由此生 没有比人生更为现实的艺术 艺术上的牵引,思想上的自由 艺术在限制中存活,在自由中死去 艺术作品的灵魂——思想 CHAPTER 6 用爱的绳索逃出死亡的陷阱 走出认识的迷宫,坚持最初的真相 于无望的行动中寻找希望 你无须低头,因你素来都是自己的神 凌驾于死亡之上的希望——真理 CHAPTER 7 只有绝境,才会迎来涅槃重生 幸福在智慧中发酵,在友谊中蔓延 于黑暗之境怀揣终将到来的阳光 用振聋发聩的呼喊刺破黑暗的天空 幸福的颜色不能掺杂任何的杂质 苦海之中,心的归宿需要爱来作舟 一封埋葬痛苦、刺破未来的家书 以内心之光明,驱人性之黑暗 光明的原野源自走出黑暗的种子 附录一 诺贝尔文学奖官方授奖词 附录二 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获奖演说 精彩页 嘲讽蜷缩于事物深处,我侧耳倾听 我在两年前认识了一个老妇人,那时候她罹患重病,右半边身子瘫痪。饱受病痛煎熬的她一度认为自己会死去,在她眼里,自己的世界只剩下了一半,另一半已经不再属于她。这个原本好动的、啰嗦的老太太变得不再动作、沉默寡言。她目不识丁,只能孤独而又麻木地度过漫长的每一天。她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不治之症,描述得严重一些只是为了让人关心她。 有一天,一位年轻人来探望她。这个年轻人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知道这位老妇人就快去世,可他却并不关心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他的确非常关注老妇人的苦闷,这一点老妇人也感受到了。对于一个病人而言,这样的关心是一种十分意外的收获。她滔滔不绝地向这个年轻人诉说着自己的烦恼:她的生命已经走到了的尽头,她当然知道自己应当让位给年轻人了。她厌烦了吗?这是毫无疑问的。她就如同一条狗,蜷缩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没有人同她讲话,结束这一切,便是她最好的结局。因为她宁愿死去,也不愿变为其他人的负担。 老妇人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在吵架,是那种讨价还价的声音,是那种在热闹的市场上才会出现的声音。可是,这个年轻人却很明白,即便是为了对他人负责,也不能轻易地死去。如果轻易死去,那只证明了一件事:他从未对任何人负过责。他看见了她的念珠,于是对她说:“您还有善良的上帝。”可即便如此,她依然会感到无聊,人们也依然厌恶她。若是她祈祷的时间过长,或者她的眼睛盯着地毯的一个图案走了神,她的女儿便会冲她叫嚷:“你怎么还在祈祷!”生病的老妇人说:“碍着你什么了?”“不碍着我,但是让人厌烦。”于是老妇人沉默了,她用充满责备的眼神久久注视着她的女儿。 年轻人默默地听着老妇人诉说这一切,一种不可言状的痛苦向他袭来,这使他感到胸闷不已。而老人继续说道:“等到你也老了,就会知道,你也是有这种需要的。” 年轻人觉得,除了上帝之外,老妇人已经放弃了一切。她任凭自己遭受病魔的摆布,虽然积德却非自愿,她太过轻易就相信了她所保留的是唯一值得自己去爱的宝物,最终义无反顾地栽进了深信上帝的苦海之中。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边,年轻人也被邀来与他们共进晚餐。不过老妇人并没有吃,因为晚上进食实在不容易消化。她依然待在一个角落里,听她讲话的人正背对着她。年轻人总感到有人在审视他,因此吃得非常忐忑。但是,晚餐仍旧继续。为了延长此次会面,大家决定去看电影,正好有一部搞笑电影刚刚上映。年轻人冒失地接受了看电影的邀请,却没考虑到那个依然躲在自己背后的人。 在出发之前,客人们纷纷起身去洗手。显然,老妇人是不去的。她的无知会妨碍她理解电影的内容,即使她身体灵活,这一点也不会改变。老妇人说自己不喜欢看电影,但事实上,她是看不懂电影。她安静地待在角落里,眼神空洞地盯着念珠串中的一颗珠子,将全部的信念都寄予在这颗念珠之上。 大家已经准备好,他们每一个人都走近老妇人,拥抱亲吻她,并祝她晚安。老妇人早已明白,她用力握紧了念珠,这个动作看起来似乎是绝望的,但似乎也可以表明她的虔诚。大家都拥抱了她,只剩下那个年轻人。他和善地握了握她的手,然后想要松开手转身离开。但是,当老妇人眼睁睁看着这个曾关心过她的人即将离去的时候,她忽然不愿意再独自待在这间小屋中。她已经饱尝孤独的可怕,她害怕长期的失眠以及独自一人的痛苦。她害怕了,只有在年轻人那里她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她依赖着唯一对自己表示关心的这个人。在年轻人想要松开手的瞬间,她察觉到了,于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并笨拙地、再三地向他表示感谢。这让年轻人感到十分窘迫。其他人已经转身走回来催促他了。电影是9点开始,最好提前一会儿到,以免还要在售票口排队。 年轻人感到自己正置身于有生以来最大的痛苦之中:这是一种因为看电影而抛下一个残废老妇人的痛苦。他想要离开、逃脱,他不愿承受这种痛苦,他试图抽回被老妇人紧握的手。在那一瞬间,他对老妇人生出一股强烈而又刻骨的怨恨,恨不得狠狠抽她一个耳光。 终于,他抽出了自己的手,离开了。坐在靠背椅上的老妇人挺直了身子,仿佛下一刻就要站起来,她惊恐地看着她唯一的靠山消失在她的视线中。如今,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保护她了。死亡的念头攫住了她,她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让她如此恐惧,但是她知道自己不愿再孤独一人。为此,她开始哭泣。 其他人已经走上了街。悔恨的心情不断搅扰着年轻人,他抬起头望向明亮窗户,幽幽的目光消失在黑暗沉寂的房间之中。老妇人的女儿走过来,对年轻人说道:“她独自一人的时候,总是要把灯关上。我想,大概她喜欢待在黑暗之中。” 他们一家5口人生活在一起——她的母亲(老妇人)、小儿子、大女儿和大女儿的两个孩子。她的儿子几乎是个哑巴;女儿是残疾人,而且脑子也不清楚。大女儿的两个孩子一个在保险公司上班,一个还在学校读书。老妇人70岁时,仍旧掌管着这 导语 照见人类良知的种种问题,世界范围内50年不衰经典文学!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心灵哲学! 本书展示了一个更为鲜活、立体的加缪,他是那么的可怜、可爱又可敬。加缪是个温柔的绅士,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他总是背对黑夜与苦难,面向阳光与大海,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呐喊着。 序言 特立独行的人从来不会徒劳伤悲 刘霞 在生活中,每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与众人有异 ,我们就会为其人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久而久之,那些所 谓的特立独行的人就成为了在言行上与众人迥异的那一类人 。但很显然,这种判定标准并不全面。我们要想正确判断一 个人是否特立独行,就必须了解他的身上是否具有特立独行 之人的本质特征,就像我们根据种子来判断某种植物究竟是 不是一朵花一样。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特立独行的人所拥有的本质特征呢? 换句话说,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特立独行的人呢?在 我看来,所谓的特立独行之人,就是不空想未来也不沉湎于 过去的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过去与未来对他们毫无吸引力 。他们同样向往未来也同样会为曾经的美好露出会心的笑容 。但是,对他们而言,最有吸引力的不是无法回溯的过去, 也不是不可预知的未来,而是此刻可以由自己掌控的现在。 他们很清楚,沉湎过去和幻想未来都无法令当下的生活变得 更好,因此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下 的现实。他们明白自己能够控制的只是当下的时间,而非永 恒的时光,他们从来不像罗兰夫人一样将实现心愿的希望寄 托于过去或是未来,并且坚信所有有意义的冒险都必须开始 于当下。 一切的行动都是为了现在,而不是源于过去和将来。这 大概便是特立独行之人最令人瞩目的特点了。但这并不是这 类人惟一与众不同的地方,事实上他们对待道德的态度也和 一般人不同。 对大多数人来说,所谓的道德就是时刻约束行为的准则 ,特立独行的人承认这种道德的价值,但是他们并不践行这 种道德。就像伊凡·卡拉玛佐夫所说的那样,特立独行的人 往往随心所欲,不将众多的约束放在眼里。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随心所欲并不意味着为人处世没有底线,特立独行的人 并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们眼中的随心所欲指的是摆 脱经验和教条的束缚,用一种全新的做法,让事情变得更好 。此外,特立独行的人从来不会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徒劳伤 悲,他们只会着眼于当下那些可以掌控或是纠正的事情。 在特立独行的人们看来,最原始的值得遵循的道德就是 在一件事情已经得出结果以后,人们应该根据这个结果来判 断这条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否应该被继承和推广。特立独行的 人往往乐于冒险,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冒险所产生的一切后 果,他们从不会为了避免失败而放弃一次可能有价值的尝试 。不仅如此,他们也不会因为失败就否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如果说失败和挫折一定会给特立独行之人带来什么影响, 那便是时刻提醒他们不要重蹈覆辙。在时间洪流中,我们的 自由是有限的,我们能操控和影响的仅仅是当下。因此,在 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仅仅是理智的看待它,用它来 决定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 在那些特立独行的人们眼里,由他人提供的繁多的教条 和经验并不适合作为值得遵守的形式准则。这是因为每个人 的生活境遇和生活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某个人来说恰 当的行为方式,于另外一人则未必适用,因此,此人的经验 之谈在大多数时候也不具备借鉴意义。 我们不能盲目地按照别人的方法行事,否则不但不会让 自己有所提高还有可能会贻笑大方。举个例子,卢梭的经历 和实验使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四脚走路对人们的生活是有 益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是直立行走而是爬行的话,必然会对 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又比如说,采尼并未善待他的母亲, 结合他的人生经历,我们认为他的做法是有情可原的,但是 假如我们不论原由的有样学样,那必然会受到千夫所指,被 众人唾骂。由此,特立独行之人得出结论:倘若我们想要得 到真正对我们的人生有益处的行为准则,就必须在我们的现 实生活中寻找。 由此,我们可以从特立独行的人身上看到三个显著的特 点,其一是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不能影响永恒,因 此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当下的情境服务,与过去和未来 无涉;其二是他们勇于尝试和冒险,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一 切后果;其三是他们不盲从他人的经验,只从自己的实践中 获取真知。这三个特点使得特立独行的人在遇到困境的时候 ,能够不被绝望和失败所困扰,并且果敢地采取行动解决这 些难题。因此与普通人相比,特立独行的人往往更强大,也 更容易取得成功。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著名作家加缪关于人生哲学的散文集。 本书涵盖了加缪整个创作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作者创作这些作品都是取材于周围的生活与人物,从细微之处着手,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讲述出人生的哲理。 本书风格多变,情感丰富,有愉悦温馨,也有沉重忧郁,有优美绝伦,也有凄凉悲怆,大悲大喜在书中尽情泼洒,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真挚、热烈、浓郁的情感。 本书可以比作是一本心情日记,它详细记录了作者心中的阴晴冷暖,酸甜苦辣,书中的主旨是生活,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让人对身边的人和事处处充满了热爱,让人们在这个喧闹、繁杂的世界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妙,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使人对未来有一个美好的向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