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京剧有故事(三岔口)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周锐 |
出版社 | 朝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了7个男性英雄、好汉充满力量的故事,阐释了英勇、正义的主题,既有传统经典剧目,也有濒临失传极具特色又适合孩子的剧目。故事本身充分保留京剧的语言特色及舞台特点。每个故事后还附有作者结合自身经历、故事背景以及京剧知识等展开的精彩解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所有插图均为作者手绘,童趣中彰显京剧韵味,图文相得益彰,从阅读和视觉上给孩子新鲜、有趣的享受。 作者简介 周锐,1953年生。祖籍广东潮阳,生于南京,在上海祖父母处长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初中毕业后当过农民、船员、钢厂工人,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著作有《幽默聊斋》《幽默三国》《魔法三国》《元首有五个翻译》《蚊子叮蚊子》《哼哈二将》《书包里的老师》《中国兔子德国草》《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戏台上的蟒蛇》等80余种。曾90余次获奖,包括第二、三、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新时期优秀少年文艺读物一等奖,台湾第二届杨唤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等。 目录 脂粉计 火烧连营 除三害 四平山 御果园 三岔口 战太平 序言 看京剧是我小时候的爱好,画画是我最近的爱好,创 作这套《京剧有故事》同时满足了我的老爱好和新爱好, 所以很快乐。 我两岁的时候住在南京军区大院里,奶奶会带我去看 军区内部的京剧演出。还能记得那时看的两出戏:一出《 苏三起解》,一出《盗御马》。那么小的孩子不可能记得 戏名,只是根据当时的印象后来对上了号。看《盗御马》 时,见台上一个蓝脸红胡子的人拿把刀,遇到人就杀,多 少有些恐惧。后来到了上海,经常能在大世界游乐场和区 文化馆看戏,许多剧目就是那时记住的。 在大世界看《打渔杀家》,觉得戏里的教师爷最有趣 ,一个气派十足的草包。画《打渔杀家》时,我要找我小 时候看过的教师爷形象——穿黑衣,拿一把超级大的扇子 。可让我失望的是,在所有的《打渔杀家》演出视频里, 教师爷都穿白衣服。我不死心,终于在网上一个剧本里找 到了穿黑衣的教师爷,顽固的童年情结啊。但那个教师爷 的扇子太小,我就把它画成大扇子。原来的扇子也是黑色 的(后来有专业演员告诉我,上面画着十殿阎罗),但我 又觉得黑扇配黑衣不好看,改画成绿色的了。 我六七岁时,已不再担心蓝脸的凶汉会跳下台来杀人 ,内心充满的已是另外的疑问。比如在文化馆看《张飞审 瓜》,我会猜测那三个西瓜是真是假。我想应该是买三个 真西瓜做道具,做假西瓜很费事的。不过,真西瓜会摔坏 ,摔成几瓣怎么办?…… 至于画画,用宣纸第一次画国画是在两年前。北京《 十月少年文学》创刊一周年,来征集贺词,我就画了一树 枇杷和一条鱼,还题了诗:“金果逍遥枝,银鳞自在池。 一年忙过了,十月景如诗。”从此对画画渐渐上瘾。去年 初,想到要出介绍京剧的书,打算自己配画。可是画人物 比画枇杷难度大,尝试失败了。朋友说:“你写好文字, 请别人配画也可以啊。”我说:“如果不是自己配画,我 就没有兴趣出这书了。”搁浅了半个月,我终于找到一点 儿方法,也找到了配画的信心。一开始是从演出视频上选 取画面,后来参考图片自行构图,直到可以在没看过这出 戏也找不到图片资料的情况下自己设计画面。我不会拿自 己的画跟画家们的比,只会跟自己的比,这样就能看到学 习的效果,使自己更起劲地学习下去。当然,我还会分析 喜爱的画家的画作,在技巧上逐步尝试。 我要感谢江苏省京剧院的著名艺术家傅关松先生,他 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一些专业上的咨询,比如“摔硬锞子” 是怎么样的动作。我还要感谢写《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任 溶溶老师,他借给我一本《京剧大辞典》。还要感谢中学 校友吴百年,他给了我不少意见和补充,比如介绍髯口时 可以加上关于《水淹七军》的笑料。校友姚军,借给我资 料,约我去看戏画展览,还为我书里介绍到的每出戏刻印 一方。编辑朋友胡冰说那出《老黄请医》可以让孩子自己 排演,它挺好玩,而且不用唱,这真是个好主意。台湾老 友桂文亚,说我画的苏三不美。我以后画的戏里只要有关 女,我会先画关女的脸,如果画得不好看就立刻毁掉,换 一张纸重画。 我边写边画,边发到微信朋友圈。朋友们的反应使我 感到,我所做的也许真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些微薄的贡 献呢。我儿子也是两岁时开始喜欢京剧(在京剧和动画片 之间他肯定选择前者),我就常常陪他去看戏。但长大一 些后他对京剧的兴趣淡薄了。但愿我的书能让尽可能多的 孩子成为京剧爱好者。 周锐 导语 《京剧有故事》是一套专为孩子打造的京剧故事书。本书是其中的《三岔口》分册,收录《火烧连营》《脂粉计》《除三害》等7个京剧故事。这本小剧本式的故事,幽默独特的解说,手绘水墨小插图,让京剧别有一番滋味。 书评(媒体评论) 京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勇于探索,自编自画,把精 彩纷呈的舞台艺术,变成雅俗共赏的故事读本,是文 化传承、艺术普及、出版创新的神来之笔和有益之举 。——中国出版协会原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 国分会原主席 海飞 周锐老师从小就是京剧迷,我猜他能成为中国的 童话大王,少不了京剧艺术的滋养和熏陶。在创作这 套《京剧有故事》时,他仿佛又重返童年,从一个孩 子的天真视角,写出了京剧里的幽默和童趣。再加上 他看似童稚、其实独具匠心的插画,一下子拉近了京 剧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不仅看懂,还看得入迷。当 京剧遇上这位童话大王,小读者们有福啦! ——魔法童书会创始人、儿童文学作家 张弘 精彩页 这出戏一开始时,诸葛亮吩咐众将去向司马懿挑战,但只许败,不许胜。 他又命令马岱:“你去准备地雷火炮,等司马懿父子进入山谷,立即放火。” 再说司马懿,本来他是坚守不出的,但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不能忍受蜀军的挑衅,司马懿只得同意出阵。 蜀将们边战边退,把司马父子引进一个名叫“葫芦峪(yu)”的山谷。 这时马岱火炮齐发,司马父子顿时身陷火海。他们正处在焦头烂额、走投无路之际,下雨了。大雨浇灭火焰,救了他们。 马岱回营,将这天生意外禀报诸葛亮。 诸葛亮叹息道:“一计不成,只得再用二计。来,传旗牌进帐。“ 旗牌官来了。 诸葛亮说:“现有书信一封,礼品一份,命你送到司马懿营中。你就说,我家丞相见都督连日用兵辛苦,送来几样玩物,望都督笑纳。” “遵命。” 且说司马懿在营中,闻听诸葛亮派人来,问:“是大将还是小卒?” 手下说:“乃是一个旗牌官。” 司马懿便吩咐:“动乐有请。” 为了一个小小的旗牌官的到来,居然要奏乐迎接,可见司马懿颇有心机。 这个旗牌官叩见司马懿,呈上书信。 司马懿问:“送来何物?” 旗牌官说:“我家丞相说是几件玩物。” 司马懿打开一看,见是女人用的脂粉和钗裙,便笑道:“哎呀呀,孔明见本督按兵不动,送来此物,笑我如女子一般胆小。哈,笑骂由他笑骂,用兵各有不同。你回禀你们丞相,我会穿上衣裙,阵前拜谢。” 旗牌官便要告辞。 “且慢,”司马懿说,“有客到此,理当用宴。” 旗牌官没想到司马懿这样客气。 司马懿向旗牌官敬酒,旗牌官一饮而尽,司马懿却悄悄把自己杯中的酒倒掉了。很明显,他希望自己能保持头脑清醒。 司马懿和旗牌官聊着夭:“你们丞相在营中作何消遣,酒饮几巡,饭几餐?” “都督哇,”旗牌官接唱,“俺丞相在营中无甚消遣。为军务劳心力昼夜不眠。我看他这几日饮少食减,酒一巡来饭只一餐。” 送走蜀营旗牌官,司马懿已得到他要的情报——诸葛亮事繁食少,看来撑不了多久了。 这旗牌官有点儿摇晃地回到营中:“参见丞相。” 诸葛亮问:“那司马懿见到礼物怎么样?” “他说,‘笑骂由他笑骂,用兵各有不同。’他还说会穿上衣裙,到阵前拜谢。” “后来呢?” “他还留小人在他营中饮宴。” , 诸葛亮觉得意外:“你还扰了他一顿?那司马懿不会没问你话吧?” “他问丞相这几日饮食如何。” “你是怎样回答的?” “我说丞相这几日饭食减少。” 诸葛亮脸一沉:“退下!” 旗牌宫不知说错什么:“是。” 旗牌官走后,诸葛亮叹道:“指望送去脂粉、钗裙,耻笑那司马懿,不料反被他探得机密……” 这二人虽是死敌,却是惺惺相惜。诸葛亮唱:“诸葛孔明朝天嗟(jie)叹,司马懿可算得将中魁元。送脂粉和钗裙不恼可赞,反与那旗牌官酒食来餐。有刚有柔是好汉,我诸葛要学他难上加难。” 在部下的簇拥下,诸葛亮来到阵前。 这时响起“闷帘导板”。导板是一段唱的第一句,“闷帘”指的是在幕后将出而未出时。 这是女子的声音,旦角的唱腔:“忽听得二娇儿一声禀……” 司马懿出场了,他穿着诸葛亮送的衣裙。你不是说我像女人吗?我就穿女人的衣服,做女人的动作,甚至憋着嗓子学女人的声音。 “后营内来了我年迈之人。出营门走一个风摆柳……”司马懿扭动腰肢翩翩转身,一拂左袖,再一拂右袖。他极尽娇羞地遮着脸,走到诸葛亮面前,调皮地撤下袖子一声“哞儿”! 接下来他恢复了花脸的嗓音,却还是旦角的姿态:“抬眼只见妖道孔明。你不该火攻计心肠太狠,我父子险些命丧残生。又不该笑骂写书信,送来了脂粉、钗裙叫我扮妇人。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红罗帐内你我叙叙交情。” 最后两句唱是模仿诸葛亮的,因为诸葛亮在《空城计》那出戏里戏弄过司马懿:“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请上城楼听我抚琴。”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