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梦(彩色插图版)/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推荐阅读名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清)曹雪芹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作者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作品的主题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也有说法为生于1724年,或卒于1764年),满洲人,名霑(读作“zhān”),字梦阮,又号雪芹、芹圃、芹溪等,祖籍河北唐山(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辽阳),中国清代文学小说家、诗人、画家。他出身于“百年望族”的封建官僚大家庭,后因家庭衰败而饱尝人生辛酸。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创作了《红楼梦》。因部分稿件被借阅者遗失,他死后仅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经后人续写,高鹗整理,才形成了如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录
宝玉出世
乱判葫芦案
宝黛初见
刘姥姥进荣国府
薛宝钗巧合识通灵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宝黛共读《西厢记》
黛玉葬花
清虚观打醮
宝玉挨打
成立海棠诗社
晴雯病补雀金裘
晴雯之死
宝玉定心上学堂
黛玉焚稿
查抄贾府
贾母之死
宝玉出家
序言
让经典滋润心灵(代序)
·谭旭京·
青少年课余时间应该读什么?这是很多家长和语文老
师困惑的问题,或者说,有不少家长和语文老师希望就此
问题得到专家的指导。
根据我的了解,针对这个问题,会有3种不同的回答:
第一种是认为什么书都可以读,读杂书,甚至一些流
行的、低级趣味的书也可以读。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少,尤
其是年纪比较大的一些作家往往喜欢这么回答。这样的作
家通常是小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差,没什么好书可以读,只
好看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他们长大后,发现自己也没变
坏,甚至还会写点儿东西,于是就想当然地对青少年说:
“其实,读点儿坏书也无妨。我小时候就读了很多坏书,
不也没有变坏吗?”仔细想一想,这样的话是经不起推敲
、不可以轻信的,因为他们没法告诉大家:有的人读了坏
书,真的变坏了;或者说,读了坏书,浪费了可贵的时间
。他们也许应该说:要是不读坏书,也许会更好。
第二种是认为要读知识读物,读科普书,多学知识。
持这种看法的人通常愿意买大量的科普读物、知识读物或
者名人传记、博物类的书给孩子读,认为读书一定要学知
识,把知识学习当成读书的第一要义。这种人,在孩子小
的时候,特别喜欢让孩子背诵唐诗、宋词、诸子百家经典
,也特别喜欢让孩子读拼音读物。他们把所读的书当作课
本一样。我不反对读科普书,不反对读知识读物,但一味
强调学知识并不正确,至少是没有理解读书到底是什么。
其实,读书,先是有所感受,然后有所感悟,再有感动和
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力张扬,精神得到舒展,思
想得到提升。经历了这样的读书过程,读书自然就有了知
识学习的结果。
第三种是认为要读经典名著。我比较赞成这种观点。
青少年读经典名著,有4个好处:一是给语文学习奠基。童
年的阅读是最初的语文学习。读书的最初阶段就读经典,
起点高,起步好,早早接触到好的文字,对以后的语文学
习和对文字的理解是非常有益的。一般说来,爱读经典,
也读了很多经典的孩子,读写能力差不了,因为经典是最
好的文字,理解了最好的文字,读和写就不算什么难事了
。当然,经典和名著还有一点区别,即并不是所有的名著
都是经典。经典是经过几代人的阅读和欣赏而留下来的好
文字。但是,名著有的只是有名,或者在某一个阶段有名
。有的名著是“时代经典”,不是“永恒的经典”。因此
,一般说来,最好是读那些被时间检验过的经典。二是读
经典名著是认识世界和感悟人生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
。世界很大,也很复杂;人生也是五彩缤纷、纷繁多姿。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身实践,到实地去考察与学习,所
以读书就是了解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好办法。简而言之,
读书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三是读书丰富人的情感。每
一个写书的人都是信任文字的。至少他认为文字可以表达
他的内心,可以传达他的喜怒哀乐。因此,写作本身就是
情感的传达,而读书就是与作者交流。读文学作品,尤其
是读文学经典,很容易进入情境、体验角色,找到作品里
的一个“我”——这就是情感共鸣。有了共鸣,读书也就
变成了情感交流,就变成了心灵的洗礼。所以,爱读书、
读好书的人情感会变得丰富,而且更富有爱心、同情心和
悲悯情怀。四是如果将读书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那就意
味着完成了向文明人的蜕变。一个文明人与自然人的最大
区别,我想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与素养。读经
典名著,人会更优雅,更智慧,更文明。
2017年,我给青岛出版社主编了一套“世界文学名著
简读版”(60册),很受读者欢迎。这次,我又应邀主编了
本套中小学语文新课标推荐阅读名著彩色插图版(40册)。
这套书包括了《老人与海》、《名人传》、《巴黎圣母院
》、《八十天环游地球》、《列那狐的故事》、《野性的
呼唤》、《白牙》、《爱的教育》、《简·爱》、《绿野
仙踪》、《西顿动物故事集》等,它们有的是小说,有的
是童话,有的是传记,有的是散文,有的是动物文学,有
的是探案故事,可以说文体多样、主题多样、文化背景多
样、创作风格也多样,读这些书的体验与收获自然也是多
样的。
这几年,青少年读物出版了很多,流行的读物五花八
门,在校园里,“心灵鸡汤”类的图书也大有人读,这是
令人担忧的。无论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还是从个人心灵
成长的角度,抑或是从培养全面素质的角度,最好读经典
名著,而尽量不要过多地为消遣而读书。读流行书,和吃
冰激凌与快餐类似,适当地体验一下,是无可厚非的,但
长期读,甚至沉湎于流行读物,那就不合算了。青少年时
代是人生最美好也最珍贵的阶段,多读经典名著,正是珍
惜韶光的方式。新编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在国内大范围
地使用,语文学习发生了很大变化,那就是课文设计强调
阅读与理解,而考试则强化了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检测。
因此,课外多读经典名著,自觉培养阅读理解力和写作能
力,是非常必要的。
我个人觉得:语文学习培养的就是读写能力,不读经
典名著,怎么会有好的语言理解力?没有好的语言理解力
,怎么会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因此,读写结合是语文
学习的核心,而读与写的能力是检验语文能力的标志。总
之,提倡青少年读经典名著,是没错的。希望本套经典名
著能够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并有助于他们快速提高读
写能力!
2018年盛夏于北京
导语
《红楼梦》,中国古代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本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时代家族和社会的没落。
精彩页
宝宝出世
女娲娘娘补天时剩下一块灵石,这石头通了灵性后,想到人世间享受一下荣华富贵。它会投胎到何处呢?它在人间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
读者朋友们,这本《红楼梦》的故事我们从哪儿说起呢?先来听听女娲补天的故事吧。
传说很久以前,大地上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却没有人类。当时,大地上住着一位叫女娲的上古女神,她见大地上只有自己一个,非常孤独,便从河里抓起一把黄泥,捏成人的形状,对着它吹了一口气,放到地上。没想到这个用泥捏的小人一下子就活了,在地上活蹦乱跳,口中不停地喊着:“妈妈!”女娲见后,十分欢喜,又陆陆续续捏了许多小泥人,有男有女。从此以后,这些用泥捏的小人就在大地上繁衍生息开来。
过了许多年,有一次,天上的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不知因为什么打了起来。共工被打败后非常生气。为了使祝融不得安宁,他用头撞倒了不周山。偏偏这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它这一倒,天上就立刻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天河里的水一股脑地从这个窟窿里倾泻下来。女娲娘娘造的孩子被淹死了很多。
女娲娘娘见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伤害,非常伤心。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女娲娘娘便在大荒山无稽崖用熊熊烈火炼了9天9夜,炼出了36501块高12丈、宽24丈的五彩石头。然后,女娲娘娘飞上天,用这些石头一块块地将天补上了。女娲娘娘只用了36500块石头就将天补好了,剩下的一块被弃在青埂峰下。
哪知这块石头经过烧炼后通了灵性,可以来去自如,随意变大变小。它见其他石头都去补青天了,单单剩下自己没有被选上,感到非常惭愧,便每天唉声叹气、自怨自艾。
一天,这块石头和往常一样唉声叹气时,从远处走来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他们一路说说笑笑来到峰下,坐在这块石头旁边,高谈阔论地聊起天来。他们先是谈些云山雾海、仙界中的玄幻之事,后又谈到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听得这块石头一下子动了凡心,也想到人间享受一下荣华富贵。石头想到自己这个模样没有办法去往人间,便开口对那和尚和道士说:“大师,恕弟子不能见礼了!刚才听两位谈到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弟子非常向往。弟子虽然粗蠢,但很通灵性,希望两位大师发发慈悲,带弟子到人间去,在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也享几年福,弟子一定永世不忘两位大师的洪恩。”
两位仙人听后笑了笑说:“人世间虽然有很多快乐的事,但不能持久,况且常言说道‘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瞬息间又会乐极生悲,到头来变成一场梦,还是不去得好。”但此时那石头凡心已炽,哪里听得进这些话,于是再三苦求。两个仙人见劝不了它,于是叹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带你去人世间享受享受,只是如果碰上不得意的事时,千万不要后悔呀!”石头连忙答道:“这个自然。”于是,那个和尚念动咒语,将这块石头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并缩成可佩可拿的扇坠大小。那和尚把它拿在手中,笑着说:“如此看来你倒像个宝物了!只是没有实质的好处,还要在你身上刻几个字,让人一看便知你是奇物。然后我们带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安身乐业。等劫终之日,你再复还本质吧。”石头听了非常高兴,连忙问道:“不知大师要在我身上刻什么字,又要带我到什么地方去,请您明白告诉我。”那和尚听完笑道:“你现在不必问,日后自然会知道的。”说完,这一僧一道把石头装入袖中,乘云而去,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位空空道人周游四方,寻仙问道。一天,空空道人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见一块大石头上好像刻有字迹,便上前仔细看了看,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原来大石头上面写的是石头无材,没有机会去补天,随后记录了去到人间后的种种经历。最后面还有一首诗写道: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原来这块大石头就是当年那块无材补天的灵石,它被那一僧一道带到人间,历尽了离合悲欢,饱尝了世态炎凉,将亲身经历的所有故事都详细记录下来。
空空道人看后,将石头上记录的《石头记》检阅了一遍,从头到尾抄录了下来。《石头记》流传出去就成了民间的旷世传奇。随后这《石头记》又经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披阅10载,增删5次,加上目录,分出章回并成书。曹雪芹题诗一首: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5: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