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不更事
1.1 偶然之中的必然
1.2 青干班的由来
1.3 第一次公务员考试
1.4 上“三”下乡
1.5 第一次出国
1.6 学习
1.7 求职
2 何以而立
2.1 新岗位——司秘
2.2 新岗位——科技扶贫
2.2.1 找准定位,摆正心态
2.2.2 明确重点,久久为功
2.2.3 脚踏实地,勤能补拙
2.2.4 行不畏晚,集腋成裘
2.3 新岗位——工会组长、青年组长
2.4 新岗位——生产力促进中心
2.5 新岗位——计划管理
3 或知所获
3.1 主持工作
3.2 在职学习
3.2.1 第三本书
3.2.2 博士论文
3.2.3 又上青干班
3.2.4 进入北大
3.3 处长角色之辨
3.3.1 知识恐慌
3.3.2 能力恐慌
3.3.3 带兵恐慌
3.3.4 经验恐慌
3.4 考官与考生
3.4.1 应试j
3.4.2 招考
3.4.3 备考
3.4.4 价值
4 雕虫小技
4.1 公文写作
4.1.1 布局谋篇
4.1.2 遣词造句
4.1.3 熟能生巧
4.2 请示汇报
4.2.1 何事请示汇报
4.2.2 如何请示汇报
4.2.3 请示汇报中的技巧能力
4.3 发言
4.3.1 如何主持发言
4.3.2 如何座谈发言
4.3.3 如何讲话发言
4.3.4 摸索个人表达风格
4.4 办会
4.4.1 会前
4.4.2 会中
4.4.3 会后
4.5 调研
4.5.1 任务理解与破题
4.5.2 制定调研方案
4.5.3 执行调研
4.5.4 要注意的问题
4.5.5 青年同志如何参加调研
5 雏凤青桐
5.1 重新出发
5.1.1 归零
5.1.2 齿轮
5.1.3 荷花
5.2 苦练内功
5.2.1 理解力
5.2.2 执行力
5.2.3 自制力
5.3 勤能补拙
5.3.1 举一反三
5.3.2 以一敌三
5.3.3 一日三省
5.4 功尘名土
5.4.1 机会
5.4.2 机遇
5.4.3 机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