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章太炎讲中国传统文化(精)/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
分类 | |
作者 | 章太炎 |
出版社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著作有《国学讲习会略说》,《国故论衡》、《国学概论》、《菿汉三言》、《文始》、《国学略说》等。 目录 上篇·章太炎解经 经学略说 尚书 诗经 三礼 春秋 《大学》大义 《孝经》《大学》《儒行》《丧服》余论 《春秋》三传之起源及其得失 关于经学的演讲 关于《春秋》的演讲 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论经史儒之分合 下篇·章太炎观诸子争鸣 诸子流别 儒术真论 清儒 原儒 《儒行》要旨 儒家之利病 订孔 在孔子诞辰纪念会上的演说 原道 原墨 原名 精彩页 经学略说 “经”之训“常”,乃后起之义。《韩非·内外储》首冠“经”名,其意殆如后之目录,并无“常”义。今人书册用纸,贯之以线。古代无纸,以青丝绳贯竹简为之。用绳贯穿,故谓经。“经”者,今所谓线装书矣。《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礼记·中庸》云:“文武之政,布在方策。”盖字少者书于方,字多者编简而书之。方不贯以绳,而简则贯以绳。以其用绳故日“编”,以其用竹故日“篇”。方,版牍也。古者师徒讲习,亦用方誊写。《尔雅》:“大版谓之业。”故曰肄业、受业矣。《管子》云:“修业不息版。”“修业”云者,修习其版上之所书也。竹简繁重,非别版书写,不易肄习。二尺四寸之简,据刘向校古文《尚书》,每简或二十五字,或二十二字,知一字约占简一寸。二十五自乘为六百二十五。令简策纵横皆二十四寸,仅得六百二十五字。《尚书》每篇字数无几,多者不及千余。《周礼》六篇,每篇少则二三千,多至五千。《仪礼·乡射》有六千字,《大射仪》有六千八百字。如横布《大射》《乡射》之简于地,占地须二丈四尺,合之今尺,一丈六尺,倘师徒十余人对面讲诵,便非一室所能容。由是可知讲授时决不用原书,必也移书于版,然后便捷。故称肄业、受业,而不日肄策、受策也。帛,绢也,古时少用。《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每书皆云“篇”;数术、方技,则皆称“卷”。数术、方技,乃秦汉时书,古代所无。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汉人亦有作。所以不称卷者,以刘向《叙录》,皆用竹简,杀青缮写,数术、方技,或不用竹简也。惟图不称篇而称卷,盖帛书矣。由今观之,篇繁重而卷简便,然古代质厚,用简者多。《庄子》云:“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五车之书,如为帛书,乃可称多;如非帛书,而为竹简,则亦未可云多。秦皇衡石程书,一日须尽一石。如为简书,则一石之数太多,非一人一日之力所能尽。古称奏牍,牍即方版,故一日一石不为多耳。 周代《诗》《书》《礼》《乐》皆官书。《春秋》史官所掌,《易》藏太卜,亦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郑康成谓《六经》二尺四寸,《孝经》半之,《论语》又半之,是也。《汉书》称律曰“三尺法”,又曰“二尺四寸之律”。律亦经类,故亦用二尺四寸之简。惟六经为周之官书,“汉律乃汉之官书耳”。寻常之书,非经又非律者,《论衡》谓之“短书”。此所谓短,非理之短,乃策之短也。西汉用竹简者尚多,东汉以后即不用。《后汉书》称董卓移都之乱,绢帛图书,大则帷盖,小乃制为滕囊,可知东汉官书已非竹简本矣。帛书可卷可舒,较之竹简,自然轻易,然犹不及今之用纸。纸之起源,人皆谓始于蔡伦,然《汉书·外戚传》己称“赫蹄”,则西汉时已有纸,但不通用耳。正惟古人之不用纸,作书不易,北地少竹,得之甚难,代以绢帛,价值又贵,故非熟读强记不为功也。竹简书之以漆,刘向校书可证,方版亦然。至于绢帛,则不可漆书,必当用墨。《庄子》云:宋元君将画图,众史舐笔和墨。则此所谓图,当是绢素。又《仪礼》“铭旌用帛”,《论语》“子张书绅”,绅以帛为之,皆非用帛不能书。惟经典皆用漆书简,学生讲习,则用版以求方便耳。以上论经之形式及质料。 《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列举六经,而不称之日“经”。然则“六经”之名,孰定之耶?曰:孔子耳!孔子之前,《诗》《书》《礼》《乐》已备。学校教授,即此四种。孔子教人,亦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曰:“《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诗》《书》《礼》《乐》,乃周代通行之课本。至于《春秋》,国史秘密,非可分布,《易》为卜筮之书,事异恒常,非当务之急。故均不以教人。自孔子赞《周易》、修《春秋》,然后《易》与《春秋》同列六经。以是知“六经”之名,定于孔子也。 P3-5 导语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 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章太炎先生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 内容系统精炼、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作品。 序言 梁启超说:“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 ”的确,学术的盛衰,关乎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象与文化氛 围。民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内忧外患,较之晚清, 更为剧烈,中华民族几乎已经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而就 是在这样日月无光的民国时代,却涌现出了一批批大师, 他们不但具有坚实的旧学基础,也具备超前的新学眼光。 加之前代学术的遗产,西方思想的启发,古义今情,交相 辉映,西学中学,融合创新。因此,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 的时代,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王国维、鲁迅、胡适、 冯友兰、余嘉锡、陈垣、钱穆、刘师培、马一孚、熊十力 、顾颉刚、赵元任、汤用彤、刘文典、罗根泽……单是这 一串串的人名,就足以使后来的学人心折骨惊,高山仰止 。而他们在史学、哲学、文学、考古学、民俗学、教育学 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创造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 学术局面。 岁月如轮,大师已矣,我们已无法起大师于九原之下 ,领教大师们的学术文章。但是,“世无其人,归而求之 吾书”(程子语)。 大师虽已远去,他们留下的皇皇巨著,却可以供后人 时时研读。时时从中悬想其风采,吸取其力量,不断自勉 ,不断奋进。诚如古人所说:“圣贤备黄卷中,舍此安求 ?”有鉴于此,我们从卷帙浩繁的民国大师著作当中,精 心编选出版了这一套“大师讲堂系列丛书”,分辑印行, 以飨读者。原书初版多为繁体字竖排,重新排版字体转换 过程当中,难免会有鲁鱼亥豕之讹,还望读者不吝赐正。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1981年出生。2003年考入福建 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系,师从陈节教授。2006年获硕士 学位。同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师从王 水照先生。2009年7月获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福建师范 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工作。推崇“博学而无所成名 ”。出版《论语择善》(九州出版社),《四库全书总目 选》(凤凰出版社)。 内容推荐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近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本书主要辑录了章太炎先生的《国学概论》和《国学讲演录》两部作品,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