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犹太人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在文化教育、科技、创业、娱乐等领域成就斐然,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们探寻其中的奥秘。本着对本民族的热爱、对中以友好关系的促进,也为了让更多中国朋友了解犹太人,以色列知名媒体人丹·拉维夫先生主持撰写了“发现犹太人丛书”。通过丛书中犹太人物的故事,中国读者们不但可以全面了解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的历史与文化,还能够跟随当代犹太精英的脚步探索未来。 本书是发现“发现犹太人丛书”的第二册,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8位犹太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成就和影响。 让我们一起,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发现犹太人。 目录 1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科学发现,是科学的最大悲剧 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旷世奇才的精神世界 3 尼尔斯·玻尔:请不要教上帝怎么掷骰子 4 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这部伟大的小说是人类巅峰成就之一 5 乔舒亚·莱德伯格:人类与细菌的军备竞赛” 6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物质与反物质之间向来无爱可言 7 科恩伯格父子:难道是遗传? 8 理查德·费恩曼:我们不知道宇宙的意义是什么 9 勒内·卡森:《世界人权宣言》之父 10 戴维·巴尔的摩:科学家不应陷于仇恨 11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没有什么自然的事能阻挡生活前进的道路 12 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逃离纳粹魔爪的小男孩揭开了宇宙奥秘 13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卧室培养皿中的研究 14 利昂·莱德曼:上帝粒子的发现者 15 丹尼尔·卡内曼:最好的也远非完美 16 阿龙·切哈诺沃: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17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科学家的职责是促进理性思考与学术宽容 18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荡 跋 犹太智慧的奥秘 序言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数百甚至数 千年前。以中两国的古今文明都为人类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发现犹太人丛书”中文版的出版 。以中两国之间日益增长的交流与合作令人欣喜,我相信 ,通过相互学习,我们两国的文化都将更加丰富多彩,从 而推动更多的创新发展,为两国带来益处。 以中两国都通过自己特定而又是我们共同的某些思想 ,发展到了今天。犹太人和中国人都非常重视教育,这使 得我们两国能够历经岁月,保持创造力并延续至今。 犹太人民能够在数世纪的流离失所和苦难中得以生存 ,是植根于对年轻一代教育的坚定承诺,它确保了我们的 文化传承。这一点,再加上在不断变化的、困难的环境中 生存所需的必要技能的发展,赋予了我们以创造和创新的 方法,从而让以色列成为了众所周知的“创新之国”。 我希望,这套中文丛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伟大的中国 人民更加了解我国人民,推进两国之间的友谊,让以中两 国的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以色列]鲁文·里夫林 于耶路撒冷 犹太历5779年12月9日 (公元2019年1月24日) 导语 “发现犹太人丛书”是一套犹太人写犹太人的书。本套书的作者丹·拉维夫是生活在以色列的犹太人,本着对本民族的热爱,他主持写作了本套丛书,向中国作者全面介绍以色列和犹太民族。通过本套丛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历史文化。对于中国读者乃至世界读者来说,犹太人和以色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和国度,犹太人的财富创造、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成就都蜚声世界,各国人民都想探寻其中的奥秘,同时,在21世纪,犹太民族又有哪些创新和发展,犹太人又展现了哪些精神风貌,古老的犹太民族在面向未来的时候又涌现哪些精英和文化,这也是本套丛书所所描绘的和展示的。本书是“发现犹太人丛书”之一本,讲述了十八位犹太诺贝尔奖得主的生平事迹。 后记 犹太智慧的奥秘 去年春,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与人文社科分社的徐学 军社长谈及“发现犹太人丛书”的出版计划。夏季,我与 丹·拉维夫先生在香港面谈,他对犹太民族的情怀以及对 中以友谊和文化交流的长期努力令我动容,也唤醒了我长 期以来对犹太民族的探索欲。 在编译过程中,我阅读了两千多万字的犹太律法经文 、史料和人物传记等。在拉维夫先生的安排下,我赴以色 列访谈丛书涉及的相关人物,并与出租车司机、酒店服务 员等普通民众广泛交流。阅读和访问,使我对这个优秀而 神秘的民族逐渐有了直观的认识。 小民族,大影响 犹太人是一个小民族,现人口约为1450万,占全球总 人口的千分之二。其中,约650万犹太人居住在以色列国, 约530万犹太人居住在美国,其余散布在世界上其他的许多 国家。然而。犹太人在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和文化方 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影响力,与人口规模完全不成比例 。 自1895年诺贝尔奖成立以来,犹太人将22。5%的诺 贝尔奖收入囊中。截至2017年,犹太人在902位诺贝尔奖得 主中占有203席。在2018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单上,犹太人在 前50名中占据10席。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中,每十家中 就有三家属于犹太人。犹太人担任过俄罗斯、德国、法国 和巴西等许多国家的财政部长。在美国,三位犹太人曾担 任财政部长,美国联邦储备局的五位前任主席都是犹太人 。犹太人创立了米高梅电影公司、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和环 球影业,时至今日对好莱坞电影业仍然有着巨大影响。 犹太人非同寻常的成功,是源于特殊的“犹太天才” 基因吗? 主流学界将犹太人的成功归因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 所称的“人力资本”,也即犹太人的杰出成就源自其漫长 、复杂、严酷的独特历史中发展起来的文化特征。数千年 中,犹太人不断迁徙,有时是为了逃离暴力和迫害,有时 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条件,有时只是出于一种习惯。流 散,是犹太人成功的跳板。 信仰,是犹太民族最核心的文化密码 《托拉》赋予犹太人“神圣的民族、祭司的国度、上 帝的选民”的信仰之源。犹太教,要求信徒严格执行涵盖 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律戒律。在数千年的漂泊中,犹太移民 生活在封闭的犹太社区里,不与居住国的其他族裔混居, 其主因就在于此。 犹太社区成为一种微型的“福利国家”,为穷人提供 食物、住房和基本生活必需品。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文 盲的时代,每个犹太社区都建有学校,为每个3岁至13岁之 间的犹太男孩提供免费教育。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习和理解 犹太宗教经文,这就要求犹太儿童学会读和写,学习各种 语言,甚至学习逻辑。男孩们还是父亲生意上的学徒,他 们学习手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与人沟通交流。课堂上 的教学和生活中的教育相结合,使得犹太少年在进入职场 时的竞争力远超其他族裔的同龄人。 远道经商的犹太人能受到当地犹太社区的照顾,可以 获得各种各样的商品和资源,从而比非犹太竞争对手更具 流动性和竞争力。许多犹太人通晓多种语言:古老的母语 希伯来语、旅居国家的语言以及犹太社区的特有方言,这 对经商来说显然是个竞争优势。 …… 以色列建国后的新发展 由于自然增长和极高的移民率,以色列的人口在建国 后增长了11倍。尽管长期与周边多个拥有更多人口、国土 面积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处于军事冲突中,以色列经济不仅 得以维持,甚至走向繁荣。在《2018年度联合国人类发展 指数报告》所列的189个国家中,以色列排名第22位,人均 国民收入为32711美元,而全球平均水平约为1。1万美元。 建国后,有12位以色列人获得诺贝尔奖。从21世纪开 始,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比重上升,达到28%。在 以色列国注册有4000家高科技公司,数量在全球各国中名 列第六,按照人均拥有量名列全球第一。以色列居美国和 中国之后,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上列全球第三。以色 列在许多领域的研发和贸易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 括水资源管理和灌溉、消除虫害、药品和医疗设备、钻石 、武器和军事技术、软件和在线服务等。 犹太人在其长期的流亡历史中被迫发展起来的教育、 创业精神、流动性和快速应变等传统,在以色列建国后得 到充分释放,驱动以色列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不断发明、 创造、创业,取得技术和商业上的突破。 以上是笔者对犹太人成功现象的粗浅解读,热忱欢迎 读者朋友们不吝批评指正。 感谢徐学军分社长和丹·拉维夫先生的信任,让我有 幸编译这套丛书。 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整套丛书的编译,是一项极具 挑战性的任务,非团队作业难以完成。感谢我的加拿大朋 友Gilbert Swann先生,他为本丛书的编译稿做了文化上 的校审。感谢南京理工大学的王靖琦、王蓉、黄徐英子、 骆啸天、胡娟、陶家欣、刘甜、孙慕蓉、李恩惠、张津同 学,他们为本丛书的出版做了基础性的翻译工作。 施冬健 2019年3月22日 精彩页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科学发现,是科学的最大悲剧 在月色浪漫的夜晚,与爱人肩并肩低语:“你看月亮上那个坑,那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这样的男人在世界上能有几位?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Albert Abraham Michelson)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犹太人。 1852年12月19日,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出生于普鲁士斯特雷诺市(“二战”后划入波兰)的一个商人家庭。两年后,像当时许多底层欧洲人(包括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一样,父亲塞缪尔和母亲罗莎莉决定到美洲新大陆碰碰运气。他们登上了一艘移民船,穿越大西洋,最后在纽约靠岸。经过一段时间的审查和等待后,一家人获得了移民许可。 在纽约稍作停留后,迈克耳孙一家前往加利福尼亚州沉闷的采矿小镇墨菲。由于当地森林大火频发,他们又搬到内华达州的弗吉尼亚镇。弗吉尼亚镇是许多西部片的拍摄地,1959年美国第一部彩色电视连续剧《伯南扎的牛仔》就拍摄于此地。随着西部淘金热,迈克耳孙一家最终定居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 “不务正业”的海军军官 在距建国不足百年的西部淘金时期,农民离开土地、工人离开工厂、士兵离开营房,无数人从美国乃至世界各地涌向西部,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可以发财致富,坚信个人财富神圣不可侵犯,这就是迈克耳孙一家移民新世界所面对的现实。 作为一个先天的移民国家,美国比大多数其他国家拥有更高的经济自由度和社会流动性,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因此吸引世界各地的移民蜂拥而至,追逐“美国梦”。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有着两面性:一方面,美国人极度崇尚个人主义,坚信可以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如要取得阶层攀升,必须首先通过贡献社会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来说,有两条阶层攀升的捷径:接受良好的教育,或者通过报效国家(如加入军队)来体现对国家的忠诚。 1869年,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高中毕业。他三次申请位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被拒,但他依然毫不气馁。他带着国会议员的推荐信前往华盛顿特区,求助时任美国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总统对这位执着的年轻人十分欣赏,亲自批准他加入美国海军学院。 格兰特总统招纳犹太人入伍,可能也有内疚和改过的心理因素。1862年,作为南北战争时期西部战场的联邦总司令,他曾发布了臭名昭著的“11号令”,将田纳西州战区(包括田纳西州、肯塔基州和密西西比州的部分地区)的所有犹太人强行逐出,以此终结前线双方平民之间的贸易往来。格兰特公然的种族主义泛化,深深植根于那个时代人们的偏见——所有做生意的都是犹太人。最终,在犹太社区的游说下,亚伯拉罕·林肯总统介入并撤销了该命令。 在美国海军学院期间,迈克耳孙在航海技术课上表现平平,而在物理学和其他科学课程上成绩出众。1873年,他从海军学院毕业,以海军少尉军衔在西印度群岛执行巡航任务。1875年,他回到海军学院担任科学课程的讲师,开始涉足光速测量,并自制相关的仪器设备。1877年,迈克耳孙与来自纽约富裕家庭的玛格丽特·海明威结婚。这段婚姻不仅为他带来了两儿一女,还为他日后划时代的实验带来了科研经费。 1879年,迈克耳孙被调往华盛顿特区的航海年鉴办公室,与美国数学界泰斗、海军科学顾问姆西蒙·纽科姆共事。次年,他获准赴欧洲留学,先后就读于德国的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以及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和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在德国期间,迈克耳孙师从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发明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与亥姆霍兹的科学和哲学讨论,使迈克耳孙对光的质量、速度以及移动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881年,为了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迈克耳孙发明了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迈克耳孙干涉仪。这种干涉仪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从而保证了极高的精确度,成为后来物理学家们研究光谱的重要工具之一。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