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菊与刀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菊与刀》菊代表了求生精神,不屈的性格;刀代表了进攻欲望,不满足于现状。两者矛盾又相符,结合在一起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他们黩武而又爱美;自尊自傲而又彬彬有礼;顽固而又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心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欢迎革新。
此书不仅提出了日本民族性中的矛盾和令人困惑的复杂,更是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日本人进行分解,去探求这些复杂和矛盾的形成原因。读之既启人深思,又引人入胜,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目录
第一章 课题: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就其位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报答最难承受
第八章 让名声清白
第九章 人情圈
第十章 德行的窘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儿童的获知
第十三章 投降日以来的日本人
序言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在欧洲战场,德
国败局已定,美国开始制定对德的战后政策。而在亚洲和
太平洋战场,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还在疯狂地运转。
面对这个与自己有着巨大差异的东方民族,美国最高决策
层认为有两大棘手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日本最终会不会投
降;二是如果日本投降,是否需要保留其天皇体制。美国
政府将这两大问题交给了杰出的女性人类学家鲁思·本尼
迪克特。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曾就读于美国瓦萨
尔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她的老师是被称为
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的博亚斯。本尼迪克特学识渊博、治
学严谨,此前已在原始宗教、人种学和民族人格理论方面
有过丰硕成果,并在1934年写出代表作《文化模式》。“
受命”于美国政府后,她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科学方法,写
出一份关于日本的长篇研究报告,报告里预测了日本会投
降,并指出要保留日本原有的统治体制。战后,美国制定
的对日本的治理政策以及日本的社会发展状况与这份报告
的意见惊人地一致。1946年,作者将报告加以整理,并加
上了研究方法和日本投降后情况的概述(本书第一章和第
十三章),以《菊与刀》为名正式出版。由于作者对日本
社会和日本民族的多方面的了解和深刻见地,此书一出版
立即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本学者也认为此书是了解
日本文化的最好读本,甚至认为通过这本书日本人才能真
正了解自己。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著作仍然被世界各
国研究日本民族的学者广为论及,被奉为圭臬。
但是,由于战争原因,本尼迪克特在写这部书时却没
有机会到日本进行实地考察,而且此前她一次也没有到过
日本,这也是为什么仍有些人对这部著作有看法的原因。
那么,本尼迪克特本人又是以什么独特方法来解决这一看
起来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之大忌的矛盾的呢?其实在她的文
化模式理论中,本尼迪克特就提出了各种文化具有各自特
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特定的文化支配特定的行动和
思维方式,而人类文化学则应侧重研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
系,即文化结构对民族人格的整塑和影响。在本书的第一
章,作者也清楚地讲到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并
不惜笔墨描绘了日本民族的矛盾和双重的人格。她以“菊
花”与“刀”来概括日本人的文化特征和性格的二元性,
因为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家徽,而“刀”又是武士
道文化的象征,显然这样一种具象概括是颇有深意的。由
此矛盾入手,作者分析了日本文化的秩序观或等级观,从
政治法度到社会风俗,从价值体系到生活小节,从道德伦
理到人格修养,从上层统治到日常经验,无不贯穿了细致
入微的文化模式和人格理论层面的民族文化特征分析。在
这一过程中,作者综合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将日本文化
与西方的欧美“罪感文化”及东方的中国儒家“仁道”文
化相对比,把日本文化总结为一种独特的“耻感文化”。
这一成果对于日本社会文化研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贡献。
“罪”是要靠内心来主动反省的,而“耻”则是因外力而
被动感受的,前者隶属于个人,而后者依附于群体。和“
罪”相联系的是“赎罪”,是良心的自责和忏悔;和“耻
”相联系的是“雪耻”,是人前的报复和炫耀,二者有着
天壤之别。然而对于日本人来说,“耻感”却是高于一切
的,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义务认同。由
此,日本民族在一定时期内的人类秩序观念、天皇和神道
观念、战争观念乃至武士道精神,均可一一迎刃而解。另
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著者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她
却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包括去战俘营中了解被俘的日本
士兵)搜集了众多详尽的材料,正是依据这些生动而有说
服力的材料,作者令人信服地刻画了日本民族的社会文化
特征。所以,应该说本尼迪克特在写作此书时确实是做到
了扬长避短,在不利条件下做到了当时美国政府所允诺的
“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所有方法”来进行她
的研究,从而使《菊与刀》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应用的一
个成功范例。
中国和日本隔海而邻,在文化渊源上也有着亲密的关
系,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无疑,两国在许多方
面都有相似之处。但中国真的了解它身边的这位邻居吗?
我在此书的翻译过程中,比以前更深切地体会到了中日两
个民族在文化和心理上的巨大差异。一方面,日本的神道
教让它自足、尊大、偏执和佞狂;另一方面,日本又是个
岛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华文化的边缘,这又构成了日
本文化人格中的那种敏感、脆弱、悲苦和孤绝的色彩;这
两方面使日本这个民族显得极其特别。但不管怎样,当今
世界的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任何文化中心主义都已不符
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因此,互相了解对于中日这两个
都有着民族优越感习惯的国家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书据美国波士顿Houghton Mifflin公司版本译出,
部分涉及日本历史文化的内容参考了长谷川松治的日译本
(社会思想社1972年版)。全书由甄远宁、小森校订,时
值酷暑,在此向他们致以深谢。译文力求忠实于原文,但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错误疏漏之处还请读
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晏榕
2005年8月1日
于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导语
菊的恬淡温婉,刀的锋利决绝,深度了解日本国民矛盾性格的经典读物。长销70年,被翻译30种语言,销售逾3000万册。
从日本人森严的等级制度讲起,分别从行为习惯、文化观念、道德世界、人情态度、自我修养和儿童教育等等各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用它改造日本;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纪中国用它认识与重新发现日本。
日本人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第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精彩页
第一章 课题:日本
日本人是美国曾与之全力作战的最难捉摸的敌人。在其他任伺与强敌的战争中我们都没有必要考虑如此迥然不同的行动和思想的习惯。正如在我们之前的沙俄于1905年所遇到的情况一样,我们与之作战的是一个不属于西方文化传统但是有着充分的武装和训练的民族。西方国家所认同的有关人类本性实际的战争惯例对日本人来说是不存在的。这使得太平洋上的战争不仅仅是一系列的岛屿海滩登陆战,也不只是无法逾越的后勤供应问题,首要问题成了了解敌人的本性。为了对付他们,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行为。
困难是巨大的,自日本紧闭的大门被打开后的75年来,日本人总是被极为怪异的一串“但是,又……”这样的措辞来描述,这在对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描述上都从未有过。一位严肃的观察家在论及日本以外的民族时,说他们彬彬有礼,就不大会再加一句“但是又傲慢无礼、专横自大”。当他说到某民族的举止行为无比强硬,也不会加上“但又容易适应激烈的变革”。当他说到某民族性格顺从时,也不会去解释说他们不易服从来自上级的控制。当说他们忠心耿耿而宽宏大度时,他就不会再去宣称“但是又背信弃义、心怀叵测”。当说他们勇敢成性,就不会细说他们的怯懦。当说到他们行动完全不顾他人评判,就不会接着讲他们有着一颗真正震撼性的良心。当描述他们的军队有着机器人般的纪律时,他不会接着描绘这支军队的士兵怎么样不服管教,甚至以下犯上。当他描述一个民族热衷于西方文化,就不会再去强调他们强烈的保守主义。当他写一本书描述一个民族普遍崇尚美,从而给予演员和艺术家们以极高荣誉,并在菊花栽培方面煞费心力时,通常该书就不会再由作者做出补充,去讲该民族如何致力于刀剑崇拜和崇尚武士的最高荣誉。
然而,所有这些矛盾却成了有关日本书籍的经纬。它们是真实的,刀剑和菊花两者都成了这幅图画中的一部分。在极大程度上,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既蛮横又有礼,既刻板又善变,既温顺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心耿耿又容易背叛,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他们极为关心别人对他们行为的看法,但当他人对其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为负疚感所困圃。他们的士兵极为守纪,却不屈强力。
在了解日本对美国来说已变得如此重要之际,这些矛盾以及许多其他同样纷乱的矛盾就不能不被理睬。危机在我们面前接连出现,日本将会干什么?有没有不入侵它而使其投降的可能?我们该不该轰炸皇宫?我们对日本战俘能有什么期望?在对日本军队和日本本土的宣传中我们该说些什么才能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并削弱日本战斗至最后一人的决心?在最了解日本的人们之间也存在严重的分歧。当和平来临,日本这个民族需要持久的军管法来维持其秩序吗?我们的军队必须准备同日本的山脉要塞中那些走投无路而又死命坚守之徒进行战斗吗?在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后,日本也必须发动一场革命才能迎来世界和平吗?谁将领导这场革命?或者把日本人的灭绝作为另一种选择?这使我们的判断产生了极大分歧。
1944年6月,我受命研究日本。我被允使用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用到的一切技术来讲清楚日本是怎样一个民族。那年初夏期间正是我们对日本的大反攻刚刚显示真实威力的时候。美国人仍在讲着对日战争还将持续3年,或者10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日本,人们则议论战争会持续100年。他们说,美国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离他们的本岛还有几千公里。他们的官方报纸几乎不承认海军的失败,而日本人也仍把自己看作是胜利者。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