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法)奥古斯丁·梯叶里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梯叶里(Augustin Thierry,1795—1856),法国历史学家。他早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曾担任过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深受圣西门历史观的影响。梯叶里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法国史信札》《墨洛温王朝纪事》等。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 自布列吞人入驻至9世纪
第二章 自丹麦人初次登陆英格兰至其统治结束(787—1048年)
第三章 自英格兰人起义反抗爱德华的诺曼亲信至黑斯廷斯战役(1048—1066年)
第四章 从黑斯廷斯战役到诺曼人攻占切斯特(1066—1070年)
第五章 从伊利岛避难所的建成到最后一位英格兰起义者的牺牲(1070—1076年)
第六章 从威廉与长子罗贝尔发生争执到威廉离开英格兰(1077—1087年)
第七章 从威廉去世到英格兰人最后一次大规模反抗诺曼人统治(1087—1137年)
精彩页
第一章
自布列吞人入驻至9世纪
根据古老的传说,如今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在最初有着美丽的名字“绿丘之地”(Vertes collides),后来名为“蜜之岛”(l'ile du Mid),第三次更名为“不列颠岛”(Bryt ou de Prydain)。后来的“不列颠尼亚”(Bretagne)似乎也是来源于这个拉丁语化的单词“Prydain”。远古时代开始,凡是到访过“不列颠岛”或者“不列颠尼亚”的人,都会发现这片区域自东向西,以福斯河(Forth)和克莱德河(Clyde)为天然屏障,被分为两片不均等的土地。北部被称为“阿尔本”(Alben),意为“山地”,西部被称为“坎布里亚”(Kymru),而东部和南部则被统称为“利古里亚”(Lloegr)。“阿尔本”是因为地势而得名,而“坎布里亚”和“利古里亚”则不然,它们来源于共同居住在岛屿南部的不同民族“坎布里亚人”(des Kymrys)和“利古里亚人”(des Lloegrys),按照拉丁文的写法,分别为“Cambriens”和“Logriens”。
坎布里亚人声称自己是最早到达不列颠岛的人类:他们自欧洲最东边,穿越北海(Ocean germanique)而至。其中一些坎布里亚人在法国加莱(Calais)登陆,另外一些则在对岸的多佛尔海峡登陆。根据坎布里亚传说,他们到达时,岛屿上只有熊和牛等野生动物,并不存在其他人类。他们未曾动用武力,更没有引发战争,便在岛屿上安定下来,从而成为第一批人类居住者。然而,坎布里亚人所述并无历史依据,而且据推断,他们极有可能在岛上发现了语言不通的外族人民,并从他们手里夺取了岛屿。在一个不知年代的废墟中,我们发现了狐狸和野猫的雕像,却未曾见到寻常的猎狗雕像,这种习俗来自某个已经没落的狩猎民族,他们很有可能才是最早到达不列颠岛的人类。此外,坎布里亚语中还有不可计数的外文地名。以上种种都足以证明坎布里亚人并非最早到达不列颠岛的人类,他们不断从岛屿东部登陆,原先的土著居民受到侵略和驱逐,不得不往岛屿的西部和北部迁移。
一部分土著居民横渡爱尔兰海,到达了伊林岛(Erin)以及其他西部群岛,岛上居民和不列颠岛的土著居民语言相通,属同一民族。另外一部分人则向北退散,隐居到北部深山中。高山从克莱德河岸绵延至岛屿最北部,他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即如今的盖尔人[7l。于是,住在深山的土著居民,和不断从伊林岛移居至此的人,共同构成了不列颠群岛的北部居民。他们与居住在南部平原地区的人水火不容,敌对关系世代相传。不过,上述人类的迁移时间并未得到证实,因此并不精准。根据不列颠编年史,此后,利古里亚人乘船抵达岛屿,并在南部登陆,不过确切的时间依然不得而知。
按照编年史所述,利古里亚人从法国西南海岸迁移至不列颠岛。利古里亚人的先辈应当是坎布里亚人,两族人民语言相通,交流起来全无障碍。先到达岛屿的坎布里亚人,或出于自愿(根据坎布里亚传说所述,但可信度不高),或被武力征服(可信度较高),迁移至西海沿岸,以给新到的利古里亚人让出领地。至此,不列颠岛的中西部被称为“坎布里亚”。与此同时,利古里亚人占领岛屿的东南平原地带及海岸,并将此地命名为“利古里亚”。在那之后,又有第三族人民迁移至此,他们的祖先同样是坎布里亚人,他们或是讲着完全一样的语言,或是讲着鲜有差别的方言。他们原本住在介于塞纳河(Seine)和卢瓦尔河之间的高卢西部区域。与利古里亚人一样,他们未经任何争议,就在不列颠岛定居下来。当时的年鉴和诗歌中,常常用“布列吞人”(Brythons on Bretons)来笼统地称呼不列颠岛的所有居民,也是因为这第三族移民。他们在坎布里亚和利古里亚北部安定下来,靠近盖尔人的领地,位于福斯海峡(golfe de Forth)和索尔韦海峡(golfe de Solway)的中间,但这仅是推测,具体驻守的地方我们并不确定。
至此,先后有三个民族在不列颠岛定居,他们的祖先同是坎布里亚人。时间流逝,他们有时迎接外族和平友善的造访,有时遭受怀有敌意的侵略。比如,因为遭遇特大洪水,佛拉芒民众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不列颠岛寻求庇护。他们乘坐无帆小船,在怀特岛(Wight)及其附近海岸登陆。他们原本是不列颠岛友好的客人,后来却逐渐演变为侵略者。根据编年史记载,属于条顿人(Teutone)一支的克里塔尼人(Coraniens)从“沼泽之地”而来,自亨伯河(Humber)入口处形成的峡湾进入,主要在亨伯河流域以及东海岸边定居,并由此将利古里亚人的领土分为两个部分。此外,恺撒大帝(Jules Cesar)带领的罗马军团在岛屿东部的肯特(Kent)登陆。利古里亚人以战车为掩护,对罗马军团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然而由于外族人民(主要是克里塔尼人)的叛变,罗马军团长驱直入岛屿腹地,很快占领坎布里亚和利古里亚。史书记载,罗马军团被称为“恺撒大军”,“罗马要求不列颠岛每年上缴3000磅白银作为贡品。如此镇压岛屿四百年后,恺撒大军才从岛屿撤离,返回罗马以抵御游牧部族的侵略。他们离开时,仅留下妇女和儿童,这些人后来也成为坎布里亚人。”P11-14
导语
本书记载了11世纪诺曼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这一事件,并介绍了英国早期历史概况,进一步阐述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状况。“诺曼人征服”是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征服者威廉用强大的诺曼政府取代当时的撒克逊人统治。由此在英国完全确立了封建制度,加强了与欧洲大陆的联系,引进了诺曼—法国的文化、语言、礼仪和建筑等,促进了英国的发展。
序言
《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史》这部作品于1825年初次出版
,次年再版。再版时,我仅在原版基础上增加了必要的附
录,并未多做修改润色,因为当时定稿不过一年,无法不
失偏颇地去完善这部作品。时光荏苒,四年又过去了,此
次重印,即为第三版,回顾当时的创作,觉得甚是久远,
而我得以重拾读者的身份,不受过去创作的羁绊,严肃客
观地评判此部作品。我反复重审校对,既把握整体,也不
疏忽细节,既重视作品结构,也留意文字风格,可谓呕心
沥血。为了让故事更加立体生动,让语更为简洁流畅,我
或增添、或删减,做了诸多修改。初版作品中,由于我知
识欠缺、经验不足,字里行间常有浅显之见;某些段落里
,观点不够成熟,文字过于偏激,而这些缺点在此次再版
中都得到了修正。
在维克汉姆先生(M. Wickham)的热心帮助下,我得
以查阅不少关于诺曼征服战争的手稿资料。他身为英国枢
密院成员之一,才华出众,并且对英国历史研究颇有热情
。此次再版,得益于他的支持,我补充了不少新搜集的史
实材料。在一首写于12世纪、讲述盎格鲁—撒克逊人
(Anglo-Saxons)历史的法文诗歌中,我了解到群众领袖
“觉醒者”赫里沃德的死亡细节;在收藏于布鲁塞尔皇家
图书馆的一首拉丁文诗集中,我感受到当初伦敦投降的氛
围。这部拉丁文诗集很是奇特有趣,包括820首哀歌。作者
是当代人,他以时而简洁、时而浮夸的文风,描述了诺曼
人入侵英格兰、黑斯廷斯战役,以及征服者威廉加冕等历
史事迹。在讲述黑斯廷斯战役时,作者一边表现出对诺曼
底公爵征服事业的佩服,一边又介绍了哈罗德国王的凛然
正气以及撒克逊人的英勇无畏。由于战争场面的内容读起
来索然无味,因此诗人更侧重战后的描写,比如他详细描
绘了伦敦被封锁一个月的境况。在他描绘的一幅幅生动的
历史画卷中,曾经出现一位到目前仍鲜为人知的资产阶级
大法官,虽然其姓氏遭到外来语影响,拼写有较大变化,
我仍然得以辨识他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身份。总而供的史
实大大填补了史学研究的空白,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我认为前两版中最大的不足在于欠缺对诺曼军队的刻
画描写,此次再版,我着重修改这个部分,并添加不少细
节,我主要参考德平先生(M.Depping)有关诺曼人海上征
战的作品。如果你和我一样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不妨
读一读这部优秀的作品。另外,我还推荐大家阅读令人尊
敬的特纳(Turner)所撰写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历史
》(L’Histoire des Anglo-Saxons)。林加德博士
(docteur Lingard)的《英格兰史》(L’Histoire d’
Angleterre)考学严谨,对中世纪研究十分透彻,也推荐
大家一读。
《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史》这部作品有许多不足,比如
在讲述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诺曼人的政治体系、公民生活
和精神面貌时,我必定还有诸多疏漏,然而诺曼人的征服
之战才是作品的重点,如若让其他内容占太多篇幅,喧宾
夺主,反而违背我的本意。我在重新校对修改时,始终没
有违背这个原则。在我看来,任何一部史学作品都应兼具
艺术性和学术性,文本格式、文字风格与史实考证、史学
评应占据同样的地位。
我之所以接受这样一项繁琐艰难的修改任务,主要是
为了回馈广大读者。很久以来,我身体羸弱并患有残疾。
在修改作品的这15个月,除却身体条件不允许的情况,我
均伏案工作、努力完善这部作品。如今这项任务已圆满完
成,我心甚慰,然而我还能再创作新的作品吗?在这条漫
无边际的史学大道上,我能否迈出我的第三步呢?我实在
不敢奢望,但是在有生之年,我一定不会放弃史学研究。
年轻气盛之时,史学就是我最大的激情所在;而如今,我
已是老弱残躯,百无聊赖之际,史学似乎也成为我唯一的
慰藉了。
写于卡尔凯拉讷(Carqueiranne),靠近耶尔小镇(
Hyères),1830年2月3日
内容推荐
1066年,诺曼公爵威廉入主英格兰,拉开了诺曼王朝的序幕。但这场诺曼人的征服战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持久。因为“征服”实际上意味着一个民族完全闯入另一个民族并将其分解,所以,这并不是一场胜仗之后,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加冕为王就终止的速战速决,而是两个民族间绵延了近百年的对抗。
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诺曼王朝的四任君主步步为营,从最初的文化碰撞到星火燎原的人民起义,再到最后的融合消解、合二为一,这场民族对抗因“征服者”这一名词而被定性为诺曼人的胜利。只是,当英格兰人终于彻底接受了诺曼人的统治,而诺曼人也已经融入了英格兰人中时,所谓的“征服者”到底是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2: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