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神奇动物大救援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许焕岗
出版社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神奇动物大救援》是一本寓故事性、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别开生面、经久耐读的科普佳作。本书作者许焕岗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北京作家协会的会员。他对观察、保护动物怀有浓厚的兴趣,对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动物文学情有独钟。他通过讲述40个濒危动物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濒危动物的世界,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
作者简介
许焕岗,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对观察、保护动物怀有浓厚的兴趣,利用公务余暇,经常奔忙于动物园、军犬基地和野外等场所,悉心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还不时去往图书馆、书店查询;并与动物饲养员、动物研究专家交流、请教。著有《同在一个地球上——动物知识与趣闻》《风雨历程》《柯华大使的外交生涯》等。在《大众科技报》《科普时报》《科技潮》上开设动物专栏,讲述动物知识与故事。其动物题裁作品也多次刊登在《科技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科技报》等。
目录
鸟篇
朱鹬:永远的“东方宝石”
黑颈鹤——飞越珠穆朗玛峰
褐马鸡:毅勇双全的有斗士
绿尾虹雉:曼舞徜徉如彩虹
捕鼠能手——猫关鹰
金雕:不报杀子之仇誓不罢休
猎隼:飞入寻常百姓家
鸢的一次捕猎活动
香鹫:优秀的“清道夫”
漂泊信天翁的漂洎生活
水生篇
白鳍豚,你在哪里
长江鲥鱼,何年还能再相见
松江鲈重返上海落户
冷水“软黄金”——秦岭细鳞鲑
古老中华鲟还能“还童”吗
达氏鲟:演绎不同之“见”
胭脂鱼被捕反获救护
极边扁咽齿鱼有后啦
金线鲤复壮初见曙光
唐鱼的衰与兴
兽篇
大熊猫:食肉变食素
华南虎:仅在动物园见其雄风
珍奇之鹿——“四不像”
川金丝猴的一次转移活云力
藏羚羊迁徙“大产房”
长臂猿:臂行如飞
云豹传奇
金钱豹妈妈的伟大母爱
雪豹与一户人家
狼的真实一瞥
爬行篇
四爪陆龟:优哉游哉地“变温”生活
玳瑁:少有天敌的千年长寿龟
鼋:世界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
巨型山瑞鳖重返大自然
大壁虎:尾巴的奇异功能
鳄蜥之神奇
巨蜥:夜闯民宅
蟒蛇:吞食山羊被抓捕
杨子鳄的奇特生活
金头闭壳龟的被发现与被拯救
序言
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尹传红
我们栖息生存的地球,是迄今人类所知唯一布满了生
命的星球。在她的高山、海洋、森林、蓝天间,活跃着动
物、植物等数百万种生命。它们与人类共存于这个世界,
充满了无限的生机,营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命乐园。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
息地被人为破坏,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
。作为生物链重要组成部分的动物,其许多种类已处于濒
临灭绝的状态,甚至连犀牛、老虎、北极熊这些我们耳熟
能详的动物,也陷入了生存的危机之中。
2019年5月6日发布的《联合国全球自然状况评估报告
》显示,人类正在迅速摧毁我们赖以繁荣乃至生存的自然
世界。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描绘了一个饱受过度消
费和污染蹂躏的星球,并发出警示:成千上万的物种面临
灭绝的危险。报告披露:科学家估计,地球上大约有800万
种动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收录了约10万
种物种,其中约1/4濒临灭绝。该联盟早前的一项统计表明
: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
7年就灭绝一种。而目前每年都有约50种动物加入濒临灭绝
的行列,约41%的现有两栖动物和25%的哺乳动物都已经成
为濒危物种。
毋庸置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生态
环境安全的重大因素之一,保护濒危动物刻不容缓。也不
必讳言,我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物种濒危的现状也同
样不容乐观。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在列的濒危
动物物种已达592种,其中包括濒危的鱼类、两栖纲、爬行
纲、鸟纲和哺乳纲等的动物。
在当前这种生态紧迫的环境下,让广大公众了解濒危
动物的现状,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也
正因如此,《神奇动物大救援》一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
时。
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科普读物。
它的第一个特色是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全书共有
“爬行篇”“鸟篇”“水生篇”“兽篇”4部分,记述了40
则濒危动物的故事和趣闻。作者不仅以精湛、细腻的笔触
向我们描绘了颇有代表性的濒危动物的生命历程与生死传
奇,而且还绘声绘色地展示了它们的忠诚和情义、责任和
坚守,特别是它们为了种群的延续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奉献
精神。
第二个特色是视野开阔,知识性强。全书系统地介绍
了诸多濒危动物的生活习性、活动特点,以及它们的起源
、发展与现状,并借助“知识链接”板块,深化和延伸了
与本故事相关的知识,将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很好地结合
在一起。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但可以开阔眼
界、增长见识,而且也会加深对于保护濒危动物意义的认
识。
总之,我认为《神奇动物大救援》是一本寓故事性、
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别开生面、经久耐读的科普佳作

本书作者许焕岗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北京作家协会
的“双料”会员。他对观察、保护动物怀有浓厚的兴趣,
对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动物文学情有独钟。不论是早年在
部队任宣传干部时,还是转业到北京任党政干部后,尽管
工作单位和岗位多次转换,公务烦冗紧张,他始终笔耕不
辍,先后出版过《同在一个地球上——动物知识与趣闻》
、“警犬110”系列和《红旗颂:巧摆牛阵》等多部动物题
材作品。还先后在《大众科技报》《科普时报》《科技潮
》上开设动物专栏,发表了上百篇文章。《科技日报》《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科技报》等报刊也多次
刊登过他的动物题材作品,其中对相伴于我们日常生活的
狗、猫和鹦鹉等常见动物也多有涉及。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得者康拉德·洛伦茨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今天,大多
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跟没有生命的、人造的东西打交道,
他们已经忘记该如何理解有生命的生物,如何跟它们相处
,从而导致整个人类如此无情地摧残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所以他认为,重新建立人和地球上其他生物的联系,是一
个崇高而重要的任务。在1949年夏为《所罗门王的指环》
(又译《与花鸟鱼虫对话》)德文版撰写的序言中,洛伦
茨写道:“为了能够确切地描写动物的故事,一个人必须
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这点你们
完全可以放心,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觉得,本书作者许焕岗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据我了解,为了写好动物,许焕岗利用公务余暇,经
常奔忙于动物园、军犬基地和野外等场所,悉心观察动物
的生活习性;还不时去往图书馆、书店查询;并与动物饲
养员、动物研究专家交流,向他们请教,由此收集整理了
数百万字的动物资料。这本《神奇动物大救援》,就是许
焕岗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动物的观察、研究及个人体验进行
创作而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品读许焕岗撰写的动物故事,时常让我回想起我曾见
过的一位同样热爱动物并醉心于动物保护的学者——英国
动物行为学家珍·古道尔。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士早年
以研究黑猩猩著称,后来,她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上,积极推动世界各国的野生
动植物和环境保护事业。于她而言,不变的,是一颗珍爱
生命、关爱自然的心。很多人问她,是想要通过环保活动
来拯救地球吗?她回答说:“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整个世界
,可是,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我想,
这就够了。”
古道尔常常提到的一件事,也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天早晨,古道尔乘出租车去伦敦希思罗机场,准
备去往美国讲学。司机知道她是研究黑猩猩的,就对在动
物身上“浪费”很多钱的人展开了批评,其中包括他的在
一家动物保护组织工作的妹妹。他说,现在还有那么多的
人在受苦受难,有那么多的儿童受到虐待,却还要那么去
关心和保护动物,这真让他“感到讨厌”。
古道尔听着,意识到这位司机正是那种不了解情况、
使人生气但却需要晓之以理的人,“显然这辆出租车就该
我来坐”。于是,古道尔就从黑猩猩开始讲述,告诉他黑
猩猩能学会手势语,有些黑猩猩喜欢画画,它们如何感受
情感,如何相互关心,甚至互相救援;还讲述了狗和其他
动物如何救下自己主人性命的故事。古道尔说:“对于处
于囚禁状态下的动物,我们是有责任的,因为我们剥夺了
它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对人类的问题表示关心的人已经有
很多了,所以有些人出来关心关心动物自然也是无可非议
的。”
可是,古道尔的话像是对牛弹琴,司机依然固执地认
为关心动物是浪费时间。下车的时候,古道尔给了他两镑
小费,让他自己留下一点,其余的钱都给他妹妹用于动物
保护工作,尽管古道尔认为他是不会那么干的。
令古道尔大感意外的是,当她讲学归来之后,收到了
那位出租车司机的妹妹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我哥哥
把你的捐款给了我。你真是太好了。最奇怪的是,我的哥
哥发生了变化。你究竟是怎么开导他的?他突然变得对我
特别好,还问了我许多关于动物的问题。他真的对我的工
作感兴趣了。他已经判若两人。你给他做什么工作了?”
这便是古道尔1小时的疲劳讲述所获得的回报。
在我看来,野生动物与人类同在地球上和谐共处,是
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
自然资源。保护濒危动物实际上就是保护濒危动物的生存
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就是保护地球的和谐,也是保
护、关爱人类自己。基于此,我特别愿意向读者朋友推荐
《神奇动物大救援》一书,期望有更多的人经由阅读而能
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动物的生活与情感,了解它们生存、发
展的现状,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包括濒危动物在内
的万物与人类和谐生长、共存共荣,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者系《科普时报》总编辑,科技日报社科学普及
传播平台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导语
《神奇动物大救援》由“鸟篇”“水生篇”“兽篇”“爬行篇”4个板块组成。作者以精湛、细腻的笔触向读者描绘了颇有代表性的濒危动物的生命历程与生死传奇,绘声绘色地展示了它们的忠诚和情义、责任和坚守,如爱憎分明的金雕、知恩图报的雪豹、爱子心切的金钱豹……
书评(媒体评论)
我特别愿意向读者朋友推荐《神奇动物大救援》
一书,期望有更多的人经由阅读而能更好地认识和理
解动物的生活与情感,了解它们生存、发展的现状,
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包括濒危动物在内的万物
与人类和谐生长、共存共荣,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科普时报》总编辑,科技日报社科学普及
传播平台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
长 尹传红
今天,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跟没有生命的、
人造的东西打交道,他们已经忘记该如何理解有生命
的生物,如何跟它们相处,从而导致整个人类如此无
情地摧残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所以,重新建立人和地
球上其他生物的联系,是一个崇高而重要的任务。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获得者 康拉德·洛伦茨
精彩页
朱鹮:永远的『东方宝石』
朱鹮,乃稀世珍禽,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走过几千万年的风雨历程,尤其近百年来,面对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影响的严重挑战,曾一度走到濒临灭绝的境地,但最终通过“迁地保护”,其种群数量逐步恢复与增加.它们的美丽娇姿又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翱翔:晚霞般美丽
朱鹮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作为亚洲东部的特有物种,被誉为“东方宝石”。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古代文献,都记载过它们的翩翩美态。朱鹮身披雪白的羽衣,头后披拂着几根长长的羽冠,繁殖期间上体的白色羽衣会变为青灰色。其嘴、面部、前额和腿为朱红色。翱翔在天空时,翅膀上的粉红色羽轴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同晚霞般鲜艳夺目。
朱鹮最喜欢生活在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地环境地带,喜欢在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的高大的树上栖息。
朱鹮的觅食活动在白天,小鱼、泥鳅、蛙、蟹、虾、蜗牛、蟋蟀、蚯蚓、甲虫、半翅目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
育儿:夫妻同献父母爱
每年的3月至5月是朱鹮的繁殖期,在这个时候,成年雌雄朱鹮结成夫妻。生儿育女的事由夫妻共同承担,雌雄朱鹮对家庭和子女的责任感都非常强,贯穿于生儿育女的全过程之中。
结成夫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涂染羽毛。这对繁衍后代到底有什么作用,至今仍然是个谜,但它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做的。它们的涂染方法是用嘴不断地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素,反复地涂染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的羽毛上,致使羽毛变成黑灰色。
第二件事,是营建巢窝。夫妻在少有干扰的山地森林中选择水域附近的高大栗树、杨树或其他树的枝杈为巢址,建材主要是干枯的树枝。当外部结构搭建完成之后,它们再叼来细软的草叶、草茎和苔藓等铺垫在内部。当巢建好之后,妻子便开始产卵,每窝产卵2~5枚,通常3枚。
孵卵也是由夫妻共同承担。在30天左右的孵化期间,夫妻保持着高度警觉,时刻准备为保卫家园而战斗。每当需要离开巢窝时,都要用内垫的材料将卵盖好,以防偷盗者。
雏鸟破壳而出后,也是由夫妻轮流将食物送到小宝宝嘴里。初期,每天喂食7~9次;后期,雏鸟因不断成长而食量增加,朱鹮夫妻每天返回巢中喂食的次数达十四五次。
除了喂食,朱鹮夫妻每天还要帮助小宝宝清理粪便,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巢底的树枝叼走,使粪便漏到下面去;一种是将沾有粪便的铺垫物叼到巢外,再叼来新的补充。如此,经过45~50天的喂养,小宝宝就可以离巢飞翔了。
延续:“宝石"之光愈发灿烂 朱鹮是一种只有在起飞时才呜叫的鸟,在其他的时候不呜叫,其性情孤僻而沉静,平时喜欢单独或成对行动,有时也结小群,但一般不与其他的鸟类结群。
据考古研究发现,鹮科鸟类距今已有6000万年历史。这一结论是从油页岩中发现的鹩类化石中推断而来的,同时表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朱鹮是古老的“鸟仙”。鹮科现存的种类仅有约16属26种。
然而,由于环境的污染和栖息地的破坏,朱鹮的数量不断减少,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无人在野外看到朱鹮的踪影。一些专家分析认为,朱鹮可能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1978年,中国有关部门组成专家考察组,翻山越岭四处寻找达3年之久,最终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找到了朱鹮的踪迹,总共只有7只。为了拯救这一濒危物种,林业部于1986年在北京动物园成立了“朱鹮饲养繁殖中心”。
科研人员经过刻苦努力,终于研究探索出自然和人工孵化相结合的方法,还通过模拟朱鹮自然育雏创建了人工育雏方法。同时,朱鹮饲养繁殖中心还研制出雏鸟的人工饲料。至此,朱鹮的繁育和人工饲养形成了一套极为严密的技术体系,保证了朱鹮“迁地保护”的成功,并使朱鹮得到了繁衍。朱鹮饲养繁殖中心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繁殖朱鹮的科研机构。
同时,我国还加大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开始进行野外放养训练和养殖。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使朱鹮群种有了新的发展。从国家相关部门获悉,自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以来,到2014年的33年间,野生和人工朱鹮的总数已增至2000多只,其中野生数量达1500余只,分布地域也逐渐扩大,除陕西外,河南、浙江也有了朱鹮种群的活动踪迹。
如此发展下去,“东方宝石”的光彩会越来越灿烂夺目,直至永远。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