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京剧有故事(打杠子)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周锐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了8个幽默、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阐释了幽默、哲思的主题,既有传统经典剧目,也有濒临失传极具特色又适合孩子的剧目。故事本身充分保留京剧的语言特色及舞台特点。每个故事后还附有作者结合自身经历、故事背景以及京剧知识等展开的精彩解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所有插图均为作者手绘,童趣中彰显京剧韵味,图文相得益彰,从阅读和视觉上给孩子新鲜、有趣的享受。
作者简介
周锐,1953年生。祖籍广东潮阳,生于南京,在上海祖父母处长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初中毕业后当过农民、船员、钢厂工人,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著作有《幽默聊斋》《幽默三国》《魔法三国》《元首有五个翻译》《蚊子叮蚊子》《哼哈二将》《书包里的老师》《中国兔子德国草》《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戏台上的蟒蛇》等80余种。曾90余次获奖,包括第二、三、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新时期优秀少年文艺读物一等奖,台湾第二届杨唤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等。
目录
双包案
柜中缘
一两漆
范进中举
发闯墓
探亲家
打杠子
廉锦枫
序言
看京剧是我小时候的爱好,画画是我最近的爱好,创
作这套《京剧有故事》同时满足了我的老爱好和新爱好,
所以很快乐。
我两岁的时候住在南京军区大院里,奶奶会带我去看
军区内部的京剧演出。还能记得那时看的两出戏:一出《
苏三起解》,一出《盗御马》。那么小的孩子不可能记得
戏名,只是根据当时的印象后来对上了号。看《盗御马》
时,见台上一个蓝脸红胡子的人拿把刀,遇到人就杀,多
少有些恐惧。后来到了上海,经常能在大世界游乐场和区
文化馆看戏,许多剧目就是那时记住的。
在大世界看《打渔杀家》,觉得戏里的教师爷最有趣
,一个气派十足的草包。画《打渔杀家》时,我要找我小
时候看过的教师爷形象——穿黑衣,拿一把超级大的扇子
。可让我失望的是,在所有的《打渔杀家》演出视频里,
教师爷都穿白衣服。我不死心,终于在网上一个剧本里找
到了穿黑衣的教师爷,顽固的童年情结啊。但那个教师爷
的扇子太小,我就把它画成大扇子。原来的扇子也是黑色
的(后来有专业演员告诉我,上面画着十殿阎罗),但我
又觉得黑扇配黑衣不好看,改画成绿色的了。
我六七岁时,已不再担心蓝脸的凶汉会跳下台来杀人
,内心充满的已是另外的疑问。比如在文化馆看《张飞审
瓜》,我会猜测那三个西瓜是真是假。我想应该是买三个
真西瓜做道具,做假西瓜很费事的。不过,真西瓜会摔坏
,摔成几瓣怎么办?……
至于画画,用宣纸第一次画国画是在两年前。北京《
十月少年文学》创刊一周年,来征集贺词,我就画了一树
枇杷和一条鱼,还题了诗:“金果逍遥枝,银鳞自在池。
一年忙过了,十月景如诗。”从此对画画渐渐上瘾。去年
初,想到要出介绍京剧的书,打算自己配画。可是画人物
比画枇杷难度大,尝试失败了。朋友说:“你写好文字,
请别人配画也可以啊。”我说:“如果不是自己配画,我
就没有兴趣出这书了。”搁浅了半个月,我终于找到一点
儿方法,也找到了配画的信心。一开始是从演出视频上选
取画面,后来参考图片自行构图,直到可以在没看过这出
戏也找不到图片资料的情况下自己设计画面。我不会拿自
己的画跟画家们的比,只会跟自己的比,这样就能看到学
习的效果,使自己更起劲地学习下去。当然,我还会分析
喜爱的画家的画作,在技巧上逐步尝试。
我要感谢江苏省京剧院的著名艺术家傅关松先生,他
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一些专业上的咨询,比如“摔硬锞子”
是怎么样的动作。我还要感谢写《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任
溶溶老师,他借给我一本《京剧大辞典》。还要感谢中学
校友吴百年,他给了我不少意见和补充,比如介绍髯口时
可以加上关于《水淹七军》的笑料。校友姚军,借给我资
料,约我去看戏画展览,还为我书里介绍到的每出戏刻印
一方。编辑朋友胡冰说那出《老黄请医》可以让孩子自己
排演,它挺好玩,而且不用唱,这真是个好主意。台湾老
友桂文亚,说我画的苏三不美。我以后画的戏里只要有关
女,我会先画关女的脸,如果画得不好看就立刻毁掉,换
一张纸重画。
我边写边画,边发到微信朋友圈。朋友们的反应使我
感到,我所做的也许真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些微薄的贡
献呢。我儿子也是两岁时开始喜欢京剧(在京剧和动画片
之间他肯定选择前者),我就常常陪他去看戏。但长大一
些后他对京剧的兴趣淡薄了。但愿我的书能让尽可能多的
孩子成为京剧爱好者。
周锐
导语
《京剧有故事》是一套专为孩子打造的京剧故事书。本书是其中的《打杠子》分册,收录《双包案》《柜中缘》《范进中举》等8个京剧故事。这本小剧本式的故事,幽默独特的解说,手绘水墨小插图,让京剧别有一番滋味。
书评(媒体评论)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进入到戏曲的时空隧
道,剧中的生旦净丑,人物的喜怒哀乐,生动有趣的
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地呈现出来,让我爱不释手!亲
爱的小读者,这本书将为你开启传统艺术的旅程,同
时让你感受到国粹艺术的魅力!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 范
乐新
周锐的这套书里既有吸引孩子阅读的京剧故事,
又有生动翔实的京剧知识和逸事,是京剧普及读物中
水平较高的一种。难得的是,作者不仅写入了幼时观
剧体验,还查找了大量有关资料,许多信息连一些专
业演员也未必了解,实在是下了很大功夫,难能可贵
。这套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积累功莫大焉。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傅关松
精彩页
包公去陈州救灾放粮,回来的路上惊动了一个黑鼠精。这黑鼠精与包公无怨无仇,但包公的名气太大了,黑鼠精就想前去胡闹一番,显显自己的本事。
他吩咐:“众小妖!”
“有!”
“命你等变作王朝、马汉、三班衙役,速速变来。”一只有包公手下才有王朝、马汉。
小妖们立刻下场,等他们再出来时已经面目全非了。
大家摇头晃脑地问头儿:“看我等变得可像?”
“嗯,”黑鼠精挺满意,“待我变来。”
你们应该不难猜到,这所谓的“变”,就是换个演员。
于是假包公带着假王朝、假马汉,加上假衙役,甚至还有假犯人,一起前往包公办公的地方——开封府。
再说真包公,他带着真王朝、真马汉,加上真衙役,刚走进开封府就愣住了。
愣过之后,他吼道:“呔(dai)!何方妖魔,变化人形,敢坐老夫法堂!”
假包公说:“何方妖魔,变化人形,打扰老夫审案!”
真包公一看,堂下跪着两个书生,面貌和衣服一模一样。
一个书生说:“包大人,小生名叫施俊,这妖怪变作小生模样,请大人明断。”
另一个书生照样说了一遍,连声音都一样。
真包公叫:“王朝,马汉。”
假包公也叫:“王朝,马汉!”
四个人一起答应:“有!”
真假包公一起吩咐:“取照妖镜来。”
开封府只有一面照妖镜,四个人就把它抬了出来。
这面照妖镜当然是真的,但真的照妖镜没法照出假的施俊。
真包公本来想用照妖镜照假包公的,但现在一想,它不能让假施俊现原形,又怎能奈何得了假包公?这妖魔妖术厉害,得用别的法子对付他。
真包公叫:“王朝,马汉。”
假包公也学着叫:“王朝,马汉!”
“拿表来。”
假包公有点儿傻眼了。这表不是手表,也不是报名表,是一种符纸。点燃了它,神通广大的张天师就会知道这边出了状况,就会召来天兵天将降妖除魔。
最后天兵天将赶来了,乒里乓啷,打败了妖魔。
周锐趣说京剧
画画的时候,我画了两个脸谱和衣服一样的包公。我想,如果他们两个用帽子上的帽翅来相斗,像斗蛐蛐儿一样,一定挺好玩。其中一个的帽翅被撞断了。而且,我把其中一个包公的胡子画得弯曲又僵硬。
我把这张画发到微信朋友圈。不一会儿,一位资深花脸演员来提意见:“真包公和假包公脸上的月牙儿是不同的,你画成一样就不对了。” 我说:“这我没注意,他俩的月牙儿是相反的吗?”
“对,我学戏时老师就是这样教的。”
包公额头上为什么有月牙儿呢?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包公小时候替人放牛,累了睡着了,被路过的马踩了一下,额头上就留下很像月牙儿的马蹄印。另一种说法更普遍,说包公“日断阳,夜断阴”,白天在阳间断案,夜里还要去阴间连轴转,就在他额头上画个月牙儿代表夜晚。这个月牙儿一般是向左开口的。
我看过李长春和李欣的《双包案》视频,赶紧重看了一遍。
我发现,在这个视频里真假包公额头上的月牙儿是一样的,都朝左。
这其实不奇怪,不能说谁对谁错,不同演员有不同的处理。比如孙悟空的脸谱,李万春、李少春、郑法祥、张翼鹏各有画法。我们介绍过《悦来店》,十三妹的眉梢有颗红痣,有的演员点在左,有的演员点在右。
我记得我看过一些清朝的宫廷戏画,其中有《双包案》这出戏。那么,那里面真假包公的月牙儿一样还是不一样?记不清了。我又去网上搜索宫廷戏画。戏画太多了,总算找到《双包案》。有趣的是,两个包公额头上的月牙儿既不朝左,也不朝右,全都朝上!
为了查“月牙儿”,我在宫廷戏画和有关文章里还意外得到一些知识。
这些戏画是宫中如意馆的画师工笔描绘的,还注明“穿戴脸儿俱照此样”,是工具书呢。
有一幅《阴阳界》的戏画,里面的判官戴着半黑半白的帽子,画着半黑半白的脸谱,胡子和衣服全是半黑半白的。我画《阴阳河》时参考了一幅剧照,那女演员的服装就是一半黑一半白的,现在看来是有所依据的,表现了剧中人物跨越于阴阳二界。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