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全知道(爱因斯坦的探索之旅)
分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作者 (英)罗伯特·斯奈登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他,奠定了现代物理的基础。
他,引领着未来数百年的文明走向。
他被称为“接近神”的人类。
相对论、光电效应、黑洞、虫洞、引力波……这些惊世骇俗却又一一被证实的科学发现和理论皆由他提出。
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那么,这位可称为“史上伟大物理学家”的男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那些让人目瞪口呆的科学猜想又是怎样从他的脑袋里迸出的?
这一次,英国著名科普作家罗伯特·斯奈登用显微镜似的解读,将我们带入爱因斯坦的一个个人生细节中。
《科学全知道:爱因斯坦的探索之旅》曾入围国际科普图书大奖“万安特”奖,以妙趣横生的讲述和严谨负责的态度解读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探索真理的历程。现在,它来到了中国!
目录
第一章
宇宙运行有规律吗?
第二章
光是什么?
第三章
光波如何在空间中传播?
第四章
爱因斯坦是如何探索量子的?
第五章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是什么?
第六章
爱因斯坦是如何证明原子与分子的存在的?
第七章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什么?
第八章
爱因斯坦是如何认识时间的?
第九章
爱因斯坦是如何解释洛伦兹-费斯杰拉德收缩的?
第十章
什么是时空?
第十一章
为什么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第十二章
爱因斯坦是如何用相对论解释引力的?
第十三章
有关引力的本质,爱因斯坦怎么说?
第十四章
日食如何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第十五章
如果爱因斯坦是对的,那么牛顿就错了吗?
第十六章
为什么相对论没有为爱因斯坦赢得诺贝尔奖?
第十七章
爱因斯坦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第十八章
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哪些观点是错误的?
第十九章
相对论是如何推导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
第二十章
上帝会掷骰子吗?
第二十一章
爱因斯坦与玻尔,谁赢了?
第二十二章
爱因斯坦是“原子弹之父”吗?
第二十三章
我们能否找到万有理论?
序言
“既然大家都不懂我,那又为什么喜欢我?”
——爱因斯坦,出自1944年3月12日纽约时报采访
在所有人心目中,科学家就应该像阿尔伯特·爱因斯
坦那样: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成天思考些常人无法理
解的问题,每次还都叼着烟斗,出神地喷着烟圈。爱因斯
坦是个天才,也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
也有很常人的一面。据传,爱因斯坦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安度晚年时,总有小孩跑去瞧他,他也会摇头摆耳地逗弄
他们。
1879年3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
尔姆市,他是犹太夫妇波琳与赫尔曼·爱因斯坦的第一个
孩子。他说话很晚,家人对此颇为烦恼。后来爱因斯坦解
释说:“我思考时不爱说话,我总是想好之后,才会用语
言表达出来。”1880年6月,爱因斯坦一家搬到慕尼黑居住
,赫尔曼和他的兄弟雅各布成立了一家电气工程公司。
1881年11月,爱因斯坦的妹妹玛娅出生。第一次见到妹妹
时,爱因斯坦惊呼道:“好可爱,可是她是从哪来的呢?

爱因斯坦四五岁时,有次卧病在床,他的父亲送给他
一个指南针。看到指南针在某股神秘力量的作用下左右摇
摆,爱因斯坦十分入迷。其后的岁月里,爱因斯坦多次提
到:那个指南针一直留在他的记忆深处,激起了他对世界
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名技艺精湛的钢琴家,1885年,
她开始着手让爱因斯坦学习小提琴,由此引发了爱因斯坦
对音乐的热忱,并贯穿了他的一生。很快,母子俩就可以
一起演奏莫扎特二重奏了。
同年,爱因斯坦进入慕尼黑一家天主教学校开始他的
小学生涯,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有关爱因斯坦数学成
绩差的故事总是时不时地被人翻出来,但这完全是无稽之
谈。1935年,爱因斯坦听说了这个故事,他笑称自己的数
学从没有不及格过,不仅如此,他的数学在班里经常是数
一数二的。
“15岁以前,我就已经熟练掌握微积分了。”爱因斯
坦说。
1894年6月,爱因斯坦一家迁往意大利,而15岁的爱
因斯坦为了完成学业留在了慕尼黑。对家人的思念让爱因
斯坦变得阴郁,他从家庭医生那开了一张精神紊乱证明便
退了学。1895年的春天,爱因斯坦前往意大利与家人团聚

1895年10月,爱因斯坦参加了苏黎世理工学院入学考
试。尽管他的数学和理科成绩不错,但综合成绩并不理想
,最终还是落榜。爱因斯坦转而就读于阿劳中学,他需要
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才可以继续申请理工学院。1896年1月,
爱因斯坦宣布放弃德国国籍,同年秋天,他拿到了瑞士的
居留许可,并通过考试成为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学生。那时
的爱因斯坦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毕业后成为一名数学和物
理老师。之后,他正式申请人籍瑞士,并于1901年2月21日
获得批准。
1900年,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开始了求职之路。他申
请了理工学院和其他大学的助理职位,但都落选。1901年4
月,爱因斯坦在温特图尔的一所高中找到了一份两个月的
临时代课工作。没多久,他又在沙夫豪森一家私立学校找
到临时工作。在此期间,他就气体动力学理论撰写了一篇
博士论文,但并未通过审核。
1902年,爱因斯坦移居瑞士首都伯尔尼,希望能在专
利所谋得一个职位。在求职的那段时间,爱因斯坦不得不
靠做私人数学和物理教师谋生。丁顿在一次日全食观测中
发现了太阳附近曲的光线,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测。时任
皇家学会会长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宣布这一预测为“
牛顿之后,万有引力理论最重要的发现,而且是人类思考
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爱因斯坦一直公开为和平主
义发声,这也成了他毕生的牵挂。但他的立场却遭到排挤
,柏林战区司令禁止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所有和平主义者
上街。广义相对论让爱因斯坦走人了公众视野,一时间,
来自世界各地的邀约和荣誉纷至沓来,但显赫的名声并不
见得一定是好事,爱因斯坦因此遭到了反犹太主义分子的
迫害,甚至很多德国诺贝尔奖得主都公开反对爱因斯坦,
主张所谓的“德意志物理学”。
20世纪20年代初,爱因斯坦深受德国动荡时局影响。
1921年,他和艾尔莎开始了历时五个月的海外之旅。爱因
斯坦说:“那时在德国待着只会让我越来越生气,所以有
机会能暂时离开,我很高兴。”在旅途中,爱因斯坦得知
自己荣获当年的诺贝尔奖。
1920年,爱因斯坦开始尝试将万有引力与电动力学结
合起来,形成统一场论,这也成了爱因斯坦余生所求,但
最终并没有成功。当时,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沃纳·卡尔·海森堡、沃尔夫
冈·保利及其他物理学家正为新兴物理学分支量子力学奠
定基础。爱因斯坦无法接受量子力学理论,一直在试图挑
战它。
导语
《科学全知道》是一套系列丛书,曾入围国际科普图书最高奖“安万特奖”!本书为其第一部,以妙趣横生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逻辑介绍了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科学发现上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旨在引导读者学习、了解重要的科学知识,是一本有趣、好玩又深入的科普趣味图书。
精彩页
天体音乐
出生于公元前427年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曾宣称,天空是完美的,恒星和行星均是在完美的球体上沿着完美的曲线运动。他认为,这些球体在转动时会产生音乐。
这个观点一直持续了几个世纪。
但问题在于,天体的运行与观天人眼中所见的“证据”其实并不相符。
很多星星的运行方式十分怪异,在其他星星沿“固定”轨迹运转时,有的星星看上去却正好与它们反方向运行,有时它们甚至在自己的轨道上逆行,但不久便又回归正常。希腊人把这些行星称为“漫游星”,而现在我们称其为“行星”。
为了解释行星的运动,古希腊人编造出各种各样复杂的宇宙模样,比如一些天体在另一些天体中运动,后者又处于更多的天体中,所有天体都沿着略微不同的方向旋转。
大约公元100年前,天文学家托勒密绘制出了天体图,图中显示宇宙中栖居着无数个球体,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之后的1400年里,这一观点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原因就是它确实是有用的。根据这一天体体系,人们可以准确推测出一颗行星在某一时间的位置。天体运行论
1543年,《天体运行论》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推翻了托勒密的观点,将天文学界从昏睡中惊醒。在更早的1507年,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尼古拉·哥白尼发现自己的观点与1800年前阿利斯塔克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如果这一想法成立,那很多有关行星运行的谜
超前推断
约公元前260年。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曾宣告。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如此。即便不诉诸球体诡计论。也可以解释行星的运动。恒星距离地球无限遥远,它们看上去在运动是因为地球在恒星下面旋转。在当时,如此先见之明还太过超前,因此并未得到重视。题都将迎刃而解,因为地球比火星、木星、土星距离太阳近,且地球运行轨道小、速度快,所以有时地球会超过这三个行星。这时,从地球上看,这三个行星就呈现逆行的状态。
想象一下,如果之前我们一直坚信地球是宇宙中心,而现在有人告诉我们这种论点是错误的,那我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不难猜测,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广受大众欢迎的说法,更何况当时的教会拥有着巨大的权力。
那时,人人都知道与教会为敌必不会有好下场,在未得到哥白尼允许的情况下,《天体运行论》在发表时增加了一篇引言,表示书中的革命性观点并不一定准确。1616年,《天体运行论》被天主教会列为禁书,直到1835年才解禁。
哥白尼的日心模型虽未得到迅速传播,但他依然认为宇宙由完美的球体构成,只不过其中心不是地球。到了17世纪初,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通过仔细观察得出了轰动性的结论——行星的运行轨迹并非完美的正圆,而是扁平的圆形,也就是椭圆形。这是继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卫星后,开普勒进一步发现卫星们也是沿椭圆轨迹围绕着这颗巨大的行星运动。
由此,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解决了行星如何运动的问题,但行星为何运动的问题却一直悬而未解。开普勒也试图找到这背后的作用力,他认为应该与磁力和太阳有关系,但一直未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50年后,艾萨克·牛顿的地心引力观点给出了答案。
牛顿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类对于宇宙中物体运动的认识全部基于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理论。牛顿在苹果园的故事已经被重复了很多遍,但当时牛顿的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实际是:为什么月亮不会像苹果一样掉在地球上呢?只有天资卓越的人才敢回答这个问题——月亮确实在朝地球掉落。
P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