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可爱的中国/红色经典追梦阅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方志敏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将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十三篇著名文稿汇编成册。本书按内容大概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自己的革命成长历程;第二,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和中国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第三,对根据地和红军建设的经验教训反思总结和中肯的建议;第四,对逝世的革命同志的缅怀和革命精神的讴歌。整本书字里行间流淌着一个赤子对祖国母亲无限热爱的深情,抒发了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品德。这些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芒的不朽篇章,充分展现了他“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
目录
方志敏自述
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2
一、黑暗的故乡2
二、一个苦学生8
三、九区青年社的组织12
四、工业学校的驱赵风潮13
五、我不相信基督教!15
六、读《先驱》加入S.Y.18
七、我是个共产党员了!19
八、“五卅”运动中的我20
九、秘密国民党时代的工作21
十、北伐军到了江西以后22
十一、吉安一带的减租运动25
十二、“重起炉灶,再来干吧!”28
十三、秋暴未成村先毁32
十四、再到鄱阳34
十五、横丰的年关暴动35
十六、一九二八年的艰苦斗争43
十七、击破了砍树运动46
十八、弋阳的赤化48
十九、贵、余、万的赤化49
二十、五个月的军事工作52
二十一、国民党第一次“围剿”55
二十二、红十军第一次进闽北57
二十三、为国际路线而斗争62
二十四、右倾保守主义是我们最凶恶的敌人!65
二十五、肃反斗争67
二十六、红十军第二次进闽北70
二十七、苏维埃模范省的荣誉74
二十八、五次“围剿”的战争78
二十九、皖南的行动84
三十、在怀玉山被围86
三十一、被俘以后89
我们临死以前的话
在狱致全体同志书
可爱的中国
死!




清贫
给某夫妇的信
狱中纪实










十一
给党中央的信
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
序言
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
遗信
序言
盛世中国 如你所愿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
深沉。”(《我爱这土地》)重读《可爱的中国》,感觉
自己的思想又经历了一次洗礼和升华,对这句话也有了更
深切的体会和感受。习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
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确如此,在方志敏烈
士的身上,爱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传承和传统
,是一种情怀和担当,更是一种精神和原力。相信大家读
完《可爱的中国》,也一定会心有戚戚焉!
方志敏(1899—193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
事家,江西省弋阳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
建江西党、团组织,领导农民运动。1928年1月,参与领导
弋(阳)横(峰)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
工农红军第十军。他还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
政府主席,红十军、红十一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
书记等职。曾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第一、第二届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和第二届主席团委员,并
获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的红旗章。1934年
11月,方志敏奉命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遭国民党重
兵围困,于1935年1月29日在怀玉山区被俘,当晚写下了《
自述》。2月2日,他被押至南昌,囚于蒋介石驻赣“绥靖
公署”军法处看守所。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
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2月5日起,方志敏正式开始了狱
中写作,至8月6日英勇就义。六个月间他以一腔热血写就
《清贫》《可爱的中国》等十六篇文稿,计十四万余字。
这些文章都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构思完成于忧患之时
,写于监狱之中的红色经典之作。这些不朽的文章,也成
为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本书将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
《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十三篇著名文
稿汇编成册。本书按内容大概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自己
的革命成长历程;第二,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
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和中国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
第三,对根据地和红军建设的经验教训反思总结和中肯的
建议;第四,对逝世的革命同志的缅怀和革命精神的讴歌
。整本书字里行间流淌着一个赤子对祖国母亲无限热爱的
深情,抒发了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展现了共产党
员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品德。这些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芒
的不朽篇章,充分展现了他“爱国、创造、清贫、奉献”
的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今天重读《可爱的中国》,引起
我们特别触动的应该是下面的内容:
《可爱的中国》中有一种爱国的深厚感情。
方志敏满怀爱国主义激情,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
的母亲”,高声疾呼,“母亲快要死去了”,“救救母亲
呀!”他指出挽救祖国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武装斗争
。基于这样一种深厚的爱国感情,他论证“中国是有自救
的力量的”,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并展示了
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描绘出革命后祖国未来的美好幸福
的景象。文章以鲜明的爱憎、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比真挚
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号召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者
和国内反动派,争取光明美好的未来。
方志敏烈士的爱国,是一种在可爱的中国母亲落难时
依然不离不弃的忠贞的爱国。对方志敏烈士而言,爱国意
味着全身心投入,意味着义无反顾的牺牲与奉献,意味着
自身激情的燃烧。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做火把,照亮大众的
眼睛,照亮历史的路途。他是用生命换得一种理念,一种
思想,一种行为规范。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秉承了中
国历史上诸多爱国精神的特质,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家国情怀,有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国忧
民情结,有着“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为国为民风范,
有着“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舍身报国传统。这种爱国
主义精神就是国之魂、民之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
,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
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
年大会上的讲话》)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
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历经岁月洗礼,爱国主义精神深深
镌刻在中华文明的血脉中,铸刻在每位中华儿女的心灵中
,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正因为如此,《可爱的中国
》才格外有时代性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
《可爱的中国》虽完成于八十四年前,但在当今时代
,它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仍常读常新,具有极强的时代代
入感和适切性。一个有尊严的民族,不仅反映在经济实力
的增长等物质层面上,更彰显在理性与成熟的精神层面上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立足
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鲜明底色,也是当前我们应对世界
挑战的重要精神力量。这些不朽的篇章,成为爱国主义的
千古绝唱,更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爱的中国》中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
我们阅读《可爱的中国》,从中不仅感受到一种伟大
的爱国热忱和浩然的民族气节,而且还能感受到方志敏烈
士为国为民献身的爱国热情中表现出的坚定崇高的革命信
仰。
方志敏烈士的《自述》,虽然只有二百余个字,除了
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愿意为苏维埃和革命事业“牺
牲一切”的决心与意志以外,还铿锵有力地表现出其坚定
的共产主义信仰。没有这种信仰,就不会有爱国牺牲。
面对死神,方志敏坚如磐石,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用手中的笔作战斗武器,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
》《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重要文稿和信
件,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化成了血铸的十三万
文字,在他的笔端流淌着对自己一生清贫岁月的总结,以
及对美好未来的企盼,流淌着对革命的坚定信仰。“敌人
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
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
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方志敏曾经如是
说。这既是他的“言”,更是他的“行”。言行一致,舍
生忘死,忠贞不渝,可歌可泣!一个有信仰的人,才会将
生死置之度外。
在一个人类信仰重新遭受质疑和挑战的时代,重温烈
士信仰,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崇高信仰,
涵养浩然正气,以信仰之光照亮新时代民族复兴征程,这
是极具有现实意义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
,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的精神面貌,是人一切
行为的出发和归宿。
重温烈士的感人事迹,解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
,其中最主要的不是革命信仰吗?探寻革命建设的成功基
因,不也是一种革命信仰吗?
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方志敏精神新的时代价值,激励
广大党员和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特别需要的还是一种信
仰。
《可爱的中国》中有一种不屈的牺牲精神。
在《可爱的中国》中,我们明确感受到方志敏表现出
的一个共产党员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在《我
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他写道:“我们常是这样
笑说着。我们心体泰然,毫无所惧,我们是视死如归!”
他还写道:“心平气静地等候着那一刻儿的到来,等候着
那一颗子弹,或是一刀!”他强调:“我们必须准备口号
,临刑时,要高声的呼,用劲的呼,以表示我们的不屈!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可爱的中国》中有
多篇谈及死亡,而“视死如归”是其共同的主题。作者并
不忌讳谈论死亡,是因为他“欲有甚于生者,恶有甚于死
者”。(孟子)只有树立了坚定信念、坚强不屈的人才能
达到如此的境界。《可爱的中国》成为他在受难前用文字
为当时垂危的中国发出的最后呼喊和不怕牺牲的生命绝唱
。在国民党监狱中被囚禁约半年时间里,面对敌人的各种
威逼和诱降,方志敏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生命不息,战
斗不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崇高风范。这种不
屈的牺牲精神是一个优秀革命者的精神家园,聚敛的是对
真善美的热爱与向往,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对现实
生活境界的一种升华。在这种不屈的牺牲精神指引下,方
志敏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时刻,仍然坚信中国一定有个
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虽然随时可能面临极刑,但他心心念
念的还是祖国的安危。无论被游街示众,还是被许以高官
厚禄,甚至敌人又抓来他的妻子缪敏当作要挟,方志敏始
终忠贞不屈,拒绝投降。他号召国人为了可爱的中国要有
一种牺牲精神,要“持久的艰苦的奋斗,把个人所有的智
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这位革命先烈用他的革
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义无反顾、慷慨赴
刑,为践行他在这篇文章中所写下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而英勇献身。
“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
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无论是哪个时代的英
雄,哪怕过了千百年后,依然会受到人们尊崇。因为他们
是高尚人格的学习坐标,是人性之光的仰望标杆,是民族
认同的精神基石。
《可爱的中国》所代表的红色经典作品是中国共产党
历史上一群先进分子的精神世界的再现,呈现的是一个时
代民族的心灵和审美理想,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存在和精神
图腾。它带来的自然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认同和
价值践行。重读这些文章,可以让我们对20世纪中国人为
了国家的富强所进行的奋斗、所作出的牺牲有更为深入的
体会和理解,也让我们了解今天中国的发展和繁荣的历史
渊源,获得一种庄严的历史感和归宿感。
盛世中国,如你所愿。八十余载过去,历经了时间的
考验,但它依旧闪烁着光芒和华彩。“笔落惊风雨,诗成
泣鬼神”不是它的特色标签,“铁骨热血,浩然正气”才
是它的鲜明底色。
今天的中国正如《可爱的中国》中所描述的那样:“
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正
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坚定不移的信念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
史,才有了我们今天“可爱的中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正
如一句话所说“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
负重前行!”重读红色经典,缅怀英雄,致敬英烈,传承
精神,薪火相传。让我们以“传承”为名,用阅读的方式
,透视弥漫硝烟,重温民族记忆,追寻英烈足迹,传承英
烈精神,因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
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胡奎平
导语
《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散文,也是他的遗著,1935年写于狱中。作者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他满怀爱国主义激情,象征性地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
本书同时邀请了国内语文名师对原著进行导读和点评。根据国家红色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原著的文学价值,受邀的名师会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并挑选书中重点的字词句,供读者学习和收藏,力争达到好像有一位老师正坐在读者身边,对他面对面进行阅读指导的效果。
精彩页
方志敏自述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方志敏,弋阳人,年三十六岁。知识分子,于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第一次大革命。一九二六一一九二七年,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潜回弋阳进行土地革命运动,创造苏区和红军,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革命意志,益加坚定。这次随红十军团去皖南行动,回苏区时被俘。我对于政治上总的意见,也就是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见。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我这几年所做的革命工作,都是公开的,差不多谁都知道,详述不必要。仅述如上。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九日晚八时
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
(一九三五年三月)
一、黑暗的故乡
赣东弋阳县,共分为九个区。出城北行三十里,即为九区辖地。九区纵七十余里,横四十余里,共有七十余村,以漆工镇为中心地。全区共有四千余户,约二万几千人口。这个地方,在革命前,无论哪方面的情形,都是很黑暗的。在清朝皇帝统治时代,那时,我生世未久,还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小孩子,一点事情都不知道,不必说了。就是经过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以后,我是渐渐的长大了,据我所知,情形也是愈弄愈糟,没有一点好的现象。因为辛亥革命,只是做到推翻满清,变帝制为共和一些政治上表面的改革,对于侵略中国十分凶恶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不但没有动它的毫毛,就连打倒它铲除它的口号,也没有明白的提出来。其次,辛亥革命的方法和手段,也只注重在清军和会党中活动,在广大被压迫的工农劳苦群众中,就根本没有怎样注意,没有做过什么工作。下层广大工农群众,对于这次革命,只是袖手旁观,没有广泛的发动起来参加革命。革命方面,没有雄厚的群众力量的帮助,当然是不能有力的完成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肃清封建势力伟大的革命事业;相反的,南京政府成立不久,革命势力就被反革命势力压倒了,所谓南北议和,实即是革命屈服和妥协于反革命;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也就让位于中国贵族官僚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了。从此,辛亥革命便夭折了。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在中国的统治,依然如旧,不过去掉了一个溥仪,换上另一个统治代表袁世凯而已。
因此,在乡村中,也并没有因这次革命而有过任何新的改革,一切都照旧样,没有什么与前不同的地方。贪官污吏照旧压榨民众,土豪劣绅照旧横行乡里;压迫人剥削人的社会吸血鬼们,照旧实行其压迫和剥削;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照旧过他们痛苦的生活。如果硬要找出革命后与革命前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一般人都剪掉了辫子,变成和尚头(起初还是用警察的强力);做官的人,不穿马蹄袖的补服,换上了长袍马褂,也不戴拖条毛的顶子,换上了呢大礼帽罢了。乡村中的工农群众,看不出这次革命与本身利益有一点什么关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5: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