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王经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长聘经济学副教授,贵州大学长聘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学博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长期从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研究,主持省部级PPP相关的科研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在《审计研究》《税务研究》《投资研究》《中国金融》《中国财政》等杂志公开发表PPP相关的核心文章10多篇,研究报告30多篇;有着丰富的央企金融机构工作经验,深度参与上百个金融机构的PPP项目,对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在PPP领域中,既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可能的创新点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 2 PPP模式下私人部门的参与原则 2.1 PPP的概念与分类 2.2 “控制权”理论视角下的PPP项目 2.3 基于控制权理论的PPP项目社会资本参与原则 2.4 小结 3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主要方式 3.1 PPP项目的资金结构与资金来源 3.2 参与PPP项目需关注的基本事项 3.3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几个重点关注因素 3.4 具体的参与方式 3.5 案例分析 4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风险控制 4.1 PPP项目参与方的风险识别 4.2 风险管理 4.3 PPP项目的风险分配框架与案例 5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退出方式 5.1 PPP项目退出方式 5.2 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 6 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6.1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增值税税收筹划 6.2 金融机构以“明股实债”方式参与PPP项目的法律风险 6.3 PPP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带来的风险 7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完整案例 7.1 项目概述 7.2 政府在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 7.3 融资交易结构与投资收益 7.4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风控措施 7.5 项目协议 8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建议 8.1 参与原则 8.2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主要参与方式 8.3 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风险控制建议 附件 PPP政策文件汇总 附录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文围绕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运行方式,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参与?参与后,如何控制PPP项目的各种风险?如果需求退出,有哪些退出方式,要如何退出?本文分为八章,以期系统地回答上述几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