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手记》收录了加缪1935年5月到1959年12月之间的手记,是了解加缪及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记录,更是理解其创作的关键。他在手记中简明扼要地写下了他的读书杂感、生活随想、情感波动,以及多部作品的创作灵感,其中充满了精彩动人的哲学思考。
书信手记最能凸显与呈现一个人内心的诸貌与真实,阅读加缪的手记,我们更能全面地了解这位被称为“以睿智与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良知”的伟大创作者的心智与情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加缪手记(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法)阿尔贝·加缪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加缪手记》收录了加缪1935年5月到1959年12月之间的手记,是了解加缪及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记录,更是理解其创作的关键。他在手记中简明扼要地写下了他的读书杂感、生活随想、情感波动,以及多部作品的创作灵感,其中充满了精彩动人的哲学思考。 书信手记最能凸显与呈现一个人内心的诸貌与真实,阅读加缪的手记,我们更能全面地了解这位被称为“以睿智与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良知”的伟大创作者的心智与情感。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1957年,加缪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加缪的创作以人道主义和人的尊严问题为核心,作品中呈现出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他的代表作品有《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的神话》。 目录 第一卷 编辑说明 第一本 1935—1937 第二本 1937—1939 第三本 1939—1942 第二卷 编辑说明 第四本 1942年1月—1945年9月 第五本 1945年9月—1948年4月 第六本 1948年4月—1951年3月 第三卷 编辑说明 第七本 1951年3月—1954年7月 第八本 1954年8月—1958年7月 第九本 1958年7月—1959年12月 大事记 加缪作品表 序言 “我要说的是……” 1935年,年方廿二的法国作家加缪(1913—1960)在一 本小学生练习簿上写下:“1935年5月。我要说的是:…… ”就此开启了长达近25年,直到他因车祸骤然陨落才终止 的手记书写。这段手记中的首篇文字,不仅代表了他踏上 文学之路的起点,也记录了最初使他决定借由创作来表达 的意图。今日,当我们回头审视此段文字时,我们看到是 桂冠花环底下,那个自始至终都未曾背离其创作初衷的加 缪,以及他对创作理念的坚持。 加缪总共累积了9本类似的练习簿,按照时间顺序书写 。部分册子于其在世时曾交付他人出打字稿,而作家本人 又会对部分打字稿进行增删、修订或评注,甚至有将某些 内容撕下另作他用,之后再随意夹回簿子的情况。这些笔 记本除了用于记录之外,加缪亦会不时回头翻阅,可见这 些手记对他的重要性。这些手记的内容多样,记录了加缪 25年来的读书笔记、思考发想、创作雏形、计划提纲和写 作练习,也留下了其旅行见闻、某些当下的感受或观察、 不经意听见的旁人对话、偶一为之的私人生活记录(因不同 时期有不同频率)等等多种类型与内容的文字段落。在形式 上,加缪不常注明日期,或者不甚精确,以第一人称“我 ”书写的次数也比一般日记少很多(不过,叙事者即使是“ 我”也不一定代表作家本人),他甚至经常使用原形动词造 出不属于任何特定人称的句子。因此,就内容或形式而言 ,这些手记都不能算是日记,而较属于私人笔记或杂记。 然而,加缪亦非毫无方向地乱写、乱记。事实上,他给自 己定下规则:规律记录,而且不准多话。这其实也正是加 缪对于写作作为一种劳动活动的理念与自我期许;亦即, 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不为任何外在眼光或为满足自身虚 荣而书写,并要专注于身(行动)心(思考)之修养且在两者 间取得平衡。虽然加缪后来并未做到他原先所期望的“每 一天都要在这本簿子上做笔记”的目标,但已算相当规律 且持续。加缪于1960年1月4日辞世,而自1935年5月至 1959年12月间,长达25年的岁月里,留下了9本簿子共 2500余条目,没有多话,不为他人,诚实记录思考轨迹, 直到生命的终点。 这份坚持不只缘自加缪的创作理念,也来自他对自己 的深刻了解。热爱生命的加缪,在青少年时期便罹患可能 致命且在当时为不治之症的肺结核,使得他对大干世界的 感受与渴望更加深刻而热切。然在追寻丰富世界的同时, 对于自己出生成长的贫困街区,以及他深爱却难以通过言 语沟通的半聋母亲所代表的那个赤裸、安静而封闭的世界 ,他始终保有完全的归属感与忠诚。加缪在佛罗伦萨市郊 的修道院回廊写下:“极端的贫困可以通往这个世间的华 丽和丰富。”儿时的贫困生活让他明白,世间真正的财富 来自大自然无分别心且超越生死的无穷美好;而死亡随时 可能降临的阴影则令他使尽全力拥抱生命的每分每秒。他 一方面竭尽所能地燃烧有限生命;另一方面却又渴望如修 士般宁静专一的生活。《反与正》这部完成于其创作初期 的文集已然清楚表达了这个贯穿加缪一生思想的根本意念 :如同世界有白昼亦有黑夜,生命有诞生亦有死亡,两者 既相反又互补,皆为生命的真实面,人应平心接受并尽力 维持二者之间的张力与平衡。这个概念在加缪创作中期的 《反抗者》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为“南方思想”,与现代世 界一味追求极端的绝对主义相抗衡。而加缪在其创作晚期 的《流亡和独立王国》短篇小说集中所触及的团结共济 (solidaire)或追求孤独(solitaire)之大哉问,亦是沿袭 此概念脉络而作之思索。加缪的情人玛丽亚·卡萨雷斯曾 说,加缪像悬空钢索上的杂技演员,战战兢兢地走在一条 也许能引领他抵达目的地的绳索上,总在努力尝试着不要 掉到绳索的这一边或另一边。的确,加缪的一生无论是行 为、思想还是创作,都在尽力维持各种相对引力间的脆弱 平衡,稍一大意或一时松懈,就可能失足坠落至绝对之恶 中。然而,怠惰、安逸、选择容易的道路或是干脆放弃, 是人心多么难以抗拒的诱惑!可想而知,维系这种平衡是 多么困难,需要超人的坚持和勇气。加缪不愿意为了简化 挑战而懦弱地躲避,而这是没有清明思考,或缺乏持续自 省与自制能力者所达不到的。“我一定会努力将这场和自 己的面对面一直延续到底,让它照见我在今生今世中的每 一张脸,即使必须付出难以负担的寂寞代价亦在所不惜。 不要退让:这一语已道尽。不要妥协,不要背叛。”加缪 如是说,而这段话也解释了其手记书写背后的动力。 …… 除却内容、形式或功能性等细节,这部手记其实更是 加缪面对世界的荒谬和己身的有限与脆弱,起而反抗并追 求自由的最佳写照。在此,“正”与“反”之间的张力被 有意识地维持着,智识上的思考与身体上的行为合而为一 ,经验与文字相互滋养平衡,在紧绷的张力中寻找统一性 ,这些努力正是加缪一生创作与生命历程的投射。阅读他 的手记,我们不再由低处仰望顶着诺贝尔光环的加缪,而 是——如同他所希望的——与他齐肩,看着他作为一具和 你我一样的血肉之躯,一位不确定对错却坚持面对自己的 勇者,一个完全活在其时代之中却不放弃追求自由的平凡 人,一名离不开万千世界心灵深处却渴望回归单纯宁静的 母亲与大海的游子。他的不凡,在于他的勇气和意志力, 永远尝试去了解而不妄下断语的自我要求,以及借由创作 肯定人性价值并追求真理的努力。根据其记于1937年9月15 日的笔记,我们可以看出加缪对自己生命以及自身艺术的 态度:“好比搭乘那种长途夜间火车,在车上我们可以和 自己对话,准备之后的行程,独处,用不可思议的耐心去 爬梳那些念头,不让它们四处乱窜,然后继续向前推进。 舔舐自己的生命,仿佛那是一根麦芽糖,塑造它,磨砺它 ,爱它,又像在寻找最后那个斩钉截铁,可以作为结论的 字眼、形象或句子,带着它出发,从此通过它来观看一切 。”这段文字正为他的手记,也为其艺术、思想和人生做 了最佳的注解。 徐佳华 法国新索邦巴黎第三大学法国文学博士 现任台湾“中央大学”法文系助理教授 导语 本书是加缪的手记结集,完整收录了加缪记录在随身记事本里的生活点滴及文理哲思。个性化的手记最能呈现一个人内心的形貌,从加缪的手记里,我们更能了解这位被称为“以睿智与热诚,阐明了我们时代良知”的伟大心灵。一九五七年,四十四岁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因“其作品的整体对当代人的良知所临的题做了透彻的阐述”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和萨特一样,以内涵深刻的著作和魅力非凡的人格在本世纪中叶的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产生巨大影响。两人因某些哲学命题的不谋而合,以及社会活动中的联击,通常同被归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但是,加缪的思想是完全自成体系的“荒诞哲学”:人在宇宙中的处境,毫无任何个体的意义,人的处境只是荒谬而已。诚然,人生荒诞的观念以及表达这种观念的文学并非加缪首创,但是加缪毕竟是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对现代人的荒诞感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证和描绘,在他理论体系中,荒诞是“起点”,意识到荒谬的人才会起而反抗。而他的一些著名的著作中也一再以荒诞作为主题。他并且在小说中创造出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深沉幽暗的气氛,无情地揭示了现代人的心灵危机。 精彩页 第一本 1935—1937 1935年5月 我要说的是: 人们可能会——非关浪漫地——对失去的穷困有一种乡愁。那种一贫如洗的生活过得够久的话,就会培养出某种敏锐度。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儿子对母亲所抱持的那份奇怪情感,就成了他整个敏锐度’的来源。这种会在各个最不相干的领域里展现出来的敏锐度,可以通过那些潜伏的记忆,亦即构成他童年的材质(一种紧紧粘在灵魂上的黏胶),而获得充分的解释。 由此,心里明白的人会心存感激,并感到良心不安。同时,通过比较——如果他的环境已经有所转换,会有一种不再富有的感觉。对有钱人来说,天空——而且还是免费的——好像是个理所当然的赠品。穷人才晓得去感激它那浩瀚无垠的恩慈。 良心不安,就必须告白。作品是一种告白,我需要做出见证。我只想好好地叙述、探讨一件事。亦即在那贫困的岁月里,在那些或卑微或虚荣的人们当中,我曾经最真切地触及我所认为的生命真谛。这个光靠艺术创作是不够的。艺术对我而言不是全部。但至少是个手段。 此外,面对另外那个世界(有钱人的)而感到自惭形秽、软弱无能和不知不觉流露出来的钦佩景仰,也是重点。我想穷人世界是一种很罕见,甚至是唯一会把自己闭锁起来的世界,仿佛社会中的一座孤岛。在这座岛上演鲁滨孙,不需要花什么力气。非常入戏的人,连提到咫尺外某某医生的公寓时,都要说那是“那一边”。 这些全部都要通过母亲和儿子两个角色来表达。 原则上是这样。 要细论的话,就复杂了: (一)背景。街区及其居民。 (二)母亲及其事迹。 (三)母子关系。 如何收尾。母亲?末章儿子在乡愁中体认到了母亲的象征价值?? 让·格勒尼埃:我们总是瞧不起自己。而贫、病和孤独: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永生。“我们总是必须被逼到走投无路。” 就是这样,丝毫不差。 “经验”是个虚荣的字眼。经验不能实验。经验不是被激发出来的,我们只能去忍受它。与其说是经验,还不如称之为韧性;与其说我们能忍,还不如说我们在受罪。 然而很好用:一旦有了经验,虽然并非学者,但也算是个专家了。问题是什么专家? 两个好姐妹,都病得很厉害。只不过一个是心理上的,还有可能好过来。另一个则是肺结核末期,只能等死。 一天下午,那个得肺结核的来到女友床前探视,听见她说: “你知道,一直以来,甚至在我病情最告急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自己可以活下去。但如今我实在看不到任何希望了。我想我已经虚弱到再也起不来了。” 另外一个听到她这么说,眼底闪过一抹残忍的喜色,一面拉起对方的手,“哦!那我们就可以一起上路了。” 同样这两个女人,一个大限不远的肺结核病患,一个就快痊愈了。为此她还前往法国,接受了一种全新的疗法。 另一个却怪起她来。表面上是在怪她弃她远行,事实上是见不得朋友好起来。之前她一度有种疯狂的期待,期待不用一个人死,而是拉着最亲爱的朋友一起走。她就要孤孤单单地死去了,而这样的意识在她的友爱中注入了一股可怕的恨意。 8月的雷雨天。热风和乌云。但东方却透出一抹晴蓝,轻盈而剔透。教人无法直视。这样的蓝,对眼睛和灵魂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因为美会令人受不了。美让人万念俱灰,因为我们是多想要让这种刹那的永恒一直持续下去。 P5-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