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木石情缘--贾宝玉与林黛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曹雪芹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该书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将原著中有关宝、黛二人的爱情故事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将穿插在长篇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进行了梳理,再通过自己的语言,重新进行了编写和艺术的再加工,使得故事人物和情节相对集中,又不改原著本意,从而形成一部新小说。小说仍保留章回小说的形式,全书共78回,小说从语言到情节,都与原著相契合,只是篇幅比原著有所缩短。小说经作者再加工后,语言、情节显得更加凝练,读来仍能享受到《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目录
引子
两小无猜
一、初识
二、巧遇
三、袒护
四、上学
五、郁闷
六、观园
七、生气
八、暗助
九、打趣
情窦初开
十、吃醋(一)
十一、松结
十二、共读
十三、撮合
十四、误会
十五、应激
十六、嫌玉
十七、葬花
十八、天晴
十九、讥诮
二十、教训
二十一、谈亲
二十二、煎熬
二十三、发誓
二十四、同羞
二十五、吃醋(二)
二十六、闲聊
二十七、表白
二十八、传情
二十九、联想
三十、夸赞
三十一、非议
三十二、护玉
三十三、梦呓
三十四、感悟
三十五、响应
心有灵犀
三十六、关心(一)
三十七、偏心
三十八、忘情
三十九、怜爱
四十、友谊
四十一、夜望
四十二、疑问
四十三、遗憾
四十四、反驳
四十五、关心(二)
四十六、群乐
四十七、疼爱
四十八、虚惊
四十九、说媒
五十、庆生
五十一、吟美
五十二、秘密
五十三、体贴
五十四、知音(一)
高山流水
五十五、心愿
五十六、搜园
五十七、圆月
五十八、切磋
五十九、复学
六十、心思
六十一、共病
六十二、提亲
六十三、同贺
六十四、知音(二)
六十五、断弦
六十六、戏谑
六十七、误听
六十八、自愈
六十九、定亲
七十、谈禅
七十一、怪事
七十二、密谋
七十三、惊闻
七十四、备婚
七十五、化诗
七十六、完婚
七十七、仙逝
看破红尘
七十八、婚后(一)
七十九、婚后(二)
八十、履诺
后记
序言
《木石情缘》讲述的是一个高雅、纯洁而动人的爱情
故事,这个故事最初来自一块石头所记。
传说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
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
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
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
,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趁此昌明太平盛世,意
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
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
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
导语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该书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将原著中有关宝、黛二人的爱情故事进行了整理和提炼。
后记
《红楼梦》是我国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是一部
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其中包含着一个凄美、委婉而动
人的爱情故事,这就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由于我在阅读《红楼梦》时,感觉《红楼梦》中贾宝
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隋故事不太连贯,加上实际上《红楼
梦》是很难阅读的,因此,为了消除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
不太连贯这个感觉,也为了降低阅读《红楼梦》的难度,
一日我忽发奇想,决定以我的美学思想与观点为指导(我曾
在2013年1月出版了一本美学专著,书名叫《美丽的美学:
关于美、美感与艺术的理论新探》),把这个故事从整部小
说中提取出来,以构成一部相对独立但便于阅读的作品,
这就是《木石情缘》这本书的由来。当然,虽然可以说《
木石情缘》是我研究美学、文学与艺术理论的产物,但实
际上这本书也是我的一种纯真感情的产物。
《木石情缘》里的文字主要仍是《红楼梦》里的原著
文字,只有少数文字是我的用以作标题和起开头、连接、
过渡、说明、结尾等作用的文字。另外,为了便于阅读,
我根据现在的习惯,把原著中一些“他”“的”“那”“
作”“顽”“象”“登”“利”“伏”“握”“少”“甚
”“带”“争”“帐”“谅”“陪”“罢”等字,都根据
上下文的意思改成了相应的“她”“它…‘地”“得”“
哪”“做”“玩”“像”“顿”“厉”“服”“捂”“稍
”“什”“戴”“怎”“账”“量”“赔”“吧”等字,
段落也被我大幅度地重新进行了细分,个别段落还被我进
行了前后的挪移。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茅盾先生曾经出版过《红楼梦》
的节编本,但其内容并不限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
故事。我所做的工作与之相比是很不相同的,我只是把贾
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单独提取出来,其余的内容
则基本上被我忽略或简化了,《木石情缘》相当于一部独
立而完整的爱情专题小说。
《红楼梦》原来叫《石头记》,且只有八十回,但今
本《红楼梦》有一百二十回。对于能够读懂《红楼梦》的
读者而言,《红楼梦》前八十回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写
得非常精彩,读起来让人感到“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但若只就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而言,后四十回
的情节也还是不错的。国人都喜欢有意味、有蕴味的作品
,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具有曲折性、悬念性、生动性、新
颖性或创造性的故事情节是构成好的叙事类作品的条件之
一,也是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之一,因此我相信,《木石
情缘》这部从《红楼梦》里提取出来的作品仍然是很精彩
的。
当然,《木石情缘》这部作品远不如原小说内容那么
丰富与深刻(字数大约只有原著的五分之一),但我希望我
的提取工作与结果也能算作我重读《红楼梦》的一个收获
与成果,不仅如此,同时我还希望,《木石情缘》中的爱
情故事也能成为新的影视、戏剧、美术、音乐或舞蹈等作
品的蓝本或依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木石情缘》这部作品是我对《
红楼梦》“披阅数载,增删数次”的结果,其原作者仍然
是洪升与曹雪芹,我只不过起到了一个重新编缀的作用。
原来胡适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与高鹗,但现在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有许多种说法,如土默热红学体系
认为,《红楼梦》的原作者是清初著名戏曲《长生殿》的
作者洪升,《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原型地是当时杭州的西
溪,曹雪芹只是把《石头记》变为《红楼梦》的改续者,
我认同这些观点。不过在与安徽文艺出版社的汪爱武与欧
子布两位编辑商量之后,《木石情缘》这本书的原著者暂
时署的仍是曹雪芹等。
《木石情缘》非常适合于广大的青少年与中小学生阅
读,一方面,广大的青少年与中小学生可以把《木石情缘
》当作一本爱情小说来读,另一方面由于实际上《红楼梦
》是很难阅读的,因此广大的青少年与中小学生还可以把
《木石情缘》当作《红楼梦》的入门读物来读。另外,《
木石情缘》也适合于文学爱好者、语文与文学教师、《红
楼梦》研究者等人阅读。
本书连同《美丽的美学:关于美、美感与艺术的理论
新探》一书的出版,得到了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在理论
和创作两方面兼修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志荣先
生的推荐,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土默热教授
、当代著名作家黄亚洲先生、原中国红学会理事王正康老
师,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木石情缘》这本书撰写了非常精
彩的评语与推荐语。当然,我也要感谢出版社的汪爱武与
欧子布两位编辑,《木石情缘》这本书的书名是我和他们
一起商定的(《木石情缘》原名叫《贾宝玉与林黛玉》),
他们为了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天下爱情,故事无数;问啥最美?宝黛当属!他们一起
商定的(《木石情缘》原名叫《贾宝玉与林黛玉》),他们
为了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天下爱情,故事无数;问啥最美?宝黛当属!
精彩页
一、初识
童年的苏州姑娘林黛玉在其母亲①去世之后,不得不在家教老师贾雨村的陪同之下,来京都投奔她的外祖母了②。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③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
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
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问厅,厅后就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她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人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史氏太君,贾赦、贾政①之母也。
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②;这是你二舅母③;这是你先珠大哥④的媳妇珠大嫂子⑤。”
黛玉一一拜见过。
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
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贾迎春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贾探春⑦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贾惜春⑧身未长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
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
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众人见黛玉年龄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她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在见过贾母之后,黛玉便去拜见她的两个舅舅。
到了贾政屋里,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吧。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玩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①,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赔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P5-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