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艺术之路--陕北歌王(王向荣)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霍文多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陕北歌王王向荣童年写起,分土地滋养、自我成长、踏入演艺、职业演员、民歌传承五个部分讲述了传主的艺术之路。为使内容真实生动,贴近生活,作者连续十多年坚持对传主进行跟踪采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仅仅简单记录传主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以及生活琐事,而是着重展现其扎根在陕北这块热土上,通过传唱歌谣,改变命运,进而享有盛誉的传奇历程,同时烘托出传主独具个性、追求艺术和自由、情感丰富的生动形象。
作者简介
霍文多,生于绥德,长在榆林。受家庭影响,喜欢阅读。在榆林市文联已供职二十年,曾任《陕北》杂志主编。近年来专注于陕北民间文化的考察、整理。先后出版《本色榆林》(合著)、《古树开花·民间剪纸艺术大师郭佩珍》《中国·佳县白云山白云观壁画》等编著、专著。
目录
引子:藏在心底的童谣
第一章 土地滋养
从小就爱唱
回娘家的记忆
公认的好学生
乡村戏台
走口外的人儿转回来
第二章 自我成长
当教师前后
一段插曲
打彩礼的创伤
我不是歌王
一张唱片的故事
在府谷唱出了名
第三章 踏入演艺
凤凰展翅
寻找出路
城乡间的门槛
知遇之恩
初进榆林城
第一次出国记事
婚姻问题
第四章 专业演员
《望长城》的影响
留住真情的书信往来
清唱专辑出版前后
神秘的“神官调”
第五章 民歌传承
黄河船夫曲
重朋友爱自由
画与歌的交融
唱歌常是唱自己
说的比唱的好
传承陕北民歌的心愿
大舞台
附录:王向荣年表
后记
序言
在陕北民歌的历史上,王向荣是一位空前绝后的人物

说“空前”,是指在他之前,尽管也有许多优秀的艺
人在演唱某一类民歌时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从而获
得过一定的知名度,但从来没有一个艺人像王向荣一样出
生在府谷,拜师在山西,又在内蒙古生活过,从而汇集了
晋、陕、蒙三地优秀民间文化,最终成为一个集大成者的
人物。说“绝后”,是指在他之后,尽管还有好多年轻的
艺人不断涌现,陕北民歌在可预期的二三十年里,还不至
于立即消亡。但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的
巨大变迁,陕北民歌的历史上再也不会出现一位像他这样
充满了泥土气息,从民歌的原生地出发,又在生活的苦水
中泡大、泡老的艺人。因为说到底,民歌是一种寄生在农
业生产方式之上的艺术,一旦这种慢节奏的单调循环的农
业文明消失了,民歌也将不复存在。因为说到底,农耕生
活与民间艺术是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王向荣在谈到生活的巨大变化,给艺人带来的冲击时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歌手,听了
他唱的《走西口》,觉得好听,想跟他学,但一开口就说
,王爷爷,走西口是干甚了?是不是到西口旅游了?他听
了哭笑不得。
在2015年的收徒仪式上,王向荣站在陕北民歌大舞台
上,动情地讲了他的从艺生涯,并勉励徒弟们“做好人,
把人做好;唱好歌,把歌唱好。”他说,我已是过了耳顺
之年的人了,但仍然可以闭着眼睛吟唱200多首陕北民歌。
这话给我以很大的刺激,因为这些歌是他打小从炭窑里,
从山梁上,从黄河的波涛中,从香烟弥漫的神坛下,从赶
骡子的脚夫队伍里,从做针线的婆姨们嘴里听来的,终生
不会忘记。这不是吹的。199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
究所教授乔建中先生在为王向荣录制清唱专辑时,他不拿
笔,不带本,一口气唱了40多首。中间口渴了,就喝上两
口小酒润润嗓子。这种功夫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多数年轻
人上台前必须用手机百度歌词,甚至还有右手拿着话筒,
左手拿着手机唱歌的。对他们来说,不用说200首,就是20
首,也已经很困难了。
因此,十年前,当好友霍文多提出,他想写一本关于
王向荣的传记时,我当即表示这是一个好主意,并愿意全
力配合。
关于王向荣,零散的文章、评论以及通讯、报道已经
很多了,我本人就专门到过他的老家,也经常听他在酒桌
上、舞台上演唱,曾写过几篇关于他的文章。他的音像资
料就更多了,较早的有1991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
望长城》,此后央视的《艺术人生》《人物》、凤凰卫视
的《鲁豫有约》等栏目都对他有专题介绍。但坊间一直缺
少一本系统地介绍王向荣从出生、成长到拜师学艺,直至
名扬全国的专著。喜欢他的歌迷、爱好者、专家,想要了
解他跌宕起伏、笑傲歌哭的一生,不得不花好多功夫,从
大量网站、报章杂志中披沙拣金,下载对自己有价值的信
息。这时,作家霍文多的《艺术之路——陕北歌王:王向
荣》应运而生,它适时地填补了这一空白,使得陕北民歌
的爱好者、研究者,从此有了一本可资利用的权威性著作
,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尽管从文学专业的角度看,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
传记。严格意义上的传记从立意、布局到材料的运用都有
一整套完整的要求。本书在文字风格上不大统一,有的章
节偏重于采访实录,有的章节偏重于资料引用,有的章节
是根据传主当时的生活实际做出的合理推演,材料的取舍
也未必精当。但这是陕北民歌史上第一本全面记录“歌王
”王向荣一生盛衰荣辱的奠基性著作,资料翔实,脉络清
晰,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写了一个拦羊小子被人从尘土中举
起,一路跌打滚爬,成为一代歌王的曲折经历,也用了不
少篇幅剖析了“歌王”之所以成为“歌王”的各种因缘际
会。其中不少章节读后令人唏嘘。尤其是作者从生活的原
发地,采录到的那些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故事,更是本书的
亮点。我相信有了第一本,就会有第二本、第三本……第N
本跟着出现;而且在写作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形下,后来的
版本在技法的纯熟上,材料的运用上都会比第一本完美,
因为它有第一本可资借鉴。所谓“事如积薪,后来居上”
,就是这个意思。
本书还有一大缺憾,就是传主丰富多彩的情感生活,
由于各种复杂的人事纠葛,未能全部写进书里。当作者向
我诉说了好多来自身边的难以克服的阻力,导致许多精彩
的采访记录,被迫锁入抽屉时,始觉得古人“生不立传”
的修史原则,很有道理。立则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为贤者讳”,反而尽失“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志传统。
而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他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至关重
要,与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去其
一则尽失,取其一则全得。世人囿于道德偏见,以为去掉
在他们看来有违纲常的情感片段,一个人就会变得“高大
上”起来,这其实是一种错觉——犹如给维纳斯装上假肢
,穿上香奈儿名牌一样。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写出一个更加真实,更加丰富,更加立体的王向荣,只
能有待来者了。
是为序。
2018年10月12日草于长安
导语
王向荣自幼酷爱唱民歌,从为生计奔波到后来通过民间曲艺比赛逐渐登上专业舞台,他把长城内外几个省份流行的山曲、小调、晋剧、秦腔、爬山调、信天游、二人台、漫瀚调都学到了手,做到了信手拈来、随口就唱。经历了跑口外、掏炭、烧砖、打小工、种庄稼等众多活路,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加深了他对民歌的理解,王向荣对民歌的演绎获奖无数,也曾走进人民大会堂,还为多部影片配过插曲,并随团多次走出国门演绎陕北民歌。本书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陕北民间歌王王向荣走向演唱之路的过程。
后记
十年前,我在完成对剪纸老人郭佩珍的采写工作后,
从中认识到身边的老艺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走
近他们,忠实记录他们的生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于
是,我自定计划,决定再写写王向荣,但我没有想到,完
成这个计划竟会持续这么长久的时间。
这些年,我经历了人生的诸多变化,心态也随之大起
大落。尤其是母亲的病逝(2011年),让我感受到的只是
无奈与痛苦,但女儿的降生又给我带来无比的乐趣。随之
,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理想的大学。作为一个普通
人,我真切体会到了人生苦辣酸甜的滋味。
在此,我要感谢这么多年来一直支持、帮助我的亲人
和朋友们。感谢妻子,她事实上比我更为坚强;感谢大姐
、二姐,自父母离世,她们对我的关照,更胜于以往,让
我不时自愧无以回报;感谢朋友狄马;感谢张江源,我们
多次合作,他的装祯设计,总能给书籍不少增色。
感谢责编韩琳女士,她不仅在第一时间给予书稿中肯
的意见,让我增添了不少信心外,还有后期认真、专业的
工作,使得书稿更为完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书中的图片资料由王向荣和他
的儿子王志明提供,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并不是一本人物
传记,而是作者对于王向荣艺术之路的调查与呈现,由于
水平所限,书中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
作者
2018年10月15日
书评(媒体评论)
王向荣的歌就像一坛尘封了多年的老酒,后味非
常重,而且那种韵味,应该说是当今陕北民歌很难得
的。
——赵季平
精彩页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机缘不巧——我第一次认识王向荣已是1992年前后。
当时,我在高中毕业后作为一个旁听生在榆林高专听了一年的中文课。期间,由自卑而获得自醒,并通过成教考试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开办的写作班(仅办了一届)学习写作。
在延大学习的第一年,我们没有进入校本部,教室和宿舍都在南桥旁边一栋转角的小楼上。有一天,课余时间,我在宿舍收看电视,突然看到了纪录片《望长城》中有关王向荣的镜头:其中一个是他的母亲站在院子里和摄制组依依惜别挥手的镜头,让我几乎落泪;另一个是摄制组进入他简陋的办公室捕捉到他的一个面部特写——他的脸上没有一丝作为一个名人的那种劲,相反,我从他的落寞神情中隐隐感到了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孤独。我觉得他是我身边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在此前后,作为一个内心初醒的少年,对于艺术,我抱有一种十分纯粹的观念。在音乐上,我是个歌迷,喜欢摇滚,崇拜崔健,用省吃俭用下来的生活费购买大量磁带。时至今日,我还能感到当初买到迈克尔·杰克逊、卡朋特的磁带时的那种欣喜,还有每次乘坐长途汽车由于别的乘客的反对,司机关掉音乐时的那种懊恼。
在阅读上,我有过不忍读完三卷本《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深切体会。我曾在借阅之后,不忍割舍,用一把旧吉他和朋友换了他的那本《梵高传》。《梵高传》促成了我人生的一大转折,让我当时十分迷茫、焦虑且不安于平庸的灵魂找到了一个方向,也给自己的人生确立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写作。我在长久的生活中,暗暗把梵高当作一个追随艺术必须效仿的榜样。在我的心里,一度把孤独和从事艺术画上了等号。但在当时,对于本土的民间文化,并没有过多的兴趣去关注。
看过《望长城》,当年暑假,回到榆林后,我想采访王向荣的计划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经他事先联系,有一天,我和一位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到艺术团去采访王向荣。他在他宿办兼用的房间里,接待了我们。我们青春年少,冒冒失失,没有丝毫采访经验,但他还是和我们讲了不少,时间也持续得很长。
记得,直至天黑后,不巧整层楼停电,他在房间里点了一支蜡烛,还接着给我们讲……告别时,我们想和他约定第二天继续采访。但得知他要接待陕西电视台专程来采访他的记者,接下来还要陪同他们到他的老家去采访。我们在自愧和羡慕中(当时我们觉得陕西电视台高不可攀,对其记者羡慕的心理其实十分正常。但王向荣在我们面前提及此事时并没有丝毫夸耀的成分,这个印象也颇为深刻),对他更觉得佩服。
但这次采访也就此中断。我尤其遗憾的是,这次采访的记录本后来也不知所踪。
不过,有趣的是,多年以后我的这位喜好文学的同学,经历一番波折,竟将工作调动到了艺术团(办公地址未变),同王向荣成了同事,并担当作词工作至今,想来这也有一种缘分吧! 再至2007年,我先电话告知西安的朋友狄马,请他转告王向荣我想深入采访他的计划。狄马是王向荣和我共同的朋友。不久,在西安荞麦园,狄马安排,王向荣和我有过一次聚餐。这是时隔十五年,我和王向荣的第二次见面。和第一次见他的目的一样,我还是想采访他。在饭桌上,他对我的请求并没有明确表态。
我知道,这十余年过去,他的名气、影响都更大,接受过大大小小无数次采访。采访对他而言只是家常便饭,我首先需要对他表明我的真实意图。但在当时,我其实并没有准备要给他写传。
从我而言,他真正留在我脑海里的还是《望长城》中的那些镜头。而这些镜头,给我又带来了强烈的疑惑,我只是想带着给心灵解惑的目的,对他深入了解。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却并没有明确和成熟的计划。我承认,就艺术成就而言——他高亢、苍凉、深沉的歌声及对陕北民歌天才般的表达和传承,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让他无愧于“陕北歌王”的名号!
但抛开这一符号化的声誉,作为一个人,他有过什么经历?他的精神志趣有何不同于常人之处?他的内心世界是否真的那么强大,从而配得上“歌王”这一声誉呢?也就是说,我曾划定的艺术、纯粹以及孤独之间的等号,是否在他身上能找到一些对应呢?
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