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吟诵的女儿--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吟诵推广志愿者林打打老师(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林岩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后记
信仰的支撑
打打父亲
2017年12月29日清晨,我的不满36岁的女儿,不幸英
年早逝。
我在女儿远行后的3个月,完成了这本小书的初稿;初
稿完成后,文载重任,不敢凑合,反复览阅,字字掂量,
经过6个多月的精细修改,终于完成书稿,时间是2018年10
月初。
开始,我实在难以写下去,每次码字,如晤爱女,点
点忆起,殇情激荡,泪珠挂面,胸次雷击。已经莫逆相交
55个年头的挚友、女儿敬爱的宋伯伯,铁笔铸诗“白发父
辈含泪追”,不断地以女儿的信仰精神给我力量。
2018年的旧历正月初二的下午,我去挚友的父亲宋大
伯家拜年。宋大伯正午睡,我没有打扰他,但看到他的床
头柜上赫然摆放着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
中一震,瞬间强烈地感受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信仰的精
神力量。这给我的写作增添了新的动能。挚友告诉我,去
年宋大伯过96岁生日时,指定外孙买一本《习近平谈治国
理政》第二卷给他作为生日礼物。之前,宋大伯已经认真
读完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并在这本书的许多
页面上作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和记号。九秩之年,他毅然秉
笔,工工整整撰写了多篇读书笔记。
春节后,挚友和我又多遍泣读、感受女儿生前所写的
文字和她的实践材料,进一步深刻感受到女儿坚定的信仰
精神,议定围绕女儿为实现崇高信仰而全力以赴的精神和
实践行动,从6个方面落笔:
一、充满坚定的文化自信,对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复
兴的美好憧憬和使命担当。
二、遵循习总书记教诲,学习焦裕禄精神,紧赶日月
,莫负报国意。
三、矢志不渝,无私奉献,一生甘当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传播的志愿者。
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与红
色革命文化的融合传承方面,勇于拓荒,敢于创新。
五、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在人文基础教育上不遗余
力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六、乐于助人、善良诚信、虚心学习、敬重前辈,勤
奋钻研治学。
这本小书的写作和出版,诸多好友给予了无私的帮助
,我感恩的心情难以表达。
2018年7月9日上午9时26分,打打的宋伯伯陪我乘坐
高铁G184次列车,去北京给徐健顺老师送阅这本小书的初
稿,听取他的指导意见。列车在急驰,我的心在撕裂的痛
苦中煎熬。我难以不回想起7年前陪女儿进京参加中华吟诵
学会第八期培训班的惬意情景。那次进京,女儿一路欢笑
,而今女儿已舍我远行不归,与我阴阳暌隔。我再也听不
到她欢快的笑声,再也见不到她美丽的身影,再也不能面
闻她那温雅悦耳的吟咏。我再一次呼喊,苍天不公!我万
万想不到,再赴京城,怀揣的是字字凝血、句句断肠的悲
叙爱女短暂人生的泪稿,怀揣的是一个远离这个世界的纸
上的女儿,怀揣的是酷爱传统文化、酷爱红色革命文化、
酷爱基础教育、践行焦裕禄精神、紧赶日月无私报国的女
儿的忠魂……列车在疾驰,女儿的宋伯伯深知我的苦痛,
一路宽慰我;没有他的相伴,我难以迈动去北京的步伐。
7年多来,女儿的恩师徐健顺带领女儿矢志不渝地为优
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打拼,他指导、关怀、支持女儿,高度
评价女儿的吟诵志愿者工作和奉献。在女儿遭遇不幸,我
焦雷轰顶、痛不欲生,两天须发全白、体重骤跌的时候,
徐老师牵挂我以及女儿那还没喊过一声妈妈的一岁半的儿
子大器,带领全国的吟诵同人捐款,给了我很大的抚慰和
生存的力量。这次他又在繁忙中为我的小书赐序。徐老师
的恩德,我万分感念,没齿难忘,再次向徐老师致谢。
我自北京返青,对这本小书做了大量的修改后,于
2018年7月20日上午,由女儿的宋伯伯陪同,来到青岛出版
大厦冷鲜花主任的办公室。她郑重地接过书稿,放在办公
桌上,接着耐心地倾听我简要介绍书稿的内容。在我两个
多小时的介绍中,她几次抹眼泪,多次给我倒水、递纸巾
。她听完后,高度肯定了女儿打打的事迹和精神,肯定了
我的书稿。2018年8月2日上午,在青岛出版大厦一层书吧
,冷鲜花主任把我和打打的宋伯伯介绍给这本书的责任编
辑张性阳。他对绝学吟诵十分熟悉和支持,满腔热情地赞
扬了打打和他的恩师徐健顺等吟诵志愿者,对他们为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矢志不渝的拼搏报国精神深表敬
佩。他盛赞女儿为青岛的吟诵传播所做出的开创性业绩,
赞扬女儿是青岛弘扬国学的宝贝。他深信这本书会收到良
好的社会效益,会激励更多的人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而奋
斗。
我感谢青岛出版集团领导的支持,感谢冷鲜花主任懂
得我女儿的心,懂得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她一直关心这本
书的修改、出版,发短信鼓励我,告诉我“这是一本宝贵
的书,期待它的出版”。感谢张性阳编辑对这本书的肯定
和热情,感谢他为这本书付出的心血。在他的指导下,我
对这本小书在多个方面加以修改,让此书焕然增色。
著名的毛体书法艺术家王振宝先生为我女儿的英年早
逝痛惜不已。他非常赞佩打打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拼搏献身
目录
序言/值得,不值得?
开篇/微笑的女儿,走好
上篇 樱开淡艳
壹 江山代有新画出
——为吟诵而生,伴吟诵而去
贰 抱子领读,紧赶日月来去
——顽强拼搏,焦裕禄精神心中系
叁 一人课堂也开讲
——传统阅读方式重拾传统
肆 小把手大主题
——绝学推广天地宽
伍 小荷飘香:经典诵读,向前走
陆 胶州的教育需要你
——为唱响“沽河吟”请调胶州
柒 屠岸小友尊师长
——绝学书简留诗香
捌 吟至雅静樱开淡艳
玖 非常家事助成长
拾 白发父辈含泪追
——吟诵大事共续写
下篇 勤耕犁手
壹 清明出生惹疑虑
——德才兼具坷难多
一 起名
二 洞宅
三 母亲
四 童事
五 天资
六 劬劳
贰 学路由家开起点
——绝笔忌诗隐伤感
一 奶奶
二 爷爷
三 父亲
四 忌诗
叁 今日爱女成永诀
——又逢除夕再如何
一 转移
二 绍兴
三 溪口
四 淘砚
五 饺子
六 泣信
肆 女儿中考存天问
——人算难以抵天算
一 人算
二 标兵
三 拓荒
四 天算
伍 程派吟腔探索者
——吟诵精进步履坚
一 吟戏
二 好听
三 倒字
四 修复
五 尊重
六 探索
陆 雏凤清于老凤声
——古遗赓传结父缘
一 试水
二 助阵
三 同人
四 助学
五 家情
六 谢诗
附录壹
悼念打打文选
一 无我之心——悼念林打打
二 巾帼英雄气——追思林打打
三 林下之风,遗音未终——追忆林打打老师
附录贰
打打遗文选
第一辑
一 矢志不渝继续前行
——2017青岛市首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吟诵论坛倡议书
二 岁岁登高、扎实传播
——青岛吟诵7年小结暨2017年12月11日
发给徐健顺吟诵团队的汇报
三 青岛市方言吟诵普查、抢救工作建议
第二辑
四 小女与范曾、盈午两位师长攸关的诗话三则
五 叶嘉莹先生吟诵调探讨
——屠岸先生与小友打打关于吟诵的往来书信(3封)
六 揭示汉语言声调意义的密码
——《中华吟诵——平长仄短的艺术》序言
七 中华传统吟诵调的源头吟
——《中华传统吟诵调钩沉——中小学必读诗对应篇目十二首》的引言
八 “炼字”“炼音”
——中华古典诗词的二元创作(《以声制诗》摘录)
后记
信仰的支撑 打打父亲
精彩页
2013年3月,我的31岁的女儿,青岛市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林打打,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吟诵专著《读书的好声音——吟诵艺术概论》(以下简称《吟诵艺术概论》)。女儿于1982年4月5日出生,身高一米六一,2000年于青岛市李村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市富源路小学,2006年调到青岛市山东路小学,2017年请调到青岛胶州市教体局。
女儿在她的《新春望》诗作中充满坚定的文化自信,闻书稿墨香,吟雅音韵长。她豪情萦怀,热切地憧憬在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呈现出一幅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新春画。女儿还在她的专著《吟诵艺术概论》卷首语《我在干一件大事——当好吟诵推广运用的排头小兵》中,给了自己奋斗前行的明确的角色定位和目标。女儿立志以绝学吟诵为小把手,以描绘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新春画为大主题,甘当志愿者,甘当排头兵,学习楷模、勇于创新,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苍天,不公!
2017年12月29日5时36分,风华正茂的爱女,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特别是在病重时刻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溘然离世,尚不满36岁。
2018年元月4日,天笼阴云,寒风凄冷,上午9时整,500多人自发参加了“吟诵的女儿林打打告别仪式”,青岛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章芳女士致送别词,青岛市全民读书月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发来吊唁短信,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巡视员许红炜、青岛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处处长朱红卫、胶州市教体局副局长李文等分别代表各自的单位参加了女儿打打的告别仪式。参加吊唁送别的人,撕心裂肺,泪如泉涌,许多人按捺不住悲痛,哭喊起来。我不忍入耳,声声锥心,如雷轰顶。16年前,我送走了女儿的妈妈,万没料到,我又来送别相依为命的女儿。我的心底在绝望地嘶喊:我的宝贝女儿,不会再回来了!
女儿英年谢世,全国各地国学界、各地的吟诵学会及各界吟诵志愿者同人、亲友、学生、领导和同事等哀痛惋惜,给了女儿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绝学吟诵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高度评价,并向白发老迈的我和女儿的还没有喊过一声妈妈的一岁半的儿子大器捐助义款24万元,捐助人包括许多小学生。我已恳致感谢并将全部义款回馈吟诵传播事业,诚盼微款大用,告慰远去不归的女儿。
苍天,不公!
2017年9月13日,在青岛市首届普通话吟诵论坛上,踌躇满志、喜形于色的女儿向全市发出了推广普通话吟诵的倡议书《矢志不渝继续前行》(遗文选一)。女儿怎么会想到,仅仅3个多月后,她会永别这个世界,再也无法去完成她在倡议书中所描绘的宏图和追求的梦想?论坛举行前,时任青岛市委常委、教育局局长邓云锋和教育局副局长姜元韶会见了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和女儿。邓局长向徐老师赞扬女儿说:“打打老师去胶州扎根,传播国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会见后,大家合影留念。
2017年9月18日,《青岛日报》刊载记者王沐源的报道《吟诵,开启传统文化魅力之门》。在这篇报道中,女儿回答了记者关于青岛市吟诵发展前景的提问,说:“青岛接下来的吟诵推广将会大范围铺开。”但是,又有谁能想到,已把绝学吟诵传播融人生命之中的女儿,恰在她即将迎来冀盼的人教版《语文吟诵》面世,恰在她正信心倍增地登上青岛绝学吟诵普及的新台阶之际,骤然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苍天,不公!
2010年10月12日,女儿第一次参加中华吟诵学会在青岛举办的吟诵骨干师资班,就立下了复兴中华绝学的宏愿大志,并坚定不移地追随恩师徐健顺先生步入了吟诵推广的征程。在这次吟诵培训班上,女儿赋诗一首,寄情言志:
岛城兴吟诵雅业感怀
虬曲老枝吐芳妍,古遗雅音待薪传。
岛城得贤识大业,京华借师开鸿篇。
自古善卷恐虫蛀,从来玉琴忧谬弹。
荣国绝学惟心正,孰与沉浮有天眼。
2013年7月15日,女儿在与琴岛工作室(感动青岛团队“支教岛”的原名称)的公开访谈录中再次坦露心声:
吟诵绝学,回归社会,回归母语,回归教育,是我为之奋斗、急于实现的梦想。
回望女儿7年多来的吟诵志愿者实践历程,她在青岛的吟诵推广、教学、研学、平台拓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绝学吟诵回归社会、回归校园课堂的拓荒者,是一名上下求索、勇往直前的绝学吟诵推广创新者。
P3-5
导语
林打打,一位热爱国学的80后,先后教授3万多名学生学习古诗文。这不仅因为她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因为她的另一个身份——国学吟诵推广人。
本书是林父为其女所写的生平事迹。这是一部倾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的礼赞,这是一曲白发父亲为黑发女儿泪撰的挽歌。
本书献给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而奋斗的人们。
序言
值得,不值得?——悼林打打老师
常常想起,最后日子里的林老师,在病床上向我竖起
的大拇指。
常常想问她,这样值得不值得?
只在人间度过了36年,很多美景、快乐还没有经历,
就这样转身离去,值得不值得?
仿佛林老师的身影还在海风中伫立,风如叹息。
儿子只有一岁,却已知给病重的母亲揉背,就这样转
身抛弃,舍得不舍得?
老父孤身,只有这一个独女,就这样转身不顾,忍心
不忍心?
仿佛林老师还躺在胶州农村那间简陋的小屋中辗转,
痛彻心尖。
为什么要忍痛工作,数月不辍?为什么不抽点时间,
去医院求救?
为什么要振臂呼喊于漠然人群?为什么要孤身奔走于
都市巷陌?
为什么要把仅有的积蓄补贴政府活动?为什么要离开
大都市中心,降薪去郊区?
为什么还在哺乳假期,未出月子就抱着乳儿四处公益
领吟?为什么要把珍贵的技艺免费公开传授?值得,还是
不值得?为什么在吟诵迎来曙光之际,悄然离去?为什么
在岛城刚刚记住你的时候,接受遗忘?
仿佛林老师的俏脸在空中浮现,笑眼如弯月。谁知她
?她选择了她的人生,选择了她的活法;她的36年,是她
自己的岁月。这可能是唯一值得欣慰的事,唯一的值得。
在吟诵界,在国学界,还有多少人像林老师一样活着。作
为一个自主的人活着,作为一个人活着,不为名利,不畏
世俗,只有志如明灯,只有情可羁绊。
还有,对殉道者无尽的思念。
回首,潮声一片。
忆秦娥 悼林打打老师
潮升落。潮声如泣月如默。
月如默,青林黑塞,魂归谁托?
海风曾拂俏花萼,飞歌散入万街陌。
万街陌,如今剩却,梧桐萧索。
戊戌年玖月贰拾伍日子夜
内容推荐
本书系林打打之父倾情之作,记录了林打打致力于吟诵学习与推广前前后后的故事,以及林打打在吟诵推广领域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同时,林父用深情的笔触记录了林打打带病坚持吟诵推广的精神以及作为父亲的痛惜与感喟,对已故的斯人是沉痛缅怀,对热心于吟诵事业和中华很好传统文化传承的来者是鼓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