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做了十多年记者。
曾在黄金时期的“南方报业”工作,又在网易做了五年频道副主编。
在2008年深入北川汶川震后灾区,协助幸存者救援和死难者遗体运送;策划过网游,后任职《人物》记者,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商业与财经版专栏作者。近年来,专注于报道中国当下的信仰市场,写有:《陈坤的队伍》、《等待末日的寺庙》、江西王林《气功大师》、辽宁大悲寺《苦修》等。这些特稿的点击量每篇都超过了10万+,被各种媒体纷纷转载。
2014年,辞职踏上寻访中国女修行者的旅途,现已完成书稿,并且成为母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她在红尘外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许晓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许晓,做了十多年记者。 曾在黄金时期的“南方报业”工作,又在网易做了五年频道副主编。 在2008年深入北川汶川震后灾区,协助幸存者救援和死难者遗体运送;策划过网游,后任职《人物》记者,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中文网商业与财经版专栏作者。近年来,专注于报道中国当下的信仰市场,写有:《陈坤的队伍》、《等待末日的寺庙》、江西王林《气功大师》、辽宁大悲寺《苦修》等。这些特稿的点击量每篇都超过了10万+,被各种媒体纷纷转载。 2014年,辞职踏上寻访中国女修行者的旅途,现已完成书稿,并且成为母亲。 后记 旅行归来之后,家中多出了许多因这趟旅程而产生的 纪念品。它们触手可及。 蒙顶山的茶叶分成红茶和绿茶两种。红茶是我向普照 师购买的。当时身上只剩下四百多元人民币,我住在四川 省一个名叫蒙山的地方,最近的取款机在雅安市或名山县 ,山上没处取钱。我用尽身上现款买了一斤红茶,它们中 的一撮此刻正躺在我家中的茶壶里,冲泡出怡人的芳香, 红酒般的醉人颜色。普照师从一个铝制的大密封罐中取出 这些茶叶,亲手包装成两个小袋。我很后悔当时没有多买 一些。两小袋绿茶,同样出产于这座山头,是主持送给我 的,在我临别寺庙的时候。 很多书。有些是寺庙或宫观的资料,有助于我理解道 场里曾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有些是经书,比如《妙法 莲华经》。有些是修行人的心迹结集,比如《翰墨佛心》 ,这本是被称为‘t中国第一比丘尼”、已经故去的隆莲法 师的诗词集,在一个异常炎热,蚊虫活跃的夏日下午,由 她的弟子,成都铁像寺住持果芳法师赠送给我。诗词集很 厚,沉重,离开铁像寺后,阳光照得我睁不开眼,我汗流 浃背地带着书,进了一家茶馆,喝了一壶热茶、一杯鲜榨 果汁、两杯不要钱的冰水,然后带它回到宾馆,裹上一层 毛巾布,寄回上海。从那会儿,直到现在,这本诗词集和 《妙法莲华经》一起,躺在书架的最高层,一个我认为适 合它的地方。 更多的是宗教饰物,据说可以辟邪。有些是木质的, 有些是项链和链坠,还有道家的乾坤圈,萨迦寺的辟邪青 稞粒。 我很喜欢那对乾坤圈,它们是两只木质的手镯,交叠 在一起,一只刻着南斗六司,一只刻着北斗七星。自从乾 元观的尹信慧道长把它交给我,我就可能地一直戴着它们 ,并且用道教中一种特殊的方式,一首美丽的短诗,在无 论看不看得见星星的夜晚,向它们祈祷。、 我还从莲花生大师在西藏秘密闭关三年三月零三天的 地洞里带出了一些彩绳编织的手链。收集这些纪念品的时 候,我总认为它们用得着——某一个亲戚,某一个朋友, 或者我的父母,在某一个感到害怕,需要安慰的夜晚,也 许会希望自己的脖子上挂着点儿什么,手心里捻着一点什 么。 这些饰物里,我最喜欢的是藏人常戴在手腕上的一种 短绳,它们是由羊毛或牛毛编织而成,黑白两色,短短一 圈,正好围住手腕。这种纪念品在拉萨、札什伦布寺、萨 迦寺都有出售,有时候我也会从亲密的藏族阿妈手里得到 ,它们漂亮,轻巧,而且反映了一种西藏式的信仰传统, 藏人相信万物有灵,整个空间都飘荡着神灵。 至今,饰物中的绝大部分仍然储存在我的书房里,它 们并没有如我想象的,很快被赠送出去。一个原因是,旅 行结束后,我没有见太多人;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并不如 我想的那样容易感到恐惧,空问和神灵的关系在削弱。 朝圣之旅结束后,我回父母的家休息了一个星期。吃 饭席间,我向一两个至亲友好赠送了一两样小饰物,手链 ,还有车挂。送给他们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唐突。虽然赠 予和接受的双方都很礼貌,但我仍然觉得:“好像做了不 合适的事”。同时卜寸度:“如果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二 的饭局,我应该能把这事解释得更圆满一些。许多人一起 进餐,我没法看着对方,告诉他那句我最想说的话:‘这 根绳子代表着从一个距离你一万五千米,海拔四千五百米 的山洞里带出来的祝福。’” 当我开始书写这次旅行的时候,不确定的心情就如那 次饭局上的感受一样。我不知道人们是否想知道那么遥远 的地方所发生的事,是否想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检视陌 生的生活。 令我庆幸的是,阅读永远是一对一进行的事。书写和 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我最想要的“一对一进行的饭局” 。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不知道想请谁来吃这餐饭。 但我想象,并且几乎相信,我已经看到了你的眼睛, 你也正看着我的眼睛。它直接发生在我和你之间,关于这 次旅行,说出一切。 2015年2月 现在,我对自己增加了一些了解:生而为人,我对物 质有需求,我喜欢过好日子。只有当我对物质生活条件充 分满意,内心充分安全,我才敢尝试清贫而节制的生活方 式。而反面是——当安全感已经充分,我必然要去做一些 冒险。 我不了解高山、流瀑、女巫、僧侣。我所做的一切, 只是营造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情境,照见自己。旅行的意 义:照镜子。 至于修行。 修行这件事是这样的。 我曾经提出许多浩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活着?为 什么死亡?害怕死亡怎么办?绝望的时候怎么办? 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它让我展开好奇心,踏上旅程 。 这趟旅程只属于我一个人,因为我只能去寻找我自己 的“问题”。这里说的“问题”,不是困境,就是疑问。 问题是真正为人量身定做的东西,问题只能由我提出 ,只有我有责任、有能力去为其寻求答案。 完全由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贯穿你的记忆,一直困 扰你,但不可能属于一群人共有的那个提问,是问题。 如果“问题”就是“修行” 目录 第一篇 因为一次冥想,我出发寻找女修行者 第二篇 再见,比尔·波特;再见,《转山》;再见,《雪洞》 第三篇 东南沿海 /“你别走,你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第四篇 初进普寿寺 / 从此以后我不会再说自己“近乎佛教徒”了 第五篇 三台道院 / 无苦不成道 第六篇 乾元观 / 责任所在 第七篇 普寿寺、武汉、芦花庵 / 这不是一趟学习无情的旅行 第八篇 武当山 /“修行嘛就是各管各,自己管自己,别人是管不了的 第九篇 海心山 / 白度母的璎珞 第十篇 崆峒山 /“你要记住,你是道家的孩子 第十一篇 永兴寺 / 蒙山甘露 第十二篇 色达 /“你们所谓的孤独,在我这儿好极了 第十三篇 滇西北 / 等待李兵 第十四篇 拉萨 / 秘洞魂湖 第十五篇 绒布寺 / 石坡居民 第十六篇 香格里拉、虎跳峡 / 高山峡谷 第十七篇 回家 后记 精彩页 第一篇 因为一次冥想,我出发寻找女修行者 2013年9月的一个傍晚,下午六七点钟,天空还是亮晃晃的。去彩光教室的路上,我抬头看了一眼我所工作的杂志社办公室,它在同一栋大楼的十六层,有近百位记者、编辑在那里工作。 两年间,我经常往办公室跑,开会、修改稿件、和编辑部的同事一起加班,每个月去四五次。杂志的报道,有一些和宗教、修行有关,他们力图秉持记者的客观中立,但写出来的文章气息不尽相同,有些是访问名人的成长故事,寻找他们内省的瞬间;有些带有批评性质;有些是希望找到当事人,让他陈述行为的内在动机;还有一些则近乎调查报道,被写进文章的人,多半已经成为新闻事件中的丑角。 作为杂志社的一分子,像这类和宗教有关系的报道,我已经写了五六篇。但是在朋友带我去彩光教室之前,我怎么都没有想到,就在我们办公的大楼地下一层,有一个和修行有关系的小团体。他们距离十六层的近百名编辑、记者其实只有五十米的直线距离,却从来没有被这些嗅觉灵敏、好奇心旺盛的媒体人注意到。 这个名叫彩光教室的地方,主要用于开展心灵瑜伽活动,也就是近两年来时尚杂志、女性杂志、健康杂志经常提到的“身心灵”课程。每周几天的固定时间,会有一小群人——十多名,至多不超过二十名——聚集在这里,通过瑜伽、打坐、冥想、舞蹈,释放积郁,让心灵获得安慰。 来这里的人,女性居多。我一共去了三次,第一次是和大伙一起包素饺子,胡萝卜香菇芹菜,剁了几大盆馅,下锅煮。吃完饺子,大家席地而坐,谈人生,谈理想。有一位热爱手工劳作的家庭主妇,帮伙伴们做项链、穿手环,内部销售,价格低廉,创意十足,其乐融融。第二次,参加两个女老师带的冥想课,每人发一块瑜伽垫、一块毛毯,先唱诵,再冥想,然后听音乐。一片寂静中,老师说,现在可以释放了,有人哈哈大笑,更多的人哭泣,默默饮泣、放声哭号,都有。我没哭出来,觉得哭出来的人都在演,我不想演,所以不想哭。可是来都来了,不释放一把很亏。所以我也努力融入气氛,刻意去想了一些不愉快的童年往事,很快,眼泪从眼角流到了腮帮。第三次去,就是一开始我说的,2013年9月的这个傍晚。往教室走的路上,我很开心,因为这晚是吴琼带课。我知道彩光教室,就是因为吴琼,她是我朋友的朋友。听朋友说,这个女孩很有意思,从《瑜伽》杂志辞职之后,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修行,她教人冥想和静心,很有一套。我很好奇,想体验跟着这样一位老师冥想会怎样。 很快,我就知道了那是什么感觉。 当天晚上,我们做的是一套来自印度的静心动作,持续了一小时。我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具体都有什么体势,它大概包括:深且快的呼吸;激烈地抖动大腿;保持脚所站的位置不动,同时让你的手、膝盖、臀部和其他的关节像弹簧一样抖动;最后在寂静中坐下,什么也不做,只是休息。 抖动身体的时候,我要很勉强才能跟上节奏。我不相信这些动作能带来任何效果。冥想难道不应该是从头静坐到尾吗?一群成年人这样抖动真是可笑啊。幸好,除了我们这群疯子以外没有别人。我的念头一个又一个地冒出来。 老师终于说“躺下,休息”的时候,真舒服,似乎挨过前面的部分就是为了享受这一刻。我再也不去想冥想的事了,安静舒服地躺着比什么都强。我放弃学习冥想的念头,躺在瑜伽垫上,心满意足。 什么都不想。只是休息。上课的有七八个人,大家都累得够呛,躺在地上。房间里没有任何声音,音乐、唱诵,什么都没有。就只是安静,就只是躺着。就在一片寂静之中,有一个清楚的声音进入我的脑海:“我要写一本关于女修行者的书。” 到今天我也不明白这个声音是怎么回事。它以一句话的形式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像是一道光照亮了脑袋。 Kevin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做出版的朋友。冥想后的第二天,我给他打电话,说想写一本关于女修行者的书。Kevin说有兴趣。我花三天时间写了一封邮件,“女修行者采访计划”,连同过去写的几篇稿子,发给了他。在邮件里,我没有提彩光教室的这次冥想,也没有说,要写这本书是因为我听见了内心的声音。 邮件里,我是这样描述这个计划的: 我想在2014年的夏季寻找并采访中国的一些女修行者。能够被列入这个采访名单的女人,不仅仅是某种宗教的信徒,她们已经真正开始修行,有自己的方法和体验。我想写她们的故事、困境、挑战、阜微、自由、欢喜。英国比丘尼丹津·葩默的《雪洞》对我影响很大。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见过女修行者将自己的修行故事如此和盘托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对心灵的成长感兴趣,但大部分人都恐惧修行的艰难,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始,或者认为那根本只是一个神话。她们需要看看例子,看看别人是怎样度过那些和修行有关的真实困境的.比如女性特有的例假怎么处理,闭关中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修行中遇见的情感困惑如何面对,遇到性诱惑或者性要求如何处理,修行者特有的孤寂时刻如何度过。我想搜集女修行人的故事,它 导语 一言不合就说自己看破红尘?这年头佛系的人越来越多,出家可没那么容易。 如果你在红尘内犯着迷糊,这趟旅程,帮助你从红尘外找到答案。 国内首部探访女性修行者生活的非虚构作品。 一份对寺院生活的真实体验和记录,一部为女性而写的《空谷幽兰》。 一段与各种各样的修行者相遇的精神之旅,一次对自我的觉察和清醒认知。 10个省份,20个道场,30000公里,《人物》杂志记者许晓暂时告别媒体后的一次长途旅行,从福建东南沿海出发,一直走到了西藏珠峰大本营的绒布寺,她叩开了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戒掉七情六欲的女性修行者世界的大门。她们是因为什么做出了断尘缘的选择,她们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序言 四分之一世纪以前,美国禅宗修行人比尔·波特出版 了一本记录中国隐士生活的书,《空谷幽兰》。这书在中 国畅销不衰,引起普通人对中国传统修行生活的兴趣。如 许晓在书中所言,她这次探索也部分受到比尔·波特的启 发,但她更进一步,访问了以赤松居士的男性身份不易到 达、或者即便到达也难一窥究竟的女性修行者的世界。 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过去漫长岁月里被“父系”逻辑主 导,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红尘之外的修行者世界也并非例 外。女性声音、女性视角都难得一见。我个人曾在三位女 教授的指导下接受学术训练——我想基于这一经验指出: 女性视角和逻辑弥足珍贵。对于男性读者而言,在你刚开 始对它感到不习惯的时候,可能需要稍微提醒一下自己。 然而对于修行者本人,男女之别仅仅是所有需要放弃 的分别心之一种。放弃分别之心是本书的核心主题之一, 关于这个问题,我比较欣赏许晓在蒙顶山永兴寺邂逅的比 丘尼普照的态度:为什么出家?出家好嘛。相当于你现在 上班,喜欢你的工作一样。 修行者世界的真相是简单的,简单到乏味。业内人士 常用的说法是:如实知自心。意思大概是,如果你确定自 己想要什么,你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红尘内,红尘外 ,这些不过是修辞。 仔细打量过红尘的前辈修行者们用了很多篇幅来讨论 这个问题,说得越多,问题就显得越复杂。不过我想,眼 前刚好有一个恰当的比喻:红尘就是你手机里的世界,你 的朋友圈,你转发点赞的公众号。别人眼里的你,就是红 尘里的你。 所以,如果你在书店遇到这本书因好奇翻起一页。很 遗憾,你可能也像我一样还在红尘里犯着迷糊。但同时也 要恭喜你,因为许晓带你走上的这趟旅程,可能会是一次 启迪之旅。 叶南(《华夏地理》前执行主编、《禅的行囊》译者 ) 内容推荐 《她在红尘外》是国内首部探访女性修行者生活的非虚构作品。文笔流畅、扎实,题材罕见,在当下具有独特的意义。资深媒体人的一次长途旅行,她独自一人,历时四个月,跨越十个省份,行走了三万公里,从福建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了浙江、江苏、山西、湖北、河南、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一直走到了西藏珠峰大本营的绒布寺。它既是一本游记,也是一部心灵成长史。她将用独属于女性的感性,记录了对修行人的观察和寻访,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俗世里的人,是如何通过这次游历,找到人活在世间摆放自己的方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