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学记忆思想(东西比较随笔集)/国际新比较学派文库
分类
作者 张隆溪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虽然内容各异,但总体来说,都涉及文学、文化及中西比较研究。书中文字或缅怀学界前辈,追思其学问人品,或评述学术著作,探索其人文意蕴,或回顾往昔,由亲身经历而思考人生与时代之巨变,或记叙见闻,因游览各地而深感世界之大、文化之丰富,以及跨文化理解之重要。这些平实的文字抒发作者所思所见,不求深刻,但求真切,可以由一个小小的侧面,展现出一代人所经历的并不寻常的时代。
作者简介
张隆溪,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及翻译讲座教授。2007-2009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009年获选为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获选为欧洲学院外籍院士。2016年获选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英文杂志Journal of World Literature主编,美国人文学术刊物New Literary History顾问编辑。用中英文出版二十多部专著,发表两百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一些著作被译成法、西、葡萄牙、希伯来、日、韩和阿拉伯等多种文字。
目录
自序
东西方研究:历史、方法及未来(代引言)
上编 人物思想论
中西交汇与钱钟书的治学方法——纪念钱钟书先生百年诞辰
怀念钱钟书先生
初次见面
淡泊名利,卓尔不群
永远的怀念
钱钟书谈文学的比较研究
中西文学的关系
中西比较诗学
文学翻译研究
比较绝不可牵强比附
钱钟书的语言艺术
佛经与文章繁简
文字机趣
骈体文,骈偶语和外来语的化用
比喻的妙用
以贝壳见大海
钱钟书谈思想的片段性和系统性
具体入微,反对空疏
阐释学与系统方法
钱钟书著作的一个特点
钱钟书论《老子》
论钱钟书的英文著作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感
学者家庭的聚散
古驿道上的离别之梦
不求名声与声名不朽
美的追求——怀念朱光潜先生
虚怀若谷的美学大师
美学论争与马克思的权威
80年代的反思和解放
译介工作:从马克思到维柯
探求美的精神
《朱光潜美学文集》读后杂感
小引
美学批判与政治斗争
马克思《手稿》的激进意义
维柯《新科学》的意义
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王元化先生著作读后随笔
“走出中世纪”的启示——怀念朱维铮教授
掷地有声——评葛兆光新著《宅兹中国》
锦城访马识途先生
记与德国阐释学大师伽达默的交谈
对文学价值的信念——悼念弗兰克·凯慕德
美国研究的开拓者——记丹尼尔·艾伦教授
下编 回忆与随想
忆昔少壮时
生命的转折点——回忆“文化大革命”后的高考
独特的一代
重访锦城
锦里读书记
北欧记行
来自瑞典的佳音
初访丹麦
赫尔辛基印象
斯德哥尔摩的汉学传统
斯德哥尔摩老城、博物馆及其他
在斯德哥尔摩演讲
访问奥斯陆
北海之滨的山城卑尔根
附言:关于孔子学院的一点感想
哈佛杂忆
牛津基督圣殿学院印象
多伦多通讯
纽伦堡随想
读《法西斯时代的日本》
附录
巴山蜀水润隆溪——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隆溪教授印象 桑宜川
隆溪读书,从混沌走向智识
状元进京,众大师授真经
隆溪观点:不薄今人爱古人
隆溪评书:夏志清与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隆溪治学:从修身走向立言
隆溪的跨越:走向中西文化的融合
隆溪坦言:我爱香港
实至名归: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隆溪治学:从立言走向大家
张隆溪:中西文化的摆渡人
导语
本书汇集了关于文学、思想和人物的观察与思考。
收在本书里的两部分文章就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涉及东西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随着中国的变化发展并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克服东西文化之间的隔阂,达到跨越文化差异的相互理解,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