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云海争奇之儿女恩仇记(上中下)/民国通俗小说精粹导读丛书
分类
作者 还珠楼主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将武侠小说领军人物还珠楼主作品中文学水准第一的《云海争奇记》及其续书《兵书峡》的前三回合为一体,使情节更完整集中,结构更紧凑,整部作品大开大合,控御有度,人物生动,虚实相生。原著突出表现了武侠文学的两个最富冲击力的母题:快意恩仇和少年磨难,以及连接两个母题的孤儿故事,本书为其另起副标题为“儿女恩仇记”。
目录
第一回 烟水苍茫 双桨凌波人似玉 风尘奔荡 扁舟剪烛夜如年
第二回 佳丽关心 亭中卜卦 鸽原在念 湖上回航
第三回 骇浪挽危舟 江女酬恩施绝技 粗心惊失错 苏翁临难托遗孤
第四回 闻变哭良朋 山馆伤心风定后 践言携淑女 马蹄乱踏月明归
第五回 古树斜阳 踏浪行波逢异士 幽崖密莽 飞虹掣电败凶僧
第六回 闻钟惊绝艳 月明林野斗婵娟 返里省慈亲 谷暗峡荒诛恶兽
第七回 深机密阱 伏莽刺清官 除暴安良 中途惊丑类
第八回 行波踏竹 一神童大雨戏镖师 掣电飞芒 诸剑客荒山歼巨寇
第九回 破金钹 凶僧授首 伏白刃 巨盗轻生
第十回 活火烹茗 深山来旧雨 只鸡斗酒 古庙戏神偷
第十一回 舐犊情深 空山强侠女 原鸽念切 暗语托神童
第十二回 胜地挥金 黑摩勒初逢异丐 开门揖盗 小铁猴再戏好人
第十三回 志苦情真 长路遄征急友难 言甘币重 假名拜寿肆凶谋
第十四回 危崖夜灯红 失路无心遭巨寇 荒山凉月白 穷途遇救见高人
第十五回 黑摩勒三探女丐村 老少年两试劈空掌
第十六回 闲窥秘隐 无意得仙兵 假作痴呆 有心擒巨寇
第十七回 石洞获藏珍 夜月荒村寻侠女 酒楼逢刺客 平林古渡戮神奸
第十八回 啸侣命俦 众佳侠山中赴会 奇能绝技 诸异丐台上施威
第十九回 会花村 群英打擂 诛恶党 异丐施威
第二十回 正胜邪消 天外来佳侠 虹飞电舞 场中见异人
第二十一回 明月照禅关 千尺高林腾蛇影 遥空驰雪羽 一声长啸落胎仙
第二十二回 绝壑耀奇辉 氛雾若云迷海色 腥香收毒物 兽虫如织赴鲸吞
第二十三回 剑气冲天正邪大对决 法网匝地蝼蚁岂能逃
第二十四回 燔松炙虎巧计戏凶僧 绝顶飞身凌空挥铁掌
第二十五回 联袂探奇入洞寻异士 罡风御寇擘腹见藏珍
第二十六回 绝顶水气风雨恶 浩荡云涛剑光寒
序言
民国通俗小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有一大批文质兼美的作品,己逐渐经典化。这些小
说在我国有深厚的读者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文化内
涵更受到读者的关注。立足于发掘经典的当代意义,在作
品遴选和编排方式上进行创新,我们策划出版了本套“民
国通俗小说精粹导读丛书”。
本书是武侠小说领军人物还珠楼主的代表作品《云海
争奇记》全本及其续书《兵书峡》前三回的合编批点本。
《云海争奇记》是还珠楼主的重要著作,其文学水准
可称第一。它不同于“蜀山系列”神魔加剑侠的内容,而
是以武侠人物为主的“入世”之作。原著突出表现了武侠
文学两个最富冲击力的母题:快意恩仇和少年磨难,主题
即为“儿女复仇”,这一主题延续到同一系列的《兵书峡
》前三回。为使读者完整阅读这个大开大合的故事,本书
将两者合刊,并命名为《云海争奇之儿女恩仇记》。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作品,减少阅读障碍,本书特
设置夹批板块,由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洪先生随文评点原
著(以楷体字加粗标注),并撰写作品导读,附于书前。相
信读者能在阅读原著的同时,获得新的启发。
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原著中的用字用词有与现行出版
规范要求相龃龉之处。为了最大限度保持小说的原汁原味
,在编校书稿时,除明显错讹外,对异形词、儿化词、非
法定计量单位等问题,均尊重原著原貌,不予更动。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导语
还珠楼主的小说向以卷帙浩繁著称。气魄宏大、想象奇特是其所长,良莠不齐、不便阅读是其所短。
原著突出表现了武侠文学的两个最富冲击力的母题:快意恩仇和少年磨难,以及连接两个母题的孤儿故事,本书为其另起副标题为“儿女恩仇记”。
精彩页
第一回
烟水苍茫双桨凌波人似玉
风尘奔荡扁舟剪烛夜如年
仆自客岁,以病家居,杜门却扫,经卷药炉,自安禅悦。匪惟无心世事,即笔墨生涯亦拟抛弃。顾以《新北京》《天风》两报主者,均为多年朋友。拙著《蜀山》《青城》两小说,同未完卷,欲罢不能,延至今迩。仆既病且懒,初意此二报而外,不复肆为笔孽,再有写作矣。上月《实报》主人以某君之介,嘱撰小说,以疥栏尾。辞不获允,迄未报命。顷又一再敦迫,词意殷勤,若欲必得。勉草斯篇,用图塞责。窃思武侠小说久成滥泛,仆更伦荒,何当俊赏?明知巴里之言,难为《实报》增重,第幼随宦辙,性适嬉游,长更旅食四方,频年流转,足迹所经,实半国内。兹者志事弗应,意复慵散,未了中年,几类枯僧。独于山水癖嗜,结习难忘,登临莫遂,犹存遐想。每当风雨晦明,烟晨月夕,辄复坐温旧梦,神往竞日,以是道里山川,时萦胸臆,每借小说,寄其幽情。还珠素有山水烟霞之癣,渑注小说便成特色。某物理学院士曾盛赞还珠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称其成就在柳宗元之上。二者相较,或有不伦。然还珠写景,之奇,之美,开卷自见也。虽笔致庸凡,学殖未逮,不足以状丘壑林泉烟云变态之奇;然景因实践,记类写真,篇中道里山川之所由涉,风土人情之所由履,其视此为卧游之资乎?
江南为吾国文物富庶之邦,而两浙山水之秀丽,又复由于东南诸省江山毓秀,人才辈出,岩壑幽岫,尽多奇士。惟以此辈英男侠女,大都遁迹林泉,游神物外,襟怀淡泊,性慕冲虚。即有任侠尚义之行,亦多是我行我素,不喜世知。乡里老儒,标榜性理之学,偶涉奇迹,便认为怪力乱神之言,子所不语,志怪谈鬼之人大都坎凛终身,我何人斯,敢犯时忌!偶有闻见,往往掩耳疾走,若将浼焉,匪惟不敢言,且亦不敢闻,笔之于书更无论矣。其身受者,又多无告穷黎、寡识编氓。以故敢言者不能传,能传者不敢言,豪情胜事只在民间,终不达于士大夫之耳目。文人笔记间有载列,亦以忌避孔多,语焉弗尽。冠带之人尚且谓其非情,譬之寓言,甚或目为邪说,多所垢病。岁年淹没,于是乎其传者寡矣。
作者漫游四方,喜闻异事,登临之顷,每就山僧野道、村老逸民,促坐清谈,询以所知,而于游侠迹事尤多向往,廿年尘迹,闻见殊多。本篇所纪白岳十四侠士,即昔年江南之旧闻也。本书结局虽在黄山,而诸侠事迹都散在江、浙一带。
这里先从浙江省金华府永康县一个姓虞的开始写起。金华府旧辖八县,如东阳、永康等县,多有县治而无城垣。这姓虞的,家住在离县街二十余里的河上村内,附近有三个大镇:一名西市口,一名百集,一名下大路。当地为前明显宦应氏宗族聚居之所,子裔繁昌,族人甚多,村民姓应的差不多要占十之七八,所以当地人都叫它作十里应。姓虞的却是前三代才从镇海迁来,细细写来,一笔不苟,给人以“实录”的感觉。地介西市口、百集二者之间,只有五六家同族。不过虞家也是江东望眷,诗书世裔,每家眷属人口都不在少,田产又多,加上附居的几十家佣仆佃户,无形中也自成了一个村落。
本书所纪,乃是虞家第二房子孙。家主名叫虞舜民,年己半百过去,世以耕读传家。写武侠,却从一富家翁发端,似迁实巧。缓缓道来,有从容之致。同胞老弟兄四个:老大尧民,老三圣民,都在外省做官;老四德民,是个小京官,嘉庆初年,病故京寓。只他一人,性情淡泊,乐善好施:两试春官不第,便即无意进取,只在故乡纳福,力田课织,好行善事,乡里都称他作“二善人”。他又长于经纪,善于享受,治理得家中田业日益富厚。起居饮食,虽不专做排场、穷极奢侈,却也实际讲求,务极适美。虞氏弟兄分家过度,并非出于自动,乃是上辈祖人明白事体,长于虑远。知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子孙的贤愚不肖,难为预料。天下没有长聚不散之局,便是张公百忍,同居也仅九世;况世上能有几个张公?子胤一繁,争端易起。与其徒慕数代同居的虚名,启子孙阋墙之渐;反不如及身之存,早为平停分配。并以读不废耕,耕不废读,著为传家典则。虽不必亲事躬耕,至少占晴课雨,岁时收成,必使闻知。违者即是不孝,勿使或背。如此既免异日戈操同室,萁豆相煎,而子孙分家以后,自立门户,各不相赖,互有观摩,即或不肖,多少也保得一点田业在手,决不致完全荡败,尽弃耕读,同沦饿殍,遂废蒸尝。所以三世分家,友于相亲,始终弗替。连妯娌娣姒之间,都无间言。对人又极厚道,真是一人雍和,全村上下,都是祥淑之气。人生最难得是境遇舒适,受人尊敬,家族和美,不生闲气。舜民处到这样的环境,又是个会享福知足的人,还有什么不称心的。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