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神话
分类
作者 袁珂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神话》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叙述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该书由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所著。1950年,《中国古代神话》在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后经过多次修订和增补,内容大为丰富和完善。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羿和嫦娥的故事,帝俊、帝喾和舜,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将中国各时期经史子集中有关神话故事的零碎片断,通过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熔铸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形成了一部具有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研究汉民族古代神话的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神话传说》(简明版)《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二十余部著作及八百余万字的论文。袁珂先生的多数著作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意、韩、捷克、西班牙等多种语言。其作品还在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目录
原序
第一章 导言
一 神话不是空想出来的
神话的起源和与劳动的关系
反抗神的神的出现
二 中国神话只存零星片断的原因
神话的历史化
诗人和哲学家对于神话的保存与修改
三 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古书:《山海经》《山海经》的图画和文字
《山海经》有散漫和疏略的缺点
还有必要对这部书的文字方面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四 神话的演变和发展
神话和迷信
神话和传说
神话和仙话
为什么要研究神话
第二章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上)
一 屈原《天问》里提出的问题
混沌给儵忽凿了七窍
阴阳二神经营天地
巨灵“造山川、出江河”
治理洪水受责罚的懒汉夫妇
鬼母吞吃她的儿子
钟山的烛龙神
二 龙狗盘瓠的故事
从盘瓠到盘古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的神力和变化
盘古和烛龙神
盘古的葬所
三 诸神创造人类
汉画里的伏羲和女娲
雷公的被囚和遇救
一颗牙齿的伟大作用
伏羲女娲在葫芦里躲避洪水
哥哥和妹妹的结婚
人类的由来
四 华胥氏之国
雷泽边上的巨人足迹
天梯的种种
都广之野的建木
木神而兼生命之神的句芒
伏羲的创造和发明
“钻木取火”的古老传说
伏羲的后代
五 女娲抟黄土造人
女娲建立婚姻制度
高襟神调的欢乐盛会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战争
“女娲补天”
六 大蟹和陵鱼
归墟里的五神山
海神而兼风神的禺强
龙伯国大人的开玩笑
仙山的传闻
“黄金时代”的上古
笙簧、芦笙和“跳月”
栗广之野的十个神人
女娲的退休
第三章 世界是怎样开始的(下)
一 太阳神炎帝教人民播种五谷
炎帝在医药上的贡献
炎帝的子孙后代
追随赤松子升仙去了的炎帝的小女儿
巫山的朝云和暮雨
“精卫填海”
二 少吴诞生的神话
有趣的鸟的王国
被抛弃在大海里的琴瑟
少昊和蓐收的神职
国王丑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少昊的子孙后代
“大傩逐疫,穷奇食蛊”
三 颛顼和禺强
颛顼叫重黎隔断了天和地的通路
讲究礼法的颛顼
颛顼的子孙后代和他的鬼儿子们
彭祖长寿的秘密
颛顼叫猪婆龙演奏音乐
颛顼死后的奇怪变化
四 神和人发生了距离
给人带来灾祸的奇禽怪兽
奇怪而于人无害的生物
药用的动物和植物
熊穴、九钟和蜍鼵鼷
山林水泽的鬼神
善良的天帝帝台
古神泰逢
第四章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一 黄帝和“皇帝”
昆仑山上的帝都
半天云里的花园
视肉
火老鼠和火浣布
妖媚的武罗神
象罔找到了黄帝失落的玄珠
玄珠给震蒙氏女儿偷去了
玄珠变做了三珠树
二 五方的上帝
鼓和钦鸦谋杀葆江
受到惩罚的贰负的臣子危
神荼和郁垒
“夜游神”
知道天地鬼神事情的白泽兽
黄帝的子孙
黄帝在西泰山会合天下鬼神
晋平公听清角
三 关于蚩尤的种种传说
蚩尤赶走炎帝,鼓动苗民反对黄帝
蚩尤和黄帝双方军队的阵容
黄帝冲出大雾的包围
魑魅魍魉怕听龙吟声
天女魃和应龙的战功
被人们赶逐的旱魃
奇异的军鼓
四 幽都的守卫者
“夸父逐日”
夸父死后的遗迹
玄女传授黄帝的兵法
黄帝杀蚩尤
枫林、盐池和蚩尤
坟角柢戏
蚩尤和饕餮
上帝儿子们的隐忧
五 庆祝胜利的《桐鼓曲》
蚕神献丝
蚕马的故事
黄帝和嫘祖在蚕织事业上的贡献
牛郎织女的故事
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六 “愚公移山”
断头的刑天
传说中黄帝的创造发明
黄帝的游踪
荆山脚下铸造的宝鼎
黄帝乘龙升天
王子乔试验崔文子
“鸡鸣天上、犬吠云中”的趣剧
第五章 帝俊、帝喾和舜
一 从甲骨文看帝俊的形貌
帝俊的妻子:太阳女神和月亮女神
帝俊和五彩鸟交朋友
五彩鸟、凤凰和玄鸟
帝俊的竹林
帝俊的子孙后代
巧倕没有地方使用他的巧
二 帝喾叫凤鸟天翟表演舞蹈
“日寻干戈”的弟兄俩
梦吞太阳的帝喾妃子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寒冰上的弃儿
后稷教人民栽种五谷
后稷的葬地
三 喝野菜汤、吃糙米饭的尧
萁荚和萐蒲
神羊替法官皋陶断案
一脚夔的音乐创作
驱妖除怪的重明鸟
仙人僵俭
击壤老汉的议论
许由和巢父
序言
沈雁冰(茅盾)先生早年在《中国神话研究》一文里
这么说过:“中国神话不但一向没有集成专书,并且散见
于古书的,亦复非常零碎。所以我们若想整理出一部中国
神话来,是极难的。”二三十年以来,也颇有学者在中国
神话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从荒地上开辟了一些约
略可行的路径,但是却一直没有人来做整理中国古代神话
成为专书的这项工作,而这又实在是很重要而必须做的一
件工作。
在我童年和青年时代,一直就很喜欢童话、神话、传
说这类人民的口头文艺创作;以后涉猎到了古书里的一些
神话资料,一方面惊讶其丰美,同时又不能不惋惜其零碎
,因此终于不顾自己学识能力的浅薄,竞把它们缀集起来
,写成一部比较有系统的完整的东西,就是1950年年底在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代神话》。这本小书,尽管还
有一些缺点和错误,但因为读者的需要,还是每年都在再
版,到1955年年底,已经印了六版。在书籍出版的几年中
,我常想抽时间把它再订正和改写一遍,但由于种种缘故
,这愿望很久没有实现。直到去年,我才下定决心要实现
改写的愿望,经过读者的敦促、出版机关的赞助、领导的
同意和本人为时将近一年的努力,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改写本的篇幅,扩大到几乎是原作的四倍左右。很多
章节,都是原作完全没有的;即使有,也往往面目迥异。
可以说这不是在改写,而是在另起炉灶地重作。除了旧的
材料尽可能地运用进去以外,又加入了两三倍于旧材料的
新材料。全书所注明引用的神话传说的片段,不下千条。
连同虽引用了而未加以注明的,实在在千条以上。要把这
些碎片搜集起来,排比,考订,汰其重复,去其矛盾,扫
除其历史家、哲学家、神仙家所加予的烟瘴,还它的本来
面目,把它安排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用艺术的炉火与匠
心,将它熔铸成结晶的整体,这工作确实是相当繁杂的。
我尝试着这么做了,自然还是做得不够好,不过比较起先
前的那本简陋的小书来,总算是又跨进了一步。
经过彻底改写的这本神话,视野是大大地扩张了:不
但运用进去了许多新的神话资料,并且连好些仙话和传说
的资料也都运用进去了。这在以前是不敢这么大胆运用的
,后来从大诗人屈原的那篇神话、传说、仙话等无所不包
的汪洋浩瀚的诗篇《天问》中,才悟出神话、传说和仙话
实在不应该那么判然地划分,它们在古代人民的口头传说
里,实际上恐怕也是彼此包容、划分不了的。因此我才从
谨小慎微的窘境中放开手来,采择了一些历史传说和仙话
的资料进去。这么一来,神话的时代延长了,神话的领域
扩大了,而且触类旁通,左右逢源,连一些看来是哲学里
的寓言的东西都复原成了神话资料而被运用进神话去:像
《庄子》里的鲲鹏之变,黄帝遗失玄珠,藐姑射仙人……
放开视野寻找传说和仙话的资料来充实神话内容的过
程,当然也不是兼收并蓄、不加甄选、随手摘拾的。实际
上也还是经过相当的选拣的。例如传说,就尽可能避免近
于历史的一类;仙话,也只选取了几个古仙人如赤松子、
宁封子、彭祖、师门、啸父、王子乔等的行迹,并没有把
《列仙传》或《神仙传》里的仙人们都搬列进去。偶然叙
写到一些修仙慕道的小故事时,亦可加以调侃,或斥其虚
妄,足见我们在运用这些资料时其态度也和运用神话的资
料有所不同。
古代的风俗习惯如求雨的暴巫聚尪、逐疫的游行呼噪
、高襟神庙前的唱歌跳舞等都很有趣,而且和神话有密切
的关系,所以也不惮词费将它们叙写进去;至如有关神话
的祖国的壮丽山河、名胜古迹,在谈到的时候,也有意地
加以刻画和点染——这也是使视野扩大的因由。
从改写的本书里可以看到:我们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
议论,而增加了许多文学笔墨的叙述和描写。这在先前也
是没有充分做到的。现在则突破了无谓的拘谨,能够较充
分地发挥想象和推想了。这种想象和推想的发挥,尤其在
夏以后的一些章节如王亥和王恒的故事、姜太公遇文王等
可以见到,使文章在这些地方显得比较活泼而有生气。但
是这些想象和推想,仍然是从一定的根据出发,而不是架
空的玄想。
有些同志希望我用纯文艺的体裁来写作一部神话,不
要用目前这种夹叙夹议体;我感谢他们为青年也为文艺着
想的好意,将来也许我会尝试为之,大胆地写出那么一部
来。可是目前,由于中国神话散碎的特点,又是做初步的
整理工作,要不用这种体裁,好些东西就都缀集不起来。
用了这种体裁,倒觉得既不失为谨严,又比较方便灵活,
所以还是用了。
本书章节后面的注释和引文,花去我的时间和精力并
不比正文更少,为的是说明所整理的神话有哪些资料的依
据,安排是否恰当,理解是否正确(有的注释和引文还担
当着补充正文之不足的任务),同时也为了引起青年们研
究古代神话的兴趣,并不是为注释而注释,为引文而引文
。所以虽然附以注释和引文,也尽量求其简短。例如内中
就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引文,都是摘引。原都在删节处加有
虚点“……”的,后来觉得虚点太多,既碍视线,且占地
位,于抄录时才一概删掉,只除了文章过于不连贯的几处
还保存着以外。我想这当无碍于去查对原书和对所引资料
本身做初步的理解的。
郭沫若先生,是我衷心敬佩的一位文艺和学术界的大
师,从他对屈原诗尤其是《天问》一诗的研究和翻译,我
得到了不少的教益。本书里有些地方对神话资料的理解,
就是采取郭先生的成说。但也有的地方,是我的意见和郭
先生的意见有出人的,也就不揣冒昧,径自写出了我的意
见,以就教于郭先生,略存“百家争鸣”之意,想因此或
可得到更多的教诲的。
最后,本书的完成,得到四川大学领导和图书馆的两
三位同志的帮助不少,尤其是图书馆出纳处的两三位同志
,热心可感,惠我实多,谨此致谢。
1956年10月于成都
最近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实行业务上的分工,将我
国文史哲方面的书籍通通归于中华书局出,原准备今年由
商务印书馆重印的拙著《中国古代神话》,现在就改由中
华书局印行了。这本书,虽然由于读者的需要,印行了几
次,自惟缺点和错误还是不少,因而在重印前,又作了一
遍修订。为了照顾到原来的纸型,没有太大的改动,只能
说是小范围的修订。但综计大小处所,亦不下百余,从几
个字的小修订到几百字的大修订都有,也可算是尽了相当
的努力。其间编辑同志所提供的意见、读者的正确批评,
也都尽量采入于所做的修订中。又原书的错字和错误的标
点符号,在这次修订时,又校出改正了不少,亦差足自慰
。然而还有未惬于心的,那就是限于自己的学识、思想水
平和艺术表现水平,不能做到想望中的完美。只有期之于
今后继续钻研努力,更进一步地提高了。
1959年国庆节前夕于北京
导语
本书精选了经典的中国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蚕神献丝》《羿射十日》《西王母的传说》等。这些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天地万物天真、朴素、真诚、美好的艺术想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歌颂了人们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的创造。
书评(媒体评论)
毫无疑问,袁珂是神话研究的开拓者,他对中国
神话的研究所作出的艰苦工作和杰出贡献已被当今汉
学界的专家们所公认。
——(英国)白安尼
袁珂一直致力于中国神话的研究,是该领域的领
袖人物。
——(日本)铃木健
精彩页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
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
那时是浑浑沌沌,谁个能够弄清?
有什在回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
无底的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
阴阳二气,渗合而生,它们的来历又从何处?
穹窿的天盖共有九层,是谁动手经营?
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最初的工人?
远在两千三百年以前,我们的大诗人屈原,就在他著名的诗篇《天问》里,发出了一连串关于天地怎样开辟、宇宙怎样构成和谁是天地的开辟者这类问题。从这些问题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混糅在哲理中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影子。但因为只提出了问题,没有写出答案,古书里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又常阙略,生在两千多年以后的我们,要想从这些问题里考见远古神话的真相,就很是困难了。
有一个类乎神话的寓言,记载在比上述诗篇时间稍早一点的一部古书《庄子》里。故事说:南海的天帝叫儵(同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儵和忽两人常到混沌那里去玩耍,混沌招待他们非常殷勤周到。有一天儵和忽在一块儿商量怎样报答混沌的恩德。他们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等七窍,用来看呀、听呀、吃东西呀……偏那混沌一窍也没有,未免美中不足,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几窍来。于是就带了斧头、凿子之类的工具,去给混沌凿窍。一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混沌,经他好朋友这么一凿,却“呜呼哀哉,寿终正寝”了。
这个有点滑稽意味的寓言,包含着开天辟地的神话的概念。混沌被儵、忽——代表迅疾的时间——凿了七窍,混沌本身虽然是死了,但是继混沌之后的整个宇宙、世界却也因之而诞生了。
混沌,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确实是一个天神的名字。《山海经·西次三经》说,西方的天山上,有一只神鸟,形状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名字叫作“帝江”。帝江就是帝鸿,也就是那个作为中央上帝的黄帝,所以《庄子》寓言便直接把他当作是中央的天帝。至于有人说混沌是黄帝的儿子,那倒恐怕是较后起的传说。
不管混沌是天帝或天帝的儿子,除了追求“返乎自然”“不识不知”“无为而治”等的道家以外,是没有人喜欢这个黑糊糊黏连成一片的混沌的。所以后世的传说中,混沌是被丑化了。《神异经》说混沌是只既像狗又像人熊的野兽,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着。因为是个“睁眼瞎”,自己走路很艰难,但别人到哪里去他却知道。遇着那有德行的人,他就一股蛮劲地去抵触他;遇着横行霸道的恶人,他反而伏伏帖帖,摇头摆尾地去依靠着他。这种卑贱的脾气,实在是天然生成。平常没事的时候,这家伙,总爱自己咬着自己的尾巴,回旋着,仰面朝天,哈哈大笑。从这个传说里,可见人们对于和黑暗差不多同义的混沌,实在是没有很好的感情的。
正式的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出现在汉代初年的一部叫作《淮南子》的书里。大意说,当上古还没有天地的时候,世界的景象只是幽冥混沌,看不出一点形迹。混冥之中,慢慢生出了两个大神,一个是阴神,一个是阳神,在那里苦心经营天地;后来阴阳判分了,八方的位置也定出来了,阳神管天,阴神管地,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可是这个神话,哲学的意味过于浓厚,实在不能引起我们太多的兴趣。
比较能够使我们发生兴趣的,是另一部书上记载的一个叫作“巨灵”的天神,说他是和“元气”一齐降生下来的,又叫“九元真母”,本领极大,能够“造山川、出江河”,看来,是有做造物主的资格了。这神,据说是出于汾水的尾间,原本是个河神,他曾经在华山显过一番手段,把那横亘在黄河中途的华山,“手荡足蹋,开而为两”,使河水可以一直从华山经过,不必绕道曲行,至今华山上巨灵开山的手脚迹印还宛然存在。恐怕正是为了这类的传说,道家方士们才把这可爱的河神推升成了开天辟地的造物主;可是一经这样矫揉造作的雕饰,素朴的神话反而湮没不彰了。
说到河神巨灵,不禁使我们想到古代传说中那一对治理洪水的懒惰的巨人夫妇的故事。据说当天和地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大地上就有洪水泛滥,上帝就派遣巨人朴父和他的妻子两人同去治理洪水。这一对夫妇,真可算是硕大无朋,他们的身子各有千里之高,腰围的大差不多也就和身子的高相等。这胖冬瓜似的两个肥汉,对于治水这件辛苦的工作当然是很感苦恼的了。所以他们一点儿也不用心,肤皮潦草地把工作干下去,只图早些了事。他们开导的江河,有的地方挖深了,有的地方挖浅了,有的地方淤塞起来了,有的地方被阻挡住了:全部工程简直搞得一团糟。许多年以后才又劳烦大禹爷重新来把洪水治理一番。天帝恼怒他们的懒惰懈怠,就罢免了他们的职务,责罚他们赤精着身子,一丝不挂,肩靠肩站在东南角的大荒之中。他们不喝水也不吃饭,不怕冷也不怕热,只喝点天空中的露水,便能充饥。一直等到黄河的水澄清,才能让他们夫妻“官还原职”。但要黄河的水澄清,据说要海与河断绝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