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现实的逻辑脉络,以理论阐述为基础,以现实问题为参照,准确界定意识形态安全概念,重点把握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演变特点,全面分析互联网时代影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复杂因素,提出牢牢掌握互联网时代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主动权的对策措施试图建构研究互联网时代中国意识开形态安全问题的完整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陈中奎(1983-)男,江苏阜宁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后,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政治发展战略。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国防大学学报》《解放军理论学习》《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广西日报》《山西日报》等发表论文50余篇,部分论文被《求是导读》《红旗文摘》《教育文摘周报》等转载: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8部;主持军队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二 互联网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体系的基本构成 三 互联网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结构层次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意义 一 时代维度:关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二 中国维度:关乎中国总体国家安全 三 世界维度:关乎世界社会主义生存发展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演变特点 一 打破传统国家边界,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热点由局部向全球扩散 二 两方认为自身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单向输出者,非西方国家开始向其倒灌意识形态 三 社交媒体在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升级过程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 青年始终是意识形态斗争双方争夺的重点对象 五 行政管控不再是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长久之策,引导网络舆论成为亟须提高的能力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 发展性安全风险 二 竞争性安全风险 第五章 牢牢掌握互联网时代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主动权 一 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安全战略观 二 构建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三 采取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有效防御措施 四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五 提升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