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俯仰之间,寒来暑往,几度春秋。其中感慨,如鱼饮 水,故小书完成之际,多言几句。拙文的写就首先归功于 老领导谢玉堂先生。2007年起,时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的 谢玉堂先生创建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他对舜文化研究 非常执着,也非常有心得。我有幸跟随做服务工作,受老 领导的影响,对舜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多年来,山 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在包括老领导在内的历任会长带领下 ,在探究中华文明起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不 少成果,我也跟随着学习了很多东西。多年的耳濡目染, 萌生了一个想法:写一篇对《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舜 的记载进行文本解读的文章,算是对自己这些年来学习成 果的一个总结。初稿完成后,老领导谆谆指教,不择巨细 ,鱼鲁豕亥,务去讹误。且一再鼓励我可再做些修改补充 ,争取写成一本书正式出版。我深受鼓舞,按老领导的要 求进行了修改扩充。随后请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山 东大学张富祥教授教正。安作璋教授曾任山东省大舜文化 研究会第一任会长,今虽鲐背之年,依然博闻强记并且非 常严谨,对拙文从头到尾逐字批改,其中一些重要问题更 是翻出资料耳提面命,并欣然应我请求为小书作序。张富 祥教授对《史记》研究颇深,与我虽不熟悉,但在我登门 求教时并未推辞,视若己生,认真审看后给我写了很长、 很详细的修改意见。我在两位老一辈学者这里不仅学到了 宝贵的历史知识,更从他们谦谦君子的大家风范中学到了 做人的道理。本书在开始写作到后期修改的过程中,山东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赵燕姣女士一直给予了无私的指导和帮 助。在此,我向老领导和三位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 衷心的感谢!同时,本书的完成也得益于山东省大舜文化 研究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惠荣荣、杜有林、李洋、郭笑天等 同志的辛勤工作,以上所列难免挂一漏万,但感激之情将 永存心间。 赵志刚 2018.3.28于舜城济南 目录 序 前言 上篇 尧本纪中的舜 第一章 谁来接我的班 第二章 齐家治国 第三章 你来摄政天下吧 第四章 巡狩四方 第五章 驱逐四凶 天下归心 下篇 舜的故事 第一章 舜的家庭背景 第二章 舜的成长轨迹 第三章 踏上接班人之路 第四章 绝境逃生 第五章 虞舜王朝的建立 第六章 舜和他的大臣们 第七章 治水 第八章 魂归九嶷 第九章 结语 后记 精彩页 司马迁写《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尧每人一章分别叙述,但对舜的记载却在尧本纪中就提前开始了,因此舜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出场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了。 故事是从尧在位七十年的时候开始的。在位七十年,尧感觉力不从心了,这时候有个问题天天困扰着尧:谁来接我的班呢?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tian)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guan,同鳏)在民间,曰虞舜。” 尧问四岳:“啊,四岳,我在位七十年了,你们谁能接任我的位子?”四岳说:“我们德行不够,有辱帝位。”尧说:“推举一下你们亲朋好友以及认识的人。”众人都对尧说:“民间有个没结婚的男人,叫虞舜。” 这是舜的名字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第一次出现,本人没有露面,是尧手下的大臣提到了他,而且还不是普通的聊天场合,是在一次非常重要的高等级议事会上提到了他。 四岳是谁? 这是个众说纷纭的名词。自古以来的争论主要有:四岳究竟是一个人还是四个人?是邦国部落首领还是尧唐集团高层官员?是一种职位称呼还是氏族内部的尊称? 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四岳是“四方诸侯之长”,如《辞海》就解释为“事实上是四方部落酋长”。这种说法认为“四岳”是当时除尧之外四方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代表。尧当政之时,中华大地上邦国、部落林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黄河中上游的华夏集团、黄河下游的东夷集团和江淮流域的三苗集团。其中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形成了联盟,联盟中各邦国和部落中最强大的就被推选为邦国联盟的盟主。尧的邦国是当时最强大的,他之下是仅次于陶唐氏的邦国、部落首领,这些首领之下,是更小的邦国、部落首领。在这种政治架构中,各层级的邦国、部落会服从上层相对应邦国、部落的命令,但各层级邦国、部落的内政事务是相对独立自主的,不受上层和平级的邦国、部落干涉。根据这种说法,“四岳”,就是仅次于陶唐氏的四方邦国、部落首领。 然而这一说法存在问题。首先是“四岳”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四方邦国部落首领,且在众臣之上,是一种极为尊贵和特殊的存在。为什么?因为尧帝直接问“四岳”能不能接替他的位置,不用任何推荐!而其他候选人都需要经过推荐才行。其次,“四岳”明显是长期在尧身边辅政,如果他们是四方的邦国、部落首领,他们自己邦国、部落由谁来执政呢?这个问题就很难解释了。 因此,我认为郑玄的解释比较可靠。郑玄认为:四岳为“四时官,主方岳之事”。岳,本意是高山的意思,“四岳”应该与自然崇拜中的高山崇拜有关,“主方岳之事”说明这个称呼很可能是当时对部落中负责祭祀山神的巫师的尊称。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四岳”和“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霍山、中岳嵩山)不是一回事,是指西方的四座高山。“四岳”还担任着观察测算历法、颁布农时、指导农业生产的重任,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一种职位。到尧执政时期,担任这一职位的很可能就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当时执掌四时、主祀方岳被认为是传达神灵旨意的,攸关天下黎民的生计,地位非常高,也是尧身边最为亲信的人。所以,尧想找接班人第一时间就向他们询问。 尧这时候多大岁数了呢?“在位七十载”,“载”,年的别名,就是“在位七十年”。西汉孔安国讲,尧十六岁继位,在位七十载,时八十六。八十六岁,这岁数确实不小了。他想干什么呢?想从四岳中找个接班人:你们谁觉得自己可以就站出来,大家来看看行不行。 但四岳非常简单直接地给他否了:我们德行不够,干不了。原话中有个词:“鄙德”,什么意思?鄙德,鄙俚无德,粗野庸俗,没有德行。这词够谦逊,“四岳”也是具有非常高的德行啊,为什么要在盟主面前如此贬低自己? 是谦虚么? 他们可不是谦虚,他们非常清楚,要想继承这邦国联盟盟主之位,一定要具备更高的德行和才能,尤其是“德”,必须能服众才行。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用人时对道德的重视,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过道德这一关,个人有个人道德,家庭有家庭道德,社会有社会道德,职业有职业道德,从政有政治道德。这个特点一直传承到今天,我们国家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就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并且在党章中作了明确规定。 尧听了这个回答,也不再继续客气:既然你们不行,就推荐别人吧,认为谁行就推荐谁,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这时候出现了个非常有意思的场面:不仅仅是四岳了,“众”,大家伙,凡是参加这次重要会议的大臣一致推举了舜。 P3-5 导语 这是一本通俗易读的作品。作者广泛采纳各家所长,把《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舜的记载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从而保证比较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又力求译文通顺明白,将舜的一生如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普通读者更容易了解舜,了解我们的中华先民怎样艰辛创业,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密联系。同时,他还广泛搜集资料,用舜的故事为主线,串联了大量历史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他少量直接引用原文,多数都融会贯通、提炼成简洁明了的文字,几乎概括了尧舜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背景知识,使普通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史料记载的内涵,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 序言 《(史记)中的大舜》是一本通俗易读的作品,作者赵 志刚同志一直热心于舜文化的研究和宣传,这本书凝聚了 他多年来的学习心得,我读后很为他勤奋好学、学有所获 感到高兴。 中国人自古有治史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文明传承不 息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的重要 区别。中国历史首推“二十四史”,“二十四史”首推《 史记》,《史记》首篇就是《五帝本纪》,《五帝本纪》 用过半篇幅记述了舜。舜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绕不过去的 关键人物,舜文化的传承对今天坚定文化自信、价值自信 、道路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司马迁写成《史记 》已有两千多年,古字文言,今天普通读者读起来还是有 困难的。 志刚同志写这本书首先注重了易读、易懂的普及性, 他下了不少功夫,广泛采纳各家所长,把《史记·五帝本 纪》中关于舜的记载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从而保证比较准 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又力求译文通顺明白,将舜的一生如 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普通读者更容易了解舜,了解我 们的中华先民怎样艰辛创业,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和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密联系。同时,他还广泛搜 集资料,用舜的故事为主线,串联了大量历史知识点。对 这些知识点,他少量直接引用原文,多数都融会贯通、提 炼成简洁明了的文字,几乎概括了尧舜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背景知识,使普通读者能 够更好地理解史料记载的内涵,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 、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这就有一些文化积累的意义了。 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又引用了不少考古成果,结 合历史文献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了大胆、科学的推理分析 ,视角比较独特,观点比较新颖,值得一看。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新成果的不断 发布,研究中国上古史的资料越来越多,中国上古传说时 代的历史真相也被逐步地揭开。了解我们国家自己的历史 文化,热爱我们国家自己的历史文化,宣传和弘扬我们国 家自己的历史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本书若能激发更多国人对我们 自己祖国历史的关心和热爱,肯定是一件好事。 是为序。 安作璋 2018.3.27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依据《史记》等历史作品中对虞舜的资料,整理并撰写而成,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笔,讲述了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舜的身世、生平、事迹等,是一本兼具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学术普及著作。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舜文化、先秦考古文化研究具有较大意义。全书分为两篇,分别是上篇“尧本纪中的舜”和下篇“舜的故事”。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舜文化、先秦考古文化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