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抗战信札/共筑长城文化抗战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良志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李良志,1928年10月2日生,湖南省汉寿县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教授,抗日战争史研究专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兼职研究员。
后记
《抗战信札》由李良志、吴美华、周大计协力合作完
成。李良志拟定了本书的编写大纲,收集了本书信函的主
要部分及本书所收照片的主要部分,撰写了本书绝大部分
栏目的说明辞,审订了全部书稿,并负责本书所有文字的
最后统稿定稿。吴美华收集了本书中共领袖人物、民主党
派领导人以及其他著名爱国人士信函的主要部分,修改了
本书全部栏目的说明辞,审订了全部书稿,并打印了本书
撰写文字的主要部分。周大计收集了本书有关国民党人物
、国民党抗战以及抗战时期国际关系信函的主要部分,撰
写了部分栏目的说明辞,也审订了全部书稿。中国人民大
学中共党史系硕士研究生耿苗苗参加了部分资料的收集复
印工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
资料和帮助,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策划者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方清刚先生和河
南大学出版社的马博先生,没有他们的倡议和努力,就没
有本书的编写和现在的成果,我们对方清刚先生和马博先
生表示衷心感谢。本书承河南大学出版社为我们出版发行
,我们对出版社全体同志表示感谢。
本书所引用的照片、信函,来不及一一向每位作者、
编者致谢,谨表歉意。
李良志
2017年7月
目录

《抗战信札》的编辑思路与解说
一、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战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妥协对内镇压
四、七君子事件
五、西安事变
六、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
七、国共第二次合作后的新局面
八、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战略战术与作战
九、中国国民党抗战的战略战术与作战
十、国共合作中的磨擦
十一、抗战时期的胡适
十二、从主和到叛变的汪精卫
十三、日军暴行与中国军队的人道主义
十四、海外侨胞对抗战的贡献
十五、抗战时期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十六、支援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
十七、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十八、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十九、抗战时期的中英、中法关系
二十、联合国的创建与中国国际地位的确立
二十一、开罗会议与废除不平等条约
二十二、中国战区的建立与同盟国的军事合作
二十三、中国远征军
二十四、抗战时期的宋美龄
二十五、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
二十六、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十七、抗战家书和抗战英烈遗书
后记
精彩页
一、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战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四省,揭开了14年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紧接着,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于1932年1月发动了侵犯上海的战争;1933年初,入侵长城各口;1935年5月,又开始了侵占华北,妄图使华北五省“自治化”。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总是站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前沿,号召全国人民坚决奋起抵抗,决不妥协。中国共产党对“九·一八事变”后的一切抗日斗争,如1933年11月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1936年6月的“两广事变”以及1936年11月的“绥远抗战”。均表示坚决支持。
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
东三省事件告全国人民书(宣言)
1931年9月20日
中国工农兵士劳苦群众们!
万宝山与朝鲜之血迹未干,日本帝国主义又公开进兵中国,强暴占领奉天、安东、营口,更大规模的(地)屠杀中国民众了!
各国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是压迫中国、屠杀中国民众的万恶强盗。半年以来从万宝山、朝鲜一直杀到青岛,现在又杀到奉天、安东、营口,中国劳苦民众被牺牲已经累万盈千,过去“五卅”、济南惨案等更擢发难数,现在他更公开更强暴的(地)占领中国土地,其显明的目的显然是掠夺中国,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同时更积极更直接的(地)实行进攻苏联,企图消灭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祖国、世界革命的大本营,及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帝国主义战争,实行更大规模的屠杀政策以瓜分中国。
帝国主义强盗看得很明白:苏联无产阶级专政日益强固,社会主义建设得到空前的胜利,五年计划立刻就要完成,这对于帝国主义非常不利,而且含着极大的危险。各国帝国主义都拼命计划想消灭苏联,以图挽救他们垂死的命运,什么全欧联盟,什么胡佛计划,其根本都不出此。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占领中国东三省,不过帝国主义进攻苏联计划之更进一步的实现。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必须在拥护苏联的根本任务之下。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
同时帝国主义强盗也非常明白:现在世界革命积极发展,中国工农革命日益高涨,工农红军与苏维埃区域又英勇的(地)冲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第三次的“围剿”,土地革命与反帝国主义的浪潮尤其在万案韩案之后已经大大汹涌起来。这一革命浪潮的高涨,必然要根本推翻外国帝国主义及中国豪绅地主资本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外国帝国主义看着中国国民党军阀已经不能消灭革命。看着他在中国的走狗军阀国民党等已经不能随心所欲的(地)替它保护并扩张对华掠夺的利益,因此便直接占领满洲中国领土。满洲事变便是最明显的表现。中国各派国民党及各派军阀根本都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张学良及整个国民党在中国民众被日本强盗大大屠杀的时候,高唱无抵抗主义与和平镇静的忍耐外交,充分的(地)表现了他们无耻的屈服,出卖民族利益的面目。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坚决一致在争取工农革命胜利自求解放的利益之下,实行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斗争。只有广大群众的革命铁拳,才能制止帝国主义的暴行,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
最后,现在正是各国帝国主义内部互相矛盾冲突,经济恐慌与政治危机更剧烈发展的时候,它们这种冲突和危机必然引导它们到第二次公开的厮杀,尤其是太平洋日美冲突的风云甚嚣尘上,中国便是它们这冲突火并不能放过的战场。它们一方面指使各自的军阀实行火并,另一方面有机可乘便直接出兵中国,以扩张它们在华的统治利益。这种事件不一而足,过去英屡次进兵中国,最近美国帝国主义也正高唱用十万大军进占中国。这次日本强占东三省,显然是捷足先登,准备大规模的(地)屠杀以牺牲中国。自然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所以反苏联的战争是主要的危险。但是各国帝国主义自己互相冲突的战争也日益紧迫。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在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推翻帝国主义统治、争取中国民族解放的利益之下实行坚决的斗争,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实行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
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们!
正当受着军阀战争与空前扩大的水灾的蹂躏牺牲痛苦不堪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又公开进兵中国,强占中国领土,屠杀中国民众了!任何一派的国民党与军阀都只能压迫红军与苏维埃,实行军阀战争,加工制造灾荒,及投降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过去济南惨案及万宝山惨案及一切惨案都被国民党政府无条件投降出卖了!我们还要梦想国民党政府去抵抗帝国主义进兵吗?!国民党军阀的统治根本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屠杀中国民众的保镖,我们应该一致动员起来,打倒国民党,打破一切和平改良的欺骗。只有群众斗争的力量,只有工农苏维埃运动的胜利,才能解放中国。
导语
李良志主编的《抗战信札》力求以新颖的视角和翔实的资料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记录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以此吸取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设立了两党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的专题,选编了1944年到1945年进行的“西安谈判”、“重庆谈判”、“受降斗争”的信函以及1945年8月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来往函电,展示出当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国共两党新的较量重新开始。最后部分设立了抗战家书和抗战英烈遗书专题。
序言
《抗战信札》的编辑思路与解说
《抗战信札》(以下简称《信札》)力求以新颖的视
角和翔实的资料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记录抗日
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以此吸取历史经验和历史
教训。
以“沈阳事件”为起点的14年抗日战争,向人们提出
四大问题:第一,要不要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坚
决拼死地抵抗,还是妥协退让地消极抵抗?第二,如何抵
抗?我们的政治战略是什么?军事战略是什么?第三,抗
战能不能胜利?中国会不会亡?第四,胜利的果实属于谁
?战后谁主沉浮?
对上述时局提出的四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
对第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
回答是肯定的,《信札》的一开头就做了表述。中国共产
党发表了诸多告人民书,人民大众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
涌,要求坚决抵抗到底。
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
他们认为当时的日本太强大,而中国国力太弱,抗战的准
备又不够,特别是他们认为有红军在后方“捣乱”,因此
中国只能对日退让妥协,其首要任务是消灭“内乱”,消
灭红军,从而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他们
对“九·一八事变”持冷漠消极态度,阻挠1932年上海“
一·二八抗战”,压制抗战舆论,取缔抗日组织,于是有
“新生事件”的发生,非法逮捕爱国领袖“七君子”,并
对红色区域一连发动五次“围剿”。《信札》对此均做了
反映。
当时的人民大众中对要不要抵抗也有不同的声音,如
所谓“低调俱乐部”,胡适博士最为突出,《信札》收录
了有关他的几封信函。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抵抗。中国共产党的回答最旗帜鲜
明,其号召力也最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战略是建立最广
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军事战略是以山地游击战所支
持的持久战。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1935年8月1
日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告全国人民书。在这个纲领
性文献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广泛联络和争取民主人士、
著名学者、地方实力派。鉴于中国中间势力的重大作用,
《信札》用了较多的篇幅。关于中共的军事战略战术,《
信札》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报照,有关于进行山地游
击战和平原游击战的多次战略指示。
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持怀疑态度,他们畏惧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主张单纯
的军队和政府抗战,对中共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抗日百般阻
挠。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战术则是以空间换时间,大
力进行保全城市的阵地战。
在国共两党不同战略战术的指导下。出现了两个不同
的战场。中共开辟的敌后战场不断取得胜利,根据地迅速
扩大,人民武装很快发展,甚至能组织起有50万大军参加
的“百团大战”。南京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虽进行了22次
著名的大会战,官兵奋勇抵抗,英烈辈出,可歌可泣,但
多以失败告终,损失惨重,半年多丧失了近半个中国。《信札》对这两个战场都做了反映。
中国抗战中的两个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的奇特景观,具有史无前例的特征、优点和意义。两个战
场相互支持和配合,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
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它开辟最早。支持
时间最长,战场最广阔,吸引的日军最多,付出的代价也
最大,对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彪炳史册的
伟大贡献。
对第三个问题“抗战能不能胜利”,国共两党的回答
基本一致,只不过中共的回答最为明确、最为坚决,从未
动摇,并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其集中体现即是毛泽东的巨
著《论持久战》一书。《论持久战》的科学论断为全国人
民及至两党所公认,八路军、新四军作战的辉煌胜利和大
量国土的收复证明了《论持久战》科学论断的无比正确。
对“抗战能不能胜利”,只有汪精卫之流的回答是否
定的,他们最后投向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成为可耻的民
族叛徒,受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声讨和唾弃。《信札》对此
作了反映。
中共所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基础和主体是广
大人民群众,其重心则是要争取南京国民政府,争取蒋介
石抗日。蒋介石当时拥有全国性政权,拥有几百万正规军
,其武器装备也大大优于中国工农红军。抗战没有蒋介石
参加,不可能顺利进行,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中共争取蒋介石抗日,经历了反蒋抗日、逼蒋抗日、
联蒋抗日以及联蒋时期的又联合又斗争阶段。《信札》的
最初部分反映的是反蒋抗日,因为蒋介石当时把共产党和
红军当成死敌,在白区、红区对中共力量进行血腥围剿,
中共只能既抗日又反蒋,二者并重。
逼蒋抗日大约在1935年底即开始。1936年9月,中共
做出逼蒋抗日的指示,从此全力进行。《信札》以较多的
篇幅展现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共领袖致蒋介石
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中枢的信函,其意义重大。
逼蒋抗日,除公开的舆论攻势外,还有重大的“地下
动作”,这就是从1935年秋开始的国共秘密谈判。谈判有
四条渠道:第一条在莫斯科,中共代表为王明等人,国民
党代表为邓文仪;第二条是由宋庆龄牵线的上海至延安渠
道,其秘密使者叫董健吾;第三、第四条在南京、上海,
中共代表有张子华、周小舟、潘汉年等,南京有曾养甫、
陈立夫、张冲等。秘密谈判的主要议题一是边区的地位问
题,一是红军改编的问题,谈判于1937年秋达成协议。《
信札》设专题对此做了披露。
联蒋抗日,是从“七·七事变”开始的。这时,国共
两党都宣誓坚决抗日,蒋介石正式承认共产党合法存在,
宣布红军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红军、游
击队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我边区政权改称
为陕甘宁特区。联蒋抗日后,统一战线呈现出许多新气象
,如南京派中央考察团到达延安、两党共祭黄帝陵、中共
代表团出席南京最高国防会议、成立国民参政会等。《信
札》对此一一做了反映。
在联蒋抗日阶段,由于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所信奉
的主义大相径庭,因而磨擦不断,有大有小,时紧时松,
除国民参政会上的公开斗争外,还有1939年冬的“晋西事
变”和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信札》对“皖南事变
”作了重点披露。中共在处理国共矛盾方面采取的策略是
又斗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磨而不裂,这样既削弱了
对方又发展了自己,维持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是逼蒋抗日转到
联蒋抗日的关键性契机,是时局转换的枢纽,这个事件震
惊了中外。《信札》对这一事件作了详细披露,呈现的信
函也较多。其中,最重要的信函有事变当日张学良致延安
的十万火急电报,以及中共中央的多次回复:有蒋介石致
何应钦的电报,以及宋美龄致蒋介石的信;还有张学良送
蒋介石回南京时留下的手书,以及他被囚禁后致蒋介石的
信函。这些信函颇为引人人胜。
中国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正义战争不仅会
得到全中国人民的坚决支持,也会赢得全世界一切爱好和
平和主持正义的人士的支持。《信札》为此选编了华侨和
全世界人民声援抗日的信函以及台湾同胞在抗战期间为光
复台湾而斗争的信函。
抗战爆发后,热爱祖国的海外侨胞或者慷慨解囊,以
金钱物资援助祖国,或者纷纷回国参加战斗。《信札》收
集的马来西亚华侨白雪娇诀别双亲的信感人至深。
关于世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抗战的举措,《信札》收
录了中共领导人接待援华人士的信函、苏联人民声援中国
抗战的信函、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声讨日本侵略的信函以
及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拉贝为建立南京安全区的信
函。这些信函中,有的是原始档案,极为珍贵。
中日战争虽然是敌小我大。但却是敌强我弱,力量对
比极为悬殊,中国要取得胜利,不能不竭力争取外援。南
京政府最初试图向德国求援,德日结成轴心后,转而向苏
、英、美求援,其重点是争取美援。
争取苏联方面的援助,最初主要是通过南京政府驻苏
大使馆武官杨杰(后任大使)进行的。争取美援,《信札
》有一组蒋介石、南京政府与美国总统罗斯福等的来往信
函。这组信函不仅有经济援助问题,还有政治方面的问题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员,
从“九·一八事变”到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中共与共产
国际关系密切,许多问题中共必须向共产国际汇报并得到
指示。共产国际的指示有的不大正确,但也必须承认,有
不少指示是非常正确和重要的,如共产国际书记处书记季
米特洛夫1936年12月16日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指示。
建立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基本
条件之一。在这方面,国共两党的认识基本一致,这一工
作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完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
线建成后,中国的国际关系和抗战局面为之一新,如成立
了中国战区,废除了过去的不平等条约,美援大大加强。
与此相适应。中国抗战也开始了向胜利进军的转折。《信
札》为此设立了有关联合国的成立、中国战区建立、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国远征军等专题。
宋美龄作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夫人,抗战时期,在保护
救助难童、慰问前线将士、争取国际支援(特别是争取美
国的援助)方面,做出了鲜为人知的杰出贡献。《信札》
为此设立了专题。
日本对中国的战争不仅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是
极端残酷、野蛮、毫无人性的反人类战争,日寇残杀中国
人民的暴行必然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涉及这方面内容
的信函不计其数,限于篇幅,《信札》只选择了最具代表
性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一组信函,读者可从中见斑窥豹,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兽行。本专题还对比选编一组中
国军队实行人道主义的信函和照片,日本侵略者反人类的
劣行更是昭然若揭。
南京国民政府军从战争爆发到“珍珠港事件”前的三
年多作战中,虽拼死抵抗,但败多胜少,实力大大削弱,
蒋介石只得退踞西南固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国际
援助大大增强,蒋介石的实力不仅得到恢复,而且迅速增
强,及至抗日战争行将结束之前,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了
近800万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有强大的坦克集群和飞机大炮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人民
武装,八路军和新四军共计200万,建立了19块抗日根据地
和抗日政权。这一新的国内局势预示,两党即将进行新的
“搏斗”。抗战胜利的硕果到底属于谁,谁主战后沉浮?
为此,《信札》设立了两党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的专题,选
编了1944年到1945年进行的“西安谈判”、“重庆谈判”
、“受降斗争”的信函以及1945年8月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来
往函电,展示出当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
盾后,国共两党新的较量重新开始。
1945年4月28日。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被意大
利人民武装逮捕并处决。30日,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在
苏美两军兵临城下的危局中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代表
向苏、美、英、法无条件投降。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
、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柏林西南的
波茨坦举行会议,签订发表了著名的促令日本投降的《波
茨坦公告》。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越过
苏蒙边界,刀锋直指日本关东军巢穴满洲。与此同时,八
路军、新四军在各解放区对日本发起声势浩大的全面反攻
。紧接着,日本广岛、长崎遭到美国原子弹的攻击。日本
在面临彻底毁灭的局势下,于8月14日,由天皇裕仁宣布无
条件投降,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以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
败、中国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信札》收集了这一阶段
有关日本乞降、中国受降以及遣返日俘、日侨等问题的信
函,以铁的事实昭示日本的失败。日本已被钉在历史的耻
辱柱上,任何人妄图否认日本侵略、失败,都是徒劳的。
抗日战争铸就和积淀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
就是不怕牺牲、宁死不屈、勇往直前、前赴后继、不怕任
何艰难险阻、精忠保卫祖国的伟大抗战精神。抗日战争也
是中国人民一段难以忘怀、最艰难痛苦的岁月,广大的中
华儿女,或在战场遭到日寇的杀戮,或妻离子散,在大后
方颠沛流亡,他们挂念亲人、怀念故乡,日夜煎熬。为此,《信札》的最后部分设立了抗战家书和抗战英烈遗书专
题,这也是本书主要内容的组成部分,是我们编撰人员尽
力搜集的信函。
让我们继承抗日英烈们的遗志和伟大精神,为保卫祖
国、建设祖国永远前进吧!
让我们把抗日战争的难忘岁月永远铭刻在记忆中,在
幸福中不忘苦难,在祖国强大之时,时刻警惕新的敌人吧

李良志
2018年5月31日
内容推荐
李良志主编的《抗战信札》以专题的结构,以丰富的史料、独特的视角,通过信札的方式,记录了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新局面”等二十七个专题,从而彰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