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选堂余韵(饶宗颐与惠州文化情缘)(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黄志忠//王庭聪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黄志忠、王庭聪主编的《选堂余韵(饶宗颐与惠州文化情缘)(精)》一书分为“深情追忆”“情倾惠州”“春风化雨”“翰墨飘香”四章,选录了饶宗颐来惠的相关报道、图片及其题匾、捐赠的书画及藏家藏品等,内容丰富、翔实、厚重,是记述饶宗颐与惠州文化情缘的书籍,也是一本怀念文集,全书饱含着作者及惠州人民对其的感激之情和怀念之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深情追忆 七律·追忆饶公惠州行 从雪堂到选堂 饶宗颐教授与惠州 国之瑰宝 一代宗师 丰碑 永远怀念饶宗颐教授 往事二三 追忆饶公 谦谦君子 儒雅达人 陶铸古今自在人 再读《挂榜阁记》 国学泰斗千古风流 惠州市委市政府哀悼饶宗颐教授逝世 第二章 情倾惠州 饶宗颐历时四月作《挂榜阁记》 《挂榜阁记》简体全文 饶宗颐盛赞惠州弘扬东坡文化 饶宗颐建议重修东坡祠 饶宗颐题写“惠州苏东坡祠”牌匾 饶宗颐为惠州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致贺信 第三章 春风化雨 东坡祠重现历史原貌告慰国学大师饶宗颐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惠州情缘 饶宗颐与惠州的文化因缘 “惠州重修苏东坡祠,用建筑说话” 饶宗颐为市港澳慈善基金会题名 饶宗颐书法《上善若水》拍得二百八十万元 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团访惠 饶宗颐书法作品拍出三百八十万元 饶宗颐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国学大师饶宗颐墨宝赠惠 饶宗颐将出席南旋成立二十周年庆典 “惠州之美不减杭州” 饶宗颐学术馆之友访问团访惠 第四章 翰墨飘香 饶宗颐“雪堂余韵”书画展作品选登 饶宗颐惠州遗墨 饶宗颐之藏家藏品 后记 序言 饶宗颐先生,字选堂,生于广东潮州。中国当 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 教育家和书画家。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 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 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硕果累累。其学 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 尤其在甲骨学、敦煌学、考古学、简帛学、宗教学 、目录学、梵学等方面研究更深、贡献更大。1962 年,法国法兰西学院将素有“西方汉学的诺贝尔奖 ”之称的“儒莲奖”颁发给他。此外,饶宗颐先生 先后获颁“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和“影响 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奖项。国际天文学联盟批 准将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017 的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饶宗颐与季羡林同 为国学大师,并称“南饶北季”,而季羡林先生说 :“饶教授是我心目中的大师。”钱锺书则称赞饶 宗颐先生为“旷世奇才”。 饶宗颐先生爱国爱港,赤子情怀,为中华文化 的交流与传播、传承与弘扬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 巨大贡献!他与潮州、惠州以及敦煌等城市结下了 深厚的文化情谊,对惠州更是厚爱有加。饶宗颐先 生对惠州的历史文化情有独钟,尤其推崇苏东坡, 对苏东坡寓惠两年七个月写下五百多篇诗词文赋的 东坡寓惠文化十分倾心。他生前曾两次来惠考察惠 州历史文化,特别是东坡寓惠文化;他历时四个多 月撰写惠州《挂榜阁记》,其中有较多篇幅论及苏 东坡与惠州的史料研究;他向省市领导建议惠州应 重修“东坡祠”,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 力推动,促成惠州斥资数亿元重修东坡祠;他在惠 州举办书画展,有感于苏东坡的堂号“雪堂”,将 书画展定名为“雪堂余韵”;对惠州举办东坡文化 节等文化盛事,他均热心致信祝贺;他为惠州东坡 祠、东坡故居、挂榜阁、丰湖书院、惠州美术馆等 文化场馆题写牌匾、捐赠书画作品和书籍,为挖掘 弘扬包括东坡寓惠文化在内的惠州历史文化尽心尽 力、贡献良多。他生前曾动情地说:“只要是关于 苏东坡的事,惠州市委、市政府让我做什么我都愿 意!”饶宗颐先生的这份深情与厚谊,让惠州市委 、市政府和惠州人民分外感动! 2017年8月,饶宗颐先生的两位好友、本书编著 者、惠州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忠与南旋集团主席兼行 政总裁王庭聪到香港拜访探望他。饶宗颐先生和女 儿饶清芬女士在与他们的交流中表达了一个愿望: 计划编撰一套丛书,记述饶宗颐先生与惠州等城市 的文化情缘,拟每个城市出版一本,并希望惠州的 两位老朋友能承接此事,尽早落实。经过数月的筹 备,书籍编撰工作准备就绪,黄志忠、王庭聪两人 于2018年2月1日再次登门拜访,就出书具体细节与 饶宗颐先生及其女儿饶清芬女士面商,饶宗颐先生 及家人对相关准备工作及书籍内容均表示满意。没 想到,五天之后,饶宗颐先生竟安然离世。因此, 此书既是记述饶宗颐先生与惠州文化情缘的书籍, 也成了一本怀念文集。值得一提的是,这将是饶宗 颐先生离世后海内外第一本怀念文集,全书饱含着 作者及惠州人民对饶宗颐先生的感激之情和怀念之 情! 闻悉此书编撰出版,相关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 和大力支持。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中央 美术学院教授许仁龙、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副院长杨涛、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方楚雄、北京著名 画家谢呈祥等为本书题字作画,表达对饶宗颐先生 的怀念之情。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林雄同志对本书的 出版发行特别重视和关心。香港大学原副校长、香 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教授,香港大公报 社原社长王国华先生,饶宗颐先生生前好友李汝求 、吴惠城、孙少文及饶宗颐先生的亲属邓伟雄等均 撰写文章,以兹怀念。 此外,本书还选录了饶宗颐先生来惠的相关报 道、图片及饶宗颐先生的题匾、捐赠的书画及藏家 藏品等,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厚重。 《选堂余韵:饶宗颐与惠州文化情缘》一书, 是饶宗颐先生之于惠州史实的记载、港惠两地文化 交流的体现、君子之交感情的见证,更是人们对饶 宗颐先生的无限敬意和深切缅怀! 导语 黄志忠、王庭聪主编的《选堂余韵(饶宗颐与惠州文化情缘)(精)》一书,是饶宗颐先生之于惠州史实的记载、港惠两地文化交流的体现、君子之交感情的见证,更是人们对饶宗颐先生的无限敬意和深切缅怀! 本书图文并茂,使其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资料性,以及收藏价值和礼品价值,让广大读者受益。 后记 编著完这本书,已是金秋,正逢饶宗颐教授八 月九日农历生辰过后不久,而他已离开我们半年时 间了。 这本书成为饶公去世之后海内外的第一本怀念 文集,成为他与惠州文化情缘的见证,成为他与诸 友感情的写照,作为编著者,我们为此而欣慰。 遗憾的是饶公已无法亲眼见到这本书的面世, 尽管他生前曾两次亲自听取这本书的编撰思路和进 展情况,提出相关要求和建议,我们也在加快编撰 工作,但是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饶公的突然离世 ,让这本书增添了许多怀念元素。 我们是带着无比敬重和怀念之情来编著此书的 ,文章的字里行间、编著工作的点点滴滴中都渗透 着、倾注着我们对饶公的深情厚谊!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林雄、惠州市原市长李汝求 、惠州市政协主席黄雁行等领导对本书的编撰出版 予以高度关注关心。 饶公的亲属邓伟雄先生、饶清芬女士亲自担任 本书顾问,并撰写文章,提供珍贵的照片,一直参 与指导本书编撰出版全过程。 饶公的生前好友李焯芬、王国华、王庭聪、吴 惠城、孙少文诸先生均在本书撰文纪念,特别是王 庭聪、吴惠城先生还就本书在大陆和港澳地区的发 行工作予以大力支持! 刘洪彪、许仁龙、杨涛、方楚雄、谢呈祥等书 画名家为本书题字作画,充分表达了他们对国学大 师饶宗颐教授的敬意和怀念! 在本书收搜集资料、编辑出版发行过程中,还 得到了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东江舆情研究院、惠州市 文广新局、惠州市园林管理局、惠州博物馆、惠州 市档案馆、广东阅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 以及相关新闻记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张元基、黄 丽明、邹雄彬、祝金凤、徐紫郡、徐芬莲等同志做 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一代宗师饶宗颐教授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他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座丰碑永在! 精彩页 历时四月 撰写《挂榜阁记》 综观中国历史,不少名楼胜阁,均由名家大师撰写楼阁之记,因而,名楼名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声名远扬。有的楼阁因名记更是流芳千古。如《岳阳楼记》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所撰,全文共368个字,其中的警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世代传诵。《滕王阁序》由“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撰,其中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世人称绝。《黄鹤楼记》由唐代文学家阎伯理所撰,后因朝代更迭,战火连绵,黄鹤楼屡建屡毁,最后一次被毁是在18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和毛主席十分重视黄鹤楼的重建工作,历经周折,1985年才建成开放,并请艺术大师陆俨少撰写《重建黄鹤楼记》,成为历史佳话。 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风景秀美、文化底蕴丰厚的高榜山建设挂榜阁,并且为了赋予挂榜阁更多的文化内涵,计划从友好城市、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请一尊孔子像安放在挂榜阁,同时请名家大师撰写《挂榜阁记》。最为期盼的是能够请国学大师饶宗颐执笔撰写《挂榜阁记》,但是担心饶老年事已高,并且与惠州不甚熟络,未知其能否答应此事。眼看着挂榜阁竣工在即,市委、市政府领导着急在心。 2010年4月30日,饶老在女儿饶清芬、女婿邓伟雄及友人王庭聪、孙少文、吴惠城等的陪同下应邀来惠考察。惠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隆重欢迎饶老一行。饶老兴致颇高,宾主言谈甚欢,时任市政府主要领导当面正式恳请饶老为惠州撰写《挂榜阁记》。 第二天,正好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惠州到处洋溢着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我陪同饶老一行游览惠州西湖、登高榜山,察看建设中的挂榜阁。九十多岁高龄的饶老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置身高榜山山顶,将美丽的惠州风光尽收眼底,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他一会儿看看挂榜阁的效果图板,一会儿看看尚未拆除脚手架的挂榜阁,一会儿看看惠州风光,兴致盎然、心潮起伏。突然,他对着我说:“秘书长,把写《挂榜阁记》的相关资料给我吧!”我们喜出望外,欣喜若狂。 惠州感动了饶老,饶老喜爱惠州!在午餐空隙,当惠州新闻媒体的记者采访他时,他随手写下足以表达他对惠州印象的八个字:“惠州之美不减杭州!” 随后四个多月的时间里,饶老的书房里摆满了有关惠州及苏东坡的书籍资料,并且叮嘱家中保姆小心别翻乱了这些书籍资料。饶老研读了大量史料,精心创作《挂榜阁记》。在此期间,饶老也几次约我赴香港面谈,交流惠州的相关情况。《挂榜阁记》完稿后,饶老正式函复惠州市政府,称受邀撰写的《挂榜阁记》现已完稿,由于年事已高,不能全文以毛笔书写,内文为电脑打字,头尾部分为亲笔书写。 捧读饶老《挂榜阁记》文稿,我们激动万分。全文1566字,引经据典,追古溯源,文脉清晰,文风隽美。我们感受到了饶老丰厚的学养和渊博的知识,更感受到了饶老对惠州的厚爱和钟情。 经过反复的研读和商议,时任惠州市市长李汝求提出了个别地方的修改意见,其中包括能否请饶老加插两句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聚良才而创盛世”,并委派我再一次赴港与饶老见面商议。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赶赴香港拜见饶老,同去的友人王庭聪、吴惠城诸先生也同样担心:身为国学大师的饶老是否会同意我们的修改意见?修改意见又能否与饶老的文风相一致? 没想到事情的进展竟如此顺利!饶老在耐心听取我的说明和请求之后,当即表态同意这样修改。随后,我又大胆提出了三个请求:一是请饶老书写“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聚良才而创盛世”悬挂于挂榜阁内;二是请饶老到惠州举办书画作品展;三是请饶老出席挂榜阁落成典礼。饶老均一一应允。 当我辞别饶老回到酒店住地时,心中仍然荡漾着喜悦。这时,又接到饶家的电话,原来是饶老经过再三思考之后,提出能否改一个字,即将“聚良才而创盛世”改为“聚良才而开盛世”,我连声称好!并为饶老的治学严谨和精益求精所折服! 几天后,饶老的女婿邓伟雄先生亲自到挂榜阁丈量尺寸规格。很快,饶老创作了应该是他平生创作的最大尺幅的书法作品之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聚良才而开盛世”,整整一面墙那么大,与刻写“挂榜阁”的巨大屏风交相辉映,成为挂榜阁一大亮点。 挂榜阁落成典礼,饶老如期参加,并亲自登上挂榜阁顶层参观,还乐观、自豪地说:“我是走上来的,可以吧?!” P12-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