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人们的生活已经与金融息息相关。然而,金融因其在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杠杆作用,已经变成一柄双刃剑,在带给我们进步的同时,也常常会变成前所未有的恐怖风暴,一旦发作起来,会席卷全球。 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以更加合理的手段去解决所面临的金融问题,为此,我们推出了这本《世界金融五百年》。张卉妍编著的《世界金融五百年》以时间为纲,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金融业发展说起,阐述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大国的金融兴衰之谜,剖析了英法争霸、美国南北战争及一战、二战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金融力量,介绍了金融史上的“隐形寡头”、秘闻与丑闻等。本书提供了一个认识金融的新视角,使读者能够理性地看待身边的金融现象,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目录 序章 走进金融——钱之初,性本善 货币天生非金银,金银天生是货币 货币交易——人们如何通过货币谋生 金属铸币——究竟谁是“货币鼻祖” 中国“交子”——最早的纸币应运而生 驱逐白银——劣质铸币占领市场 黄金陡涨——身价稳固的货币 货币管家——形形色色的银行 货币消失——信用卡取代货币 软通货的演进——世界货币的发展与变迁 回归硬通货——优良货币是好政府的基石 第一章 财富的起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金融业 神坛上的雅典——半空中的国家摇摇欲坠 幸好雅典有梭伦——走上奴隶制重商道路 古希腊金融业——乱世之中生银行 “海事信贷”的发展——金融信贷扩张 最早的世界货币——德拉克马货币 雅典金融商的激情——兴也金融,亡也金融 谁拥有暴力,谁就占有财富——战争成为投机对象 会说话的工具——古罗马的债务奴隶 “永恒之城”里的富翁们——贵族统治是件奢侈品 抢劫成为经济支柱——一手拿剑,一手抢钱 罗马繁华的终结——手中有钱,手中无钱 共和VS帝制——尼禄的巧妙诡计 税收——抢劫老百姓的最好手段 戴克里先新税法——物价可以被控制吗 帝国的堕落——君士坦丁,抢无可抢 第二章 热钱的始祖——威尼斯; 金融资本缔造的第一个国家——威尼斯共和国 “政治海盗”、威尼斯公爵与金融资本 欧洲的幕后操纵者——十人议会和威尼斯商人 世界上第一个“金融国家”——威尼斯商人的宏伟计划 金融“开拓者”传统的斗争——欧洲金融资本之战 流动性紧缩性经济危机——威尼斯银行业的机会 复式簿记法的发明者——威尼斯第一家银行 “蚂蚁杀死大象”——罗马拜占庭金融战役 金融僭主制度——美第奇家族银行 高利贷的取消——欧洲金属币体制下的通货膨胀 银行家的秘密转移——阿拉贡王国崛起与意大利战争 勒班多海战——威尼斯银行家的消失 威尼斯泡沫——“硬实力”的失败与“软实力”的胜利 共和国的消失——威尼斯共和国的余晖与灭亡 第三章 迷失的货币——法兰克帝国 欧洲金融中枢——古欧洲的高卢与现代的法国 货币的迷失——没有交易,也没有货币 第一次纸币尝试——古代法国的货币和金融 太阳王的重商主义——法国资本主义的空前繁荣 法国第一央行——兴风作浪的银行家 法国大革命——外国银行家与银行代理人的博弈 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的两大成果 特殊的利益——法兰西银行的秘密 发行法郎——法兰西银行到底属于谁 四方金融战役——法兰西分行之间的银行券战争 动态信用银行——拿破仑三世被银行家算计 银行家的游戏——黑死病在欧洲的扩散 法郎金融战役——金融危机蔓延与欧洲白银的外流 毕生做金融投机生意的银行家——伏尔泰 “文艺复兴的教父”——美第奇银行 拿破仑的武器——伪钞胜枪炮 “不断胜利,不断借贷”的怪圈——法国银行家的胜利 第四章 邻家金融初长成——葡萄牙和西班牙 大航海时代——开辟航路事出有因 英雄还是强盗——哥伦布带来了什么 价格革命——新大陆金银害了谁 富可敌国——大量黄金涌入西班牙、葡萄牙 声音传遍天涯海角——葡萄牙的崛起 拉开大航海时代序幕——葡萄牙金融殖民 几十年辉煌不再——葡萄牙逐渐走向衰落 新大陆的疯狂掠夺——西班牙的崛起 管理殖民机构——西班牙殖民帝国形成 即将消失的比塞塔——货币见证西班牙的兴衰 谁拥有了黄金,就拥有了一切——金本位的历史源头 “大陆军事帝国模式”的衰落——西班牙一蹶不振 银行体系危局——西班牙陷入艰难求索 第五章 将世界踩在脚下——荷兰 第三金融国家的建立——尼德兰革命与尼德兰银行家 银行家的独立王国——荷兰东(西)印度公司 金融国家的“痼疾”——四大巨头的神秘死亡 完成财富转移——累累白骨堆砌的三次英荷战争 第二次英荷战争的唯一成果——新约克 垄断银行家族与寄主国家——谁引发了金融战役 “黑暗的战争、险恶的时刻”——银行家没有祖国 资本的典范——尼德兰银行家对金融僭主体制的贡献 第一个世界经济霸主——荷兰 策划“第五金融国家”建立一一尼德兰银行家对美国的“跨代布局” 领土垄断和金融僭主体制——尼德兰共和国对银行家族的重大意义 只有战争才能化解矛盾——金融贵族与传统贵族合流 服务金融的秘密组织——“光明会”与“骷髅会” “荷兰共和国”已成往事——第三金融国家消失 第六章 金融强国术——大英帝国 全球经济动力之都——伦敦金融城 圈地运动引发的血案——英国内战 英国的强国之路——“世界工厂”是如何形成的 “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的建立 诞生于世博会的“水晶宫”——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 “无敌舰队”陨落——英国获得海上霸权 昙花一现——英国殖民体系瓦解 1812年英美战争——英国失去美国掌控权 巴 序言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与金融息息相关,越来 越多的社会财富通过金融活动创造出来。著名经济 学家麦金农曾经说过:“金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 的推动机。”金融堪称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建设力量 ,能以闪电般的速度聚集和分流海量的资金,使得 社会和市场资源以惊人的速度流通,以前所未有的 高效率投人到建设中去,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然而,金融异常复杂,金融现象千变万化。金 融因其在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杠杆作用,已经变成 一柄庞大无比的双刃剑。在带给我们进步的同时, 金融也常常会变成前所未有的恐怖风暴,一旦发作 起来,将会席卷全球,没有人能躲在它的风眼里安 然无恙。2008年,从华尔街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了 全球,造成数十万亿美元的损失,很多“《财富》 500强”上榜的公司倒闭了,美国的失业率与贫困人 口数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希腊、意大利等 国家至今仍在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挣扎……这些无一 不是金融在作怪。 在金融体系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我们每个 人的命运从未与金融联系得如此紧密。面对来势汹 汹的金融海啸,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当我们在诅 咒金融家的疯狂再次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一场灾难的 时候,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 会是最后一次。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金融风暴、从 全球经济放缓到全球股灾、从人民币升值到中国制 造业面临的“出口的冬天”……每一次的金融危机 和经济转型都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可是其周期性 和规律性却是相似的。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为了尽可能将金 融灾难的冲击减小到最低,我们需要正视金融界的 傲慢和偏见,并虚心地从金融市场波动的历程中去 找寻金融危机的内在规律性。经济学大师约瑟夫· 熊彼特曾说:“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 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真正 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 历史不会重现,但总是惊人的相似。俗话说得 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发生在过去的诸 如国家之间的战争、金融制度的改革、金融危机的 爆发等各种金融现象,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 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只有 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对发生在 我们周围的各种金融现象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从而以更加合理的手段去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金融问 题。因此,我们推出了这本《世界金融五百年》。 当本书将五百多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和金融变迁这幅 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展开在你面前的时候,相信你 已经找到了理解世界金融格局之演变与未来走向的 捷径。 金融塑造世界格局,影响国家兴衰。《世界金 融五百年》以时间为纲,以国家、人物、事件为目 ,围绕金融这个核心,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金融 业发展说起,以生动的语言阐述了荷兰、英国、法 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 等世界大国的金融兴衰之谜,剖析了法国大革命、 印度殖民、英法争霸、美国南北战争及第一次世界 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金融 力量,并介绍了金融史上的“隐形寡头”和统治精 英、金融史上的秘闻与丑闻、金融史上的14大泡沫 等内容。从17世纪欧洲金融家的投机狂潮,再到华 尔街的兴起,直至21世纪初的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 海啸,本书历数了其中各次的重大历史事件,将一 些隐藏在幕后的金融史上的人物推到前台,并紧扣 当前“美元量化宽松”、“通货膨胀”等金融热点 ,读之让人获益匪浅。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我们衷心希望本书 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认识现实金融事实的新视角, 从而使读者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 够正确而又理性地认识发生在身边的每一种金融现 象,使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不至于迷失方 向,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导语 从17世纪欧洲金融家的投机狂潮,再到华尔街的兴起,直至21世纪初的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张卉妍编著的《世界金融五百年》历数了其中各次的重大历史事件,将一些隐藏在幕后的金融史上的人物推到前台,并紧扣当前“美元量化宽松”、“通货膨胀”等金融热点,读之让人获益匪浅。 精彩页 序章 走进金融——钱之初,性本善 货币天生非金银,金银天生是货币 货币的前身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 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原始公社之间出现了最初的实物交换。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逐渐变成经常的行为。但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常会出现商品转让的困难,必然要求有一个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 在太平洋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加马里”货币来交税,600个“加马里”可换一整匹棉花。再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做货币,一颗狗牙大约可买100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做礼金! 在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岛,这里的居民使用石头货币。这里每一枚货币叫“一分”,但这样的“一分”,绝不可以携带在身上。因,为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的圆形石头,中心还有一个圆窟。照当地人的规定,“分”的体积和直径越大,价值就越高。因此有的价值高的“分”的直径大到5米。这种货币是用石灰岩的矿物——文石刻成的,但雅浦岛上没有文石,当地人要远航到几百里外的帕拉乌岛把大石打下,装在木筏上运回。单是海上那惊险百出的航程,就要历时几个星期。 巨大的石头货币,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不怕盗窃,不怕火烧水浸,经久耐磨;缺点是不易搬运,携带不得。所以用这种货币去购物时,必须要把货主带到石头货币旁边察看成色,然后讲价。由于搬运艰难,人们卖掉货物换来的石头货币,只好打上印戳,让它留在原地,作为自己的一笔“不动产”。 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是以价值的体化物或尺度出现,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 美国著名的金融学家米什金在其著作《货币金融学》中提到,任何履行货币功能的物品必须是被普遍接受的——每个人都愿意用它来支付商品和服务。一种对任何人而言都具有价值的物品是最有可能成为货币的,于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商品货币发展到后期,人们自然地选择金银等贵金属作为支付货币。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人们开始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方便得多。硬币上面通常印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铜上,青铜币应运而生。人们将其称为铜贝。随着冶炼技术的发达,铜不再是稀贵的金属,人们开始用更加难以获得的金和银作为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金银都是被普遍使用的货币。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人欧洲,从此,金银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流通。 货币交易——人们如何通过货币谋生 使用信用卡和现金购物在当今看来是再自然不过了,几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我们都可以毫不费事地用货币购得,然而这一切却绝非自古而然。 在远古时期,交换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为交换的一方必须首先找到一个确需此物的交易伙伴,同时对方愿意出让的物品又为自己所需。其买卖成立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找到恰巧愿意与其手中的物品进行交换的人。 比如说你想用一个陶罐找A换一件衣服,如果A刚好也想要一只陶罐,那么你们的买卖刚好成立。但是也有一种情况,那就是A不想要你的陶罐,要拿走他的衣服你必须给他一只兔子。 很不幸,你手里没兔子,但你实在想要人家的衣服,怎么办?这样,你就必须找到一个有兔子并且愿意拿兔子和你交换的陶罐的第三者,先把兔子换到手再找A换衣服。 当然,更不幸的是你没有找到一个刚好有兔子又愿意要你的陶罐的人。为了找到一只兔子,你得无限地寻找下去。 这就是最直观的以物易物的交换。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在以物易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