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聚焦星空(潘君骅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叶青//朱晶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叶青、朱晶著的《聚焦星空(潘君骅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是第六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潘君骅,应用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苏州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光学仪器领域的科研工作40余年,长期致力于光学非球面的研究,由他主持完成的我国和远东最大的“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获199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几年还研制了多种特殊非球面光学仪器和设备,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韩启德 总序二 白春礼 总序三 周济 序 潘君骅 导言 第一章 无忧的童年战乱中求学 快乐的童年时光 小学上了四所学校 初中上了三所学校 高中又上了四所学校 记忆深刻的南洋模范中学 第二章 结伴北上选择清华 入读清华园 参加天文学习会 清华园的三年大学生活 第三章 得偿所愿分到仪器馆 中国科学院的集中学习 仪器馆初建 初到长春的工作 仪器馆时期的交流与学习 母亲去世 第四章 留学苏联提出“潘氏法” 脱产学俄文 在普尔科沃天文台留学 留学时期的学术交流 导师马克苏托夫 磨镜子 “潘氏法”及其应用 第五章 重回长春启程技术光学 60#和150#任务 刀口阴影检验仪 参与研制红外分光光度计 参与研制半导体激光器 参与541任务 在困难中行进 第六章 殚精毕力主持216工程 为60厘米中间试验望远镜做光学设计 负责216工程总体技术 研制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 成果鉴定及应用 第七章 重回故土调至南京天仪厂 研制大口径平行光管 参与研制资源1号卫星 研制侦察车镜头 参与921相机项目 第八章 老骥伏枥任职苏州大学 高空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接收望远镜 远距离夜视观察系统及能动抛光盘 掠射X射线望远镜物镜 参与国防研究工作 提出泛卡塞格林系统 第九章 著书立说倡导非球面系统 非球面的加工和检验 数控非球面铣磨机 出版《光学非球面的设计、加工与检验》 第十章 国际交流引领学科发展 助力国际学术交流 倡导成立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 个性化培养学生 结语 附录一 潘君骅年表 附录二 潘君骅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回顾一生,想说的事很多,一是轨迹,二是感悟。轨 迹好写,只要记忆尚可,有日记最好;而感悟比较复杂, 方面太多,角度各异,有时连自己也把握不准哪些是真实 的、牢固的,哪些是一时的、表面的,所以只能多思量, 择其深刻者记之。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的童年是在中华大地东南一隅度 过的,那段时间相对还算太平。七七事变爆发后,家庭就 开始八年离乱、流亡生活。我的父母重视子女教育,当时 的政府也重视,即使是在日寇铁蹄之下,也尽可能办流亡 学校,几间茅屋就可以上课。所以在八年中,我能读完小 学、初中和高中。不过读过的学校就很多了,计小学4所、 初中3所、高中4所。1949年我进入大学,开始有强烈的但 相当混乱的求知欲。三年的大学学习使我进入了知识分子 行列,在当时的意识形态教育中接受了许多新的人生观、 世界观。1952-1956年,我在长春,是政治运动逐渐升温的 年代,虽然相对而言还比较温和,但占用了太多工作时间 ,直到后来领导部门主动提出要保证每周六分之五的业务 工作时间。 1956年9月,出乎自己预料,我被送去苏联学习,从机 械专业改为天文光学。当时心里想的是,一定要努力学习 ,绝不能给国家丢脸,这条信念支撑了我四年孤独的异乡 生活,最后总算学到了一点专业知识,回国后,也真正派 上了用场,终于可以报效国家。可以负责地说,如果不是 我把在苏联学到的知识用到光机所当时研制的电影经纬仪 的光学系统制造中,150任务想在那时达到400千米的观测 距离是完全不可能的。苏联方面也很满意我这个中国留学 生,研究生导师马克苏托夫在毕业鉴定书上写了“非常满 意”的字句。论文答辩会主席麦尔尼可夫在俄文报纸上发 了短文,表扬了我的工作。 1960-1966年是中华大地将遭狂风暴雨席卷的前夕, 只会“低头拉车”的我,还沉湎于研究工作方向等“小事 ”的纠结中。这时的政治气氛主要是强调阶级斗争,活学 活用,树立绝对权威。到“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笼 ,顿觉满天迷雾,不知所从。在这些日子里,思想上唯一 的避风港就是考虑技术问题,所以境况变好以后,才能马 上做不少技术革新的事。 到1973年左右,我又成为军管会的“改造知识分子” 的典型,二度获先进工作者称号。之后,1975年先是出乎 意料地被派出国,参加向民主德国订购1米望远镜的工作, 后又参加了国内216望远镜研制工作,然落叶归根思想挥之 不去,先以出差方式去南京天文仪器厂工作,直到1980年 终于被调到南京天文仪器厂。由于前期未真正介入216工程 ,进入角色需要一点时间,只能靠自己加倍努力,加之216 组内人员矛盾重重,以至于天仪厂书记王刚亲口对我说: “组内矛盾很多,你不要表态。”但是有的技术问题,如 果有责任心的话,是不能不表态的。另外,我正式介入216 工作时,仪器的总体方案已定,几个吨级大部件的加工, 已和上海的厂家签了合同,不可能大改。组内设计分工也 已划定,有遗漏的技术交叉环节很难明确应属于谁。所以 我的指导思想是:首先要把握住涉及仪器大局的设计问题,非改不可的,一定要改;其次是遗漏的设计问题,只要 是光学和机械方面的,我自己来做。科学院的部门领导对 216任务是很重视的,多次到南京参加有关技术会议。经过 大家几年的艰难努力,216望远镜终于在1989年下半年运到 北京兴隆山上,并在当年就开始与法国天文学家一起进行 国际联测。 在做216工作时,没有占用我的全部时间,我还开拓了 不少光学系统中非球面的应用,如总参二部的战场侦察车 光学系统;北京508所的资源卫星主光学系统;合肥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同步辐射用的轮胎面光学件加工;离轴非球面 的单件加工;和薛鸣球院士一起,强力主张在921任务中应 用非球面等。在做非球面实际工作的同时,我不得不深入 到非球面的设计理论。为此,20世纪90年代初,在夫人的 敦促与鼓励下,我于1994年出版了《光学非球面的设计、 加工与检验》一书,颇受同行欢迎。在老同事薛鸣球的“ 鼓动”下,1999年我第二次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获得通 过。2000年被返聘到苏州大学工作直到现在。 最后,我要向编著此书的两位年轻人——朱晶和叶青 致以纯挚的谢意,她们负责、认真、不厌其烦地改稿,令 我十分感动。 潘君骅 2017年2月10日 导语 叶青、朱晶著的《聚焦星空(潘君骅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采集的主要任务有访谈、采集资料和撰写传记三部分,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不容易。潘先生在学术上硕果累累,他本人还保持写日记和做工作笔记的习惯,且用心保留资料并存放有序,他的这一好习惯给我们的采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增加了采集的工作量,有大量的资料需要我们按照采集工作的标准去整理、辨识、挖掘和研究。在整理潘先生的各类资料时,我们不时感动于潘先生求学道路上的艰辛与勤奋、治学道路上的严谨与求真。 后记 本传记是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的子课题“潘君骅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 。采集小组由六人组成:负责人朱晶(华东师范大学), 担任资料采集、访谈及组织协调工作;成员叶青(中国科 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担任研究报告 的撰写及北京地区资料的采集工作;刘步青(华东师范大 学博士生,现为南京医科大学教师)和毛航天(华东师范 大学硕士生,现工作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 资料采集中的音视频和图像处理工作以及苏州大学的档案 采集;高烨(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现工作于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和魏宇(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现于北京大学 哲学系攻读博士)负责资料的整理和数字化等工作。此外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胡晓菁、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的景 红薇、中国科学院档案馆的吴春明等也先后为采集工作提 供了资料上的帮助。没有小组成员的通力协作和许多人的 帮助,很难想象采集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课题于2014年3月启动,采集小组成员经过扎实培训后 开始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15年7月提交采集资料 ,2016年8月完成传记撰写,近期即将迎来结题验收。 采集的主要任务有访谈、采集资料和撰写传记三部分 ,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不容易。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进行 了三十几次,访谈地点包括苏州、南京、长春、合肥、北 京等;采集、整理和扫描资料更是历时一年多,传记撰写 的工作量及其难度也远远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期。潘先生的 求学经历是从南到北,工作的轨迹又从北到南,在一年多 的时间里,采集小组追随潘先生当年学习和工作轨迹走了 不止一遍,用心领略了潘君骅先生一生的美丽华章。 潘先生在学术上硕果累累,他本人还保持写日记和做 工作笔记的习惯,且用心保留资料并存放有序,他的这一 好习惯给我们的采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增加了采 集的工作量,有大量的资料需要我们按照采集工作的标准 去整理、辨识、挖掘和研究。在整理潘先生的各类资料时 ,我们不时感动于潘先生求学道路上的艰辛与勤奋、治学 道路上的严谨与求真。 在对潘先生的数次拜访以及电子邮件往来中,我们真 切感受到潘先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 神以及质朴真诚的爱国情怀。在资料整理和传记写作过程 中,潘先生耐心且细致地帮我们鉴别资料、查找资料来源 ,根据日记、工作笔记等逐一核对几十年前的人和事,其 细致和认真让采集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震撼并被深深打动。 与潘先生较多接触的这两年时间里,很多细节难以忘怀: 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每次都热情地招呼我们;谈话之前 总是做好了充分的资料准备,每次访谈都非常高效;工作 时间长了,老先生会贴心地留出他的办公室给我们午休; 工作晚了,总要请我们去学校食堂吃饭,老人健步如飞, 我们则紧紧跟随;更难忘他始终认真、细致地做每一件事 情,默默地关心和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潘先生踏踏实实 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风格使我们深受教益! 传记的撰写过程中,我先拟出结构框架,听取潘先生 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之后,我和朱晶多次对撰写思路和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她在美国访学期间也不时被 我各种细节问题骚扰。朱晶带着采集小组默默承担了大部 分的采集工作,也对传记的撰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 补充大事年表、主要论著目录等琐碎事务。本书的完稿凝 聚了许多专家的心血,在此谨向张藜、吕瑞花、熊卫民、 张利洁等诸位表示衷心感谢! 成书仓促,兼笔者学力所限,书中难免仍有不足之处 ,。概由本人负责。也期望借此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叶青 2016年10月26日 书评(媒体评论) 最具有工程概念的光学专家。 ——王大珩 光学专家、两院院士 潘君骅为我国大型光学跟踪测量设备的光学技术 基础所做的工作,在国内是开创性的,水平是一流的 ,是无法从外国引进的。 ——唐九华院士 精彩页 第一章 无忧的童年 战乱中求学 1930年10月14日,潘君骅出生于上海吴淞,祖籍江苏常州。父亲潘蔚岑(1888-1982),字树勋,是中国最早的西医之一,毕业于天津北洋海军医学堂。母亲朱贞慧(1893-1992),字振威,出身于嘉兴朱聚元缸甏行,家境较富裕。早先学体操,后学助产,结婚后操持家务。 潘君骅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3个哥哥、1个姐姐。大哥潘君牧(1919-2006),毕业于上海交大土木系,曾参与黔桂铁路建设。二哥潘君拯(1922-),1941年考入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任教。姐姐潘君昭(1924-1992),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三哥潘君乾(1928-),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 快乐的童年时光 清末民初,潘君骅的父亲潘蔚岑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中院,毕业后赴湖南长沙师范学校执教。在长沙,潘蔚岑认识了第一任妻子范慕英。范慕英当时在长沙周南女子学校任体育教师,是在湖南担任体育教学的第一位女教师,对湖南学校体育运动的倡导起着不可泯灭的作用。二人结婚后,潘蔚岑考入在天津的北洋大学医学校(后称北洋海军医学堂),是中国最早一批学西医的学生之一。北洋海军医学堂可免学费,妻子范慕英跟着一起到天津工作,靠教书维持全家生计,让潘蔚岑得以专心念书。 潘蔚岑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上海海军医院,院址在上海郊区张华浜,于是他把家安在上海吴淞。此时,范慕英已生下长子潘君牧和次子潘君拯。 1924年,范慕英在生长女潘君昭时,因产褥热去世。1927年,经范慕英的兄嫂介绍,潘蔚岑与第二任妻子朱贞慧(1893-1955)结婚,育有潘君乾和潘君骅二子。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后,潘蔚岑举家迁居浙江嘉兴,先住在南门徐家埭,随后搬入北门秀城桥附近新建的住房。新建的房子是借用潘君骅舅舅2900块银圆造的,离外婆家很近,沿、河一转弯就到了。 二层小楼的新家北临运河,楼下西面是大客厅,方砖铺地,用木质屏门和临河的楼梯间隔开;客厅西墙外是厨房,后门外有石级可下到河岸,可停泊船只;东面是书房,有木地板,书房后面是临河的水阁,夏天特别舒适。楼上东面是大卧室,站窗边可以看见河,夏天吹来东风特别凉爽。大卧室北面隔出一小部分当储藏室。西面是小卧室,其北面一小间也可放一张床。 房子的南面是一个小院子,有此树木,还有两口种了荷花的大缸。院子东墙爬满了蔷薇花藤。厨房西面是一小片草地,草地的西面和北面是院墙。客厅南窗外是一条石头铺的小路。小院子南面是一排临街平房,出租作商铺,父亲打算把租金用在孩子们的学费上。商铺很快都租了出去,其中一间租给别人作汽车间。儿时的潘君骅很羡慕那位有车的朱斐君医生,常常琢磨自家的大门太小,开不进汽车。 在嘉兴,潘君骅家附近就是嘉兴中学,嘉兴中学附小设有幼稚园,离家很近。幼稚园有一位老师和潘君骅的父母很熟悉,潘君骅的母亲亲昵地称她为。“大姐”。母亲非常关心她的小儿子在学校的情况,常去找大姐了解情况,得到的消息是:听课思想不集中,爱动,是个聪明但也淘气的孩子。 儿时的潘君骅过得无忧无虑,吃、淘气和好奇成为生活的全部。 潘父在上海圣心医院工作,每隔一个礼拜回家一次,回来时总给孩子们带些水果,比如香蕉等,挂在客堂长窗的窗栓上,取食很方便。暑假里,后河有叫卖西瓜的船,潘家常常买一大堆西瓜,放在楼梯间,大人午睡醒后才吃。小君骅中午不睡,在院子里抓蚱蜢,满头大汗,然后就等着吃西瓜。儿时的美食还包括咸鸭蛋,母亲常用冬天腌咸鱼的卤水拌稻草灰腌一大甏,有300来个,留给全家吃。 那时候的潘君骅很能自娱自乐,偶尔也做点坏事。他会把两条长板凳当飞机,坐在上面幻想飞入云端,嘴里还呜呜有声。有一次潘君骅和哥哥在后河码头争位置,不小心把哥哥挤到河里,父亲大怒,从此不许潘君骅去河边。有一个夏天,父亲约了六七个上海圣心医院的医生同事到嘉兴游南湖,雇了一只丝网船,在船上吃午饭,也带潘君骅去了。父亲的同事给潘君骅照了一张相(图1-5),潘君骅保留至今。 踢毽子是潘君骅儿时的特长之一。他用大公鸡尾羽做成毽子去和大人、孩子比赛,总能赢。有一年冬天,潘君骅和姐姐比赛踢毽子,踢得满头大汗,热了就脱衣服,只穿个单布衫踢。最后着了凉,得了咳嗽病,每年冬天都要犯,母亲很着急,常常炖冰糖梨或胖大海治疗,过了好几年才慢慢好起来。 孩提时的潘君骅还有他倔强的一面。有一次过年,舅舅来家里做客。父母让孩子们给舅舅拜年,哥哥潘君乾很听话地磕了头,舅舅高兴地给了一角大洋;轮到潘君骅时,他只鞠躬,怎么也不愿磕头,最后只得了一角小洋。 P7-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