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容世诚卷)(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新加坡)容世诚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容世诚,广东中山人,1957年出生于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哲学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专攻中国戏曲。曾任美国纽约华埠历史博物馆口述历史研究员。1991年移居新加坡并取得新加坡国籍。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讲授“中国戏剧”“元明戏曲”“新加坡华人日常生活”“中国文学和出版文化”“论文写作研讨”等课程。研究兴趣包括晚明戏曲、粤曲社会史、香港戏曲史、新加坡华族戏曲、听觉文化、20世纪50年代香港通俗文学与电影等。专著有《寻觅粤剧声影:从红船到水银灯》(2012)、《粤韵留声:唱片工业与广东曲艺(1903—1953)》(2006)、《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1997)等。近年研究香港太平戏院历史,编著有《戏园·红船·影画:源氏珍藏“太平戏院文物”研究》(2015),并参与《中国戏曲志·香港卷》《戏曲音乐集成·香港卷》《曲艺音乐集成:香港卷》《器乐音乐集成·香港卷》的编纂工作。 目录 牵手戏曲的三处恋情 元明戏曲:文本、诠释、剧场 度脱剧的原型分析:启悟理论的应用 一、引言 二、度脱剧里的“超凡入圣类型”——试析《黄粱梦》 三、度脱剧里的“谪仙返本类型”——试析《度柳翠》《金童玉女》 四、结论 《窦娥冤》的接受历史 一、导言 二、传统曲话里的《窦娥冤》 三、新典范·新问题·新评价:王国维的阅读方法 四、20世纪50年代的反映论和正典化 五、是否悲剧:20世纪70年代中西比较文学的关注点 六、原型·神话·结构 七、结语 《邯郸记》的表演场合 一、引言 二、汤显祖时期的私人演出场合 三、宜黄戏班的公开商业表演场合 四、宴集场合:明清文人私人演出 五、《邯郸记》宗教场合的演出 六、结语 关公戏的驱邪意义 一、引言 二、地方性傩戏里的关公戏演出 三、16世纪山西的官赛演出场合——万历抄本《迎神赛社 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里的关公戏资料 四、傩戏驱邪的三个层次 五、结语 祭祀演剧:族群、仪式、田野 北斗戏的田野观察:新加坡福建莆田人的演出 一、引言 二、演出缘起和筹备过程 三、演出场地和环境 四、仪式与演出的过程 五、结语 北斗戏的神话和仪式 一、导论 二、莆田北斗戏:一种独特的宗教仪式剧 三、故事组成和场合需要:北斗戏的神话故事 四、北斗戏的仪式性和时间性 五、结语 潮剧扮仙戏《六国封相》:新加坡的演出观察 一、引言 二、新加坡的潮剧戏班和扮仙戏 三、新加坡潮剧《封相》的演出形式 四、潮剧《六国封相》的历史渊源和仪式功能:一个初步的探索 五、结语 新加坡华族戏曲的戏神崇拜:镇火与压煞 一、引言 二、主要剧种的戏神信仰 三、戏曲演出与戏神崇拜 四、戏神的两大功能:镇火与压煞 五、结语 戏曲载体:唱片、出版、电影 第三类型接触、第三类型戏曲:戏曲唱片与戏曲研究 一、引言 二、从粤曲社会史到粤曲唱片:研究方法的反思 三、舞台上的戏曲和文本上的戏曲 四、第三种戏曲的出现:唱片上的戏曲 五、即兴和场合的消退,时间和空问的压缩 六、唱片工业和戏曲的跨国流动 七、结语 嵌入全球网络:近代粤曲唱片的生产与传播(1903一1913) 一、引言 二、科技、建制、网络:《粤曲社会史》的撰写方向 三、进入环球网络:留声机公司与璧架公司的灌片地图 四、三藩市的粤曲唱片:哥伦比亚公司和胜利公司的灌录曲目 五、结语 开戏师爷的《戏剧世界》:20世纪20年代粤剧文化再探 一、引言 二、简介《戏剧世界》:背景和内容 三、开戏师爷编印《戏剧世界》:新编剧·新社团·新刊物 四、开戏师爷眼中的《戏剧世界》 五、余论:《剧潮》杂志和太平戏院 从业余乐社到粤乐生产:钱广仁及其新月留声机唱片公司 (1926一1936) 一、引言 二、新月主人钱广仁及其商业经 三、新月公司与沪港粤乐团体 四、粤乐唱片作为一种文化商品 五、结语 “乡音抵万金”:20世纪60年代潮剧电影工业的三地互动 一、蔡楚生谈潮剧电影 二、冷战氛围与潮剧电影:新联影业公司的任务 三、南洋资本与本地剧团:“新天彩”的崛起 四、“五娘”“六娘”诉说“三地故事 五、后记 省港粤剧:历史、舞台、人物 香港戏曲史上的商业戏园(1865—1910) 一、研究缘起 二、戏园外面的历史场景:1865年的香港 三、戏园里面的社会舞台:观剧环境和观众组成 四、戏台上的争妍斗丽:剧种、戏班和剧目 五、结语 从粤乐史看“八大曲”: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广东汉剧 一、“八大曲”和戏曲清唱 二、“八大曲”和珠江河调 三、“八大曲”与广东汉剧 进入城市,五光十色:20世纪20年代粤剧探析 一、引言 二、进入城市:《乡下佬买戏》反映的20世纪20年代之粤剧 三、古老行当边缘化:向小生形象靠拢 四、美色、穿戴、电光:舞台艺术的景观化 五、摄影照相、印刷出版:伶人造像的生产流通 六、结语 “一统永寿,祝颂太平”:源氏家族粤剧戏班经营初探 (1914—1932) 一、引言 二、太安公司红船戏班的演剧地图:三种史料的比较考证 三、粤剧腹地的市场萎缩:班事凋零下的“薛马争雄 四、结语 还魂之旅:汤显祖一白雪仙一白先勇 一、楔子 二、古典戏曲粤剧化、粤剧艺术古典化:“仙凤鸣”的改革工程 三、改编《还魂记》,进入利舞台 四、结语 附录移形兼换影:中国戏曲和武打电影 一、引言 二、“北派”的出现:本地武师的冒起 三、从粤剧舞台到电影银幕:动作的延续 四、新挑战、新美学、新景观 五、结语 后记 导语 容世诚著康保成主编的《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容世诚卷)(精)》收录作者论文二十篇,分成四个单元:1)元明戏曲:文本、诠释、剧场;2)祭祀演剧:族群、仪式、田野;3)戏曲载体:唱片、出版、电影;4)省港粤剧:历史、舞台、人物。全书阐述作者在戏曲探求道路上的步伐方向和心路历程。里面提到的“从1997到2017年的二十年,我的戏曲研究方向,大抵可以用3P—出版印刷、留声机器、电影工业; 3M—物质、媒体、迁移;和3S——声音、空间、社会 综合概括”,也表述了作者近年戏曲研究的思考框架。 内容推荐 本丛书由活跃在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戏剧研究领域第一线的海内外优秀学者避选其代表性论文结集而成,涵盖从诸宫调、院本,到金元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花部戏曲、民间小戏、条祀戏剧等多种戏剧文体,涉及戏剧理论、戏剧史实、表演理论、作品评述与考证、中国戏剧发展流变及海外传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代表了新时期该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容世诚著康保成主编的《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容世诚卷)(精)》为其中一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