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董黎明著的这本《北京大学经济地理专业60年回眸》是珍贵的史料。它记录了北大经济地理专业60年砥砺奋进的历程。 本书从“学科创建、引领发展,上下求索、明确方向,学科复兴、蓬勃发展,既往开来,开拓创新”四个方面或阶段,系统地总结回顾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目录 一 创办初期 (一)以中国人民大学为班底的经济地理教研室 (二)参差不齐的学生来源 (三)以莫斯科大学为蓝本的教学计划 (四)重视实践、宽口径的办学思想 二 燕园五年学习点滴 (一)老先生的风范 (二)只有“一字之差”的学科研究对象大辩论 (三)异常活跃的教学、学术交流 (四)丰富多样的实习生活 (五)群众性的“科研”活动 (六)与苏联留学生结下的深情厚谊 (七)经济地理专业初现危机 三 短暂的“春天 (一)以农业地理为主要研究方向 (二)一丝不苟,认真备课,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十年动乱”的冲击 四 城市规划方向的探索与实践 (一)初涉城市规划,参加北京调研 (二)转战邯郸,初见成效 (三)与北京市规划局合作举办平谷城市规划短训班 (四)独立承担承德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五)“文革”后经济地理专业的第一次招生 (六)在山东开创第一个办学实践基地 (七)1978年——经济地理发展新的里程碑 五 繁荣昌盛的80年代 (一)参与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及城市发展方针的讨论 (二)城市化等城市问题的相关研究促进了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三)积极参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 (四)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 (五)培养年轻的接班人,教研室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六)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地理学的思想和理论方法 (七)与海内外学者频繁的学术交流 (八)北大地理系更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 (九)支持北京联合大学创办城市与区域科学系 六 百花盛开的90年代 (一)喜迁逸夫二楼 (二)城市规划趋于稳定成熟 (三)第一个获得城市规划甲级资质的地理院校 (四)生产实习由“大兵团”的集中方式转换为分散的组合方式 (五)设立五年制的城市规划专业 (六)初现多元的发展方向 七 城市土地利用与房地产开发方向的探索与实践 (一)参与土地经济问题的理论探讨 (二)探索土地经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土地分等定级实践 (三)全国城市土地分等一一土地经济评价的又一次创新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排头兵 (五)房地产估价的新军 (六)加入亚洲房地产学会 (七)与台湾学者的广泛交流 (八)成立房地产专业的尝试 (九)参加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研究 (十)率先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八 进入新世纪的经济地理 (一)人文地理学的复兴 (二)城市与环境学系被合并为环境学院 (三)五年制的城市规划专业通过两次审查 (四)喜迎北大地理科学60华诞 附录一 忆毕生教书育人的仇为之先生 侯仁之先生——探索城市规划方向的先驱者 忆北大农业地理的先导者林雅贞先生 附录二 我的退而不休的生活 附录三 1962-1964年北大校刊对地质地理系的报道 附录四 经济地理专业55级和86级教学计划 附录五 经济地理教研室不同时期的照片 一、经济地理教研室的部分老师 二、董黎明与他的团队 三、寄希望于未来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