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今日中国人在想什么?此乃世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概言之,国泰民安是古往今来的基本诉求,善治效政是与时俱进的社会期待,优质生活是持之以恒的发展愿景,等等。王柯平著的《中国人的思维》基于跨文化历史研究方法,尝试在中外文化会通的现代语境中溯本探源,重思重识国人时常涉及的主要思想观念,尝试借鉴他者来深化解析本土传统的利弊,拓展“阐旧邦以辅新命”的视域,促进创造性转换或转化性创构的可能。 作者简介 王柯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先后就读和留学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瑞士洛桑大学哲学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和哲学系、牛津大学圣安尼学院和中国学术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学和美学,主要著作有《理想国的诗学研究》、《法礼篇的道德诗学》等。 目录 总序 序 谢词 导言 上篇 自然与人类生存 一 天人合一说重估 二 老子论人生之道 三 庄子的寓言思维 四 禅悟中的诗性智慧 中篇 和谐、为政与战争 五 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策略 六 重思和谐论与当今中国语境 七 “德治”在中国的可能效应 八 仁政新说与实用理性 九 告别广岛核爆与国之利器 下篇 道德、艺术和美学 十 孔子诗教思想三论 十一 跨文化审美批评 十二 艺术积淀说 十三 实践美学视野中的鉴赏自然观 附录 中国哲学与宗教中的幸福观 主要参考文献 主题词索引 中译本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