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马军涛、仝玉萍、丁沙著的《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热变形损伤机理及抑制技术》针对大温差地区的气候特征,系统模拟研究了水泥混凝土材料在大温差环境(室温~85℃)服役下各组成相间热膨胀性能的差异。通过观察水泥混凝土材料在热疲劳循环作用下的性能变化,深人研究了硬化水泥石和水泥混凝土的热膨胀性能及物相间热相互作用机理,探讨了适应于大温差地区下的热变形协调性混凝土制备技术,并结合实体工程对我国北方大温差地区的空心薄壁墩结构进行了时变温度效应规律和热应力研究。 本书适合于大温差地区的混凝土相关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水泥混凝土物相间的热相互作用及其调控 2.1 概述 2.2 试验设计与试验装置 2.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变形协调性混凝土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1 概述 3.2 热变形协调性混凝土的设计 3.3 试验设计 3.4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外热像法评估混凝土结构损伤及温度场的研究 4.1 概述 4.2 红外热像法的检测原理 4.3 基于红外热像的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法分析原理 4.4 红外热像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损伤及缺陷 4.5 基于红外热像法的混凝土温度场分布有限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凝土结构温度场与热应力实例分析 5.1 内蒙古呼和地勒德尔大桥实例分析 5.2 内蒙古省道203道工程实例 5.3 混凝土内部缺陷和温度的检测及工程实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