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贵学重德示儿知--陆游与陆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苑聪雯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苑聪雯著的《贵学重德示儿知--陆游与陆氏家风》是“名人家风丛书”中的一本,重点叙述了南宋爱国词人陆游家族的家风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本书共分五章,具体内容包括“赤心报国”“嗜学读书”“居官忠廉”“世守农桑”“贵德兼艺”。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赤心报国
第一节 父辈激儿爱国心
第二节 一身报国有万死
第三节 家祭如何告乃翁
第二章 嗜书笃学
第一节 我今仅守诗书业
第二节 七世相传一束书
第三节 不及同君叩老师
第四节 莫改家传折角巾
第三章 居官忠廉
第一节 我年十六游名场
第二节 位卑未敢忘国忧
第三节 长成勉作功名计
第四章 世守农桑
第一节 春耕秋钓旧家风
第二节 白首为农信乐哉
第三节 愿儿力耕足衣食
第五章 贵德艺兼
第一节 唯要闭门修孝悌
第二节 从来简俭作家风
第三节 遥遥桑苎家风在
第四节 勿与浮薄者游处
第五节 棋子声疏识苦心
第六节 心空万象提寸管
参考文献
序言
悠悠五千年,看不尽的兴衰治乱,数不清的悲欢
离合,一代又一代的古圣先贤,为了实现“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孜孜以求。在苦苦奋斗
中,他们洞察了古往今来的人情世故,参透了天地宇
宙的玄机,于是便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家中后辈传
授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秘诀与法宝。
无论是片纸短章,抑或是口传心授,都是父祖辈
教导后辈忠孝传家、治学修业的金玉良言。他们将对
家族晚辈的殷殷叮咛,写为言之亲切的家书,作为朗
朗上口的诗歌,编为言简意赅的格言……各个朝代都
有特有的表现方式,如唐有经书,北宋有格言、说,
南宋出现诗鉴、词、条规等。唐宋盛行“诗教”,即
大量运用诗歌的形式训诫子孙,将中国古代的诗训推
到一个新的高度。
“历代与‘示子’内容有关的诗歌尽管难以数计
,但真正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的却为数不多,至
于能够占重要地位的可以说只有陆游一家。”“六十
年间万首诗”的诗人陆游,是个“日课一首”的勤奋
诗人。流传到今日的《剑南诗稿》85卷,有诗9000余
首。其中,专门训子或者言及教子的就有191首之多。
他将吴郡陆氏一族的儒雅继世,自己做人、做学、做
官的智慧灵光注入诗中。字里行间,既洋溢着这位爱
国诗人热忱的报国之心,又饱含着一位慈祥的老者对
子孙们的浓浓亲情。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
诲和言行规范中有记挂、有担心、有劝勉,至情殷切
的谆谆教诲背后分明是一份血浓于水的关爱。吴郡陆
氏家族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透过纷繁历史
长空的那声嘘寒问暖。
导语
陆游家风的形成以陆游的《示儿知》开始,并由此形成了陆氏家族的家风、家训。陆氏家风主要有谨孝悌,位卑未敢忘忧国,世守诗书为业,勤俭持家等。陆游开创的陆氏家风,不仅对当时陆氏家族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当下家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打开苑聪雯著的《贵学重德示儿知--陆游与陆氏家风》,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回到宋朝,回到历史现场,看一看,一切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精彩页
徐秉哲为何会排挤陆宰?当然还是由于统治者内部的权力争夺一主战与主和之争。权力永远是政治角逐的对象,即使宋室即将倾覆之时也不例外。主和者不恤国事、唯谋私利,扶植自己的势力,排除主战派,陆宰也是被卷入其中的官员。
在这次变故中,陆宰清楚地看到朝廷中的党争和相互倾轧,看清了官场的污浊和许多不堪的内幕,看清了投降派在朝廷中盘根错节、势力炽盛,而深感自己无力与之抗衡,所以只好选择韬光养晦。他未做任何申辩,索性辞官居家,于当年的秋冬之际,带着全家从东京南归了。
陆游曾在《太平花》一诗中,形象地描写了自己还在扶着床踉跄学步时就随家人离开东京时的情景:“扶床踉跄出京华,头白车书未一家。宵旰至今劳圣主,泪痕空对太平花。”那时正值金兵大举南侵,沿途风声鹤唳,兵荒马乱,流民遍野。原来,在开封之围解除之后,宋人无意履行盟约,明确表示拒绝割让三镇。金人在震怒之余,在靖康元年八月,以完颜宗翰和刚提升为右副元帅的完颜宗望为主帅,再次兵分两路出兵伐宋。十一月,完颜宗翰率西路军与东路军会师开封城下。
外族的入侵,社会的动荡,给普通民众带来的首先是离乱、逃难和漂泊。战乱时期,摆在民族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抗战、还击,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首先却是求个体的生存,保全性命。“老弱扶携于道路,饥疲蒙犯于风霜。徒从或苦于绎骚,程顿不无于烦费。”为了生存,北方的民众纷纷南徙。百姓在金兵的铁蹄下哭号,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背井离乡、转死沟壑,再加上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幼小的陆游看到金兵南侵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成为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生活基础。
在山河沉寂、家国破碎的风烟中,陆游一家也卷入四处流离的难民洪流中,开始了颠沛逃难的生涯。从那时起,诗人陆游的命运就与国家、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陆游的父母带着他自中原“渡河沿汴、涉淮绝江,间关兵间以归”,天天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一路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陆游的人生第一课就是在战乱中逃难,有时金兵追来,他们便只得躲伏在草丛间,人人心惊胆战,饿了只能吃点儿干粮,常常十多天吃不上一顿热饭。这种危险的经历给幼年的陆游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后来把当时的情形写进了诗里。在《三山杜门作歌》中,陆游回忆了这段随父南逃的苦难生活:“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铁骑纵横,狼烟滚滚,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离乱之际,惶恐哀伤,是陆游一生中最深刻的童年记忆。
建炎三年(1129),金兵突破长江天险,破建康,进逼杭州。第二年,战火逐渐烧到了陆游的故乡山阴。敌兵所到之处,田园庐舍尽成焦土。存亡旦夕之际,上有老母、下有妻儿的陆宰不知带着一家老小逃往何处,一时乱了阵脚。急难中的陆宰忽听相识的惟悟道人谈起浙江东阳县的陈彦声,一时大喜过望,认为此人定是当世英雄,可以生死相托,于是又带着一家人奔赴东阳。
P8-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