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魏华林、宋明哲、刘伟著的《城市风险管理》以城市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从城市风险管理的背景及重要性、理论基础、方法等方面做了全面阐述。在技术进步、人口集聚及我国城市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本书的研究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为城市风险管理的现实背景、城市风险管理的理论渊源、城市风险管理的历史发展、城市风险管理的主题架构、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内部环境与目标设立、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风险辨识与评估、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风险响应、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控制活动与信息沟通、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绩效评估与监督、城市社会风险的管理--制度设计概念、城市社会风险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社会风险的管理--运行机制、城市社会风险管理--风险在城市社会的扩散与稀释。 目录 第一篇 城市风险管理总论 第一章 城市风险管理的现实背景 一、当代城市风险累积的挑战 二、城市风险的形成背景 三、城市风险的形成原因 四、风险社会与极端世界的不可测性 五、风险管理对城市与社会的效益 第二章 城市风险管理的理论渊源 一、不确定的来源与层次 二、风险理论的核心议题 三、多元化的风险理论 第三章 城市风险管理的历史发展 一、政府管理风险的理由 二、公共风险的定义与存在的条件 三、公共风险管理的含义与类型 四、公私部门风险管理间的比较 五、公私部门风险管理的两种论调 六、公共风险管理的历史发展 七、部分国家公共风险管理的发展 第四章 城市风险管理的主体架构——全面性风险管理 一、全面性风险管理的含义与特性 二、全面性风险管理的效益 三、全面性风险管理的八大要素 四、国际标准普尔(S&P)ERM的等级标准 五、风险官(CRO)新职称 第二篇 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 第五章 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一)——内部环境与目标设立 一、城市政府机构内部组织与风险职责 二、城市政府机构与非营利组织治理 三、城市政府机构风险容忍度与风险限额 四、风险管理文化、哲学与政策 五、设立目标 第六章 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二)——风险辨识与评估 一、辨识风险的架构与前置概念 二、辨识风险事件的方法 三、城市政府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类别 四、风险评估 五、风险分散效应与风险的累计 第七章 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三)——风险回应 一、风险控制 二、营运持续管理/计划 三、风险理财 四、另类风险理财(ART) 五、多重启动保险、风险证券化与ART市场 六、政府机构相互联盟机制 七、风险管理决策 第八章 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四)——控制活动与信息及沟通 一、管理控制与循环 二、预算分配、内部控制、COSO模式与非财政控制 三、管理控制的组织与文书 四、信息与沟通 第九章 城市政府风险的管理(五)——绩效评估与监督 一、风险管理绩效评估 二、风险管理绩效衡量指标 三、风险管理的成本分摊制度 四、政府审计稽核与ERM的监督 第三篇 城市社会风险的管理 第十章 城市社会风险的管理(一)——制度设计概念 一、城市政府监控社会风险的理由 二、社会风险管理 三、民众感知风险的评价 四、风险沟通与感知风险 五、社会冲突与风险的文化建构 第十一章 城市社会风险的管理(二)——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市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二、城市社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三、城市经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四、城市文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五、城市信息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六、城市政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七、城市资源安全评价体系 八、城市科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第十二章 城市社会风险的管理(三)——运行机制 一、城市金融风险回应机制 二、城市巨灾风险回应机制 三、城市环境污染风险回应机制 四、城市食品安全与风险回应机制 五、城市长寿风险证券化 六、城市民间志愿性组织与非政府组织(NG0) 七、整体城市风险指数的建构 第十三章 城市社会风险的管理(四)——风险在城市社会的扩散与稀释 一、风险的社会扩散架构 二、社会表征与认同过程理论 三、风险的社会心理对政府政策制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