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1岁的唐尼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熊孩子,为了验证鸡到底会不会飞,他把鸡从二楼摔了下来;放羊时,用鞭炮绑在羊尾巴上,吓得羊几天不敢出门;为了一只龙虾,情急之下竟然直接扑到河里去;烤鱼被发现时,竟然用小伙伴妈妈的衣服扑火;在家无聊做实验,害老爸吃了一肚子墨水;为了玩手机游戏,和老妈斗智斗勇;同学花钱雇人打架,他充当打手;一大早到校,装成老师的样子上课被吴老师当场捉住;家里给的餐费不交,宁愿饿肚子也要喂猫;和同学在厕所搞恶作剧害打架滑到;关键是这样的熊孩子竟然当选了班级干部,但是做了一个礼拜就打退堂鼓……然而,这个会做“坏事”的小男孩却讲义气、有爱心,富有童真和充满创造力。他就是最真实的孩子! 姚赛巾著的《熊孩子唐尼》讲述了会做“坏事”的小男孩们。他们虽然调皮捣蛋,却讲义气、有爱心,富有童真和充满创造力,是最真实的孩子!通过讲述熊孩子的故事不仅让熊孩子自省,也能进一步启发教育工作。 目录 做故事的讲述者 做教育的追梦人 第一章 鸡会飞吗? 第二章 相识二狗 第三章 烤鱼惹出祸 第四章 倒霉的实验 第五章 斗智斗勇 第六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七章 做老师真累 第八章 老师哭了 第九章 厕所里的恶作剧 第十章 意外当选 第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十二章 赶鸭子上架 第十三章 我“丢”了 第十四章 意外去世 第十五章 和好 第十六章 偷卖星卡 第十七章 青春的秘密 第十八章 网络风暴 第十九章 和事佬 第二十章 啤酒、酱油加可乐 第二十一章 报警抓老爸 第二十二章 爱心义卖 第二十三章 离别 后记 推荐语
序言 做教育的追梦人 姚老师工作十一年了。记得她刚工作的时候, 交给我的三年工作计划中写道:“我要在六年后写 一本儿童小说。”这事,我记下了!六年后,我问 她:“你小说写得怎么样了?”小姑娘不好意思地 笑着回我:“没写!”我便问她为什么没写,她告 诉我没有素材,也没想好怎么写。看来,刚进学校 时的梦想已经离她渐行渐远了,兴许就是一时热情 所致吧,这样的孩子我见过不少。 2017年,学校设立了“行知亲子学堂”微信公 众号,征集老师原创的一些个性化的栏目对家长开 放阅读。姚老师说要写写班级的故事,我开玩笑问 她:“干吗,又想写儿童小说啦?”她说:“看情 况吧,这个班‘熊孩子’太多了,不把他们的故事 写下来,太可惜!”我知道她有素材了。 对于她教的这个班,我是早有耳闻,还曾经替 她处理过一起“熊孩子”事件。如果她能把这些孩 子的故事整理出来,对她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是很有 帮助的。我非常期待! 小说的第一期出来了,我也阅读了。主人公唐 尼在乡下干了一件“坏事”——把鸡从二楼扔了下 来。我觉得孩子做这事有些残忍,便询问她这故事 的真实性。她告诉我这还真是她们班“熊孩子”干 出来的,因为好奇鸡是否会飞,便尝试做个实验。 原来,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熊孩子”。我又仔细阅 读,就发现了唐尼家庭的问题:他有一个唠叨和经 常责备她的妈妈,一个要么不管,要么就揍他一顿 的爸爸。唐尼是孤独的,而孤独的他又会生出许多 奇思妙想用以自娱自乐。他缺乏管教,所以,对许 多事情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然而,从后面发生的 故事来看,这孩子骨子里又有许多纯良的东西。他 在一次次错误和同伴的交往中逐渐成长了起来。 唐尼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对教 育多了一层关照。我们做教育的,常常见不得孩子 犯错误,对班级的“熊孩子”也常常恨得咬牙切齿 。其实,每一个“熊孩子”的长成都不是一朝一夕 的,作为教师,要走进儿童的家庭,走进儿童的内 心,去关注他、理解他、帮助他,而不是一味地斥 责、批评。教育作为一种手段,有时候不需要过多 介入,儿童犯错,要给他自我反省的时间和机会, 再适时地加以引导,错误才能变成有利的教育资源 ,“熊孩子”才能有所成长。 姚老师的故事写完后,我和她聊到了今后创作 的话题。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她能以一个 一线教师的身份蹲下来,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揣摩儿 童的心理,理解儿童,同情儿童,这说明她是一个 有着教育情怀的人。但这本书在对儿童的观察上还 可以更细腻一些,我建议她能多在儿童身边待着, 观察儿童的行为,聆听儿童的语言。有事没事多和 孩子聊聊天,和孩子的父母聊聊天,甚至和校门口 的保安聊聊天,和校门外小卖部的老板聊聊天,那 样她一定会发现更丰富多彩的儿童的世界。至于题 材,除了我们学校的孩子的生活,她还可以关注农 村小学甚至是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儿童生存状态; 除了写自己班上的学生,还可以去观察一年级刚入 学的儿童是个什么状态,三年级转折期的儿童是什 么状态……这样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开阔写作视 野,她才能真正走进儿童,写出儿童喜欢的文学作 品。 我也十分希望她能坚定自己的教育梦想,做教 育的追梦人,继续用她的文字把一颗颗教育的种子 播撒在孩子的心田。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校长 鲁照斌 2018年5月8日
导语 人最快乐的时光应该就数童年了,童年总是无忧无虑的。 姚赛巾著的《熊孩子唐尼》讲述了唐尼在乡下和在学校发生的各种搞笑事件,在一系列故事中,唐尼从一个喜欢恶作剧的捣蛋鬼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小男孩。从表面上看,我们只看到他喜欢使坏,但从深层次看,还读到了一个诚实、有担当、积极向上的孩子。 书中刻画了一个生动可爱、活泼天真的孩子——唐尼的校园生活。唐尼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干了一件又一件令老师头疼、令爸妈伤脑筋的事情。不过在经历一些事情后,他真正长大了,真正成长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有主见的大孩子。书中不管是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还是生动幽默的语言描写,都令人身临其境。 后记 我读大学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儿童文学”课 程。为我们上课的老师叫郑利萍,她常常在课上给 我们读儿童文学作品,她的声音很好听,读的时候 也常常插入自己感性的评价。我就在她的熏陶下, 爱上了儿童文学。 工作以后,我天天接触孩子,当时,我就想, 要是我也能写一本孩子的书该多好呀!这个愿望一 直在我心底埋藏着。然而,种种原因,也一直没有 实现。 两年前,学校开设了“行知亲子学堂”微信公 众号,这是一个家校合作共建的平台。我的老同学 兼同事顾新佳老师找到了我,他问我:“你一直喜 欢写作,要不要给你开辟一个专栏啊?”我说:“ 好!” 开辟了专栏,我写什么呢?这让我绞尽了脑汁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给了我灵 感,他们又“闹上事儿”了。要不,就写这群“熊 孩子”的故事吧。与其对他们抱怨,或者空乏无力 地说教,不如把故事写出来,让他们自我反省。就 这样,我和“熊孩子”打上了交道。 对我来说,这个班有个性的孩子太多了,他们 往往做出一些让我意想不到却又头疼无比的事情。 我敢说,这是我教过最特别的一个班了。我曾经在 内心无比地抱怨学校:为什么让我接手这个班?为 什么让我遇见这么多调皮的孩子?为什么我就那么 倒霉呢?然而,当我开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写 他们的时候,我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 大多数所谓的“熊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都比较 严重或者家庭教育的方式比较特别。大多数所谓的 “熊孩子”在班上并不是那么让人讨厌,甚至许多 同学很喜欢他们。大多数所谓的“熊孩子”也有非 常柔软而可爱的一面,但是他们很少把这一面暴露 给老师。这些发现,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产生了 许多的思考。当我把故事写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 自己不讨厌他们了,对他们多了一份理解。如此看 来,我真的要谢谢我的这帮“熊孩子们”。 在我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出现了小小的瓶颈。 故事写着写着,素材就不太够了。有些故事缺乏个} 生,有些故事不值一提,我进入了写故事的“瓶颈 期”。时值寒假,微信公众号也暂停更新了。人的 惰性真是无孔不入,越是拖着,就越不想继续写下 去。好在这时,顾新佳老师又像和尚念经一般对我 不停地唠叨、催促,逼着我硬着头皮往下走。而正 是因为他的“逼”,才使我没有半途而废。 我也非常感谢金立义校长在我困惑的时候一语 点醒了我,他对我说:“你的故事我读了,我觉得 你可以让孩子参与到故事创作中来,师生一起创作 故事,不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吗?”对啊,我怎 么就没想到呢。第二天,我便在班上动员孩子们和 我一起写故事。因为之前我写过的每一篇故事,他 们都读过,并且表现了极大的阅读兴趣,所以,对 于我邀请他们一起创作,他们很乐意。儿童的视角 有时候比大人更加鲜活,我从学生那里获得了许多 素材,也得到了许多灵感和启发。除了我自己班上 的孩子,六(4)班吴建香老师也帮我从他们班级搜 集了不少素材。在此,我要深深地感谢他们! 故事终于写完了,我原想对自己终于有了交代 了!我终于离最初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了。未曾想, 学校打算帮我把这本书出版出来,对我来说,这真 是一个莫大的惊喜和鼓励!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 我竟然在学校的帮助下有幸让著名儿童文学家祁智 先生为我的书作序。这对我这样青涩的写手来说, 是想都不敢想的呀!与此同时,我的内心也是惶恐 不安的。虽说我平时也喜欢舞文弄墨,然而,和专 业文学系毕业的学生相比,我的文笔显得青涩、稚 嫩,对小说的结构和情节的铺陈方面也缺乏技巧, 尤其是离出一本书的水准是相差甚远的。我怕耽误 了读者,耽误了孩子。幸好有一批小读者,在试读 了唐尼的故事后,给了我许多赞扬和鼓励,以至让 我又有了一丝信心和底气。我无以为报,唯有不断 地努力,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心理,不断 地阅读,拓宽我的视野,打磨我的文字,将来,有 可能写出更多孩子喜欢的,让他们有所收益的作品 来。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小搭档——陈一诺 同学,在六年级学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她依然为 我写的每一篇故事配上插画,尽心尽力,从不敷衍 ,我甚至觉得她作的画比我的文字更有可观性。我 还要感谢曾经在我朋友圈里给我点赞和鼓励的老师 和朋友们,你们的支持对我来说很重要!还有鲁照 斌校长,给了我许多的建议和启发。以及为了我这 本书的编辑付出心血的南师大出版社的张莉主任。 谢谢你们!书很一般,但你们的情义厚重! 姚赛巾 2018年6月5日
书评(媒体评论) 每当收到姚老师发来文件稿让我配画时,我总 会激动万分,并迫不及待地阅读故事。姚老师的文 字有魔力,当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浮现在我眼前时, 我便有了配插画的灵感。故事的主人公唐尼,是一 个淘气而又活泼的男孩,在农村用公鸡做试验时, 他调皮捣蛋:在用餐费偷买猫粮时,他善良并能知 错就改;在担任班干部期间,他尽心尽责;在向同 学道歉时,他能用真诚化解矛盾……这样调皮又单 纯的“熊孩子”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读着唐尼的 故事,我仿佛在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六(2)班 陈一诺 打开书,让我们一起追随唐尼的脚步,重逢美 好的童年时光。在书中遇见唐尼,仿佛也遇见那个 纯真的自己,仿佛又看见童年时与小伙伴玩耍,在 暑假里当“小淘气”,在班级竞选班干部的情景… …这一幕幕重新涌进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找回那 颗不泯的童心。 ——六(1)班 薛简涵
精彩页 第一章 鸡会飞吗? 我叫唐尼,今年十一岁!虽然我生活在地球上才十一年,可我总感觉很多人觉得我活得够久了,比如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总是说我整天就知道吃吃吃,吃那么肥,给地球增加负担。他们说每天看到我就嫌烦,尤其是收到老师信息的时候,因为我除了会惹事,就是会惹事。他们还说…… 其实,我很爱他们,但我不说!从来也不说! 王老师让我们在“三八”妇女节那天亲自做一张贺卡给妈妈,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我想了很久很久,画什么呢?画什么呢?经过一个晚上的构思,我终于想出来了。我找了一张红色的卡片,画了一个黄色的鸡蛋,用蓝色的笔郑重地写下了一行大字:“三八,祝你快乐!感谢你生下我!”我觉得很满意,这是我的用心之作。可不知道为什么,妈妈在收到我卡片的那一刻,突然阴云密布,紧接着雷声大作:“你妈是老母鸡啊!我是孵蛋把你孵出来的?你就不能把‘三八’两个字改成‘妈妈’?”等她说完,家里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一边哭,一边搂着我,一边摇头,一边哭。我看着她的样子,只想到了两个字“神经”,但我忍住没说。 快暑假了,妈妈和爸爸商量,要把我送到乡下的外婆家,好让他们清静地过二人世界。我没有意见,至少,在乡下,没有人唠叨我,没有烦人的作业要写。我每天只要做好两件事——吃和玩,就是对外婆最大的贡献。 外婆特意为我养了许多鸡。这些鸡有公的,有母的。我最喜欢的要数其中一只大公鸡了。它长得真帅!油亮亮的脖子,金黄的脚,亮闪闪的羽毛,火红的冠,尤其是它的尾巴,高高翘起,活像一只指挥干军万马的将军。 有一天,我坐在外婆家门口乘凉。这只大公鸡就在我面前咯咯咯地叫,还不时用它的爪子来回地刨着泥巴。突然,一群麻雀飞到了它的旁边,它像受到了惊吓,扑腾一下跳了起来,蹦出了好几米远。 咦,麻雀有翅膀,会飞,鸡也有翅膀,它应该也会飞吧?不对不对,家鸭也有翅膀,可家鸭会游泳,不会飞。鸡到底会不会飞呢? 我去问外婆:“外婆,外婆,鸡会飞吗?” 外婆说:“傻孩子,鸡哪会飞呀!” “可它有翅膀啊,而且我刚刚明明看到它飞出去好远呢!”我不解地问道。 外婆说:“嘿,那是它在蹦跶,鸡受到惊吓时,能蹦好远呢!” 外婆的回答并不能使我感到满意,我决定亲自试验一下。这只大公鸡那么神气,它一定是鸡里面的“战斗鸡”。现在,我要想办法抓到这只鸡。 我尾随着这只大公鸡,放慢脚步,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它在专心刨土,并没有察觉到我。我屏住呼吸,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慢慢蹲下身子,近了,近了,就在我手快靠近它的时候,它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扑腾一下,又蹦了出去,那金黄的脚划起的泥巴溅了我一脸。 “嘿,狡猾的家伙,看我不逮住你。”我来了劲,紧跟着它,可它真是机灵,我走几步,它就退几步,总是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我抓累了,决定改变策略。 “外婆,我要喝鸡汤!”我跑回去对外婆说。 外婆毫不犹豫地回答:“好!外婆明天一早就给你捉一只老母鸡,老母鸡的汤可好喝啦!” “老母鸡?我不要!我想吃那只长得最好看的公鸡!”我告诉外婆。 外婆有点诧异,她劝我说:“公鸡清蒸了好吃,老母鸡炖汤好吃!” 我真怕外婆会改变主意,要知道,我对清蒸鸡还是喝鸡汤并不讲究,我在乎的是那只公鸡。 于是,我只得使出我的必杀技了。 “外婆,那就清蒸公鸡给我吃吧!我下次再喝鸡汤。好不好?”我牵着外婆的手摇晃道,“求求你了!” 外婆果然中招!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就被一声清脆的鸡啼唤醒了。为了防止外婆抓错对象,一向爱睡懒觉的我一骨碌爬起了床,冲向了鸡圈。 外婆正蹲在鸡窝里,像捞鱼似的抓鸡。外婆挪一下,鸡就飞一下。 等到外婆手里拎着一只公鸡,准备出鸡圈的时候,我才发现,外婆抓错了! P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