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写这本书,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朋 友向他的朋友推荐了我写陈寅恪。我当时几乎是一 口答应下来。一是因为我一直对陈寅恪有浓厚的兴 趣,通过此书的写作,对陈寅恪当有更深刻的理解 。再则是希望通过写作,重温写作的快乐,当时大 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愿望。 然而,我也知道,陈寅恪是不好写的,尤其是 读书生活不好写。 我最初接触陈寅恪的作品是在大学高年级。给 我们开杜甫研究选修课的曹慕樊先生,在讲课时, 常提到陈寅恪在唐代文学及历史方面的一些研究成 果。于是,《元白诗笺证稿》成了我的课外阅读书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陈寅恪的著作。在研究生学习 期间,曹先生要我们读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 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由此对他的学术 思想和治学方法有一定了解。以后,开始购买陈寅 恪的著作,记得1986年在上海开会,在南京路古籍 书店觅得文集中的《柳如是别传》,精装三册,定 价6元;平装本的《寒柳堂集》,仅0.93元。颇得 淘书之乐。 陈寅恪在20世纪90年代初,与吴宓等学者成为 学术界关注的对象。近十年间,有关陈寅恪的各种 出版物有近十种。直接以“读书生活”为题的书也 已问世。要再写一本这样的书,实在是一件不易的 事。当我将陈寅恪的著作和有关论著阅读之后,深 感写作此书的难度,因而好几次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但出于“一诺千金重”的做人原则,和对陈寅恪 其人其文的敬重,我最终还是下决心啃这块硬骨头 。 写陈寅恪难就难在他博览群书,其学术思想深 邃复杂,学术成就十分突出。要对这些内容发言, 没有深入研究是很困难的。其次,尽管陈寅恪的学 术成就很高,他的个性也十分鲜明,但他不是一个 外向型的人,一生主要生活在书斋,与社会各界交 往很少,具有戏剧性、趣味性的题材少,相对而言 ,写出来可读性的内容并不多。为此,我采取了不 求全面,分而论之的办法,即从四个大的方面入手 ,试图对陈寅恪的读书生活和学术思想进行多方位 的了解和接近。 《学问在中西之间》等篇章,谈的主要是陈寅 恪的求学经历和学习方法,探讨一位大师的知识结 构是如何形成的。陈寅恪一生都生活在大学校园, 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工作,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 梁之材,真正是桃李满天下。《一道考题》等文章 主要谈他怎样教书,以及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 自君沉于昆明湖后》等文章主要谈他的思想和情感 。一个学者之所以成为学者,一位大师之所以为大 师,最终一定与他的思想境界有关。陈寅恪在中国 文化上的意义,最重要之处,显然是其卓异的风骨 。正如题记所云,陈寅恪的学术观点,不一定永远 正确;但他的人格魅力,却将是永远的。《长编考 异法》《文化本位法》等文章主要介绍陈寅恪的一 些重要研究方法和独立思考而得出的一些观点。对 有些重要的问题,采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 态度,介绍他人的研究心得,绝不掠美。我想,“ 实录”的原则,既适用于对陈寅恪的思想或生活的 描述,也适用于对陈寅恪研究中的成果的引用。 我喜用“独立寒秋”来形容陈寅恪的风神和境 界,得到了党圣元先生的激赏。我想,陈寅恪没有 “指点江山”的伟人气派,但在学术领域,他可是 真正的少有的“激扬文字”者。他所处的时代,对 于一个有独立见解的立志于民族文化研究和承传的 学者来说,也可说是一个秋风萧瑟的时代。而陈寅 恪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中,上下求索。 这次写作,至少达到了写作的初衷:对陈寅恪 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次写作 ,也是一次极好的陶冶性情,自我反思的机会—— 一个学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治学态度;什么样的 学术理念;我们为什么而“学术”;与前辈学人相 比,我们缺少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时时提醒 着自己,在以后的学术工作中,老老实实,踏踏实 实。 同时,我更希望,读者读了这本书,会产生直 接阅读陈寅恪作品的兴趣。钱钟书曾有一俏皮的比 方,他对一位读了他的著作进而想见见他本人的外 国友人说,吃了鸡蛋,何必一定要见下蛋的母鸡?我 想的正好相反,读了这本书,最好是直接读读传主 的有关著作,尤其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朋友。如 果这个目的达到,我将深感欣慰。 刘明华
目录 序 学问在中西之间 为不古不今之学 为国家保存读书种子的人 负笈远游十八年 不唯书,敢怀疑 读“老书”,啃原典 书盈四壁拥万卷 圈圈点点 以耳代目 陈寅恪式记忆力 不为困穷宁有此 一道考题 对联高手 “教授之教授” “公子的公子”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隋唐史入门史书及评论 谈经史子集 八校教授十门课 自君沉于昆明湖后 偶尔露峥嵘 “正气吞狂贼” 读书不肯为人忙 最是文人有自由 实话实说 “也同欢乐也同愁” 长编考异法 文化本位论 一粒红豆 “著书唯剩颂红妆”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几个特殊的学术领域 “去国欲枯双目泪” 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 附录1:陈寅恪所用部分书目 附录2:学术创见与妙论撷英 附录3:陈寅恪著述一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负笈远游十八年 陈寅恪总计在国外留学、游学达18年之久。他的学贯中西,不只是从书本中得来,而是建立在亲历各国,对他国文化有着切身体会的基础上的。 东游日本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陈寅恪在12岁时,迈出了他漫长的游学生涯的第一步。这一次到的是日本,随兄衡恪到日本学习博物学。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结束了长期的闭关自守状态,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甲午海战是日本显示其实力的一次重要战争,也是战败的中国人警醒的重要机会。战胜国日本成了中国青年探求富国强兵之道的首选国家。大规模的留学潮在20世纪之初开始。就在陈寅恪东渡日本的这一年,鲁迅也于3月24日乘“大贞丸号”轮船从南京到达日本。此时,留日的中国学生已达七八千人。 陈寅恪兄弟这一次到日本留学属于自费学习。他们到日本后,根据清政府与日本政府达成的协议,先到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文,过了语言关后,再转入各类学校学习。他们兄弟与鲁迅是先后同学,因为鲁迅也必须先在此学习。鲁迅是1904年4月在弘文学院毕业后,才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的。而陈氏兄弟则于1904年暑假回国,参加考试,获得官费留学资格,冬初再返回日本,继续在弘文学院学习。这一次在日本待了一年。15岁的陈寅恪,因患脚气病回国疗养。 陈寅恪在日本期间主要学习日语。日语是他从小接触的第一门外语(他在读私塾时,就跟一位留日的友人学日语),也是他精通的第一门外语。 语言学习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语言环境,这对听、说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二是大量阅读地道的原始材料,这可以加深对一种语言的特性的了解。陈寅恪最后并没有在日本专门学习某一学科,但通过语言学习,对日本的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有了深切的了解。这对他后来的研究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陈寅恪没有选择博物学,也已表现出他感兴趣的是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古时期,两国交流的情况是中国向日本“输出”文化。在日本学习几年后,陈寅恪对这一历史现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礼失而求诸野”,对唐代历史的研究,他十分注意参照日本的一些制度或相关材料。他在日后的著述中,对此多有论述。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他写道: 此可取今日日本为例,盖日本往日虽曾效则中国无所不至……但其所受影响最深者,多为华夏唐代之文化。故其社会风俗,与中国今日社会风气经受宋以后文化之影响者,自有差别。 在探讨隋唐府兵制度时,因为中国现存史料中较少有关隋以前的府兵制的材料,而日本制度多仿唐制,所以他认为可以参看日本《养老令》中有关宫卫军防诸令条。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他对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之“温泉”作了详细考证,说明温汤疗疾的传统久远及流传广泛:“又今之日本所谓风吕者,原由中国古代输入,或与今欧洲所谓土耳其浴者,同为中亚故俗之遗。”P19-21 导语 刘明华著的《独立寒秋》介绍:陈寅恪:一代学界泰斗,学问之大,却没什么傲人的学位文凭,这便是陈寅恪的一大奇特之处。但他的广博学识,却是举世闻名,足以傲人的。他不仅学贯中西,而且文史兼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境界;他一生都潜心学问,不问世事,更不求显达,因此深为国内外学人敬重。这,就是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三百年来仅此一人”。当别人为得名声,而争文凭之时,他却视文凭为废纸,潜心治学;当别人趋炎附势,追逐荣华富贵之时,他却恪守自己的心意,不愿从政。他保持了一个学者应有的气节,也坚守了自己珍贵的精神角落。 序言 “书”的本义是“书写”,后来引申为“书写 的文本”。早期的“书”是写在简、牍或丝帛上的 ,即所谓“书之竹帛”。“书之竹帛”是为了“ 传 遗后世子孙”,向同时代的人或后人传递讯息。 古 往今来,书籍的载体已经由简帛转变为纸张乃至 电 子数据,而书籍所承载的,不外乎知识、记忆、 情 感与思想。 战国时代的惠施博学多闻,相传他的书(当时 是 写在简牍上的)足足装了五辆车,这便是“学富 五车 ”的来历。书是文化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 ,人 类文明之所以能代代相传,知识之所以能不断 累积 ,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书籍的力量。书籍是学问 的代 名词,饱读诗书者,也便是硕学之士。 与印度等古代文明不同,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 历史的记录,形成了以二十四史为核心的记史传统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 树一帜,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汉字的连续发展以及以 此为基础的记忆传承。而历史记忆的作用,正在于 明得失、知兴替。 在书籍中,我们同样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 他们的喜怒哀乐转化为文字,千百年后仍有震撼人 心的力量,引发我们的共鸣。即便是典正古雅的“ 诗三百”,同样能窥见先人的悲喜。唐诗宋词,无 不是情感的流露。这些文字汇聚起来,又能激荡起 时代的脉动与情绪。 “书”最初偏重于实用性较强的文体,《尚 书 》之“书”本来是公文。但《尚书》之所以被人 世 代传诵,根本原因在于其思想性。从先秦诸子到 近 代新文化先驱,他们前赴后继,高擎思想的火炬 , 点燃民族的奋进之路。 中华民族历来敬畏知识、记忆、情感与思想, 也便敬畏书。敬畏书,也便好读书,并敬重好读书 的人。书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物品 ,而是蕴涵着宇宙、人生之道,记载着我们的过去 、现在并描绘着将来,展示了社会、生活和个体生 命情感的无限丰富性,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创造 的灵性之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更愿意将 书看作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一种使生命达到不朽的 途径。 书是用来读的。没有阅读,书的意义便不复存 在,或者至少其意义要大打折扣。明人于谦曾经作 过一首《观书》诗: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在读书人的眼中,书卷无异于多情的故人。有 书卷陪伴,无论快乐的还是忧伤的光阴都可以安然 度过;有书卷存在,可以使屋舍生辉,心生欢喜; 有书卷在胸,内心得以充盈,思想得以绽放。读书 人泛舟书海,博览群籍,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刻意用功,发愤图强,乐而忘苦,终生与书本相 伴。他们读书、藏书、抄书、著书,思于书,劳于 书,苦于书,乐于书,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读书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升 了他们的人格,陪伴他们走过了自己的生命之旅, 帮助他们成就了人生的事业。更有那勤学敏思、才 胆识力卓出者,于“灯火阑珊处”发现了宇宙之道 ,参悟了天人之义,建构起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情 感世界,因而著书立说,以其一家之言而泽被后来 的读书人。 读书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圣哲通儒、仁人志士 、学术大师、文章大家,远者不说,仅我国近、现 代以来读书人中所产生的伟人志士、大师名家就可 以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他们犹如璀璨的繁星, 照亮着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夜空。他们身 处社会剧变、民族危亡、文化转型的历史关头,于 是将自己的事业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 一起,或者投身于炽热的社会现实斗争之中,以笔 为枪、以纸为旗,用自己的学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 、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新思想、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做出卓著的贡献;或者埋首于中外浩如烟海的典籍 之中,在学术文化领域辛勤耕耘,默默地奉献着自 己的才智,以其丰硕的研究或创作成果维系和延伸 着中华民族的学脉、文脉,从而推动了现代以来中 国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无论属于何种情况,他们 都是在为民族和国家的救亡与启蒙、解放与振兴以 及学术文化的发展兴盛写心立言。在他们身上, “ 经世致用”这一中国知识分子读书治学的优良传 统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套丛书,便是一组读书人的 文化群像。他们包括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吴 宓、鲁迅、胡适、林语堂、郭沫若、钱钟书这些时 代巨子。他们好读书,勤著书,为传承、发展我们 民族的文化奉献一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与楷 模。了解他们的读书生活,知道他们读书生活中的 点点滴滴,与阅读他们的著作一样,照样可以走进 他们的思想、精神、情感世界之深处。因此,这套 丛书选取“读书生活”这一特定的角度,通过叙述 这些名家大师如何读书、写书、购书、藏书、爱书 ,以及介绍他们的家学渊源、师承关系、访学交游 、讲学课徒等侧面,来展现他们的读书方法、治学 特点以及事业成就。对于这些巨匠的读书生活,我 们得以有更直观、深切的感受。 在写作风格方面,本丛书则尽量追求实录性和 情境化,着重围绕这些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巨匠们 在读书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趣闻美谈、掌故逸事, 以见出他们的人生志向、精神境界和生活风貌。这 些文化巨匠的读书治学、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就本身 ,也无不反映出近现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学术 曲曲折折的发展道路和复杂多变的特点,从中可以 寻绎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形成和发展的脉 络与经验。因此,介绍这些名家大师的读书生活, 实际上也就是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史进 行一种特定层面、特定角度和特定方式的描述;了 解这些名家大师的读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 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风云变幻历史的一 次回顾与反思。 这些名家大师的读书方法、思想方式、治学特 点,以及他们的人生追求、理想目标、生活情趣和 精神境界,作为一种参照系统和历史经验借鉴,对 于今天和未来的热爱知识与学问,热爱书籍,从而 有志于读书、治学的读者朋友而言,无疑是大有裨 益的。在强调“全民阅读”的今天,读什么书、如 何读书仍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互联网文化的扩张 和智能手机自媒体的广泛应用,虽然给人们获取信 息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更多的选择,但是同时又导致 了阅读的浅表化、碎片化、快餐化,从而给读书带 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阅读经典、经典化阅读 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更加严重。有些人说现在的社 会太浮躁,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读书。我们何尝不 能说,正是因为读书太少,有些人的心不复宁静? 腹 有诗书,内心自会充盈,也自会以更自信的心境 审 视周遭的世界。正是从这些名家大师的身上,从 这 套丛书中所展示的文化大家的读书生活中,我们 或 许能获得诸多人生的教益,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关 于 生命价值何在的答案。 本丛书采撷那些在读书治学方面堪称斫轮巨匠 的名家大师们在书海中泛舟的点点帆影,来再现他 们的神采风姿,以此奉献给读者,并且希望它们能 陪伴读者朋友们度过一段快乐的读书时光。如果这 一初衷能够实现,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再幸运不过的 事情了。 党圣元 2018年9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大学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合聘教授,被称为“旷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刘明华著的《独立寒秋》选取“读书生活”这一特定的角度,通过叙述陈寅恪如何读书、写书、藏书、爱书,以及介绍他们的家学渊源、师承关系、访学交游、讲学课徒等侧面,来展现他的读书方法、治学特点以及事业成就。种种趣闻美谈、掌故逸事,可见他的人生志向、精神境界和生活风貌。了解陈寅恪的读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风云变幻历史的一次回顾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