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作为家长,你是否也曾在为孩子的这些问题感到烦恼? 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 回家写作业,1小时的作业量,要3小时才能写完; 看起动画片全然投入,根本听不见爸妈叫ta; 总是想要新玩具,但到手就只有三分钟热度; 收拾东西总丢三落四,不是缺少这个就是忘记那个; 晚上磨磨蹭蹭不肯睡,早上翻来覆去不肯起…… 是的,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些统统是注意力的问题! 在《天才赢在注意力(精)》中,科学奶爸黄扬名教授,为你揭秘孩子大脑的发展规律,解读脑科学,通过案例故事和亲子小游戏,让读者轻松掌握“为什么”和“怎么做”,教你帮孩子提升注意力,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好品格和好习惯。 作者简介 黄扬名,英国约克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任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学术富二代” 博士师从艾伦·巴德利(Alan Baddeley),没错!就是工作记忆模型之父的那个巴德利,认知领域奠基者级别的大师; 博士后师从丽莎·费尔德曼·巴雷特(Lisa Feldman Barrett),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情绪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 爱贝睿家长教练 在爱贝睿(公众号:ibrainbaby)开设儿童注意力、儿童大脑发育课程,得到上万家长的认可。温和又风趣,一口软糯的“台式国语”,每次直播课或现场演讲都圈得一票妈妈粉。 科学奶爸 两个儿子的爸爸,大宝8岁,二宝4岁。在和孩子“斗智斗勇”中积累了丰富的育儿实战经验,自称“没有原则的爸爸”,却时时体察孩子的小心思,给予无条件的情感支持,是孩子成长中的心灵守护神。 目录 推荐序 魏坤琳 前言 第1部分 你真的了解注意力吗? 第一章 注意力是孩子成功的根本 注意力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孩子也知道注意力的好处 第二章 当你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时,你是在说什么? 警觉 注意力的转移 冲突的排解 集中注意力就够了吗? 第三章 我孩子的注意力是不是出了问题?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如何及早察觉孩子的注意力问题 不要过度苛责孩子 第2部分 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第四章 并不是越专注越好 讲故事 外在环境的改变 帮孩子做任务规划 第五章 如何提升孩子的警觉能力? 玩“照镜子”游戏 找不同游戏 玩“心脏病” 第六章 如何提升注意力的转移能力? 打地鼠 连连看 猜猜色子在哪里 第七章 如何提升冲突的排解能力? 善用糖果 逢7过 说相反游戏 拆解任务 想象游戏 第八章 全面提升注意力 运动 好好睡觉 冥想 第3部分 那些你最头疼的注意力问题 第九章 孩子上课老走神儿,玩手机倒很专注? 第十章 孩子抄写生字、诗词不耐烦? 第十一章 孩子一做数学题就心不在焉? 第十二章 孩子听老师的话,却不听爸妈的话? 第十三章 玩儿都不能好好玩儿,永远三分钟热度? 第十四章 男孩爱做小动作,女孩爱做白日梦? 第4部分 给孩子的彩蛋 第十五章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你们上课不要讲话吗? 第十六章 为什么不专心和太专心都不好? 第十七章 爸妈只能为你加油,成长是你自己的事 后记
序言 我和注意力结缘是在进入研究所之后,当时我的 导师叶怡玉教授是研究注意力运行机制的专家。后来 ,虽然硕士阶段没有专门研究注意力,但我在耳濡目 染之下,对于注意力有了一定认识。博士阶段的研究 课题就是注意力的运行机制,所以我把注意力的运行 研究得相当透彻,甚至有点儿走火人魔了。 当年我的研究课题是注意力的持续性,研究发现 ,当人的注意力被某个刺激物吸引之后,会有一段时 间无法注意其他事物。这个发现,对我也有深远的意 义,因为过去我一直觉得人只有持续集中注意力,才 能有最好的表现。这时,我终于明白,在生活中,就 该有收有放,当人处于持续紧绷的状态时,无法发挥 到最好。 我深刻地认识到注意力实在太重要了,不仅因为 我的研究课题是注意力的运行机制,还因为注意力主 宰着我们的人生。这可不是开玩笑。你想想看,如果 你的伴侣换了发型,可你看到她的第一句话没有提到 新发型很好看,那么你的日子往后恐怕不会好过。在 学习方面,注意力的影响更是深远。如果你无法在学 习时集中注意力,那么学习成绩就会很差,并且会充 满挫败感。 自从担任爱贝睿(微信公众号:ibrainbaby)家 长教练后,我发现很多年轻的父母之所以关注注意力 ,是因为关注多动症。年轻的父母很容易焦虑,担心 孩子是不是有发育问题。如果七大姑八大姨经常给孩 子贴标签,你就更会担心。虽然从客观数据来看,患 多动症的孩子确实越来越多,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 因并不是患多动症的孩子多了,而是因为有更多的父 母、老师让孩子接受多动症测试。你想想看,你小的 时候,父母或老师会带你做多动症测试吗?以前,如 果班上真的有患多动症的同学,老师大概会认为他们 不爱学习,不会认为他们的注意力有问题。 其实,并非只有孩子才会患多动症。即便你没患 多动症,也不表示你可以全盘掌控自己的注意力。注 意力和其他心智能力一样,有一定的限制,而且有个 体差异。所以,每个人都该认识自己的注意力有哪些 限制和特性。例如,虽然我自认为是一个能够集中注 意力的人,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注意力有一些缺陷, 对一些东西,很容易视而不见。有的朋友则和我完全 相反,他们虽然很容易受到干扰,但是很容易察觉身 边的风吹草动。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这样才能 思考如何调整。如果某种局限能够通过练习加以改善 ,那么就进行练习。如果某种局限无法改善,那么就 思考补救措施。 基于以上原因,我写了本书,希望可以帮助年轻 的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检视自己的注 意力问题。其实,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大家肯定 会焦虑。所以,本书不仅要帮助你认识注意力,还要 告诉你如何提升注意力。书中提到的很多方法,都经 过了我培养儿子这一实践的检验。是的,我的孩子也 有注意力问题,也有进步空间。 从分析孩子的问题在哪儿到对症下药,我很高兴 地跟大家分享这些点滴。希望,本书对你的孩子和你 都能有所帮助,让你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导语 魏坤琳、赵昱鲲、阳志平联袂推荐! 扫清家长误区,提供非常具体的提升方法!3大注意力系统,6项提升原则,11个家庭小游戏,玩出专注力,让孩子更聪明! 市面上关于儿童注意力的书,大多是绘本游戏,《天才赢在注意力(精)》是第一本权威解读0-8岁儿童注意力科学的权威读本,心理学博士、科学奶爸黄扬名教授系统阐释孩子注意力的科学原理,提供智力开发、习惯培养、学习力提升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类图书,围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难题,为家长开出药方! 后记 不知道读完本书之后,你是松了一口气,还是变 得更焦虑了。我希望是前者,因为焦虑往往源于无知 ,在读完本书之后,你可以称作注意力方面的小专家 了。虽然你会发现过去自己没有留意的一些缺点,但 是这也意味着,你比过去更有能力做出改变,让自己 和孩子变得更好。 在书中,我介绍了很多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我希望这可以抛砖引玉,让你找到灵感,找到提升孩 子注意力的更有趣的方式。我一直觉得养儿育女是非 常个性化的,所以我不建议大家只照着我的方式训练 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我鼓励年轻的父母针对孩子的偏好、个性进行调 整,要让孩子变得更好,盲目地照搬别人的成功方案 远远不够。你必须思考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 愿意配合你。非常欢迎你们跟我分享自己的好方法。 此外,你还要思考如何调整训练难度,别让孩子 觉得无聊或充满挫败感。在孩子达到一定的水平后, 你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挑战他们的极限。每个孩子都 有自己的潜力,而我们可能限制孩子的发展。如果你 希望孩子的世界有更多的机会,就和他们一起努力吧 ! 我希望你在训练孩子提升注意力的同时,也要反 思自己的生活,看看是不是有哪些部分可以进行调整 。现代社会挑战着人类的注意力,因为信息太多,并 且速度太快。有时,当我想着要做某件事时,突然看 到一个信息,结果又看到一个,半小时之后,总算看 完了,才发现自己原本要做的那件事还没完成。我相 信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避免这 种情况。有些人在做事的时候,会关机,或做好时间 规划,每个时段,只专心做一件事。这能让我们更有 效率地完成该做的事。 毋庸讳言,我们需要优化自己的注意力。我特别 推荐成年人进行冥想训练,因为我们需要练习“放下 ”,学习“少即多”的人生哲学。所谓的“放下”“ 少即多”,就是鼓励大家进行选择,就像我在讨论冲 突的排解时,强调要排除无关信息一样。我们要学会 减少自己的注意力负担,不是处理的事务越多越好, 而是处理重要的事务越多越好。 最后,我用开源节流做个总结。所谓“开源”就 是通过训练或者采取一些辅助性措施提升注意力。所 谓“节流”就是针对信息做一些选择,减少注意力负 担。这个方法不仅对成年人有用,对孩子也有用。 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我与爱 贝睿团队还合作研发了儿童注意力相关课程和儿童注 意力评估系统,扫描最后一页的二维码可以了解更多 。 希望我在注意力方面的研究能够帮助你和你的孩 子提升注意力,成为人生赢家。
书评(媒体评论) 孩子大脑中负责注意力的脑区发育还不成熟,容 易受内源性刺激和外源性刺激的干扰,表现出“注意 力差”的行为。很多时候,父母频繁的“好心提醒” ,反而会干扰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你想科学地提升孩 子的注意力,就需要科学系统地了解注意力是什么, 了解孩子的注意力发展规律,学习符合孩子水平的注 意力练习方法。黄扬名博士写的这本《天才赢在注意 力》,非常适合你。 ——魏坤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著有《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 育儿这件事,我始终认为,知道为什么做,比做 什么、怎么做更重要。如果看不见旅程的全景,你就 会迷失在歧途分岔中,就会为很多细节问题纠结焦虑 。《天才赢在注意力》不仅有提升注意力的具体方法 ,而且贯穿的是科学养育、自主教养的育儿理念。强 烈推荐给各位父母。 ——赵昱鲲,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 室主任,著有《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 注意力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不言而喻。如何培养 孩子的注意力?市面上流传着种种谬误。扬名老师是 一个不折不扣的学二代,师从多位脑与认知科学大师 ,长期关注认知与情绪研究领域。自从有了两个宝宝 ,扬名老师更是将一流科研成果与自己的育儿实践结 合,成为广受读者喜欢的科学奶爸。相信《天才赢在 注意力》一书,结合原理讲解、案例故事、亲子游戏 ,将让你升级对孩子注意力的认知。 ——阳志平,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公众号“心 智工具箱”作者
精彩页 注意力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先从爸爸、妈妈可能最有感触的事来讲——如果孩子不在一旁打扰,我们做事的效率会很高。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周末需要早起工作,如果大宝和二宝(特别是二宝)可以晚起一点儿,那么我当天的工作效率就会非常高。我曾经尝试一边陪二宝,一边工作,效率非常低。所以后来只要二宝醒着,我就不会想工作的事。除非是一些不太需要花心思的琐碎事务,或许我还有可能在分心的状态下完成。 爸爸、妈妈和我的经验不仅仅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人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反应速度会变慢,也容易犯错。大人如此,孩子亦然。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学习效率会比较低,成绩也会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学习表现就会比较好。英国的几位科学家曾经做了一个研究,他们长期追踪一万多名孩子,结果发现,通过分析孩子在7岁时的注意力状况,能够预测他们在16岁时,也就是上高中时的学习表现。和患多动症的孩子相比,没有多动症的孩子因为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学习成绩明显比较好。 集中注意力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率,在工作和学业上表现得更好,还会让我们长寿。虽然听上去有一点儿夸张,不过让我告诉你为什么。当你开车或走路的时候,会不会使用手机呢?如果会,那么你要小心这可能减损你的寿命!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在美国每天有8人因为在开车的时候分心而死亡,有1161人因此受伤。在这些受害者中,有些是司机,大部分是无辜的路人。几年前,台湾发生的复兴航空空难,说穿了,也是因注意力缺失造成的问题。当时,飞机的一个引擎失灵了,但机长关闭了正常工作的引擎,副驾驶也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导致飞机在完全没有动力的状态下坠落,掉进基隆河,造成43人丧生。所以,如果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就可以降低失误的概率,也能够及早发现问题,避免伤亡事故。 另外,注意力也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试想,如果一个人每次跟你讲话的时候,都不看你,甚至根本不认真听你讲话,你会跟这样的人做朋友吗?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不会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除非这个人与我们有很重要的利害关系。例如,如果这个人是你的上司,你虽然不喜欢甚至怨恨他,但还是得跟他保持某种联系。还有一 种情况,就是如果这个人的心智状况有点儿异常,无法和人们保持正常的社交关系,但他并不是一个坏人,在大家了解情况的状态下,不至于排斥和这个人成为朋友。小孩子就不同了,小孩子之间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也没有那么多体谅。所以,只要小朋友在和别人说话时心不在焉,就很容易会被排挤。小朋友一旦被排挤之后,自信心可能就会不足,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变得自卑,甚至会通过欺负其他孩子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如果一个人在和你讲话的时候总是很专心,而且还会贴心地记住你的生日、口味偏好等,那么这个人的人缘肯定会很好,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如此。我的两个孩子,在这方面有时做得非常好。如果和爷爷、奶奶、外婆一起出门,他俩都会特别留意是不是有人落单了。这样的小动作,在长辈的眼中是很温暖的。这就印证了专注的孩子会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 P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