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绘画常识(精)/常识圆桌派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陈师曾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号槐堂,别署朽道人、朽者,字师曾,以字行;室名染仓室。江西修水人。系清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六岁学画,初受长沙尹和伯指点。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宣统元年(1909)受聘任南通师范博物学教员。因钦慕吴昌硕书画篆刻,常赴沪请教。历任长沙第一师范教员,教育部编纂,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及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国画导师。1920年参与组织中国画研究会。绘画主张感情移入和画外功夫,所作讲创造、重生动、求意趣。山水画既重视传统技法,又学而能变;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师陈道复、徐渭、扬州八怪,长于大写意笔法,浑厚绮丽,简远雄秀。人物画具速写和漫画情趣,《北京风俗画》《读画图》等突破陈习,耐人寻味。篆刻取法吴昌硕,使刀如笔,浑古朴茂。著有《中国文入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史》。 书评(媒体评论) 陈师曾在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 ——梁启超 我那时(五十八岁)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 ,除了陈师曾,懂得我画的人,简直绝无仅有。 ——齐白石 在时间上,他的画是上承吴昌硕,下接齐白石, 却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为是有书卷气。 ——周作人 目录 第一章 三代之绘画 第二章 汉代之绘画 第三章 六朝之绘画 第四章 魏晋之绘画 第五章 南北朝之绘画 第六章 隋朝之绘画 第七章 唐朝之绘画 唐朝文化概论 唐朝前期之绘画 唐朝后期之绘画 李思训一家 王维 鞍马画家 中唐及晚唐之绘画 周昉与赵公祐一家 花鸟画与论画 第八章 五代之绘画 五代绘画概论 南唐之绘画 前后蜀之绘画 五代之山水画 第九章 宋朝之绘画 宋朝文化总论 宋朝之画院 宋朝画派之沿革 宋朝之论画 第十章 元朝之绘画 元朝文化概论 元代绘画之变迁 四大家 题款及道释画 第十一章 明朝之绘画 明朝文化概论 明朝之画院 山水画之沿革 浙派 院体画之一派 吴派 道释、风俗画之变迁 花鸟及杂画 闺秀、妓女之绘画 第十二章 清朝之绘画 清朝文化概论 清朝之山水画 人物画之变迁 花鸟及杂画 附录 清代山水之派别 清代花卉之派别 中国人物画之变迁 文人画之价值 绘画源于实用说 精彩页 第五章 南此朝之绘画 刘宋之武帝受东晋之禅位以统御南方,而北地为拓跋氏所盘踞,是谓南北朝。声名文物、风俗习惯因地势而生差别,书画亦然。雄峻峭刻成为北派,软美蕴藉成为南派,亦自然之势也。南方陆探微、张僧繇声名最著,北方则曹仲达、杨子华、萧放、刘杀鬼等颇为世所称。 陆探微事宋明帝,常在侍从。其画多佛像及古圣贤像,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画有六法,自古鲜能足之,至探微得法为备。又作一笔画,连绵不断。盖王献之有一笔书,因创一笔画,以书法移于画,其用笔之妙,当可想象也。其子绥洪及弘肃,并传乃父之法。袁倩、顾宝光皆出其门。 陆家一派之外,则有吴睐,刘胤祖、绍祖兄弟,谢庄、谢灵运兄弟。顾景秀(字骏之)亦刘宋武帝时有名者,创赋彩之新制,能变古法。又宗炳、王微皆为山水名手。宗炳字少文,亦有一笔画。东坡书《宗少文一笔画》诗云:“宛转回纹锦,萦盈连理花。何须郭忠恕,匹素画缫车。”宗炳、王微皆拟迹巢、由,放情丘壑,各有画序,意远迹高,盖为文人画之先率者也。当时北魏如蒋少游、杨乞德、王由等,皆善佛道人物,为北方画苑之名家。 南齐谢赫,尤长人物,不俟对看,一览便归,操笔点刷,研精意,存形似,毫发皆无遗失。别体细微,多自赫始。盖顾恺之以后,貌写人物,其法至此大备。尝作《古画品录》,品第陆探微、曹不兴等画家二十五人为六品,以六法为标准。其所谓六法,一日气韵生动,二日骨法用笔,三日应物象形,四日随类赋彩,五日经营位置,六日传移摹写。此六法乃古来画家对于画之心得,而谢赫综合安排成为条件,为后来评画之所祖。 谢赫之外,毛惠远、惠秀共事武帝,官至少府卿,师法顾恺之,画体周赡,意匠不穷。武帝将北伐,画《汉武帝北伐图》以备观览。其子棱亦善画。刘填篆隶、丹青并为当世所称。惠远善画马,填画妇人,并为当世第一。姚昙度以魑魅鬼神著。章继伯、蘧道愍并善寺壁,兼长画扇。沈标、沈粲专工绮罗屏障,笔迹调媚。 萧衍受南齐之禅即位,是为梁高祖武皇帝。为人英迈,通文学,好绘事。其子绎,字世诚,是为元帝。元帝之长子方等,皆能画。元帝尝作《山水松石格》,有《职贡图》及《游春白麻纸图》。方等尤能写真,座上宾客,随意点染即成。 武帝之世,张僧繇为古今之巨擘,六朝艺苑放一异彩。僧繇,吴中人。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江陵天皇寺,明帝置,内有柏堂,僧繇画卢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帝怪问:“释门内如何画孔圣?”僧繇日:“后当赖此耳。”及后周灭佛法,焚天下寺塔,独以此殿有宣尼像乃不令毁。唐李嗣真《后画品》云:“顾、陆人物衣冠信称绝作,未睹其余。至于张公,骨气奇伟,师模宏远,岂唯‘六法’兼备,实亦万类皆妙。”其画今日虽未得见,然当时佛法盛行,印度、西方之美术确有所传染,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其法不用笔墨勾勒,以重色青绿朱粉适宜染晕,开一新生面,所谓没骨法也。其法盖由印度染晕法脱化得来。其子善果、儒童并师其法。 张氏之外,当时名手有袁昂、焦宝愿、嵇宝钧、解倩、陶弘景等。宝愿画树色皆出新意,点黛施朱,不失轻重;宝钧意兼真俗,赋彩鲜丽。又萧贲于扇上画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至陈之文帝,锐意搜求古画,所得八百余卷。陈亡,遂归于隋之皇室。陈之名手为吴郡之顾野王,字希冯,善草木虫类。 节录唐张彦远叙南北朝时代师资传授: 晋明帝师于王虞。卫协师于曹不兴。顾恺之、张墨、荀勖师于卫协。史道硕、王微师于荀勖、卫协。戴逵师于范宣。逵子勃、勃弟颙师于父。(以上晋。)陆探微师于顾恺之。探微子绥洪、弘肃,并师于父。顾宝光、袁倩师于陆探微,倩子质师于父。顾骏之师于张墨。张师于吴味。睐师于江僧宝。刘胤祖师于晋明帝。胤祖弟绍祖及子璞并师于胤祖。(以上南宋。)姚昙度子释惠觉师于父。蘧道愍师于章继伯。道愍甥僧珍师于道愍。沈标师于谢赫。周昙研师于曹仲达。毛惠远师于顾。惠远弟惠秀、子棱并师于惠远。(以上南齐。)袁昂师于谢、张、郑。僧繇子善果、儒童并师于父。解倩师于聂松、蘧道愍。焦宝愿师于张、谢。江僧宝师于袁、陆及戴。(以上梁。)田僧亮师于董、展。曹仲达师于袁。(以上北齐。)郑法士师于张,法士弟法轮、子德文并师于法士。孙尚子师于顾、陆、张、郑。陈善见师于杨、郑。李雅师于张僧繇。王仲舒师于孙尚子。(以上隋。)二阎师于郑、张、杨、展。范长寿、何长寿并师于张。尉迟乙僧师于父。(尉迟跋质那,在隋朝。)陈廷师于乙僧。靳智翼师于曹。吴智敏师于梁宽。王知慎师于阎。檀智敏师于董。吴道玄师于张僧繇。卢棱伽、杨庭光、李生、张藏并师于吴。刘行臣师于王韶应。韩斡、陈闳师于曹霸。王绍宗师于殷仲容。(以上唐。)各有师资,递相仿效;或自开户牖,或未及门墙;或青幽于蓝,或冰寒于 导语 陈师曾著的《中国绘画常识》是一本关于中国绘画常识的入门书。全书从远古时期文字与绘画的起源说起,梳理先秦到清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内容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可以使读者对中国历代绘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本次出版精选中国绘画史上的代表画作,随文配图,精致印刷,带领读者漫游国画的缤纷世界。 序言 吾国美术自古以来最为发达,书画、雕塑、建筑皆能 表国民性之特长,为世界所注目。但雕塑、建筑虽有迹象 流传,而各家著录东鳞西爪,无统系之说明;或出于工匠 之手,不得其法,遂致后人无可稽考。唯书与画授受渊源 ,自古迄今,统纪分明,蔚为大观。若胪述其本末,详言 其流派,固非短篇小册可得而尽也;兹特提示梗概,以为 问道之津梁。若博引旁征,搜求宏富,俟诸异日。 内容推荐 陈师曾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普及教育,《中国绘画常识(精)》便是先生这一教育信念的结晶。全书从远古时期文字与绘画的起源说起,梳理先秦到清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并精选中国绘画史上的百余幅代表画作,展现中国历史上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从而使读者对中国历代绘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