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罗曼·罗兰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在《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中,罗曼·罗兰对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雨果等作家及其作品从学习出发,力图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使其变为有益于自己的养分,同时,他的经典解读和阐释也为我们阅读和理解这些作家作品提供了方便。与一般的文学评论家不同,罗曼·罗兰不满足于浮光掠影的涉猎,而是对感兴趣的作家进行深入钻研,加之罗兰在音乐和艺术方面的深厚造诣,使他站在一般作家难以达到的高度,既能从理论、思想方面去评价作家作品,又能用感性的力量领略到他们独特的才能和艺术灵魂。

导语

罗曼·罗兰是位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个优秀的散文家。他的读书随笔,充满睿智和真知,是他的散文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他不满足于浮光掠影的涉猎,而是对感兴趣的作家进行深入钻研,加之罗兰在音乐和艺术上的造诣很深,这使得他站在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高度,既能从思想方面去评价作家、艺术家,又能理性赏析到他们独特的艺术才能。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对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雨果等文学巨匠的经典阐释!
   

大师解读大师,天才剖析天才!

精彩页

四论莎士比亚
   

一、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第一次来找我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他是怎样走进外省城市尼韦尔纳的古老藏书室的呢?我的祖父在巴黎念大学时,正值浪漫主义时代,他购买了分册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译文平庸乏味,但是响亮的声音是压抑不住的,如同一群大雁飞过那样,它们的鸣声越过黑黝黝的烟囱和瓦片,在远方的天空回荡。一时间,自由而危险的生命颤动,震撼着市民之家的宁静。——有一册是版画,组成“莎士比亚笔下女性”的画廊。有几幅画像,她们美丽的名字那动听的声音,以神秘而温馨的魅力扰乱了我孩子的心扉。我永远忘不了这些有魔力的章节:薇奥拉、佩迪塔、米兰达、伊摩琴。

藏书室占据着不住人的侧屋第二层。除了下面的马厩有时传来马儿踩踏麦草的沙沙声,缆绳的嚓嚓声,一条载重的船缓慢地驶过屋角绿莹莹的运河的吱嘎声以外,万籁俱寂……我爬上一张古老的扶手椅,揣着几本书;周围是一圈椅子,在我看来,它们构成我和世界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在仙女的包围中,我感到待在藏身之所,仿佛在梦幻的塔楼上一样。我不太明白是何道理,既惴惴不安,又十分好奇,倾听着森林的飒飒声。树木的青翠和孔雀的蔚蓝、铺在地砖上的布戈涅地毯的一层层苔藓的碧绿相得益彰;我看到脚边有奥菲莉亚那鲜花朵朵的池塘和比古堡还大的怪鸟……  

随后是上中学的时代,接受古典文学的教育。再也谈不上莎士比亚。再也没有梦想,没有北方或南方,什么都谈不上!只有阅读De Viris或普鲁塔克的故事时,一句话所引起的一点回响。我在将近十四五岁时,才成功地让自己亦步亦趋地模仿高乃依。我的一个舅舅是个海军军官,他在两次到东方国家远航之间,让我重新面对这片莎士比亚的森林。我是个古典文学的小学者,有段时间不让自己涉足这片森林。斗争在选择高乃依和莎士比亚之间进行。这是决定性的斗争。在这个年龄,它决定着整个精神生活。在我面前有两条道路:Via trionphale,笔直,铺上石块,两旁是大理石建筑,通过凯旋门上升到神庙,一同前行的是impe rator,他在战车上演说,侍从官和士兵前呼后拥;另一条是雄辩的、有坚固防卫的逻辑之路;——Dichtung und Wahrheit的道路,Dichtung in Wahrheit即真实的诗歌的道路。这是田野上巧妙的路,它按照地形上下,曲里拐弯,忽高忽低,沿着溪流向前,而不是从壮丽的旱桥上穿越流水,宁可竭力与大自然结成一体,也不愿使大自然屈服于自己的意志,正如“高乃依大道”的著名题词所骄傲地宣称的那样:

Non rebus me sed mihi res submittere conor. 

上天不让我否定高乃依老人!很少法国年轻人像我那样对他迷醉:因为我想,不会有很多人同我争夺贪婪地阅读他全部剧作的荣誉,即阅读22部悲剧和10部喜剧,连半句诗也不遗漏。他的戏剧是一个意志的浴盆,一个吸收和喝干灵魂中所有不洁之物的太阳。但是,必须指出,它有时在吸干弊病的同时,也吸干最人道的生命源泉。生命源泉一向不够丰沛的人,往往以心灵的冷漠无情为其特点,盲目的、迟钝的理智之光决不会给这样的心灵以补偿。沙漠中烈日下的道路通向何方?通向崇高还是荒谬?通常是通向荒谬,高乃依精神引导法国人通向那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这种狭隘的、非人道的、无情的逻辑产生的迷乱,是一切狂热分子手中的杀人武器;最糟糕的是,这种迷乱给狂热分子加上了虚假的责任和荣誉的光环。

一方面,学校和我的家族鼓励我要让生活纳入雄辩理性的范畴;另一方面,从莎士比亚戏剧集冒出来的友好劝说,又决不让我在经历过生活之前就去判断它,要我不带成见,先让生活潮流席卷而去,热爱一切,自惭形秽。经过斗争,莎士比亚取得了胜利。一旦做出了决定,我便像猎获物一样投向了他。他占有了我。

P1-3

序言

从艺术巨匠那里汲取思想和力量

罗曼·罗兰是位杰出的小说家,也是个优秀的
散文家。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随笔,尤其是读书随
笔,是他的散文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充满睿智
和真知。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罗兰从高师毕业后
就到罗马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这一经历形成了他
读书和研究的兴趣,他不满足于浮光掠影的涉猎,
而是对感兴趣的作家进行深入钻研,得出一般人,
甚至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结论。加以罗兰会弹奏钢
琴,在音乐和艺术上造诣很深,这使他既能从思想
方面去评价作家、艺术家,又能欣赏他们独特的艺
术才能。

罗兰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对文坛
三大泰斗——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作品爱
不释手。托尔斯泰是他的第一位导师,把他引入了
文坛。最初使罗兰与托尔斯泰相通的是人道主义。
久负盛名的托尔斯泰甘于“礼贤下士”,也许是他
发现了这个法国青年也崇尚人道主义,于是给罗兰
回了一封长信,阐述自己的人生观。这封信的观点
无疑对罗兰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罗兰后
来为这位他所崇敬的作家写下了《托尔斯泰传》,
这部传记反映了罗兰对这位大作家从感性认识到理
性认识的过渡。他研读了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特
别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写出了富有激情的赏析文字。众所周知,《战
争与和平》启迪了罗曼·罗兰,使他创作出卷帙浩
繁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托尔斯泰不仅启迪他
信奉人道主义,而且在艺术上赋予他创作“长河小
说”的启示一通过一部多卷本作品反映一个时代。
稍有不同的是,罗兰刻画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成
长过程,他从个人的地平线走到与大众汇合的地平
线。

我国读者不甚了解的是,罗曼·罗兰也十分熟
悉和赞赏莎士比亚和歌德。关于莎士比亚,他写过
四篇随笔,对莎士比亚剧作的了解达到令人惊讶的
程度。罗兰踏上文坛,最先写作的是剧本,他的楷
模就是莎士比亚。罗兰早年已经读过莎士比亚的作
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新阅读使他感受到新的
东西。这回,罗兰从莎士比亚的剧本中看到的首先
是人道主义,用他的话说,是莎士比亚的怜悯态度
。李尔王在荒原中不是对不幸的人们产生了人道的
温情吗?罗兰认为,怜悯是莎士比亚作品的标志,
这一点和同时代其他戏剧作品鲜明地区别开来。罗
兰还指出莎士比亚重视真实,而他笔下的真实,主
要是暴露伪善,并认为金钱主宰着世界,超过一切
寡头势力。他援引了多部剧本的台词,十分令人信
服地加以证明。《四论莎士比亚》印证了罗兰是个
学者,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者,他是一个立足于
通过学习,寻找创作途径的兢兢业业的求知者,是
一个没有学究气的研究者。文章中不乏真知灼见,
甚至有的精辟见解在一般的莎士比亚研究中也不曾
见到。这组文章完全可以列入优秀的莎士比亚评论
之中。

在后人眼中,歌德是一个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作
家。罗兰的随笔抓住歌德的一句诗“死与变”,认
为这是歌德一生的写照:他一生都在求变。歌德是
有哲学头脑的,他的诗歌和其他作品往往渗透了哲
理,这是他高于其他诗人之处。面对复杂的政治局
势,歌德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
的见解未必都正确,但他并不是顽固不化的,例如
对法国大革命,他的态度有一个变化过程。重要的
是他敢于面对真实,从来不说谎,保持了独一无二
的精神完整性。他像自己笔下的浮士德一样,前进
,倒下,爬起来;行动,工作,斗争;被毁灭,为
了重新开始。总之,罗曼·罗兰从歌德那里领会到
要积极向上,不断把握变动的世界;要毁灭旧我,
获得新生。随笔写于20世纪30年代初,既是罗兰对
歌德一生的概括,又是他对创作《约翰·克利斯朵
夫》以来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当时思想状态的写照

罗曼·罗兰作为一个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作家,
他的目光不会仅仅局限于两三个作家身上。正因如
此,他对古希腊的唯物论哲学家昂佩多克莱斯的诗
篇残简抱着浓厚的兴趣;对宣传和平主义的印度圣
雄甘地感到息息相通(他对甘地的接触留下了生动
的描绘);对邻国新兴的文学采取鼓励的态度,高
度赞扬写出第一部民族文学作品《乌兰斯匹格传奇
》的科斯特和瑞士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
卡尔·施皮特勒。此外,他对苏联文学中有价值的
作品也乐于向法国读者做介绍,如对尼古拉·奥斯
特洛夫斯基及其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做了
推荐。从他的评论中,读者可以看到他兴趣之广泛
。同他对艺术巨匠的态度一样,他对当代或古代作
家的作品也从学习出发,力图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使其变为有益于自己的养分。罗兰的晚年仍在孜孜
不倦地求索,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他的读书随
笔就是一份宝贵的记录。

罗曼·罗兰在接近晚年时开始撰写回忆录《内
心旅程》,这里选择了开头的两篇《鼠笼》和《三
次闪光》。前一篇回忆了罗兰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
活。他小时候身体赢弱,但是他具有顽强的与命运
搏斗的意志,不仅健康地成长,而且还经历了相当
漫长的一生。尤其是他对自己小妹妹的回忆催人泪
下。他的小妹妹得了白喉,由于庸医的误判而夭折
,悲惨地死去。文章充满了对热爱人生的充沛的人
道主义精神。《三次闪光》是对作家自己人生经历
中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的描述。第一次闪光是
写对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故居的瞻仰,
罗兰从这个伟人身上获得的启示是敢于对恶势力斗
争的大无畏精神。这是政治方面的启迪。第二次闪
光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对他的启示。尤其是《伦
理学》对罗兰的思想起了重大的作用。斯宾诺莎的
求实精神给予罗兰深刻影响,奠定了他的哲学观。
第三次闪光是托尔斯泰在文学上对他的启示。他从
《战争与和平》等小说中学到了如何写作长篇小说
的感悟,也从托尔斯泰身上感受到人道主义。总之
,这三次闪光在罗兰一生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是理
解他的创作的重要依据。此外,我们从《内心旅程
》的附录中撷取了罗兰关于音乐和艺术方面的一些
思考,作为这部散文选的补充,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5: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