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艾丽斯自传(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格特鲁德·斯泰因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格特鲁德·斯泰因(1874.2.3-1946.7.27),美国小说家、艺术评论家与收藏家,作品有《三个女人》《美国人的形成》《爱丽丝自传》等,被认为曾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书评(媒体评论)
艺术家毕竟是不需要鉴定的,只需要鉴赏。
——格特鲁德·斯泰因
作家吸引人之处在于他有一个对手、一道难题。
不能将斯泰因定义为一位典型的或可模仿的作家,究
其原因在于,她那里没有任何难题。一切都是确定的
。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
——苏珊·桑塔格
后记
我打算译《自传》时拜读过申慧辉女士选译的《自传
》章节。它跟徐迟先生大约五十年前译介过的斯泰因作品
竟然相隔近半个世纪,其间似不曾见过(这很可能是因为
我孤陋寡闻)其他斯氏译本问世。我不知道她有无译《自
传》全书的计划,又不便直接问她,于是拜托《世界文学
》的李文俊兄侧面打听,得知她确无译全书的打算而且对
别人译全书持理解与欢迎态度。我决定译《自传》全书时
拜读过她写的有关斯泰因的文章,极有研究,我自当请她
写序。1995年或1996年交稿之时,斯泰因逝世已满五十年
,无任何版权问题。上海一家大出版社同意出版我的译本
并寄来具有合同性质的公函。看来只等交稿就行了。不见
得……
一天,我去看望徐迟先生,谈起我在译《自传》,他
十分称赞,当即找出他早年译的《解放是荣耀的》给我看
,并说愿意为《自传》和译本写点什么。我告诉他,我已
请北京的一位年轻学者写一序,他如果愿意可从不同角度
再添一序,因为像斯泰因这样的作家是“担当得起”两位
学者的评述的。他欣然同意。我如实向那家出版社报告,
以为是报喜。人家说(其实未必能代表出版社的看法)这
是搞“名人效应”。没想到是报了忧。我想,斯泰因是名
人,徐迟是名人,他们相互“效应效应”有何不好(与我
何干)!稿子给了北京。
申女士来信要我交稿子,我才发现译稿缺第五章和第
六章(我至今还想不起来是怎么丢失的),而我在三月要
去美国。在美国重译第五章和第六章,通校全稿花了三个
多月;《自传》从动笔到完稿(当然是断断续续,包括重
译第五章和第六章)历时近两年;工可谓慢但活并不细。
斯泰因喜欢用长而不繁的长句。我译这类长句的原则
是尽可能保持此特点而不拆成短句,除非有损于原意或有
碍于中文。斯泰因常用一般含意的语言手段来表达她特别
赋予它的独特含意。比如,interested、amused、
pleased、delighted这类小词她似乎爱不释手而且常用常
新,很难掌握其确切意味,只好“死译”。此法虽笨,多
少有点安全系数,却也不是绝对安全的。我可以向读者保
证译文中一定有一些我领会错了的地方。请读者指正。
感谢申女士。谢谢她代为查阅资料,有几个问题遂获
解决。
借虚构的他人来写自己的这种手法已不少见。托克拉
斯却不是斯泰因虚构的。斯泰因是借真实的(非虚构的)
的他人(即《自传》中的“我”)之名写托克拉斯自传,
又让托克拉斯口口声声以格特鲁德·斯泰因这一正式全称
来谈格特鲁德·斯泰因如何如何——这种手法便新颖多了

确有托克拉斯其人。全名是艾丽斯·巴贝特·托克拉
斯(Alice Babette Toklas)。她原籍波兰;她的父亲叫
费迪南·托克拉斯,母亲叫艾玛·列芬斯基。她于1877年4
月30日出生在美国加州(她住在法国时,证件上的出生日
期是1877年6月30日,恐系法国当局有误)。1893年秋季
考入华盛顿大学学音乐。她比斯泰因小三岁,却比斯泰因
多活二十一年。《新共和》编辑吉尔·哈里森为在1967年4
月30日庆祝托克拉斯的九十寿辰,准备汇编一书相赠(其
中部分内容摘自她的书信)。她却在3月7日去世,离九十
寿辰只差五十多天。她的遗嘱(用法文写的)中说把她写
书(如《托克拉斯食谱大全》《铭记在心》等)所获的稿
费留给她的祭司,少数留给友人。她要葬在拉雪兹神父墓
地以便跟斯泰因在一起(斯泰因是葬在拉雪兹神父墓地的
),但要把她的生卒年月刻在墓碑反面,表明仍是斯泰因
的好友和助手……
7月27日,是格特鲁德·斯泰因去世的日子,她永远离
开花园街27号已整整五十年了。愿她的a roseis a
roseis a roseis a rose永远鲜艳。
张禹九
1995年10月30日(星期三)于武昌沙湖边
1996年7月27日(星期六)修改于美国马里兰
目录
第一章 我到巴黎之前
第二章 我到巴黎
第三章 格特鲁德·斯泰因在巴黎 1903-1907
第四章 格特鲁德·斯泰因来巴黎之前
第五章 1907-1914
第六章 战时
第七章 战后1919-1932
后记
精彩页
我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出生的。因而我一直愿在气候温和的地方居住,但在欧洲大陆甚至美国都难找到气候温和的地方住下。我母亲的父亲是拓荒者,1849年到加州,娶了我的祖母。我祖母很喜欢音乐,是克拉拉·舒曼的父亲的学生。我母亲长得文静美丽,名叫艾密丽。
我父亲是波兰爱国家族的后裔。他的伯祖父为拿破仑征募了一个团并任该团的上校。他的父亲成亲不久即离开妻子,战斗在巴黎的街垒,但他妻子不给他生活费他便立即回家,过起了保守的富裕地主的生活。
我这个人不喜欢激烈活动,一向以操持女红与园艺为乐。我喜爱画、家具、挂帷、住宅与鲜花乃至蔬菜和果树。我喜欢风景,但愿意背朝它坐着。
我在童年和青年时期过的是我这个阶层和我这类人过的那种极有教养的生活。在这期间我以我的智力冒过几次险,但都是暗暗干的。我小时候非常钦佩亨利·詹姆斯。我觉得《将近成年的时期》可以改编成非常出色的剧本,于是我写信给亨利·詹姆斯,表示由我来执笔。为此事他欣然给了我回信。当我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时不禁替自己脸红,便没有保存此信。或许我当时未曾想到我理应保存此信的,反正没有保存就是。
到了我二十岁那年,我热衷于音乐,勤奋地学刻苦地练,但时间不长,似乎没有长进,我母亲已经去世,虽无不可克服的忧伤,但也实在无心继续学下去。我当时的情形,斯泰因已在《地理与剧本》中讲阿达时交代清楚了。
从那时起大约有六年的时间我都忙得没有空暇。我的生活过得愉快,朋友多,文娱活动多,兴趣多,生活充实得合理适度,我喜欢这种生活,但是我却不大热衷于这种生活。说到这里,我要转而谈谈旧金山的那次大火。斯泰因的哥哥与嫂嫂因这次大火才从巴黎回到旧金山,这下可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
这时我跟我的父亲和兄弟住在一起。我父亲为人沉着,遇事冷静,尽管他心里不安。旧金山大火的头一个可怕的早晨,我叫醒他,告诉他地震把本市震得直摇晃,现在已经着火了。他回答说,那会叫我们东边的人摔得鼻青脸肿,说完翻个身又睡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兄弟跟一个同伴去骑马,其中一匹马回到旅馆,却不见骑马的人,同伴的母亲大吵大闹。镇静些,太太,我父亲说,出事的说不定是我的儿子哩。我总记得他的一句格言,要干就要干得漂亮。他还告诉我,女主人绝不可为持家方面的任何失误而赔不是,只要有女主人就只有女主人而不存在什么失误。
我前面说了,我们一起生活得很愉快,我从未有过改变一下的愿望或想法。先是那次大火接着是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兄嫂到来,打乱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变了样。
斯泰因太太带来三幅马蒂斯的小画,是头一批横渡大西洋来到美国的现代玩意。我就是在这个心情紊乱之时认识她的,她把画拿给我看,还告诉了我许多她生活在巴黎的事情。我对我父亲说,我还是离开旧金山为好。他没有为此而不安,当时走的人来的人毕竟多得很,再说我的许多朋友都走了。不到一年,我也走了,到了巴黎。我到了巴黎便去看望斯泰因太太,她也刚回到巴黎的,我在她家里认识了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戴的珊瑚色胸针和她的嗓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可以这样说,我一生只有三次见过天才,每次都在我心中激起了反响,每次我都没有看错,我可以这样说,都是在他们身上的天才品位没有得到公认之前。我想说的这三位天才就是格特鲁德·斯泰因,巴勃罗·毕加索和阿弗雷德·怀特海。我遇过许多重要人物,也遇过一些大人物,但是我只了解三位第一流的天才,每次一看见我心中就激起反响。这三个我都没有看错。我的新的丰富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P1-3
导语
这本传记小说是格特鲁德·斯泰因借用女秘书、终身伴侣艾丽斯的真名而写的。文笔幽默、语言简明、风格独特,是斯泰因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受读者喜爱的一部作品,同时还是理解作家本人的入门之作。它涵盖了作者旅居巴黎的三十年经历,大量的篇幅都用来描写艺术家的生活、她所结交的名人、他们之间的友谊、谈话甚至争执。
内容推荐
本书是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一部传记性的小说,以她的女秘书艾丽斯的视角,描写作者旅居巴黎三十年的经历,细致地描绘马蒂斯、毕加索、阿波利奈尔、海明威等现代派艺术家的肖像,以及与他们之间的友谊、谈话、争执。文笔幽默、语言简洁,使读者能直观地感受现代派艺术和艺术家的魅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