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灵爱语(伴你从痛苦走向自由)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荷)卢云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卢云的“秘密日记”,写于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当时,他突然失去了自尊、被爱的感觉以及生活工作的动力,甚至失去了对神的盼望。他虽然经历了极大的煎熬和绝望,却仍然能够坚持写日记。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每一天的“死荫幽谷”,感悟均来自他与帮助者之间的对话。 作者简介 卢云(Henri J.M. Nouwen,1932-1996),原籍荷兰,享誉世界的作家、神学家、教授,当代灵修学大师。曾先后在圣母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心理学、灵修学。1986年,卢云放下世人艳羡的大学教职和学术研究,应“方舟团契” (L’Arche)之邀,加入加拿大“黎明之家”(Daybreak Community)服事智障人士,如同特蕾莎修女进入印度贫穷、受伤、软弱的人群中一样,直至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 著有《心灵爱语》《卢云的心灵面包》《浪子回头》《负伤的治疗者》《和平路上》《亚当:神的爱子》《最大的礼物》等四十多部著作。其作品文风优美,感情细腻,思想深邃,能从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和最弱小的人身上透视人生伟大及软弱层面所深藏的奥秘,深获读者喜爱。 目录 致谢 前言 致读者 序一 回家是一生的旅途/范学德 序二 流浪的地图/莫非 1.在你的深渊周围做工 2.紧紧抓住应许 3.不再取悦他人 4.信任内心的声音 5.向内呐喊 6.随时返回那坚实之地 7.为爱设定界限 8.付出不求回报 9.回家吧 10.体谅他人的极限 11.信赖那合一之地 12.继续留意你的最佳直觉 13.带你的身体回家 14.进入新国度 15.坚持与神同在 16.信赖你的心灵导师 17.进入你的伤痛处 18.向神的爱敞开心扉 19.承认你的无能 20.寻求新的灵性 21.轻松地分享你的故事 22.孤独之源 23.坚决返回自由之路 24.让耶稣改变你 25.与你的情绪为友 26.追随你心最深沉的呼唤 27.锚定在你的群体中 28.与痛苦共处 29.耐心等待那尚未回归的 30.继续走向完全的道成肉身 31.真正认识自己 32.接受所有的爱 33.跟整体联合 34.深切地爱 35.在悲伤中屹立 36.灵魂深处的对话 37.允许自己被全然接纳 38.活出你的独特 39.接纳你的身分 40.成为痛苦的主人 41.明白自己被真正爱着 42.保护你的纯真 43.让你的狮子与小羊同卧 44.做个真朋友 45.相信你的朋友 46.掌控你自己的吊桥 47.避免任何形式的自我拒绝 48.背起你的十字架 49.坚信神的呼召 50.宣告胜利 51.直面敌人 52.继续追求契合关系 53.分清真假痛苦 54.常说“主啊,怜悯我!” 55.让神通过你说话 56.知道你是受欢迎的 57.将你的痛苦融进人类的痛苦 58.让神掌管你的时间表 59.让他人协助你死亡 60.经得起伤痛的考验 61.暂时藏起你的宝贝 62.坚定地选择神 后记 译后记 恩典路上,他用爱语传递爱语/刘可洲 序言 这本书是我的私人日记。它写于1987年12月至1988年 6月间,那是我人生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在那段极其痛苦的 日子里,我甚至怀疑过自己是否还能够坚强地活下去。生 命中的一切都崩溃了——我的自尊、生活和工作的动力、 被爱的感觉、康复的希望、对神的信心……一个撰写灵性 生活的作家,一个在人们心目中热爱神并带给他人希望的 人,无力地瘫倒,完全被黑暗所包围。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时,我正处于自我价值的迷失 之中。曾经赋予过我意义的一切似乎都被夺走了,面前空 无一物,唯有无底的深渊。 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状况发生在我找到真正的家之后 不久。那时,我刚加盟“方舟精神健康社区”(L'Arche) ,成为其“黎明社区”(Daybreak)的关怀者(见译注) 。此前,我在大学校园内度过许多年,却从未完全找到过 家的感觉。我在方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关爱,并且有了一个安全又体贴的空间,供我在心灵和 情感上继续成长。一切似乎都很理想,但就在此时,我崩 溃了,就好像我需要找到一个安全之处来坠落一样。 正当我周遭所有的人都在使我确信他们爱我、关心我 、欣赏我,甚至是仰慕我的时候,我却感觉自己是一个无 用、不被人爱和不足挂齿的人。当人们簇拥着我的时候, 我看见的却是人类无止境的痛苦深渊,觉得没有什么值得 我为之而活。我刚找到家,却又感到无家可归;当人们赞 美我的属灵洞察力时,我却感到信仰的缺失;当人们感谢 我使他们与神更加亲近的时候,我却感到神弃我而去。就 好像我历尽艰辛找到的房子却没有地板一样,内心的煎熬 令我窒息。我无法入睡,我会不能自已地哭上数小时,安 慰的话语和道理都不能抵达我的内心。我对他人的问题和 困扰也失去了兴趣,食欲全无,欣赏不了音乐、艺术甚至 是大自然之美。我的世界一片漆黑。我内心深处某个地方 发出长长的尖叫,那是一个不为我知的所在,一个满是魔 鬼的地方。 所有这一切源于一场友谊的中止。来到“方舟社区” 并和那些非常脆弱的人住在一起,我逐渐放松了内心的警 觉,对那些需要关怀的人,我的心更加敞开。在我许多朋 友当中,曾有一位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动过我。我们的友 谊鼓励了我,我允许自己凭着更大的信任和信心接受别人 的关爱和照顾。对我而言,那是完全崭新的体验,它带给 我极大的快乐和平安。就好像我内在生命的某扇门被打开 了,而那扇门在我青年时代和成人生活的大部分时期都一 直关闭着。 然而这段令我深深满足的友谊却把我引向了内心极大 的痛苦的深渊。因为不久我便发现,那个为我而开启的巨 大空间却不能被开启的人填满。我变得渴望占有、难以满 足,且有一种依赖的心态。因此,当那段友谊不得不暂停 的时候,我崩溃了。我感觉自己被抛弃、被拒绝和被背叛 了。事实上,当时各种极端的情绪相互纠结交织。 在理智上,我明白世上的友情无法填满我心中最深的 渴望;我清楚唯有神才能给予我所渴望的东西;我知道在 我所行的路上,除了耶稣,没有人能与我同行。然而,在 我极度痛苦的时候,以往的知识并不能帮助我。 我很快意识到,如果不离开我所在的社区,不向那些 可以使我重获自由的人们求助,我无法胜过这种痛苦,它 们在精神和心灵上使我衰败枯竭。通过特别的恩典,我找 到了合适的去处,那里的人们在心理和心灵上给予我所需 要的关照。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我经历了似乎没有止境 的极大煎熬。但是,负责关怀我的两位导师对我不离不弃 ,他们就像父母扶持受伤的孩子一样,温柔地引导我度过 一天又一天。 让我惊奇的是,我竟然从未失去写作的能力。事实上 ,写作成了我挣扎求生的一部分。它使我跟自己隔开一小 段必需的距离,不让我淹没在自身的绝望中。差不多每一 天,通常是我的导师一离开,我就立即写我的“心灵札记 ”——这些“札记”是受我们会谈所启发,是我给自己的 命令。这些“札记”针对的是我自己的内心,我的初衷只 是为自己而写。 在最初的几周,我的痛苦有增无减。藏匿在心中的陈 伤旧痛被撕裂开来,早年恐溟的经历又潜入到意识里。那 段友谊的中止迫使我进入自己灵魂的地下室,径直去翻找 那些藏匿之物,不顾一切地去选择生命,而非死亡。感谢 两位细心关爱我的导师相助,我终能日复一日地迈着细小 的步伐回归生命。本来我很容易苦毒、怨恨、沮丧并自毁 ,但这一切并没有发生,都是我心灵争战的结果,也是这 本书所记录的。 重返社区后,我温习了自己在那段“流亡期”写过的 所有随笔,心中难免忧心忡忡。一切似乎都显得太过强烈 和原始,我几乎不敢想象,除了我自己以外,这些文字还 能对其他人有什么意义。虽然,我的朋友、双日出版社 (Doubleday)的比尔(Bill Barry)强烈感到,我极其 个人化的心灵争战能帮助许多人。我因尚未完全从那段经 历中走出来,所以未能把文稿交出去。我没有听取他的建 议,却开始写一本关于鉴赏伦布朗(Rembrandt's)油画 《浪子回头》的书。在那本书里,我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 方,来表达我在过往的争战中获得的一些启迪。 然而八年后,在朋友温蒂(Wendy Greer)的激励下 ,我重新阅读了自己的私人日记。这一次,我终于能够回 望生命中的那段历程,并视其为心灵得以深度净化的时期 ,而正是这样的净化催生了我内心新的自由、希望和新的 创造力。那些我曾不肯发表的“心灵札记”也显得不再那 么私密化,甚至有可能带给他人一些价值。温蒂和其他几 位朋友鼓励我,不要再将那段痛苦经历隐藏起来,应当与 那些通过我的属灵书籍而认识我的读者分享。他们提醒我 ,如果没有那段伤痛经历带来的体会,我也不可能写出后 来的几部作品。他们问我:“为什么不向那些被你的灵性 见解滋养过的读者披露这段历史呢?让你身边或远方的朋 友得知那些真知灼见背后的惨重代价,难道不重要吗?让 他们明白光明与黑赌,希望与绝望、爱与恐惧相距并不遥 远,让他们知道心灵的自由往往要经过激烈的属灵争战才 能获得,他们不就找到了安慰的泉源了吗?” 他们的问题和激励最终说服了我,让我终于决定把这 些文字交给比尔,并呈现在这本书里。我祈望自己做了一 件正确的事。 导语 长期以来,卢云以其灵性上的真知灼见滋养和激励着无数读者,是人们尊敬和喜爱的心灵导师。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属灵长辈的生命之舟也曾一度搁浅。在本书中,他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在那段特殊时期的软弱和挣扎,上帝在他内心极深处的微声细语,他的回应和信靠,他得力的每一个瞬间,以及由若干瞬间串联起来的结结实实的胜利。如今,他将自己完全敞开,诚邀我们共赴康复之旅,和他一道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绝望走向希望、从恐惧走向爱的怀抱。在从痛苦深渊通往自由喜乐的路径上,他体贴周到地为我们贴上一个又一个的路标,更以生命为祭,透过自己的破碎与修复,引领我们一同去找寻安慰和力量的源泉。 后记 蓦然回首,那段写作“心灵札记”的日子似乎逝去已 久。八年之后的今天,再次捧读这些文字,深知自己已完 全改变——战胜痛苦,我已重获自由;走过沮丧,我重享 了平安;走出绝望,我满怀盼望。那是一段净化心灵的日 子。我的心曾质疑自己的良善、一尊贵和价值,而如今, 我已经停靠在更深的爱中,因而不像过去那样被周遭的赞 赏和责备所左右。我已有一颗更有力量去付出爱的心,而 不只是期待回报。 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在瞬间内完成的。事实上,在“自 我流浪”的年岁里,我深陷苦痛,以致怀疑自己是否真的 有改变。我在群体中战战兢兢,生怕触景生情,再次掉进 过去的情感漩涡。但在不知不觉中,我渐渐地发现自己不 再是那个会绝望地离开群体的人了。我认识到这并非出于 我自己的改变,而是通过一些人,他们没有因我的遭遇而 难堪,反而给我信心和信任。最重要的是,随着那段曾触 发痛苦的友谊渐渐修复,我重新找到了自信。我未曾奢望 那段破碎的关系能得以修复。但当我不停地对自己宣告一 个事实——我有神儿女的自由,以及从神而来的丰盛的爱 ——我的那些无法释然的渴求就消失了,真正的双向关系 也就有了可能。 这并非意味着我心中的紧张或争战从此消失了,也不 意味着不再有任何孤独、恐惧、愤怒、嫉妒及怨恨。事实 是,不可能有一天完全没有乌云浮过心间。不过,今天的 我能正视它们,而不是困在其中! 我也学会了尽早冲出黑暗,不让沮丧累积成抑郁,不 让被拒绝的失望演变成被抛弃的绝望。即便是在那段失而 复得并深化了的友情中,我也从容地面对那片片微小的“ 乌云”,并大方地寻求帮助,以便让我胜过一切。 那曾经似乎是诅咒的经历已经变成了祝福;曾恐吓要 摧毁我人生的苦痛,如今却成为肥沃的土地,滋生着更大 的信任、更强的盼望和更深的爱。 虽然我可能还要活上若干年,但我不再是个年轻人。 我能继续从这段心灵流浪的经历中获益,带着感恩和喜乐 之心去度过余下的岁月吗?我当然希望如此。在我深陷痛 苦的几个月里,我时常心生疑惑:神真实存在吗?抑或只 是我臆想的结果?我现在知道,当我感觉被完全抛弃时, 神从未撇下我不管。在过去的八年间,我有许多朋友和家 人离开人世,我也离死亡越来越近。然而,比起往昔,我 巳更强、更深地聆听内心深处的心灵爱语。我要坚信那个 声音,让它带领我超越今生的界限,到达那个神充满的地 方。 精彩页 1 在你的深渊周围做工 你的生命中有一个洞,犹如万丈深渊。你永远也不能彻底地填满那个洞,因为你的需求无穷无尽。要使这个渊薮逐渐闭合,你必须在它的周围做工。 既然这个洞是如此之大,而你的痛苦又极深,你就禁不住想逃离它。因此,你应当尽量避免下面两种极端的方式:一是完全沉浸在你的痛苦之中;二是任凭很多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使你远离那个想要治愈的创伤。 2 紧紧抓住应许 不要把你的故事告诉所有人,那样只会使你被人拒绝的感受更加强烈。人无法给予你心中长久渴慕和期盼的东西。你越是期待别人对你曾经被抛弃、拒绝的经历有所回应,你就越感觉自己被暴露在他人的嘲笑中。 你必须把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起来。这样,你才能穿越痛苦进入自己的内心以及神的心意中。神会差派合适的人来分担你的痛苦,并领你更加接近爱的真正源头。 神是信实的,他忠实于自己的应许。在你离世之前,你终会得到迫切渴望的接纳和爱。它不会以你期盼的方式到来,也不会随着你的需要和愿望到来,但它会填满你的心并满足你最深沉的渴望。除了神的应许,没有什么是值得坚持的。当你不再拥有一切的时候,在信靠中紧紧抓住那个核心的应许吧,你的信心会医治你。 3 不再取悦他人 你必须让生命中父亲及类似父亲的权威形象离开。拒绝用他们的眼光看待自己,不要再试图让他们为你感到骄傲。 因为在你的记忆中,你一直都在取悦他人,期望别人给你一个身份的认同。你也无需仅从负面角度来看待这种表现。也许你只是想与人交心,并且很快、很轻易地这样做了。不过,现在你要做的是:撤掉自己树立的所有偶像,并相信神给你的已经足够。你必须停止扮演取悦他人的角色,重新确认自己自由的身份。 4 信任内心的声音 你真的渴望更新、向往新的生命吗?或者,你一只手牢牢抓住旧有的生活方式,另一只手却乞求别人给你帮助吗? 你当然不能为自己带来改变,这并不是一个意志力的问题。你必须信任自己内心的声音,它会为你指路。你认得那个内心的声音,你经常向它求助。然而,当你清楚听到它的指令后,你就开始提各种问题,虚拟很多相反的见解,并四处征询意见。这样,你就被无数自相矛盾的想法、感受和主意缠住,失去了你内心跟神的连接。最终,你只能依赖那些你自己召集到身边的人。 只有时常倾听内心的声音,你才能被改变,得到自由和喜乐的新生命。 5 向内呐喊 在你的身上,神性和人性已经形成了分裂。因着你生而有之的神性,你知晓神的心意、神的道路和神的爱。然而,你的人性却将这一切割裂开来。除了你那神圣圣洁的空间,你对人类情感、关注和安慰的巨大需求仍然活跃着。你的呼召就是要重新使你的这两部分合而为一。 你必须逐渐由向外呐喊回转到向内呐喊,即不再向那些你认为能满足你需求的人呼求,丽是向可以让神搀扶和怀抱你的地方呐喊。在那里,神已化身为人群中那些爱你的人。没有某个人能够满足你所有的需求,‘而一个爱神、爱人的群体却能真正地托住你,让你经历到一个事实——在你的煎熬背后,有无数双手扶持着你,并向你表达神信实的大爱。 P4-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