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此生最大的幸福,乃是在塞伦盖蒂陪伴猎
豹度过一个安静的下午。除此,便是在此年龄,还能日复
一日背着书包去图书馆上自习。
周围的人似乎都在为赚钱忙碌打拼,打开朋友圈,坐
在咖啡吧,和友人聚餐,看到的,听到的,大都在谈如果
做市场,如何拿项目,如何炒股票,如何买房产等。
《走出非洲》里说,城市里的人生活在一个单维度的
世界里,一眼都能望到尽头,完全是一种苦难,一种被奴
役的状态,可怜可叹。草原上的人,生活在一个二维世界
里,行为、思维都可以不受拘束地延伸。如果乘坐蛾式小
飞机,则可以享受三维世界。(参见凯伦·布里克森《走出
非洲》,王旭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12页~213页)很庆幸
我可以像《走出非洲》作者一样过类似的生活,不必太为
金钱操劳。
这本书算是我过去13年在坦桑尼亚生活的流水账,没
什么文采,也没有什么思想,我写它主要是为我熟悉的狮
子、猎豹等动物立传。我不这样做,迟早有一天也会有人
做。我希望这些文字和图片,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在遥远
的非洲,有一块土地,还保留着地球原有的模样,土地上
生活的动物们,还坚守着纯真的品质。它们的顽强率直,
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人生观。我在它们所演绎的生命悲歌中
感慨伤怀,不能自已。
我在非洲待着,并不完全隔离人世间的是非恩怨,
2016年的磨难,令我心伤落魄。那时候摆在眼前的有两条
路:要么回国,前功尽弃,要么忍受屈辱,咬牙坚持。司
马迁《报任安书》里说:“……《诗》三百篇,大底圣贤
发愤之所为作也。”小子何敢称焉?然若论情节的真诚坦
率,庶几无愧。
我在草原上跟踪拍摄狮群和猎豹已有十年,每天早出
晚归,暴晒扬尘,奔波劳累,辛苦自不待言,但仍旧乐在
其中。我完全融入狮群和猎豹的日常行为之中,它们的悲
欢离合。尤其每当见到新生命时,我就会受到莫大的鼓舞
,好像自家添丁加口,感觉之前所有的等待和煎熬都是值
得的。这就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行文至此,我的眼前又浮现出狮子的模样,耳边又回
荡着草原的风声,犹如潮水的起落,如梦中的风铃,如竹
林中的飞雪,那是一种寂寞的叹息,令我心旷神怡,不知
不觉中,我已爱上了这种寂寞。
前言
启程
林迪的小渔村
世外桃源
塞卢斯的历险
寻找食人狮
在鲁菲济河上
天堂向左我向右
塞伦盖蒂的岁月
小石屋
动物大迁徙直播
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
超级狮群
寻找德华
猎豹希拉的故事
任是无情也动人——花豹
大象的背影
旱季里的时光
挑战
动物救助
一路同行
最艰难的时光
狮子先生
烟雨平生
后记
林迪的小渔村
那天,月亮刚刚升起来的时候,高尔山(Gol Kcopjies)的岩石阵在草地上投射下长长的影子,犹如张开了温暖的怀抱,好像传说中的蓝月山谷一般妩媚。苍穹之上,最后一缕火烧云,随着倦鸟的归鸣,渐渐脱下了红装。凉风带着湿润的泥土的气息,轻柔地吹拂脸庞,好像天边传来的苏格兰风笛声。一排大象,有30多头,迈着稳健的步伐,从我的车边鱼贯走过,象鼻子里的热气喷在了我的脸上。我睁开眼睛,才发现膝盖不小心触动了越野车的空调开关。我伸展了一下身躯,把头探出窗外,环顾车边,狮子们已不见踪影。他们应该走到岩石堆里打盹,或者外出寻猎去了。
我在越野车里睡了一个下午,并不是为了打猎或冒险。在这静谧无边的荒野,好像置身上帝的殿堂,我和一群狮子相伴,从南到北,由东及西,整个世界只属于我和狮子。我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越野车里热气已经散尽,我穿上了外套,不经意间瞥见一只猫头鹰蹲在高耸的岩石顶上,忽闪着铜铃一般的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我从胸腔里发出一声长啸,猫头鹰却无动于衷。我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在草原上流连忘返了,不知不觉,记忆的阀门被打开,往事在丝绸一般的月光中静静流淌。
10年前,是我在坦桑尼亚的第四个年头,那时我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岔口,整天彷徨煎熬。最简单稳妥的出路,是回国继续待在体制内朝九晚五,虽然按部就班,但衣食无忧;另一条出路,是被派往坦桑尼亚南部的贫困地区做保护区规划,那里条件艰苦,收入锐减,前途未卜,但好处是能实现我多年以来渴望观察狮子的夙愿。
我从上小学开始,就对野生动物,特别是狮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学时代,我偷偷地写了一本关于狮子的小说,自娱自乐了之。读大学时,我看完所有关于东非野生动物的纪录片,把BBC《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从那时,我就对狮子的大本营—东非大草原,极度向往之。2006年我机缘巧合,被外交部派到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工作,距离狮子们生活的国家公园近在咫尺,却限于外事纪律,始终不能前往。
思量再三,我终于做出了决断。
9月的一天,我搭上了一辆前往南部的中巴车。从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到南部林迪省的首府林迪县城,有500千米之遥,开车需要整整12个小时,沿途的路况十分差劲儿,不是坑坑洼洼,就是碎石遍地。有一段约100千米的土路,刚刚下过暴雨,泥泞不堪,我们几次陷在泥地里,全车人不得不下车步行,等待车辆脱困。抵达林迪县已是晚上8点左右。
这时天全黑了,街上也没有路灯,车辆行人稀少,荒凉得疹人。项目部的黑人同事在车站接到我,寒暄几句后,就开车带我去住处。林迪县城算是一座省会,面积还没有我们大学校园的1/3大,城区总共只有2条柏油街道,没有一栋3层以上的房屋。这里显然处于前工业化时代,我坐在车里朝外观望,街道空空荡荡的,如同一座空城。我不由得回忆起4年前,我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来到坦桑尼亚这个贫困落后的国家。我降落在达累斯萨拉姆机场,这是坦桑尼亚最大的机场,设备陈旧,空间狭小,灯光昏暗,条件还不如国内一个县城的长途汽车站。海关办事拖沓,拖运行李居然靠人工搬运,我花了2个小时才出关,使馆的同事来机场接我,开车送我去使馆。一路上街景萧索,店铺杂陈,灰尘满地,群鸦乱飞,我的内心拔凉。(P2-4)
这里的每一种动物,狮子,猎豹,花豹,大象,斑鬣狗等等,都是如此的美丽和可爱,非洲的青山对他们是那么的熟悉,就像他的家人,青山为他们的生离死别而感怀伤痛,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而兴奋不已,他们身上所蕴藏的生命力,品质和精神,无时无刻不打动着青山,感染着作者。
在坦桑那些印记并不都是美好的,也有纠结,有欺骗,甚至有背叛,但是它们深深地烙在非洲的青山的心上,是他无价的财富。
青山渴望着记录下这些家人们,记录下自己的心情,不知道阅读了这本书你们,会不会有一点点共鸣呢?
2014年,我写完《到坦桑》(北京出版社出版)后,有
朋友建议我写一本续集,名为《在坦桑》。那时我刚到塞
伦盖蒂工作,素材不够,经验不足,难登大雅之堂,遂拖
延至2018年才动笔。
这本书讲的是我在坦桑尼13年的生活工作,特别是我
在国家公园从事野生动物观测和拍摄的经历,以狮子、猎
豹、大象等为故事主角,没有虚构的成分。以往的非洲主
题的文艺作品,大都展现非洲的民俗风情(比如央视拍摄的
《走进非洲》),较少深入探寻野生动物世界。民俗风情当
然是非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觉得非洲最大的魅力来自
朝气蓬勃、多姿多彩的动物们。
此前欧美国家涌现过许多优秀的动物纪实作品,中国
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大部分国人对野生动物并不了解,
对野生动物的观感只有吃与被吃之分。实际上,野生动物
是人类的朋友,不是人类的敌人。我和野生动物打了多年
的交道,从没遇到过来自动物的威胁,我不用无端揣测,
处处提防。动物们表里如一,温和善良。相比而言,人才
是最难把握的。我和一只陌生的猎豹建立互信,只需要安
静地共度一个下午,但跟一个陌生人则需要一个月或更长
。动物身上有不少闪光点,比如狮群内部从不恃强凌弱,
狮子之间坦诚相待,携手合作,共同抵御外敌,也许因为
狮子没有人类这样高的智商,但就是这种质朴,带给我极
大的鼓舞和感动。
我曾经在坦桑尼亚最贫穷的一个小渔村工作过两年,
生存条件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但那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在那里,欲望降到了最低点,我好像一棵植物一样。收
获了前所未有的轻松自在。我发现,快乐和金钱多寡没有
多大的关系,人不能只为了钱活着。真正的幸福,来自心
灵的富足。
有一位学者说:“金钱是人与物质世界对话的工具,
文字是人与精神世界对话的工具。”在大草原上待了将近
10年,我逐渐被草原化了。我像猎豹一样,适应了孤独,
也像狮子一样,习惯了失败和忍饥挨饿。我尝试着用动物
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但限于文笔浅陋和时间仓促,一定有
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读者们多多包涵。
书中有一些我和狮子、猎豹近距离的同框照片,严格
来说,放入这样的照片是不合适的,会误导读者,以为人
可以如此接近野生动物。我们还是应该尊重自然界法则,
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过分接近他们,可能会造成他
们的紧张,发生意外。一旦野生动物攻击了人,不管有意
无意,他们都会被国家公园射杀或圈禁。在此为我的鲁莽
举动表示歉意。
最后这本书能够问世,我要衷心地感谢北京出版社,
感谢家人,感谢坦桑尼亚国家公园,还要感谢众多好友的
持续关注和鼓励!非洲的青山
2018年年末
林迪朴素简陋的生活,塞卢斯惊险的旅程,央视直播艰辛的工作,初次见到大捻,初次被猎豹信任,初次救助动物……
该书讲的是非洲的青山在坦桑尼亚13年的生活工作,特别是非洲的青山在国家公园从事野生动物观测和拍摄的经历,以狮子、猎豹、大象等为故事主角,没有虚构的成分。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写它主要是为我熟悉的狮子、猎豹等动物立传。我不这样做,迟早有一天也会有人做。”青山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在遥远的非洲,有一块净土,那里还保留着地球原有的模样,土地上生活的动物们,还坚守着纯真的品质。以往的非洲主题的文艺作品,大都展现非洲的民俗风情,较少深入探寻野生动物世界。民俗风情当然是非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青山觉得非洲的魅力来自朝气蓬勃、多姿多彩的动物们。它们的顽强率直,深深地影响着青山的人生观。本书中有一部分作者和狮子、猎豹近距离的同框照片,请读者不要模仿,因为过分接近他们,可能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发生意外。请您跟随这本书,跟青山一同倾听草原的风声,仰望浩瀚的星空,了解可爱可敬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