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类的故事(全新修订版)/中小学生阅读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房龙着力刻画历史进程中人性的闪耀时刻,彰显人类乐观、勇敢、坚强等优秀品质;故事内容立体丰富,写成功,也写失败,视角全面,论述理性客观,有利于培养读者健全的世界观。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Van Loon.H.W.,1882-1944),杰出的美国通俗历史作家,出生于荷兰。他1931年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饮誉世界。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写了30多部涉及历史、文化、文明以及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主要包括《房龙地理》《文明的开端》《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圣经的故事》《宽容》《美国的故事》《与伟人谈心》以及此书《人类的故事》等。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轻松风趣,真知灼见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房龙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他们成为尽人皆知的常识。
目录
第1章 人类历史大舞台
第2章 人类的祖先
第3章 最初的人类
第4章 埃及人的象形文字
第5章 尼罗河
第6章 埃及
第7章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第8章 楔形文字告诉我们的历史
第9章 伟大的摩西
第10章 腓尼基人的文字
第11章 新兴的印欧种族
第12章 爱琴海文明
第13章 欧洲历史的真正开端
第14章 古希腊城邦
第15章 古希腊城邦的自治制度
第16章 古希腊的生活
第17章 古希腊的戏剧
第18章 希波战争
第19章 伯罗奔尼撒战争
第20章 亚历山大大帝
第21章 罗马与迦太基的交锋
第22章 罗马帝国的诞生
第23章 罗马帝国的发展
第24章 约书亚的故事
第25章 帝国的余晖
第26章 基督教会的兴起
第27章 穆斯林的领袖
第28章 查理曼
第29章 北欧海盗
第30章 西欧的封建制度
第31章 骑 士
第32章 世俗王权与教权的交锋
第33章 十字军东征
第34章 中世纪的城市生活
第35章 中世纪的自治制度
第36章 中世纪的外部世界
第37章 中世纪的商业贸易
第38章 文艺复兴
第39章 完美的表现
第40章 地理大发现
第41章 东方的佛陀与孔子
第42章 宗教改革
第43章 宗教战争
第44章 英国革命
第45章 欧洲的权力均衡
第46章 从莫斯科公国到俄罗斯帝国
第47章 俄国与瑞典
第48章 普鲁士
第49章 欧洲的重商主义
第50章 美国独立战争
第51章 法国大革命
第52章 拿破仑皇帝
第53章 神圣同盟
第54章 强大的反动势力
第55章 民族独立战争
第56章 工业革命
第57章 社会革命
第58章 奴隶解放运动
第59章 科学革命
第60章 艺术的发展
第61章 殖民扩张运动
第62章 一个崭新的世界
第63章 从来如此
序言
汉斯及威廉:
当我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舅舅,
使我爱上书籍和图画,他答应带我去探险,一次难以忘怀
的探险——他带我到鹿特丹的一个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
顶上。
我们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的司事拿着一把
巨大的钥匙,它绝对能够和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为我俩
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顶部的神秘大门。他说:“当你们想
出来的时候,拉拉铃就可以了。”话音刚落,他关上了大
门,生锈的铰链还发出吱吱的声音。一下子我们就与熙熙
攘攘的街道隔绝了,大门把我们锁在了一个全新的陌生世
界里。
在我的生命中,我第一次发现了“能够听得见的寂静
”这种现象。当我和舅舅走到第一段楼梯时,在我对自然
现象的有限的知识里面又深刻地体会到可以触摸到的黑暗
。一根火柴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一层一层地往上走,第
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层了,上面
的楼梯仿佛没有尽头。最后,我们一下子走进了一片巨大
的光亮之中。塔楼的这层与教堂的顶部是齐平的,这是储
藏室,零散地堆放着一些古老信仰的圣像,它们在很多年
前就被这座城市的善良居民抛弃了。在这些被抛弃的圣像
身上,积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这些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是代
表生死的重要信物,但是在这里却沦为了尘埃和垃圾。在
这些雕像间尽是老鼠搭的窝,一尊仁慈的圣像伸出的双臂
间竟是机敏的蜘蛛织出的网。
再上一层楼梯,终于被我们发现了,光亮原来是从这
里的一个敞开的窗户里透进来的。巨大的窗户外面是深沉
的铁条,无数只鸽子把这么高的地方作为它们舒适的居所
。风透过铁栅栏吹进来,空气中沉浸着一种神秘却又令人
愉悦的旋律。仔细一听,这声音原来是从我们脚下传进来
的喧嚣的城市的声音。遥远的距离把这些旋律过滤得清澈
而又干净。
楼梯到这一层就结束了,如果再往上爬就必须要借助
梯子。我们小心翼翼地爬完第一架又旧又滑的梯子,映入
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崭新而又伟大的奇观——城市的时钟。
看到它,我仿佛看到了时间的心脏,我听到了时间飞速流
逝的沉重的脉搏声,一秒、两秒、三秒,一直到六十秒。
正在这时,伴随着一阵突然发出的震颤声,仿佛所有的齿
轮一齐停止了转动,永恒的时间长河在这里被切断了。再
往上一层是许许多多的钟。有优雅的小钟,还有体形巨大
、令人畏惧的巨型大钟。房间的正中间是一口大钟。当它
在半夜被敲响,告诉人们某一处发生了大火或洪水时,我
总是吓得浑身僵硬、体出虚汗。然而现在,这口大钟却被
笼罩在如此寂静庄严的气氛中,仿佛正在回忆过去的六百
年里,它和鹿特丹人民一同经历的那些欢乐与哀愁。大钟
的旁边挂着一些小钟,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样子活像老
式药店里面摆放的大口瓶子。
我们接着往上爬,再次进入到一片漆黑当中。此时的
梯子也比刚才的更加陡峭、更加危险了。爬着爬着,忽然
间,我们呼吸到了浩瀚的天空中那清新的空气了,这时,
我们已经来到了塔楼的最高点。头顶上是一望无际的蓝天
,脚底下的城市就像是一个由积木搭成的玩具。人们像蚂
蚁一样匆匆来去,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忙着自己的事情
。远远望去,在一片乱石堆外,是乡村宽阔的绿色田野。
这是我对广阔世界的最初一瞥。
从那以后,我一有机会就会到塔楼顶部自寻其乐。登
上楼顶可是一个体力活儿,但我体力上的付出能使我得到
充分的精神回报,并且我非常清楚这份回报是什么。在这
里,我可以纵览大地和天空,我可以从我那位好心的朋友
(塔楼看守人)那里听到许多精彩的故事。在塔楼一个隐
蔽的角落里,有一间小房子,看守人就住在这个小房子里
面。他的职责就是照顾城市的时钟,同时,他也是照顾所
有时钟的细心的父亲。他还密切地注视着这座城市,一旦
有灾难的迹象他就会敲钟发出警讯。
他熟悉历史故事,历史对他来说是活灵活现的事情。
他会指着一处河湾对我讲道:“看那儿!就是那儿,我的
孩子,你看到那些树了吗?那儿就是奥兰治亲王·奥兰治
亲王(1533—1584),荷兰独立战争时期政治家,荷兰共
和国第一任执政统帅,又称沉默的威廉、奥兰治的威廉。
为解莱顿之围,1574年8月3日率军掘开海堤16处,使莱顿
郊区变成一片汪洋,迫使西班牙军撤退。
挖开河堤,淹没大片农田的地方。为了拯救莱顿城,
他必须这么做。”他还给我讲老默兹河又称马斯河,发源
于法国朗格勒高原的普伊(海拔456米)。
的历史故事,讲解这条宽阔的河流是如何由便利的海
港变成这壮观的大马路的。还有著名的德·鲁伊特与特隆
普·德·鲁伊特(1607—1676)与特隆普(1598—1653)
均为荷兰历史上有名的海军将领。
的船队的最后出航,他俩为了探索未知的海域,让人
们能够自由地航行在这片汪洋大海上,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再往远处看是一些小村庄,围绕在保护它们的那座教堂
四周。很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是守护圣徒们的居所。远远
望去是德尔夫的斜塔,它那高耸的拱顶见证了沉默者威廉
惨遭暗杀的事件。格劳秀斯·格劳秀斯(1583—1645),
世界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国际法之父。
就是在这里发明的拉丁文语法。再远些,那个又长又
矮的建筑就是高达教堂,早年曾经有一位智勇双全的伟人
居住在这里,他就是著名的伊拉斯谟·伊拉斯谟(约1466
—1536),荷兰哲学家,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
代表人物,一个曾被高达教堂收养的孤儿。
最后,我们的目光落在了那片浩瀚无边的海洋的银色
边际上。它与近在脚下的大片屋顶、烟囱、花园、学校、
铁路等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把这片拼凑在一起的
土地称为自己的“家”,但塔楼却赋予了旧家新的启示。
从塔楼顶部俯瞰下去,那些杂乱无章的街道与市场、工厂
与作坊,全都变成了展示人类能力和目标的标志。更加有
意义的是,综观人类的辉煌历程,能使我们鼓起新的勇气
,直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历史是一座雄伟壮丽的经验之塔,它是时间在流逝的
岁月中苦心搭建起来的。要想登上这座古老的塔楼顶端去
一览众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虽然没有电梯,但
是年轻人只要有强壮的双脚,就能够完成这次艰苦的攀登
之旅。
在这里,我送给读者一把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当你
们返回的时候,就能够理解我现在为何如此热情了。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导语
62个故事,理清文明演变的关键脉络,揭示社会形态的更迭规律;文本可读性高,房龙以故事的形式讲历史,行文堪比小说,注重感官体验,强调感受历史比了解历史更重要。
本书故事内容立体丰富,写成功,也写失败,有利于培养读者健全的世界观。
精彩页
第1章人类历史大舞台
人类一直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疑问中。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要去哪里?
人类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勇气与毅力,慢慢将这个问题推至越来越远的边界,步步逼近答案的边缘。
然而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走出多远。我们知道得依然很少,但至少我们能够准确地推测出许多事情来。
在这一章里,我将要告诉你们,人类历史的舞台是怎样被搭建起来的。如果我们用一定长度的直线来表示动物生命可能在地球上存活的时间,那么在它下面最短的那条线则表示人类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生命类似的动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时间。
人类是最后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然而却又是最先学会用脑力征服大自然的。这就是我们要研究人,而不是研究像猫、狗、马或者其他动物的原因。要知道,在这些动物的背后,同样也留下了许多非常有趣的历史。
据目前所知,我们最初居住的这颗行星,是一个燃烧着的巨大球体。然而相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来说,它只不过是一块渺小的烟云而己。经历了数百万年,它的表面渐渐地烧尽,并且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岩石。这片没有一丝生命迹象的岩石,不断地被暴雨冲刷着,雨水把坚硬的花岗岩慢慢地侵蚀掉,冲刷下来的泥土被带到云雾缭绕的高山间的峡谷,最后,雨过天晴,太阳破云而出。遍布在这颗星球上的许多小水坑逐渐扩展成了东西半球的巨大的海洋。
在以后的某一天,最美好的奇迹发生了,在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上终于有了生命的迹象。
第一个存活下来的细胞漂流在海洋中。
它漫无目的地随波漂荡了几百万年。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习性。这些习性使它能够在环境恶劣的地球上更加容易地存活下去。这些细胞中的一部分成员认为待在黑漆漆的湖泊和池塘的底部最舒适,于是它们在被雨水从山顶冲刷到水底的淤泥间扎根,变成了植物。而另一些细胞情愿四处游荡,于是它们长出了各种各样一节一节的腿,像蝎子一样,在海底植物和貌似水母一样的淡绿色的物体之间爬行。还有一些身上长满了鳞片的细胞,它们用游泳一样的动作四处游荡,寻找食物,慢慢地,它们变成了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类。
与此同时,植物的数量也在慢慢增长,海底的空间已经容纳不下它们了。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无奈只能在沼泽地和山脚下的泥岸处安置新家。每天的潮汐都会淹没它们,让它们能够品尝到故乡的咸味。在剩下的时间里,它们不得不在这极不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如何适应,争取在地球表面上的稀薄空气中生存下来。历经长期的训练,它们终于学会了如何才能在空气中生存,就像以前在水中生活一样。它们的身体逐渐增大,变成了灌木和树林。最后,它们还学会如何使自己开出美丽的花朵,让忙碌的大黄蜂和鸟儿把自己的种子带到遥远的地方,使整个陆地都能覆盖上碧绿的原野和浓密的树荫。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34:35